昏而已矣,愚而已矣,天命君權,怎堪民怨?
亂世,是冒險家的天堂,投機者的樂園。擅長以史鑑今的歷史評論家公孫策,藉由王莽篡漢前後歷史故事,人心從厭漢到思漢的轉折,詮釋老百姓對統治者的複雜心情,以及改變社會現況的渴望。
* * *
【安民則惠,黎民懷之;破民則苦,黎民恨之。】
一個朝代從興盛到衰亡,歷史大多記載帝王將相,幾乎不記載庶民。
善良的人民最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卻永遠無法如願。一直要到這個政權搞得人民都活不下去了,才會改朝換代。
本書內容分為〈帝國盛衰〉、〈王莽篡漢〉、〈光武中興〉三部分,擅長讀史、解史的歷史評論家公孫策在導讀中開宗明義提到:恨,是一種複雜的情緒,相對於「喜、怒、哀、樂」的單純。
以「恨」破題,引領讀者進入王莽篡漢前後、西漢盛衰興亡的那段歷史。用一段段精采絕倫的小故事,娓娓道出政權在皇帝、太后、外戚、權臣、軍閥之間流轉,老百姓寄予期待逐一落空,由認命到逃避、到反抗,人心從「厭漢」到「思漢」,英雄草莽「慧眼識英主」的轉折過程。
翻動書頁,隨著公孫策唯妙唯肖、生動的描述,這些千古人物栩栩如生,彷彿穿越時空來到眼前,讓讀者不僅品嘗原汁原味的經典古文,藉由文中【原典精華】提升國語文能力,並領會峰迴路轉的歷史教訓寓意。內容兼具歷史與文學,蘊含知識底蘊及奧妙趣味。
作者簡介:
公孫策
知名專欄「去梯言」作家,擅長借用歷史典故,批判政治亂象,針針見血,將「以史鑑今可以知興替」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著有《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去梯言──歷史之眼看台灣》、《水滸傳教你職場生存術》、《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冰鑑識人學》、《跟康熙學策略》、《公孫策說唐詩故事》、《公孫策說名句故事》、《史記經典100句》、《戰國策經典100句》等書。
公孫策此番發願,以4年時間在網路上連載1000個歷史故事,目前已經發表超過目標,仍繼續寫作中。繼2011年12月《英雄劫》、2012年11月《大對決》之後,2014年新作《黎民恨》是最具震撼力的系列第三彈!
相關著作
《冰鑑識人學(改版)--看曾國藩如何成功識人、用人》
《去梯言--歷史之眼看台灣》
《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
《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
《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何必曰恨?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不是一天兩天了。作為一位資深的媒體人,他多年前就在新聞專業雜誌上以借古諷今的手段讓許多浮舞於塵世之間光怪陸離的政治現象有了可參照的歷史向度,從而讀者非但對現實有了更冷雋的透視;對古史似乎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溫度。
我很訝異他的書沒能夠成為中學生的歷史教材(或者至少是歷史科的補充教材),像這樣淺顯易懂而兼具史識的書,他已經寫了兩本(《英雄劫》《大對決》),據說還得寫足一千個故事,若能結合歷史教學,讓學子在生動的文筆點染之下,貫通歷史事件枝葉紛披的繁複因果,而能從主流的歷史敘事和曉暢的世情觀察中啟發更深遠的知見,這是多麼可觀而方便的教育?
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幸好公孫策的著作沒有列入教科書隊伍裡,成為升學考試的敲門磚。一旦淪為彼道之阿修羅,那些隨史事而演出的神采與文采注定淪為截搭割裂、刁鑽欺人的考題,則學子恐怕只能在強迫取分的惡戲中喪失對歷史甚至史學有意義的好奇心了。
然而我仍然要在公孫策多年來所吸引的成人讀者之外,對廣大的學生族群、或者許多不為獵取分數而求知的讀者,推介這一本《黎民恨》。
公孫策為我們掌握了一個從「人心厭漢」到「人心思漢」的轉捩主軸,看似以王莽「何興之暴也」又「何亡之疾也」的深刻原因,有現實面的、更有思想面的。西漢尊儒,世所共知,但是長期獨尊儒術的結果,使得在制度面上「發巖穴」「舉孝廉」的種種措施,反而成為有心倖進於士朝者極可利用的門道。
這個人事流動的內在肌理早在漢宣帝、漢元帝時代便已成形,所以王夫之論此:「士大夫以鄙夫之心,挾儒術以飾其貪頑。」──過去幾年台灣人動不動就選出「假」、「偽」等字作為「年度字」的底細──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也不是,老百姓的眼睛總是在事過境遷之後才變得雪亮;此黎民之恨所由生也。
偽術初起時,總是堂而皇之,冠冕軒昂,所以王夫之痛斥匡衡、貢禹那樣的儒者,不能度德相時,只知舍本逐末,他們的拘遷迂闊,具體表現在「興明堂辟雍,仿周官、飾學校於衰淫之世」。可是對於經學淪為五行災祥之說、易姓受符之術,卻完全束手,只能任令假借者以更深刻的詐術將儒道轉變為「信天命而廢人事」的晃子。
在這種潮流掩捲之下,王莽「自以為周公,則周公矣;自以為舜,則舜矣;周公矣、舜矣,無惑乎其相騖如狂而戴之也!」這最後一句:「無惑乎其相騖如狂」和後世多少假借時風所趨而成名立望的政治人物一時備受擁戴,卻了無建樹于國計民生的翻雲覆雨又是多麼地相像?
黎民為甚麼會恨?很簡單,黎民恨的是他們自己瞎,卻又不能有意識地承認。今天的公民社會普遍讓人們自以為不同於古代封建社會裡的愚夫愚婦,殊不知今天的愚夫愚婦只不過是不習當年儒生所習之「陽九百六之數」而已,今天的愚夫愚婦仍然想盡辦法通過升學考試,或者是想盡辦法使其子弟通過升學考試,通過之後,依舊不能免於「相騖如狂」地「凍蒜」此人、「下台」彼人;依舊瞎,瞎了之後不肯承認,所以依舊恨。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人民發動的抗莽革命,到頭來只是擦亮了頂著「劉」姓的光武帝,畢竟不免落入了「人心思漢」的陳舊迷思。這和今日空洞地高呼輪替、輪替、再輪替……大約沒甚麼差別。我們誤以為從一黨專政到政黨輪替,只有一個進步性的差異,且政治發展也只有此一必然的差異而已。這個誤會使我們不思考歷史發展更為具體、更為繁雜的細節。我們太懶,除了被賦予非此即彼的選擇之外,不能有距離地看待現實──因為我們連看歷史故事都會發懶。
若要真正落實了看來,民主時代的公民若不能奮身立志,永遠走在政治的前面、永遠走在政治的上面,永遠將台面上的政治人物視為芻狗木尸,則現代公民還是要繼續「相騖如狂」、之後還要再繼續恨下去的。
公孫策發心著手寫了好看的歷史故事,必有其深切而不必明說的期待,而我則期待明眼的讀者真能夠自外於「相騖如狂」的困境。根本無視於政治人物玩弄的一切價值虛套,何必恨?
張大春
〈導讀〉此恨綿綿無絕期
恨,是一種複雜的情緒,相對於「喜、怒、哀、樂」的單純。
本書表達的恨,可以用白居易〈長恨歌〉來說明:老百姓對皇帝的感覺,從「漢皇重色思傾國」的略有微詞;到「從此君王不早朝」的頗有微詞;到「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羨慕與遺憾交織;到「千乘萬騎西南行」(被君王拋棄)的怨;到「六軍不發」的仇恨……;以上都是「恨」。而在國家幾乎滅亡,人民生靈塗炭之時,君王「夜雨聞鈴腸斷聲」不是為黎民;君王劫後回京,嘆的是「黎園子弟白髮吟,椒房阿監青娥老」,仍未思及黎民!白居易最末一句「此恨綿綿無絕期」,說是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心情,但又何嘗不是老百姓對皇帝的心情?
本書嘗試以王莽篡漢前後的歷史故事,詮釋老百姓對統治者的複雜心情。
事實上,王莽篡漢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特別的案例,一個超級帝國就這麼「和平轉移政權」,由姓劉的交給姓王的,非但不動一兵一卒,甚且萬人稱頌擁戴,原因無他,人心怨漢而已。但是王莽卻又在很短時間內崩潰,因為「人心思漢」。
史學家趙翼說,人心思漢是王莽自己造成的,這話對;可是他卻沒說,王莽篡漢是劉姓皇族自己造成的。趙翼又說,王莽雖詐,最終失敗是因為「愚而已矣」,這話也對;可是他沒說,大漢帝國搞垮的原因,是連續幾個皇帝「昏而已矣」!
大漢帝國如何由盛而衰?王莽又如何由王聖人變成王八蛋?要看懂這一段歷史,得掌握四個關鍵詞:
太后:自漢高祖劉邦逝世的那一刻開始,太后就一直有著絕大的政治影響力。之後的西漢帝國,可以說,太后好,朝政就好,太后的作風,直接反映在朝政上。中間只有漢宣帝劉病己時代沒有太后,大漢子民乃有「宣帝中興」的好時光。
匈奴:漢帝國與匈奴的實力消長,決定了兩國的外交與軍事關係。而王莽的敗筆之一,就是在匈奴國力衰微之刻,沒事生事,惹翻匈奴,終至外患加重了內憂。
穀價:漢朝的興盛是靠著「文景之治」,加上漢武帝的經濟改革大成功,國家富強。到了漢宣帝時,「穀石五錢」,人民生活富足到達頂峰。可是後來昏君輩出,外戚爭權,到了漢元帝時,「京師穀石二百餘,邊郡四百,關東五百,四方饑饉」,這是王莽得以「受漢禪讓」的充分條件之一。可是王莽的失敗改革,卻造成「黃金一斤,易粟二斛」,於是人心思漢。
更始:老百姓日子難過,只好期待「變天」──皇帝是天子,只有天比皇帝大,而野心家乃得以利用這種民心思變,攫取政權。更始,就是「重新開始」,王莽政權設「更始將軍」,綠林軍也有「更始將軍」,綠林的更始將軍甚至成為了更始皇帝。可是那一段過程中,所有的「更始」都令老百姓反而思念前一個統治者!直到光武帝劉秀統一天下,「詔復五銖錢,與民更始」。五銖錢是漢武帝開始發行,劉秀的「更始」,其實是「回到從前」!這二十年間的幾番「更始」,全國人口減少了一千餘萬,千萬冤魂只造就了一批內戰英雄──其實大多數稱不上英雄。
本書基本上講的是西漢盛衰興亡的故事書,只是作者對這一段歷史中,政權在皇帝、太后、外戚、權臣、軍閥之間流轉,老百姓由認命到逃避、到反抗的心理轉變,特別加以強調。
這一段歷史又有兩個特點應予掌握:
抗莽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人民起義。以前的「湯武革命」,是部落政治時代的諸酋爭霸;而抗秦革命,則依託於封建時代的諸侯餘緒(例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此其一。
由於抗莽革命是人民起義,因此出現「不惟君擇臣,臣亦擇君」的觀念。過去戰國遊士是爭取諸侯君王賞識,楚漢相爭時亦然,都是「君擇臣」。可是本書中英雄人物如馮異、耿弇,都不是投靠劉秀,而是「慧眼識英主」,劉秀靠他們才創造局面。而馬援更遊走於三位「天子候選人」之間,最終選擇了劉秀,此其二。
反而,劉秀最終統一天下,使得「人心思漢」被證明成立,卻成為後世改朝換代時的「愚忠」理論基礎,形成政權轉移的「進化障礙」,令人不無「遺恨」!
作者 識
名人推薦:〈推薦序〉何必曰恨?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不是一天兩天了。作為一位資深的媒體人,他多年前就在新聞專業雜誌上以借古諷今的手段讓許多浮舞於塵世之間光怪陸離的政治現象有了可參照的歷史向度,從而讀者非但對現實有了更冷雋的透視;對古史似乎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溫度。
我很訝異他的書沒能夠成為中學生的歷史教材(或者至少是歷史科的補充教材),像這樣淺顯易懂而兼具史識的書,他已經寫了兩本(《英雄劫》《大對決》),據說還得寫足一千個故事,若能結合歷史教學,讓學子在生動的文筆點染之下,貫通歷史事件枝葉紛披的繁複因...
章節試閱
31、空話治河
王莽在中國歷史中創造了一個特例:不用「槍桿子裡出政權」,而能完成改朝換代。一個重要原因是,西漢後期昏君輩出,外戚與宦官大演宮廷鬥爭,搞得朝政日非,而人民的苦痛卻不加理會。王莽是個「不一樣的外戚」,他禮賢下士,言必稱古聖賢,因而讓人寄予期待。
然而,王莽最終是自己搞垮了自己,他是怎麼搞的?有一個最好的例子說明,王莽何以得手,又何以搞垮——治河。
漢武帝時,黃河開始潰決釀災,當時沒有任何經驗可循。武帝不愧為一世雄主,曾一次發動數萬軍民,防堵潰決——治河如作戰。
可是,黃河的水患持續升高,大漢帝國的國力卻江河日下。
到了漢成帝時,有一年,黃河上游連降十餘天大雨,造成關中地區潰堤,地方官上奏,建議疏浚一條新近淤塞的屯氏河。
成帝將奏章交付丞相、御史大夫處理,派了一位「博士」去現場勘察,結論是「政府財政不佳,暫時不必動工」。結果,三年後造成更大氾濫,淹沒了四郡三十二縣十五萬頃耕地。為此,御史大夫尹忠擔下責任,自殺。
又過了四年,黃河下游發生決口,淹沒三十一縣,毀壞官衙與民舍四萬餘間。
一位官員李尋上書:「參與討論治河的官員,總是尋求找到古代『九河』故道(也就是大禹「導九川、注四海」的遺跡),得以疏浚治河,可是一直找不到。現在正好趁這個機會,放任它潰決,看水勢往哪個方向,就可以找到古代河床了。然後順應『天心』,加以整治,就一定可以成功,這個方法既省錢又省人工。」
如此餿主意,居然被漢成帝採納了,停止所有築堤工程!政府官員一再奏報百姓哀苦,成帝只派人前往災區賑濟、安頓災民。
【原典精華】
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湓①,灌縣、邑三十一,敗官亭、民舍四萬餘所。
平陵李尋奏言:「議者常欲求索②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決,可且勿塞,以觀水勢;河欲居之,當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後順天心③而圖之,必有成功,而用財力寡。」
於是遂止不塞。朝臣數言百姓可哀,上遣使者處業振贍④之。
──《資治通鑑.漢紀二十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湓:音「盆」。湓湓:水湧出流動的樣子。
② 求索:尋找。
③ 順天心:意指「順著大自然」。
④ 處:安置。業:發給民生必需品。振贍:賑濟。
黃河一旦潰堤,動輒三十個縣,以當時平均一縣五萬人計算,就有一百五十萬災民。十五萬頃土地不能耕作,坐等洪水退去,那得多少時間?假設它三個月吧,政府賑濟一百五十萬人三個月,對國庫又會造成多大傷害?
到了漢哀帝時,地震、水災頻仍,由於災區都在關東(函谷關以東,今河南、河北、山東),所以朝廷不關痛癢。
負責治河的官員騎都尉平當上奏:「古代的九河已全部堙滅,黃河在魏郡(今河南省臨漳縣)東邊決口,洪水四流,軌跡並不分明。人民不可欺騙,請陛下廣為徵求有治理河水能力的人員。」
待詔賈讓奏稱:「治河有上、中、下三策。……地有河川,好比人之有口;用土石去阻塞河流,好比為了不讓孩子哭啼,而去塞住他的嘴巴,雖然立即止住了哭聲,孩子卻也窒息而死了。所以說:優秀的水利工程師,必定是疏導河流;高明的政治家,必定讓民意有宣洩管道。」
賈讓提出的上策是:將冀州(今河北省南部)容易淹水地區的人民全部遷徙,然後在黎陽(今河南省濬縣)遮害亭決開堤防,讓河水向北潰決,改道流入渤海。因為黃河西受太行山脈限制,東受金堤(黎陽段)阻攔,氾濫區不會大到無法控制,大約一個月就能穩定。
他認為,大漢帝國幅員萬里見方,難道還跟黃河爭那咫尺之地?如果採用這個方案,黃河穩定,人民安居,千年不再為患。
不與河爭地,合乎今天的保育觀念。而不再年年花錢修堤堵塞、賑濟災民,也是一種長遠想法。可是,要遷徙數百萬人,讓他們離鄉背井,可不可行呢?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當時政府沒錢,災區又距京師遙遠,奏章就擱下了。
就這樣,人民的苦痛無人理會,當時一位諫大夫鮑宣上書哀帝:「今之人民有『七亡七死』。面對七亡,卻看不到一項德政,要想國家安定,難矣;面對七死,卻沒有一條生路,要想人民不觸犯法網,難矣!」
人民當時寄期望於王莽,於是王莽攫取了整個帝國。可是,王莽又如何治河呢?
王莽為了展現「新政府關心民生疾苦」,所以廣徵有本事治河的人才,人數以百計算,理論上,如此規模應該可以蒐集到很多不同的意見,提出各種不同角度的治河方法。
長水校尉關並主張:「古時候大禹治水時,特別空出一大片土地,以之為洩洪區。水大時形成湖泊,水小時自然乾涸。秦漢以來的歷次水患,黃河決口的地點,相距不過一百八十里。我建議將這一帶騰空,不做官舍、民房使用。」
御史韓牧認為:「應該找到大禹時『九河』故道,將之開通入海,即使不能開出九河,有個四、五條也好。」
大司空掾王橫說:「今天的黃河已非大禹時的故河道,我建議遷移平地人民,開鑿決口,引河水沿西山(太行山)流,居高臨下,向東北注入渤海。」
以上意見,簡單說,都是「參考古籍」的說法,純粹是投王莽所好(復古),完全沒有可行性。
最高段的是司空掾桓譚,他不提專業主張,卻大話做結論:「這些建議中,一定有一個是對的,只要詳細考察,便可以發現。計畫既定,然後行動,費用不過數億萬,還可以解決無業游民的工作問題。與其讓他們游手好閒,不如讓他們參與治河工程,反正同樣耗費衣食,由地方政府提供他們衣食,一舉兩得。這樁偉大的治河工程,上可以繼承大禹功業,下可以為人民解除苦痛。」
結果呢?空話講完就算了,王莽完全沒有實際作為,而人民對王莽的幻想,也隨之破滅!
32、惹翻匈奴
王莽承襲了漢帝國的全部基業,文官制度齊備,內部統治沒問題,外部則四夷賓服。雖然內政、經濟都存在問題,只要不亂整,大可以維持一個平穩局面。
然而,謊話說多了,說謊的人最後總是「說服」自己,認為自己真的是天命所歸,兆民所賴。
王莽就是最佳例子。他以假仁假義沽名釣譽,再製造各種假的神蹟、祥瑞,藉「天命」得到政權。那些原本都是用來欺騙天下人的,可是一旦坐上龍椅,王莽深信不移:自己真的是聖明蓋世,德配天地。因此,眼前這小小的漢家格局,怎麼配得上新朝大皇帝!
帝國要「升等」,唯一的方法就是貶抑鄰國。王莽為了要向天下人宣布新朝取代漢朝,派出十二名五威將,每一「將」率領前後左右中五路「帥」,共十二路五威將帥前往各郡國宣達。完成國內任務後,再前往匈奴、西域及其他四方藩屬。
五威將王駿抵達匈奴,致送金帛厚禮,說明新朝已取代漢朝,表明前來更換單于印信。之前漢朝給的印文是「匈奴單于璽」,新朝給的是「新匈奴單于章」。新印信交給當時的單于欒提知,同時要求收回舊印。
單于拜謝,接受詔書。翻譯官上前準備解開單于臂上的印紱(紐帶),單于也坦然抬起手臂,方便他動作。
這時,單于身邊的左姑夕侯欒提蘇,一旁提醒:「沒看到新的印文,不宜交出舊印。」單于聞言,就收回手臂,不讓翻譯官解開紐帶。只請新朝使節上坐,斟酒祝福新皇帝。
王駿喝了酒,又說:「現在該繳回舊印了。」單于說:「對。」再抬起手臂,讓翻譯官解帶。欒提蘇又說:「還沒看到印文喔。」單于說:「沒關係啦,印文又不會變。」於是將印紱解開,交給五威將王駿,王駿乃將新印交給單于。新印包在布包中,沒有打開審視。就此賓主把酒言歡,喝到半夜,才盡歡而散。
宴罷回到賓館,五威將的右帥陳饒說:「剛才姑夕侯已經起了疑心,單于差一點就不肯交出。等他們一有時間,就會發現印文有變,而要求發回舊印,這不是憑口才可以呼攏過去的。如果都已經到手了又失去,不如將舊印擊碎,讓他死了這條心。」
王駿與其他幾位「帥」還有點猶豫,陳饒抄起一把斧頭,一傢伙敲碎了那顆舊印。
【原典精華】
及五威將王駿等六人至匈奴,重遺①單于金帛,諭曉以受命代漢狀,因易單于故印。故印文曰「匈奴單于璽」,莽更曰「新匈奴單于章」。將率②既至,授單于印紱③,詔令上④故印紱。單于再拜受詔。譯前,欲解取故印紱,單于舉掖授之。
左姑夕侯蘇從旁謂單于曰:「未見新印文,宜且勿與。」單于止,不肯與。請使者坐穹廬⑤,單于欲前為壽⑥。五威將曰:「故印紱當以時上。」單于曰:「諾。」復舉掖授譯,蘇復曰:「未見印文,且勿與。」單于曰:「印文何由變更!」遂解故印紱奉上將帥,受著新紱,不解視印。飲食至夜,乃罷。
右帥陳饒謂諸將帥曰:「曏⑦者姑夕侯疑印文,幾令單于不與人。如令視印,見其變改,必求故印,此非辭說所能距也。既得而復失之,辱命莫大焉!不如椎破故印以絕禍根。」將帥猶與⑧,莫有應者。饒,燕士,果悍⑨,即引斧椎壞之。
──《資治通鑑.漢紀二十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遺:讀音「位」,贈送。
② 率:讀音「帥」,同義。
③ 紱:音「福」,繫包印璽的布帛。
④ 上:繳。
⑤ 穹:音「瓊」。穹廬:大型蒙古包。
⑥ 壽:敬酒。
⑦ 曏:音「嚮」,同義。
⑧ 猶與:猶豫。
⑨ 果:果決。悍,剽悍。
果然,隔天單于就派右骨都侯欒提當前來,說:「漢朝給我們單于的印信是『璽』,不是『章』,而且舊印印文並沒有冠一個『漢』字。朝廷給諸王、侯的才是章,也冠上『漢』。如今印文去『璽』加『新』,單于就跟漢朝的臣下無以分別。單于說,我們還是用舊印好了。」
五威將帥拿出碎掉的舊印說:「舊印業已銷毀,現在是這副德性。」
欒提當回去覆命,單于當時貪圖新王朝豐厚的禮物,就派老弟右賢王欒提輿為特使,前往長安致謝,同時上書請求換回印信。
王莽當然不會發給「璽」,欒提知也當然非常不滿,派大將在朔方(今內蒙)郡的塞外構築工事,預備跟新朝開戰。而王莽也想藉爭伐匈奴以立威,展現他足以跟漢武帝、宣帝相比擬。
偏巧,西域這時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直以來,漢朝使節來往西域,對沿途各小國是很大負擔。車師國王須置離為這次五威將送往迎來的龐大開支而頭痛,甚至想要拋棄王位,逃奔匈奴。西域都護但欽獲知此事,將須置離召來,誅殺。須置離的老哥狐蘭支,帶著二千多部眾逃奔匈奴。匈奴單于欒提知接納他們,並派出軍隊,與車師軍隊一同反攻,擊斬但欽派出的將領,然後撤退。
漢政府派駐西域的屯田部隊司令官戊己校尉刁護當時正患病,屬下兩名副手陳良、終帶與幾位重要幕僚一同商議:「國內改朝換代,西域各國陸續背叛,而匈奴不斷侵襲,我們的處境怕是死路一條。」於是發動兵變,殺了刁護跟他的兒子、兄弟,裹脅所有官員及眷屬,約二千餘人,陳良、終帶自稱「前漢大將軍」,投降匈奴。
西域都護但欽上書,說匈奴將入寇(其實是以此恐嚇朝廷,派大軍來保護他)。王莽正想展現「新」朝國威,於是將匈奴單于改稱「降奴服于」,下詔討伐。派立國將軍孫建率領十二位將領,分六道出塞。
王莽下詔,徵召天下囚犯、壯丁,加上正規軍隊,號稱三十萬人。大軍出征,後勤動員不得了,三十萬人需要的軍服、皮襖、兵器、糧秣都得張羅。負責動員的官員乘著驛馬車,東西往來奔馳催促,動輒搬出軍法從事(違反者通常就是死刑)。
大軍往邊界郡縣集結,一俟集結整備完成,同時出動。戰略目標是:窮追猛打欒提知,一直將他驅逐到丁零(貝加爾湖附近)。然後將匈奴分割成十五個小汗國,以呼韓邪單于的子孫十五人為單于。
這個戰略應該說相當有謀,問題在於缺乏實力為後盾。兩位呼韓邪單于的子孫在匈奴已經沒有實力,收了王莽使節的金銀,非常樂意的前往長安,王莽封他們為「孝單于」、「順單于」。
欒提知接報大怒,說:「先單于(呼韓邪)受漢宣帝的恩,我們絕對不能辜負。可是今天那個自稱天子的傢伙(王莽),並不是宣帝子孫,憑什麼當皇帝?又憑什麼策立單于?」
於是下令左右部都尉(匈奴東西兩大軍區司令官)不斷入塞襲擊。由於中國邊郡已久疏戰陣,不是匈奴對手,被虜掠人畜不可勝數,邊區一帶陷於荒涼。
新朝這邊,十二位將軍分六路在北方邊塞集結,可是將領根本不想出征,部隊數量極大,軍紀卻極差,軍官放縱士兵霸凌百姓。
王莽一再批駁將領主張不開戰的上書,派出五十名「綉衣執法」(類似二戰納粹「蓋世太保」)監督沿邊大郡。這些欽差逮到機會,大肆貪贓枉法,沿邊各州郡幾乎賄賂公行,人民受霸凌壓榨,怨聲沸騰。王莽下詔斥責:「從今以後,膽敢再犯者,立即逮捕,並公告姓名。」可是貪暴如故。
大軍集結不發,比出征的危害大很多:內地各郡拉夫催稅,苛刻慘急,人民為之拋棄家園,淪落為盜賊。邊郡人民已數代不見烽火,原本田園茂盛、牛馬遍野、人口滋繁,自王莽與匈奴開釁以來,數年之間,邊境一片荒涼,野外已可見到白骨。
同時間,匈奴內部也發生了變化。原本被王莽利誘到長安去的「孝單于」欒提咸逃回匈奴,而匈奴單于欒提知逝世。當權大臣須卜當是王昭君的大女婿,一向主張跟漢朝和親,他認為欒提咸跟王莽關係比較好,因而擁立欒提咸為單于。
欒提咸即位後,派人告訴新朝邊塞官員:「匈奴單于想要見和親侯。」
和親侯是誰?就是王昭君老哥的兒子王歙。
這對王莽而言,真是天上掉下來的「臺階」,急忙派王歙和弟弟王颯出使匈奴,祝賀新單于登基,賞賜黃金與絲織品。欒提咸則將之前投降匈奴的陳良、終帶逮捕,交給新朝使節。
雙方就此大和解了嗎?那可不。欒提咸的兒子欒提登(順單于)之前被王莽處死,因此欒提咸一面拿新朝的厚重禮物,一面仍不斷侵襲劫掠。因此,大軍仍駐紮在北方邊塞。
北方邊郡這時候已經殘破不堪,發生大饑饉,人民相互格殺,煮食對方屍體。史書只記載「緣邊大饑,人相食」七個字,字字重若千鈞,那根本已是人間煉獄。
33、自我感覺良好
新帝國在內憂(黃河)與外患(匈奴)夾擊之下,已經出現很大的危機,可是王莽本人自我感覺仍然很好,原因當然是馬屁文化。
王莽即位之前,為了營造全國安和樂利印象,示意各州郡呈報「全國一片昇平,商品價格童叟無欺,司法機關沒有訟案,監獄空無囚犯,鄉間縣城沒有盜賊,農村沒有挨餓的人,家給戶足,路不拾遺……」。一位「白目」官員公孫閎奏報民間災害貧苦,被彈劾「偽造災害消息,妒恨朝廷施政聖明,大逆不道」,斬首示眾。從此,朝廷百官個個學聰明了,變得只會拍馬,不敢直言。
前章所述,北方邊界各郡的慘狀,一位諫大夫如普視察邊塞回到長安,上書:「大軍久駐邊郡,士兵寒苦,郡縣無力供應,既然匈奴單于請和,宜趁此機會,下令復原。」
可是校尉韓威卻說:「以新王朝的雄威,要吞掉匈奴,就跟咀嚼跳蚤虱子一樣。願陛下賜我勇士五千人,不必攜帶糧秣,餓則吃敵人的肉,渴則飲敵人的血,橫行大漠!」
【原典精華】
諫大夫如普行邊兵還,言:「軍士久屯寒苦,邊郡無以相贍①。今單于新和,宜因是罷兵。」
校尉韓威進曰:「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虜,無異口中蚤蝨。臣願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齎②斗糧,飢食虜肉,渴飲其血,可以橫行!」
──《資治通鑑.漢紀二十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贍:供給。
② 齎:音「積」,攜帶。
如此言論,獲得大大嘉勉,校尉立刻升官為將軍。可想而知,以後這種「鳥生魚湯」言論,就不絕於朝廷之上了。
另一幕堪稱馬屁文化的經典:
長安郊外的長平觀西側崩裂,泥土大量瀉入涇水,形成天然堤壩。涇水受阻,無法宣洩,在北岸決口,氾濫成災。這明明是災害,可是新朝大臣們卻一致向王莽祝賀:「這符合『河圖』(一本著名的預言書)所說『以土剋水』,正是匈奴將要覆亡的徵兆。」而王莽還真的信了這種「鳥生魚湯」,指示邊防軍準備出擊。
會稽(今江蘇省蘇州市)、荊州(今湖北、河南交界)等地方爆發好幾起民變,王莽派出欽差大臣,帶著赦免詔令,前往「教化」他們。欽差們回京以後,有人奏稱:「盜匪解散後,旋即再度聚合,問他們原因,都說『法令太苛,無法謀生,辛苦所得不夠繳納捐稅。即使安分守己,仍不免於鄰居私鑄錢、攜帶銅鐵而連坐入獄。官吏貪污,逼人欲死』,人民窮途末路,才淪入草澤。」
所有據實奏報的都被免職,其他人見風轉舵,上奏:「刁民頑劣,應該通通誅殺。」或說:「這只是一時的變態現象,不久就會自然消失。」王莽大悅,這些人通通升官。
31、空話治河
王莽在中國歷史中創造了一個特例:不用「槍桿子裡出政權」,而能完成改朝換代。一個重要原因是,西漢後期昏君輩出,外戚與宦官大演宮廷鬥爭,搞得朝政日非,而人民的苦痛卻不加理會。王莽是個「不一樣的外戚」,他禮賢下士,言必稱古聖賢,因而讓人寄予期待。
然而,王莽最終是自己搞垮了自己,他是怎麼搞的?有一個最好的例子說明,王莽何以得手,又何以搞垮——治河。
漢武帝時,黃河開始潰決釀災,當時沒有任何經驗可循。武帝不愧為一世雄主,曾一次發動數萬軍民,防堵潰決——治河如作戰。
可是,黃河的水患持續升高...
目錄
〈總 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推薦序〉何必曰恨?
〈導 讀〉此恨綿綿無絕期
楔子
帝國盛衰
1、人彘
2、諸呂之亂
3、文景之治
4、七國之亂
5、莫須有
6、金屋藏嬌
7、長門怨
8、外戚大將軍
9、愛其子而殺其母
10、託孤大臣
11、霍光大權獨攬
12、權臣廢立皇帝
13、鴆殺皇后
14、五日京兆
15、蘇武牧羊
16、王昭君
17、模範生昏君
18、燕啄王孫
19、王家班
王莽篡漢
20、四太后並立
21、斷袖之癖
22、王政君奪璽
23、山寨周公
24、王莽嫁女兒
25、九錫與造神
26、假皇帝
27、反撲無力
28、篡漢立新
29、崩角的玉璽
30、新朝行古制
31、空話治河
32、惹翻匈奴
33、自我感覺良好
34、人心思漢
35、眾叛親離
36、赤眉軍
37、劉縯起兵
38、更始皇帝
39、巨無霸
40、昆陽大捷
41、更始殺劉縯
42、王莽惡貫滿盈
43、劉秀出柙
光武中興
44、人才來歸
45、北道主人
46、喪家之犬
47、敗部復活
48、人心思莽
49、推心置腹
50、驅狼趕虎
51、劉秀稱帝
52、劉玄末日
53、劉盆子
54、赤眉投降
55、有志者事竟成
56、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57、竇融
58、神龍失勢,與蚯蚓同
59、得隴望蜀
60、公孫述
61、刺殺來歙、岑彭
62、成都大屠殺
後記
〈總 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推薦序〉何必曰恨?
〈導 讀〉此恨綿綿無絕期
楔子
帝國盛衰
1、人彘
2、諸呂之亂
3、文景之治
4、七國之亂
5、莫須有
6、金屋藏嬌
7、長門怨
8、外戚大將軍
9、愛其子而殺其母
10、託孤大臣
11、霍光大權獨攬
12、權臣廢立皇帝
13、鴆殺皇后
14、五日京兆
15、蘇武牧羊
16、王昭君
17、模範生昏君
18、燕啄王孫
19、王家班
王莽篡漢
20、四太后並立
21、斷袖之癖
22、王政君奪璽
23、山寨周公
24、王莽嫁女兒
25、九錫與造神
26、假皇帝
27、反撲無力
28、篡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