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充滿熱情的學習,才能真正成就孩子
天生我材必有用,那麼該如何發掘孩子的「材」?該如何讓孩子探索他自己的興趣與能力?教育專家們根據理論與實務經驗提出,依照孩子特質施行的適性教育才能真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一旦對學習充滿熱情,學習就不再困難,吃苦也甘之如飴,孩子也能充分發揮潛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每個人具有其獨特的一組潛能、知覺、興趣與目標,也都應有充分發展其潛能的權利,教育上的重大課題便是如何發掘個人的潛能,並提供充分發展的機會。
--吳武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
適度的壓力才能引領學習方向。糖衣式的快樂學習對學習是不好的。我們要的是適性的快樂學習、發展與終身學習。透過終身學習,孩子將不再怕輸在起跑點,而是贏在終點。
--吳清基/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總統府國策顧問,前教育部長
老師如同伯樂,學生是千里馬,伯樂與千里馬的關係便是品識與欣賞。鼓勵自己成為孩子生命中的伯樂,鼓勵孩子克服人生的挑戰,這是老師專業成長過程中要完成的任務。
--吳毓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學系教授,兼任教育學院院長
當前的重要課題是,如何調整我們的教育內容,使我們的年輕人不是只會用手機玩遊戲或是和朋友聊天而已,也能利用新科技所孕育的環境,為自己找到對世界能夠造成影響,又有發展性的工作,從而提升整個社會在未來世界上的競爭力。--李光陸/前鴻海公司副總裁兼網通事業群總經理,現任鴻海公司顧問
如果孩子上課時完全是鴨子聽雷,根本無從用功起,一定要找到方法來教這些孩子。將所有的孩子都教得不錯,唯一的辦法就是因材施教、適性教育。
--李家同/總統府資政,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孩子的學習歷程,父母要密切觀察記錄,了解孩子真正的性向、興趣、能力所在,未來選擇組別、科系時,才有足夠的資料。
--段 樵/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
開平不談菁英,但培養達人。達人站在技藝的頂點,當學問或技術達到極致,就會發現任何知識與技術都是為了服務人群,不能服務人群的知識與技術就毫無意義。
--夏惠汶/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臺北市教育會理事長
十二年國民教育開始的階段,由於高中職免試政策,將會有學習能力非常差異、並不適合馬上接受更高一層階段教育的學生,便要以適性教育的因性及因材教導他們。
--郭為藩/總統府資政,前教育部長
對於一個高中生而言,首先要確認人生的方向,並學會獨立思考、表達與論述、自主管理,才能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陳偉泓/臺北市立建國中學校長
我們絕不可能把每個人都教育成愛因斯坦,也不可能期望每個人都作尖端研究。而是人才有沒有恰到好處地緊貼社會需求,如此才能提升產業創新的動能與競爭力。
--黃光國/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
十二年國教的主要願景是成就每一位孩子,這願景就是建立在適性揚才的信念及多元智能的理論基礎之上。人的智能分為八大類:語文、邏輯數學、空間(藝術)、肢體運作(體育)、音樂、人際、內省(文學或哲學)、自然探索等,每一個人都具備這八大智能,只是強弱程度各有不同。有的人語文智能很強,但邏輯數學智能較弱;人際智能強的人可以很容易與他人打成一片;空間智能強的孩子以圖案的方式學習效果較佳。
適性教育就是發掘孩子的優勢,考量孩子個別差異,提供適切教育方式及善用適當教學方法,建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環境,幫助孩子有效且熱情的學習,讓每個孩子都能充分發揮其天賦和潛能。
如何會有熱情呢?大人們要多鼓勵孩子築夢,協助孩子找到自我的期許,再引導孩子走上落實夢想的路。做自己想做且喜歡的事,就一定會有熱情。
適性教育已列入十二年國教的基本架構中,適性教育如果操作得宜,可以讓孩子熱情學習,適性發展。本書詳細說明適性教育的本質、意義、作法、解析多元智能,同時收錄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各教育現場的老師與教授們的教學經驗;也收錄家長們在協助孩子們適性發展的經驗分享,及專家們對及十二年國教的適性教育優缺點分析與建言。書末並附有「生涯評核表」,可供家長及師長們或學生自行探索分析性向。
作者簡介:
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
為結合全國關心適性教育人士,共謀推動適性教育永續發展、培育人才、服務人群、關懷社會,一群熱心公益的學者、專家、教師及家長共同於2012年4月發起、2012年8月正式成立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主要任務為提倡適性教育理念,建構以學生為本位的學習環境;研發適性教育策略,促進教育革新效能;協助教育機構推動適性教育及人才培育工作;協助學生認識自我的性向與興趣,並輔導其求學與就業;協助家長認知適性教育,幫助孩子適性發展;協助教師增進適性輔導能力,促進學生適性發展。協會成立迄今已辦理二次適性教育論壇、三次教師適性輔導研習營及三次親子適性探索營,致力於適性教育的研析與推廣,並獲得參與活動的老師、家長及學生的一致好評。
王立昇
現任國立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美國馬里蘭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博士。
曾任馬里蘭大學數學系副研究員、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航空工程系訪問學者、浙江大學客座教授、台北市動力系統研究學會理事長、台北市立北一女中家長會長、台北市立中山女中家長會長、台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
章節試閱
儒家與道家的理念各有擅長,但亦各有盲點。面對一個自我意識很強的孩子,如果採儒家的方式,孩子可能因不能接受而學習怠惰;但如果採道家的方式,則孩子可能如魚得水,積極學習。與其問哪一種方式比較好,不如問:哪一個方式比較適合孩子?
德國教育的二元分流制
德國是一個基礎工業發達的國家,在二○○九年歐債風暴爆發以後,德國不但迄立不搖,甚至經濟表現更為亮眼,成為解決歐債問題的推手。德國總理梅克爾認為德國的傑出表現可歸功於教育的二元分流制,並將其列入解決歐債問題的六點計畫之一。
德國的二元分流制如何運作呢?德國的孩子從小即持續探索自我,如果性向明確,在小學四年級(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分流;適合走學術路線的繼續接受學科教育,適合走技藝路線的則開始接受分科教育,學習工藝技術。德國嚴謹的師徒制,維繫了其堅強的工業實力;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德國在各種教育評比的表現並不是很好,但德國也不以為仵,仍堅持他們認為適合的教育制度,因為教育不是為了評比。
嚴格的師徒制對於維持德國的工業技術貢獻良多,但適用於各行各業嗎?在知識經濟追求創意的時代,如果採行過於僵化的教育體制,能刺激創意的發想嗎?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在大學期間研究佛教禪宗及書法、美術,並做了很多荒唐事,最後決定退學。如果在華人社會,賈伯斯的學習歷程是很另類的。但,創意就是要與眾不同,賈伯斯對於他熱愛事物的追求激發了他的創意,所發明的iPod、iPhone、iPad等產品大幅增進了人類生活的便利性,並提供了數百萬人的工作機會。
賈伯斯的故事值得參考,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離經叛道的學習一定是不好的嗎?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賈伯斯。我們所處環境的資源有限,孩子成人之後必然要面臨競爭。而人的一生短暫,學習有時間壓力。為善或為惡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好逸惡勞也是人的本性。現在有很多家長因為孩子長時間打電動玩具而困擾,擔心孩子浪費了生命。如果放任孩子自主學習,孩子的美好未來是否會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不見了呢?孩子在成人之後要如何安身立命呢?這樣的憂慮存在許多家長、老師、甚至學生自己的心中。
個人、社會、國家、環境構成了極為複雜的系統,再加上時間的約束,要能駛好這條教育的擺渡船很不容易。在考慮當下客觀環境的有利或限制條件,以及人性的需求與約束後,也許我們可以找一個儒家與道家教育方式的中間點,設計一套得以因應世界潮流,不但因材施教,而且能讓孩子適性發展、熱情學習、發揮創意的華人教育制度。適性教育或可提供這樣的一個解決方案。
適性教育是什麼?
如前所述,教育要讓一個人從嬰兒時期順利過渡到成人時期,但要完成這個任務,使得人在成長之後可以做好的事或自己擅長的事,有很多的方法與途徑,這些方法有什麼不同?要如何選擇呢?我們可以先想想以下的問題:
問題一:假想您是一位國中生的家長,您的孩子還有半年就要參加國中會考,而在模擬考時,英文得了B++(約過去的八十分),數學得了C(約過去的三十分),請問您會讓孩子加強(如補習)英文還是數學?
討論:這個問題就像很多人生的問題一樣沒有標準答案。回答數學的家長可能是認為再加強英文,其進步的分數有限,而加強數學的進步空間很大,所以為了讓孩子能進入心目中較理想的學校,應該要補救數學。期待孩子能均衡發展的家長也會選擇數學。
但如果是較傾向道家﹁任自然﹂理念的家長,可能會容許孩子讀英文,因為孩子可能不喜歡數學。
問題二:如果您的孩子在參加國中會考時,英文得了B++,數學得了C,請問您會建議孩子接下來要加強英文還是數學?
討論:這個問題也沒有標準答案,在沒有會考的壓力後,會選擇英文的家長可能認為英文成績好,代表孩子有這方面的性向或能力,要多多培養。但對於較傾向儒家理念的家長,則認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要均衡發展,而其中的數學很重要,於是就會建議孩子好好加強數學。
從適性教育的角度,這兩個問題要如何回答呢?在回答之前,我們要先談適性教育的是什麼?
適性教育就是,尊重學習者的需求與期許,提供適合其性向、興趣、能力、個性、文化背景等不同特質的學習環境與機會,設計適性課程與適性教學方法,使學習者得以在適性探索其各類智能後,依其選擇進行適性學習,並在適性分流的學制中,獲得成功的學習經驗,邁向適性生涯之路。
適性教育的核心價值就是要建立以孩子為主體的學習環境,使得具有不同智能和需求的孩子,都有機會獲得成功的學習經驗。要能落實這個價值,首先要建立﹁尊重孩子的需求與期許﹂的觀念。
杜威先生曾於一九一九年在北京談教育哲學,他說:﹁教育的最大毛病,是把學科看做教育的中心。不管兒童的本能、經驗如何,社會的需要如何,只要成人認為一種好的知識經驗,便練成一塊,硬把他裝入兒童心裡面去。現在曉得這種辦法是不對了。其改革的方法,只是把教育的中心搬一個家:從學科上面搬到兒童上面。依照兒童長進的程序,使他能逐漸發展他的本能,直到他能自己教育自己為止。這裡提到的將教育中心從學科上面搬到兒童上面與適性教育的理念是相契合的;而硬把知識經驗裝到孩子的心裡面去就是一種﹁填鴨式教育,不符合適性原則,因為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尊重。
需求有哪些呢?依照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論,人類的需求可以概分為五個層級:生存、安全、人際、尊重、自我實現。許多家長最憂心的是孩子未來是否能找到一個好工作?衣食及安全是否無虞?也就是前兩個層級。而孩子最關心的則是如何交到知心的朋友、是否受到尊重、以及能否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後三個層級。家長與孩子的需求如果有交集最好,但如果交集不大,該如何取捨呢?
在馬斯洛的理論中,需求的五個層級是有層次的,要逐級滿足。也就是說,第一級的生存需求滿足了,才能談第二級的安全需求,再依序獲得滿足。但有人認為不自由毋寧死,換言之,如果自我實現的需求不能滿足,生存也是無意義的。社會上偶而會聽到輕生的例子,多半是因為上層的需求不能滿足,而威脅到下層的需求。因此,這五個需求層級是互動的,構成了一個動態的需求系統。
這幾個層級孰輕孰重呢?很多父母都有一個經驗,當父母說﹁我這是為你好﹂,但孩子卻常常不領情,因為父母和孩子需要的不一樣。孩子有時寧可聽學長或同學的話也不願意聽父母的話,因為他們有人際的需求。要成就孩子,就要能滿足孩子自己的需求,不論是哪一個層級。所以,各需求層級沒有孰輕孰重的問題,只有是否為孩子所需要的問題。也許父母對於事情的看法較為成熟,較為全面,但如果不能得到孩子的認同,因而怠惰學習,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填鴨式教育就是一個例子,老師不管學生想學什麼,就將一套自己認為好的東西灌輸給學生。結果學生可能接受了一堆沒有辦法消化吸收的知識,即使一時可以應付考試,但考完就還給老師了,讀過的東西沒有多久就忘,而獨立思考的能力或創造力卻還沒學起來,使得學生未來的發展因而受限。這樣沒有依照學生的特質與需要而施教的方式,如何能讓孩子適性發展呢?
除了尊重學生的需求外,我們還要尊重孩子的自我期許。儒家對人的期望很高,認為人皆可以經過學習而成為像堯舜那樣的聖人。這固然可以讓人人都對自己的未來抱持著遠大的目標而奮發向上,但有多少人能做得到聖人呢?而那真的是孩子對自己的期許嗎?人不是只因夢想而偉大,人要能築夢踏實,才會有成就感。如果訂一個太高的目標,可能會因達不到而氣餒消沉。對孩子來說,如果追求的是父母的期待,而不是自己的期許,學習怎麼可能有熱情呢?
賈伯斯曾說過:﹁成就一番偉業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在教育上,真正成就孩子的唯一途徑就是讓孩子能熱情學習。如何會有熱情呢?大人們要多鼓勵孩子築夢,協助孩子找到自我的期許,再引導孩子走上落實夢想的路。做自己想做而又有意義的事,就一定會有熱情了。
適性教育的第二項關鍵元素,就是要引導與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質,包括性向、興趣、能力、個性、文化背景等。性向屬於先天的特質,根據張氏(張春興)心理學辭典的定義,「性向指個體在學習某種事物之前,對學習該事物所具有的潛在能力。」興趣指的是個人想要從事某一事件的心理狀態,表現出來的是對該事件的喜好程度。而能力則是個人在從事某一事件的勝任程度,包括先天的性向及後天的培養。
適性教育的操作還必須考慮孩子的個性及文化背景。個性指的是一個人內在的人格特質,如內向或外向,屬於天生的。對於比較內向的孩子,教法上可能要採取比較靜態的方式。而對於較外向的孩子,採用動態的教法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文化背景則是指個人成長的環境,包括家庭與社會。對於弱勢家庭的孩子,老師要投入更多的關注,對於新住民的孩子,老師則要考量其文化傳承,避免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方式可能造成的困擾。
孩子的特質是多面向,甚至有些特質並不能互相搭配。孩子有興趣的事,未必能勝任,而能勝任的事,卻不一定有興趣。例如,有一位高中生很希望能像學長一樣跳街舞的breaking,倒立、打陀螺是很風光的,但他人高馬大,不如學長的靈巧,在先天條件或能力不合的情況下,他應該要繼續跳下去嗎?如果遇到有興趣又能勝任的事,當然就義無反顧地去做。但如果遇到有扞格的情況該怎麼辦呢?要找到學習或發展的方向有時必須要權衡多項因素。適性教育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兼顧夢想與現實,走一條最適切的路。
在綜合考量後施行了適性教育,怎樣的結果算是有效的呢?當然,能夠讓孩子過渡到成人,學會生活的能力是要緊的,但那屬於教育的總體目標。在適性教育的範疇裡,我們則希望能讓學生有機會獲得成功的學習經驗,而這樣的機會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例如,老師要教學生可以學得會的東西,要依照學生的特質施以適當的教材與教法,並依其學習狀況調整進度,讓學生領略學習的樂趣與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有時候想通了一個道理,解出了一道數學題,都會很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之後,就會有動機繼續學習,就能更上層樓。正向鼓勵的力量可以讓學習更有效率,熱情學習才能真正做到快樂學習。因此,適性教育也是一種「正向教育」。
在了解適性教育理念後,我們就可以從適性教育的觀點來回答前述的問題。對於第一個問題,距離正式會考還有半年可以努力的時間,如果孩子的期許是要進入較理想的學校,就讓孩子加強數學,因為有了動機,孩子就會努力,數學分數的提升比較有機會。而在考量第二個問題時,因為會考已考完,考量的重點是未來能否適性發展,如果孩子喜歡英文,就表示孩子的興趣與能力相符,當然就建議孩子加強英文。但如果孩子對英文沒興趣,就得繼續探索,尋找適性的學習方向。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因不同的理念而有所差異,左頁下表為從道家、儒家、適性教育等三個角度,看這兩個問題的可能選擇,從其中可粗略窺得三種理念的異同。
為什麼需要真正的適性教育?
適性教育如果操作得宜,可以讓孩子熱情學習,適性發展。是不是其他的教育方式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呢?這裡所說的熱情學習與之前教改所強調的快樂學習有何異同呢?為什麼我們現在要推動適性教育?
台灣在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教改大遊行後,開始推動教育改造運動,當時為了打破升學主義及消滅填鴨式教育,很多人主張要減輕壓力,讓學生快樂學習。為了減輕學生學數學的壓力,例如背九九乘法表,於是推行建構式數學;因為大學之門太窄了,所以廣設高中大學;因為追求明星高中造成了學生的壓力,所以要淡化明星高中;因為聯考制度使得填鴨式教育繼續存在,所以要取消聯考制度而採多元入學方案。這些措施經過二十年的推動,台灣的大學原本不到五十所,暴增到一百六十多所;聯考制度於二○○二年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學科能力測驗與指定科目考試;學生的課本因為不要教太多知識而變薄了,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參考書。但是,學生的壓力有減輕嗎?學習有比較快樂嗎?根據教育部委託統計資料,台灣的補習班家數在一九九四年只有一千多家,但到二○一三年一月
創下一萬八千九百五十六家的新高。學生為什麼要去補習?當然是因為擔心跟不上進度或比不上別人。前述的教改措施顯然沒有達到減輕學生壓力的效果。
在另一方面,依據今週刊二○一四年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台灣有高達62.9%的年輕人(二十一至三十五歲)覺得自己會比父母輩過得差,而年輕人心中最深層的憂慮分別是低薪79.74%、高房價69.08%及高失業率34.93%。上一輩的人都希望能做好經驗傳承,讓一代過得比一代好,但現在台灣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年輕人覺得會比上一代過得差,這是一個令人憂慮的狀況。一九九四年教改第一年進入國中的學生,今年是三十二歲,所以今週刊的調查對象多數受到了教改的影響,而這些教改世代多數人是不快樂的。
教育是為了過好日子,現在有那麼多的年輕人擔心未來的生活,顯見這一波二十年的教改並沒有成功。問題出在哪裡?我們要如何調整學校教育的方式呢?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快樂學習,但是,減輕壓力一定會有成功的學習經驗嗎?不背九九乘法表是比較輕鬆,但在解題時發現,慢慢建構答案的方式無法讓思考更為順暢。現在大學錄取率幾乎100%,有人戲稱﹁猴子都能上大學﹂,﹁上大學﹂這件事成功了,但上大學以後呢?如果不適合走學術路線,卻在大學晃蕩了四年,畢業之後茫茫然,會快樂嗎?我們要追求的是長遠的、歡樂收割的快樂,而不是減壓的快樂,因為這個環境的資源有限,所以壓力是無所不在的。
如何做好適性教育?
廣義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而狹義的教育則專指學校教育而言。學校教育的影響至深至遠,國家辦學校教育是希望能提高國家的競爭力,並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家長送孩子去學校,則是希望孩子能在學校的環境中增進品德,習得待人接物的能力,並學習到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提高其個人競爭力,未來能安身立命。教育之於社會還有兩項重要的功能,一是要能促成社會階級的流動,教育要讓每一個人都有追求與實現夢想的機會;二是可以移風易俗,因為小時候的觀念是比較容易塑造與養成的,等到了成人階段,再要改變觀念就比較難了。
孩子的學習是動態的,適性教育必須依照每一個人的學習狀況做調整,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從系統工程的角度來看,適性教育是一個閉迴路系統。什麼是閉迴路系統呢?在控制工程的領域中,有一個適應控制的理論,談的是如何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如時間、溫度、壓力、地理位置等,而設計控制器,外在環境的變化由感測器得知,回授至控制器而形成一閉迴路系統。
以恆溫控制冷氣機為例,內部壓縮機依據溫度感測器訊號來調整運轉速率,調節冷氣輸出。有了控制器的命令與感測器的訊息回授,整個系統就成為一個閉迴路系統。早期的冷氣機不具恆溫控制的功能,壓縮機一旦啟動,就一直運轉下去,只有手動才能停止,就是開迴路系統。比較之下,閉迴路系統更具環境的適應力,更能達到控制的目標。除了控制理論與適性教育外,閉迴路系統的觀念也可用於政治、經濟上,與唯物辯證論及知行合一的觀念亦有可相呼應之處。
儒家與道家的理念各有擅長,但亦各有盲點。面對一個自我意識很強的孩子,如果採儒家的方式,孩子可能因不能接受而學習怠惰;但如果採道家的方式,則孩子可能如魚得水,積極學習。與其問哪一種方式比較好,不如問:哪一個方式比較適合孩子?
德國教育的二元分流制
德國是一個基礎工業發達的國家,在二○○九年歐債風暴爆發以後,德國不但迄立不搖,甚至經濟表現更為亮眼,成為解決歐債問題的推手。德國總理梅克爾認為德國的傑出表現可歸功於教育的二元分流制,並將其列入解決歐債問題的六點計畫之一。
德國的二元分流制如何運作呢?德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