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行動化」是當前最迫切需要的經營智慧 何飛鵬
先來看看一項預估和一項調查。首先,資策會預估台灣 2014 年的網路購物市場大約是 7645 億元,2015 年更會突破 1 兆元。2015 年台灣行動購物市場將占整體網購市場的 6%,市場規模則達到 600 億元。
第二,根據 Google 在 2014 年 10 月底公布的調查,台灣有 54% 的消費者上一次網購時是透過智慧型手機,比率高居全球第一,超越韓國、美國和日本。購物前透過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來比較功能、價格、評價的比率,也以 59% 直逼桌上型電腦的 63% ,在在顯示行動經濟時代的來臨。
除了以上這些數據,我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行動生活」的普及,不論是在捷運上,還是在等公車,甚至一邊走路也要一邊 Line。我自己也很認真在經營臉書(Facebook),常常跟朋友分享好文章。
不論從數字面或者從生活經驗,我們都能明顯感受到行動商機正在蓬勃發展,企業都想透過網路和手機介面提供更好的服務、更貼近消費者的購物方式,近幾年台灣更有一波網路創業熱潮,許多網路新創企業跳過實體階段,直接從網路甚至雲端出發。
面對消費習慣的巨幅改變,盧教授將他有系統地觀察、整理、分析的結果集結成書,在這個人們隨時隨地都能跨螢幕、跨通路消費,以及線上(online)、線下(offline)愈趨密切整合的 O2O 環境中,企業與創業者(或打算創業者)都能從本書中習得如何調整經營模式與戰略思維,尤其是在競爭、創新、消費體驗與組織等方面。
不久前,我在專欄文章也剛好談到組織調整,在這裡也一併跟讀者分享我的想法。我的結論是「千萬別用陸軍打水戰」,經營數位媒體並不是把紙本媒體的事情搬到網路上去做就好,策劃者、執行者必須具備截然不同的網路思維,於是我找年輕的數位原生代(digital natives)來協助,才慢慢打開僵局。不同事業面臨的挑戰不一,但一定要找到對的人,業務才能順利地推展。
面對新的科技、新的消費習慣、新的經營環境,我們都必須謙卑地學習,本書值得所有有志於網路事業的創業者、經理人與工作者仔細閱讀。
(本文作者為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推薦序
化繁為簡的策略思維手冊 詹文男
上班族學習策略常有霧裡看花之感,主要是策略管理理論或所謂企業營運模式如同資訊科技一般,常常推陳出新,學習的人不僅常被各門各派學者所提出的不同名詞弄得一團亂,愈學愈看不懂,而且還沒學完一套,新的名詞與理論又接著推出,正在學的似乎就被宣稱已經落伍,因此對策略學習常有沈重的無力感。企業策略的學習真的是如此艱難複雜嗎?
記得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內文的情節提及,主角張無忌向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學太極劍,張三豐演練了一遍招式給張無忌看了之後,問道:「你看清楚了沒有?」張無忌道:「看清楚了。」張三豐問:「都記得了沒有?」張無忌回答:「忘記了一小半。」張三豐道:「好,真難為你了。你自己再去想想罷。」
張無忌低頭默想。過了一會,張三豐問道:「現下怎樣了?」張無忌說:「已忘記了一大半。」,之後又緩緩踱了一個圈子,沉思半晌後,滿臉喜色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
所謂「無招勝有招」,雖然說全忘了,但實際上卻已融會貫通!學策略也是如此,若能真的深入理解各家學說的不同脈絡,會發現不同專家提出的策略思考方法,在本質上其實大同小異,只因學習者大都期望有速效,希望能即學即用,反而讓五花八門的各種花招給搞迷糊了。
還好,讀者以後不用再苦惱了。才思敏捷、識見卓越的盧希鵬教授,以其在策略及營運模式領域上深厚的學養,透過輕鬆的筆調,輔之以趣味的故事,讓讀者能在無負擔的情況下直覺地吸收學習策略管理的精華,故事看完,策略本質也已掌握。
舉例而言,讀者手上這本《為什麼 E.T. 的食指那麼長?:隨經濟下的 42 種企業經營模式與戰略思維》內文中的「能力模式:企業要如何贏得比賽?」,作者以大家耳熟能詳的龜兔賽跑四次比賽的故事,來介紹四種不同的策略哲學。透過故事提醒大家企業經營,不僅要能夠執著堅持,還要不斷地自我提升,更要能夠創造新的戰場,尤其要懂得策略合作。故事簡單明瞭,莞爾之餘,不禁讓人敬佩作者說故事講理論的蓋世功夫。
現今商務環境快速變遷,企業在面臨 O2O(線上到線下)雙向整合的新局勢下,該如何激盪出有別於以往的商業模式與經營策略,抓住無處不在的龐大商機,本書的出版正好提供相關企業與個人明確且實用的指引,非常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