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手藝滿分的味自慢
我與阿芳老師有過幾面之緣,因為合作關係也嚐過她的手藝,料理技巧我不懂,但東西好不好吃我知道;廚藝精不精湛我不敢評論,但手藝高不高明誰都可以從指尖、從嘴裡探個分明。我給了阿芳老師「手藝滿分的味自慢」這個標題,來自我嘴裡吃到的好味道,以及食物呈現在眼前的賞心悅目,更是來自閱讀過她那些與食物有關的記憶與故事,所感受到的熱忱與投入。
我出版了一系列「自慢」的職場工作書,把我覺得最有把握、最自信的經驗,帶給年輕的工作者,也勉勵各領域的工作者,發展與培養自己的專業。我所謂的自慢,是指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在於他有一種能力或專長,是最拿手的絕活,少有人能比,這個專業會是他一輩子的承諾,永遠的追逐。
把「自慢」這個詞套用在阿芳老師身上,再適合不過。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在磨練與精進一項技藝,甚且直到現在依然每天演練,不停求新求變,有多少人做得到?更進一步,她把專業奠基在強烈的需求上,「吃」是民生一大事,每個人都需要吃,也想要好好吃,而她就是那個能夠展現如何吃、如何以你最能負擔和操作的方式好好吃的人。
專業常常為人所詬病的,就是情感的缺乏。阿芳老師身為一個媽媽,她的專業很大部分是從情感出發,由一個無可替代的角色(媽媽),把一件她被期望要做(煮飯做菜)且大家都需要的事(吃),發揮到極致,變成一種學問,若以市場角度來說,就是一個無可取代的作者結合一個需求強度很強的內容,可謂無敵了。
我常說:「業餘者,七手八腳;專業者,絲絲入扣。」社會上太多七手八腳,少了像阿芳老師這樣對一門專長的堅持。當然,這套書是實用的料理食譜,充滿對食物的熱情,但我從中更看到「人味」,以及一種努力不懈的精神。
何飛鵬
本文作者為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作者序
是你們和書中這些美好的食物,豐富了阿芳最美麗的人生
終於,要提起筆,寫下在這套食譜書中,最令阿芳悸動的一篇文章。
走入螢光幕,拿起鍋鏟,口中說、手中作,到今年滿二十年了。拿起筆,彷彿走入時光隧道――求學時期的我,因為家中開設餐廳,每每同學假日出遊,我總是無法跟上,因為我得留在家裡,為忙碌的生意添一把手。後來家中餐廳因都市計畫道路拓寬,拆了半個店面,已經接掌店務的長兄和我,毅然決定結束餐廳事業。也許是被套牢在店中多年,於是接下來我選擇了可以走遠看多的旅遊業。年少時的我曾經覺得,同學的假日很美好,為何我不然?但是參與家中餐飲事業,讓我學到了同齡的孩子所沒有的廚藝,生意忙碌緊迫,也練就我臨危不亂的手腳。後來又經歷旅遊業的磨練,培養了我的表達口條,加上旅遊業以客為尊的宗旨,更養成我心細及好脾氣的特質。回頭看,我很感恩這段青春歲月,它造就了電視上大家認識的阿芳老師,一個愛做菜、樂於分享的熱情媽媽。
其實,台上的阿芳老師,就是台下的我,一個很真實的媽媽。我從不認為自己的廚藝有多高竿,我只是依循著作媽媽的感受,加上從小對食物的喜好,尤其是對鄉土美食的興趣,愛吃愛作,以及對飲食文化懷有一份眷戀的文青心態,讓我在年過不惑之後,對我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我努力讓螢光幕上的料理教學更貼近生活、輕鬆易學;而出版的作品,除了親近大眾,更朝經典看齊,期許可以在實用之外,為許多可能因現代快速便利現成而慢慢消失的關於食物的生活智慧,留下文字及故事。讀者可以跟著阿芳的食譜,不只做出好吃的料理,還能夠看到並學習到許多即將失傳的傳統美味。
很多讀者及觀眾們常讚嘆,為何阿芳會作這麼多食物,在此我想分享一個小祕密:在我三十四歲那年,突然有個念頭,不想自己的手指只會舞刀弄鏟,於是我開始在工作之餘勤練鋼琴,我並不是想要學什麼世界名曲,更不是要成為什麼音樂家,只是希望在工作之餘,輕鬆地彈一曲〈甜蜜的家庭〉、〈河邊春夢〉,或者為孩子親自彈奏生日快樂歌,或為外子彈一首他期待我為他而彈的〈綠島小夜曲〉……就是這樣簡單的信念,同樣可以轉到家庭伙食的烹調,只要是家人想吃的、孩子愛吃的,不管做不做得好,我總是先試試再說,不好吃可以不斷修改,不成功再練,沒有經歷不好吃,怎麼感受得出好吃?沒有失敗的心得,怎麼有成功的方法!
這些我視為人生資產的食譜手稿,終於在年近半百、最成熟的條件下,要付梓成書了。收集規畫了多年的手稿,花了幾個月時間作文字整理;而因為季節農產跨越了早春、盛夏、入秋,食譜製作的拍攝工程也歷經了三個季度。阿芳由衷感謝這群最棒的工作夥伴們,過程中的艱辛也讓自己深深感受,這有可能是阿芳烹飪寫作的封筆之作,因為這樣的書,年紀太輕寫不出,但年紀再大一些,體力也無法完成。
現在,它完成了,阿芳真的把它完成了。
在阿芳出版食譜的歷程中,經歷過社會經濟蓬勃發展,一般家庭需求簡單快速的做菜方法,因而有了《十分鐘上菜》;也有阿芳自己面對孩子在不同年齡的飲食需求而出版的各種料理筆記食譜;還有記錄下對小吃的熱愛及鑽研的小吃食譜《阿芳的小吃》。在景氣低迷時,小吃書成了許多讀者成就事業第二春的啟蒙,我也養成了和讀者互動的友善關係,更體會到一本食譜不是只有材料作法,而是作者多一分細心的表達,就能讓讀者在學習中得到屬於自己的經驗累積。看來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時代因緣,而這次出版的家庭手做書,正是在回應一連串食安危機。因此,也希望藉由這套書,可以陪著大家正視如何找回與食物的正確關係,除了享受手做的樂趣,更能和家人吃得安心又快樂。
對我而言,手藝可以磨練,熱情可以激勵,但最重要的是,在我電視教學及食譜創作之路,一直與我同在的觀眾與讀者們。常常,在忙碌工作、一身疲憊之餘,阿芳會開啟電腦,搜尋著網路上大家如何製作阿芳所示範的食物,感受那種因阿芳的分享,而在每個家庭產生的手做幸福,如此,我又能丟掉疲憊,重新找回最大的動力。也因此,阿芳要用這一套在我家醞釀而生的幸福書,回送給大家,謝謝你們,是你們和書中這些美好的食物,豐富了阿芳最美麗的人生。
結語
大家的阿芳老師,我們家的阿芳媽媽
家,以及對家人的愛,是阿芳手做料理的初衷。在這套美食紀錄的最後,阿芳要以這些愛做結語,讓讀者也感受這樣的愛,把愛融入一道道食物,溫暖自己也溫暖家人的心與胃。
媽媽的巧手背後,
是對食物與家人的真心 by先生
常常有人問我,有一個這麼會煮飯做菜的太太,是不是很幸福?老實說,我以前對於「吃」這件事沒什麼概念,總覺得可以吃飽就好了。娶了一個愛吃也懂得吃的太太,結婚二十多年來,吃得多豐富倒是其次,真正影響我的,是對食物多了幾分了解與熱情。
我跟阿芳兩個人是在旅行當中認識的,旅行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精神補給,也是一種飲食文化的體驗。而在旅行當中,最能見識到阿芳對於料理的執著與堅持,當別人忙著吃喝玩樂時,她總是忙著做筆記,想要把在異國吃到的東西給記下來,帶回家好好研究;或者,她樂於花時間探問當地人更多關於料理的常識與技藝,希望能再透過自己的雙手,捕捉到美食的精髓。所以在這套書裡,讀者會看到很多這樣的故事,這些都是阿芳成就她那雙巧手背後的經驗累積。
我開玩笑說,各位在螢光幕上看到的阿芳老師,就是我們家裡的阿芳媽媽,差別只在於上了妝。這樣說,一方面是道出了她對於工作的專業堅持,另一方面則是她對於料理這件事的熱愛,不論幕前幕後始終如一。各位看到她在電視上示範的菜色,就是會出現在我們家餐桌上的美味,阿芳堅持的,就是以一般家庭可以操作的方式,把各種美味帶給更多的人。
今年我跟阿芳升格當了爺爺奶奶,看著她抱孫逗弄、教媳婦做包子和甜點,我不禁回想起當年阿芳與我母親的相處,同樣的兩代關係,同樣讓人感動的傳承。二十多年前,阿芳從南部嫁到北部來,沒多久就開始掌廚,由於南北飲食口味不同,經歷過一番調整適應,但我一直相信,「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改變人的口味」,阿芳對於食材的了解與掌握,潛移默化了我們一家的味蕾,讓我們嚐到食物的原味原來可以這麼鮮美,自己做的東西原來比外面賣的美味,漸漸的我們一家人都習慣了阿芳味!最厲害的是,她把婆婆教給她的傳統味,以現代手法加以製作,既保留古早味,也化繁為簡讓做法更加可行。
我想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吃到太太的好手藝,也感受到她對家庭的好心意。
用媽媽的味道,
記錄每一個日子的精彩 by兒子
國中的時候,我最期待的就是每天的午餐時間,因為我喜歡打開便當時帶給我的無限驚喜。今天吃什麼呢?媽媽做的午餐便當,成為我求學生涯的開心來源。
踏入社會後工作時間不穩定,也開始了外食族的坎坷之路,每天煩惱著要吃什麼,而最開心的事,就是下班回家吃媽媽準備的晚餐。
結婚後,太太加入了我們這一家,同樣喜歡在家吃飯的感覺,許多媽媽手做的點心,都讓我太太感覺神奇又不可思議。媽媽信手拈來就是我們孩子愛吃的東西,尤其她怕我們晚上肚子餓,不時做好冷凍蔥油餅,配上自家的香濃豆漿,讓半夜製作音樂的我,一樣有幸福美食可以吃。
現在我當爸爸了,擔心自己孩子的未來飲食,所以和老婆也試著自己動手料理,一方面希望孩子未來可以吃得安全安心,一方面也可以與另一半增進感情,但問題來了,怎麼做呢?
小時候我愛打電玩,卡關的時候就會到電玩店買攻略祕笈,而此刻,對於不擅料理的我,媽媽的書就是我的攻略祕笈。我太太吃著媽媽點心,也開始學著做,常常看到她和表妹去抽出媽媽的手稿,兩個人在家,今天做餅乾、明天做蛋糕,玩得很開心,而且她也有了一本珍藏媽媽許多手稿的筆記本。
說個好笑的事,在我老婆坐月子期間,丈母娘來我家幫忙一起照顧小孩,而媽媽每天晚上會做薑汁撞奶給我老婆當點心,不時也會做幾條葡萄乾核桃麵包,這兩樣東西讓丈母娘產生興趣,回家後也試著自己撞、自己做,前兩天我太太手機裡傳來了兩條麵包,跟我媽做的還真的有點像,我想我的丈人和我們一樣有口福了!
人們會用照片或音樂記錄生活點滴,而我們家則是用許多媽媽的味道來記錄每一個日子的精采,也是創造幸福回憶的最好標記。
家,
就是有媽媽味道的地方by女兒
對我來說,家的記憶,就濃縮在一道道媽媽的拿手菜裡。
小的時候,媽媽經常問我一個問題,她說:「豬妹,妳覺得妳媽和別人的媽媽有哪裡不一樣嗎?」在別人看來,也許會覺得我的媽媽和別人很不一樣。每一天,她在螢光幕前以阿芳老師的身分,帶給觀眾各式各樣不同的料理。但當她走出了攝影棚的聚光燈、卸了妝,回到家,她就只是我的媽媽。
在家就能看到她在廚房忙進忙出,一手包辦了一家大小一整天的「伙食問題」。從早餐吃的饅頭、麵包,到消夜那一碗熱呼呼的湯麵或地瓜粥,還有逢年過節滿滿一整桌的年菜,或者怕我們餓著肚子,冷藏庫裡滿滿的水餃和蔥油餅……媽媽做出的每一道料理,蘊藏的就是家的味道。
上了大學、外宿後,我才深刻意識到「回家」是件多幸褔的事。事實上,我的學校離家並不遠,短短不到一個小時車程。遠的是,回到宿舍,少了半夜飢腸轆轆時媽媽的那碗「胖子麵」、少了打開冰箱就能看到的那罐「會變色的奶茶」、少了早上睡醒時擺在桌上一個個包子饅頭。這些在家時我認為的理所當然,在離家求學後變得格外可貴。當我提著一袋速食,心上掛念的是家中冰箱裡的那一鍋肉燥;當我吃著外面賣的滷味,腦海想的是手機群組裡Line來的那鍋麻辣鴨血。媽媽的味道,存在我二十年記憶中的每一個角落。我想,我心中所謂的家,就是有媽媽味道的地方。
味蕾的記憶,
是最棒的家庭筆記 by媳婦
關注婆婆粉絲頁的朋友,一定都看過婆婆教媳婦我做包子的那一篇貼文。當我跟娘家媽媽說我在做包子時,她還笑我從未進過灶腳,竟然會做包子!
是婆婆以對食物的熱忱及耐心,帶領我這個新手做包子,怎麼備料拌麵皮、炒肉炒內餡,最難的則是手捏褶收口。剛開始包出來的都是東倒西歪的醜包子,公公還很捧場的吃了幾個,接下來幾天,我決定挑戰捏出包子褶,每天晚餐後就在廚房裡練習,直到每天吃包子吃到怕的公公跟婆婆說,可以教媳婦做其他東西了!
人家說:要抓住老公的心,先抓住他的胃。我老公特別喜歡吃婆婆的「胖子麵」,而胖子麵的關鍵就在於媽媽特製的肉燥。一天晚餐後,婆婆教我做了肉燥,爾後每當老公工作到很晚,就會希望我煮一碗胖子麵給他當消夜,也期待我學新料理做給他吃,而來我們家作客的朋友,吃過這胖子麵也都直呼好吃,要我教他們做這味肉燥。
婆婆的工作忙碌,卻把我們一家要吃的東西打點得很豐富,而且都是婆婆自己做的,讓我體會到一個家庭的幸福,很大部分來自媽媽的味道。開始學做菜的我,每每想到婆婆做菜的味道都是充滿畫面,而婆婆用心做出來的,是充滿溫度的食物,像是我們常吃的水餃、蔥油餅,看來如此平常的食物,但出自婆婆的巧手,卻是簡單但又難以取代的好味道。
如果說記憶是抽象的,那味蕾的記憶會是永遠銘記的,也是婆婆留給我最棒的家庭筆記。
推薦序
一部美食料理的字典
以往我只知道阿芳老師是個廚藝高手,也看過她的書,後來進了購物台跟老師一起賣商品,才對老師有進一步的認識。
阿芳老師給我的感覺,就像鄰家媽媽一樣溫馨親切,而每次只要能夠跟老師一起錄影,我總是非常開心,因為老師會一直餵我吃東西,把大家都餵得飽飽的。幾年合作下來,她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讓我發現做很多的料理其實可以很簡單,只要有心,誰都可以做到。
印象最深刻的,是只要跟阿芳老師賣到過年的商品,她常會展現她拿手的炊發粿,而每次她在攝影棚裡炊粿,就會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家裡阿嬤跟媽媽忙碌蒸年糕的場景。就是這樣的體驗,讓我發現食物其實也是有記憶跟回憶的。
對我而言,阿芳老師就像食物的字典,好比我做饅頭怎麼做都不好吃,跟老師聊過後,才發現在蒸之前稍微擺一下,再次發酵就行。這種撇步是需要經驗的,在三十年前,我們可能有隔壁阿姨或婆婆媽媽可以問,但現今雙薪小家庭多,大家都忙,或許有些媽媽想在忙碌之餘給家人健康的飲食,但往往沒有人可以問與求救。我相信老師這套書,就是最好的解救之道,有家常菜、醬料,連古早味菠蘿麵包也有;大家怕麻煩的糕點,在老師手上用現代的方式,變得輕鬆易做,重點是做出來更好吃。
因為認識阿芳老師,我也常自己做料理跟點心,忙碌之餘讓孩子們的便當菜色更豐富營養。最近老師教我做地瓜湯圓,讓我患有糖尿病的爸爸吃湯圓沒壓力,又可以感受到女兒的孝心。冬天晚上一碗自己釀的紫米酒釀加蛋,讓老公感受到老婆的賢慧。
這些都是用錢買不到的幸福回憶,我也相信老師這次的作品,可以讓大家在動手做的過程中,感受到開心跟滿滿的幸福,讓美好的食物串起家的味道跟幸福的回憶。
林姿佑
本文作者為購物台專家
推薦序
右手拿著鍋鏟,左手不離食安盾牌的阿芳老師
二十年前我曾經陪著外婆去越南旅遊,跟阿芳老師一樣,我也是立刻愛上外酥內軟、鹹香回Q的法國麵包,路上遇到小販時,總要買上一條金黃色的大棒過過癮。由於老人家總是很早起床,所以旅程快結束的一天早上,大約五點鐘,我陪著外婆晨起在飯店附近散步,正好看到一大車的法國麵包正在下貨,一大堆麵包就擺在路邊的泥土地上(地上完全沒有鋪墊任何東西),然後人們開始露天分堆,接著陸續有騎腳踏車或是推車的小販過來把麵包領走。當下我內心五味雜陳,原來我吃的法國麵包是經過這樣的製作流程。阿芳老師在書中提到她與師丈同遊越南時,買了十八條法國麵包,沿途吃吃喝喝之後鬧肚子的經驗,我不禁合理懷疑凶手很有可能就是不嚴謹的麵包製程,因此更顯文中阿芳老師提到「不安心美味也無用」之重要!
趁此機會跟所有讀者分享,食品安全不僅須要政府、生產廠商或販賣業者各司其職,我們消費者也要有所行動,除了不買來路不明、價格不合理的食品等等,食材買回家之後的保存(舉例:冰箱溫度與先進先出)、烹調時的衛生(像是生熟食分開刀具),甚至是品嚐食物時的習慣(例如:公筷母匙),在在都會影響到食物的安全。在我看來,全程的食安維護網,應該是從產地到嘴巴都含括在內。
這一次,阿芳老師針對爸爸媽媽們以及想要吃得安心的大眾,特別推出一套從早餐、糕點、小吃、甜品、節慶菜餚到醬料高湯的良食全紀錄,這些內容與食譜真的是她累積多年且不藏私的分享。在我的經驗與印象中,阿芳老師是非常少數既有手藝又注重食材衛生,同時不斷吸收食安知識的一位全能美食家。而且她總是利用她豐富的經驗,思索種種如何化繁為簡的智慧方法,讓做菜變得更簡單、更省時!
我相信,生活步調忙碌又重視家人健康的讀者,只要跟著阿芳老師的方法做,輕輕鬆鬆就能讓親朋好友吃得安心又開心。
洪美英
本文作者為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副執行長暨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委員
推薦序
阿芳出品,人人有信心
網路科技快速發展的今日,紙本印刷和實體通路早已岌岌可危,從許多消失的報章雜誌和式微行業,不難察覺一二,但還是有些書依舊暢銷,還是有些人依舊愛買書,原因無他,就在於寫書人的那份用心,讓買書的人買到了作者的用心,以及摸著實體書時的那份真實感和親切感!
阿芳絕對是個「老媽子」的命!不管做任何事,她都會事先在心裡盤算好久,沙盤推演個半天,務求表現的時候能夠做到盡善盡美。如果你以為我講的只是工作,那你可就太不認識她了!上購物台如此、上我的美食節目如此、上各種不同的活動也是如此,甚至連回到了家,扮演一個太太、媽媽、女兒,乃至於剛剛上任的婆婆和奶奶的角色,她都如此。如果說這樣還不算老媽子,那什麼才是老媽子?
早就聽說阿芳又要出書了,只是樓梯響了好久,一直不見人下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她就嚷嚷著要在固定的生活當中硬擠出時間來寫書,奇怪了,不就是本書嘛,不就是把平常上我節目的食譜手稿整理整理,不就八十道菜,大不了一百道,夠了吧?上述這些揣測都沒有錯,但必須把它們放大三倍來看,因為這次她要一口氣出三本書,而且在食譜之外還要加上故事、心情、叮嚀和分解照片,我猜她當年大學聯考都沒有這麼認真過,否則她現在可能也是位台大法律系畢業的女總統了!
據說,之後她就要封筆,至少短時間她不會再做相同的事情,這恐怕就會把事情搞大了!在讀者還沒有為了搶購、收藏她的大作之前,就已經把這個老媽子給忙慘了。她一定要拿出最好的內容來,一定要鉅細靡遺通通寫到,一定不能讓讀者有任何買到虧到的感覺,更重要的是不能讓她自己封筆之後,午夜夢迴時還有尚未交代清楚的地方。
雖然我有此榮幸被邀請為這套書寫序,但說來說去都只是在說阿芳她這個人,因為我相信,認識她的人,不必翻閱書的內容就會自動預購、訂購和搶購,至於那些不認識她的人,只要隨便翻上個一兩頁,就自動會買上一套,大家會買都是衝著她這個人,因為大家都和我一樣,相信「阿芳出品,人人有信心」!
焦志方
本文作者為東風衛視《料理美食王》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