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8 項符合
人的條件的圖書 |
最新圖書評論 - | 目前有 1 則評論 |
|
![]() |
人的條件 作者:(Hannah Arendt) / 譯者:林宏濤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01-07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44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300 |
![]() |
社會人文 |
二手書 |
$ 309 |
![]() |
二手中文書 |
二手書 |
$ 360 |
![]() |
Others |
$ 375 |
![]() |
政治 / 法律 / 軍事 |
$ 395 |
![]() |
中文書 |
$ 395 |
![]() |
當代思潮 |
$ 450 |
![]() |
社會學 |
$ 500 |
![]() |
西方哲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當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思想最重要的哲學作品
我們如何以政治行動愛這個世界?
「如果我們可以從如此複雜的作品裡抽取一個核心主題的話,那麼它應該是要提醒人們政治的重要性、對於我們的政治能力的正確認知,以及這些能力可能招致的危險和提供的機會。」——瑪格麗特‧卡諾凡(Margaret Canovan,本書導讀者,政治理論家)
「該書旨在喚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他人的等待之中來到世上,並且被賦予一種創造奇蹟的力量,成就不朽的可能——同時也提醒讀者,逝者的託付實際上存在風險,畢竟,人世間是由活人所主導的世界,雖然他們可以傳頌逝者的豐功偉業或致力於完成未竟的宏圖,但也可以決定在歷史上翻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葉浩(本書導讀者,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本書是一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最重要的思想拼圖,試圖帶領讀者重返政治哲學的原初條件: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amor mundi(愛這個世界)則是鄂蘭設定的原始書名,指出了閱讀切點,以及她對於基督教神學源頭奧古斯丁思想的長期思索,關乎我們如何去愛這個塵世。
對於鄂蘭來說,人類是在啟動事物和一連串事件的意義下行動的生物,縱使能量微弱且不斷面臨各種困境,但我們永遠都可以採取進一步行動,改變或轉化那些看似無法避免的歷程。透過寬恕與承諾,我們永遠有機會解決過往之不義並興起未來之不朽,也永遠面對著黑暗與不可測知的災難;而對於這樣的開放性結局選擇奮戰不懈,正是我們以政治行動愛世界的方式。
作者簡介: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年10月14日出生於漢諾威,在馬堡大學和海德堡大學主修哲學和神學,她的老師們包括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胡塞爾(Edmund Husserl)和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1929年,年輕的鄂蘭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奧古斯丁愛的觀念),然因德國內部的反猶政策,使她無法在德國任何一所大學教書。1933年,在被蓋世太保短暫關押之後,鄂蘭流亡到巴黎,結識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成為好友,也開始為Youth Aliyah(一個致力於將猶太兒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組織)工作。1937年,她在巴黎遇見了德國詩人與哲學家布呂歇(Heinrich Blücher),兩人於1940年結婚,並於1941年與丈夫和母親移居美國。
1951年,鄂蘭取得美國公民身分,並於同年出版《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1958年,出版畢生最重要哲學著作:《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1959年,鄂蘭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並陸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等處任教。1961年,鄂蘭到耶路撒冷為《紐約客》報導艾希曼大審,當時的觀察促使她寫下備受推崇與爭議的《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 ,被視為討論反猶大屠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1975年12月4日,鄂蘭因為心臟病發在紐約過世。
譯者簡介:
林宏濤
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研究。譯著有:《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啟蒙的辯證》、《菁英的反叛》、《詮釋之衝突》、《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法學導論》、《愛在流行》、《隱藏之泉》、《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與改變對話》、《死後的世界》、《正義的理念》等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