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到紅樹林交朋友
文/張東君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到野外郊遊、遠足的經驗。起初,大家抱著郊遊散心、呼吸新鮮空氣的心情踏青。但在賞鳥、賞蝶等各種觀察動物、調查植物的風氣逐漸盛行之後,純粹看生物和欣賞大自然之美的感動,卻可能因為同好間對記錄的生物種數競爭而轉為緊張,好像自然踏察就得在背包裡裝上各種圖鑑,而各種不同型態的棲息地也成為發考卷的教室,讓到野外看生物成為對自我的挑戰或是考試。這種日子過久了,反而會對大自然敬而遠之。回歸童心,單純的欣賞它們的顏色、造型、行為、氣味等等,不會再一味的追求數字和紀錄,是我希望大家在看過這本《到紅樹林去玩》的時候能夠學到的。
到紅樹林去玩這件事,其實是知易行難。因為不少人對於紅樹林有「5W1H」──也就是大家不知道在拜訪紅樹林時,該「跟誰(Who)一起去」、「到哪裡(Where)看紅樹林」、「什麼時候(When)最適合去紅樹林」、「到紅樹林究竟是要玩什麼(What)」、「看什麼(Which)」,以及「進到紅樹林裡該怎麼玩、怎麼看(How)」。
在這本書中,作者陳麗雅已經介紹了各種生活在紅樹林的這種淡鹹水交會處的濕地生物,也詳細的畫出水筆仔林的生長過程。因此想要到紅樹林去玩,只要先在家中看過這本書,認識一下有可能會看到的動植物,然後把水壺、毛巾、小筆記本和輕便雨具裝到背包裡(視需要再加上相機或望遠鏡),帽子戴好,不一定需要帶重重的圖鑑,就可以到紅樹林去拜訪各種生物了。
最重要的是用五官六感享受大自然。在看到紅樹林中的各種生物時,可以先仔細觀察它們的外形、大小、顏色、行為,再寫下來或畫下來,看看招潮蟹到底是哪一隻「手」比較大、看看彈塗魚是怎麼「走」、各種水鳥的喙部跟腳的形狀有什麼不一樣、漲潮的水淹過動物們挖出來的洞時,牠們會有哪些行為等等,都是非常有趣的。至於當場叫不叫得出牠們正確的名字反倒不太重要。那些事情,回家再查書就好了呀!而比拼記得的種數多寡,也只是和生物交朋友的方式之一,並不是全部。重要的是到紅樹林,或其他各種不同型態的棲息地時所能觀察、體會到的各種事物。
紅樹林是一大類植物的統稱,並不只是捷運站的名字。它們並不只生長在台北淡水附近,在台灣不少沿海地區都找得到紅樹林。呼朋引伴,跟家人一起到紅樹林去玩之前,可以先查查潮汐表,想想自己到底是希望看到漲潮還是退潮時的生物;在紅樹林看到生物時,會不會想要摸摸它們、仔細觀察它們(不過一定要把它們放回原處)。
《到紅樹林去玩》是帶領我們走進紅樹林這種淡鹹水交會處的濕地,跟胎生植物水筆仔、招潮蟹、彈塗魚、各種昆蟲交朋友的一本入門書。它也是一本橋樑書,教我們在看完紅樹林之後如何舉一反三,進而到森林、到河邊、到海裡去看看各種不同類型棲地的生物。所以看完書之後,就讓我們一起到紅樹林去玩吧!各種生物正在那裡等著大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