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攝影第三代大師大衛.拉夏培爾生涯與代表作品介紹
追溯其融合並重塑當代消費社會、享樂主義、物慾文明、時尚風潮
而自成一格的炫目攝影生涯發展
大衛.拉夏培爾(David LaChapelle)為自己塑造的神聖藝術殿堂,透過安迪沃荷的普普三稜鏡,投射出了一幅幅五彩絢爛的攝影圖像。當代縱慾的、肉體的、消費文化的美麗與荒謬,一同在他的創作中被極端化。但現實生活中的拉夏培爾卻不是位拜金主義者,他不眷戀豪宅、名車,而是將所有經由攝影賺到的錢,全數再投入攝影創作中。他藉由工作獲得樂趣,所以攝影作品也顯得玩興十足。
拉夏培爾1963年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青少年時期移居紐約,第一份工作是在安迪沃荷發行的《Interview》雜誌擔任攝影師,那時他才十八歲。他的攝影作品以明亮的色彩風格著稱,佐以幽默、隱喻和性的因素,這些華麗炫目的相片反映了一個享樂主義、慾望橫流且物質豐饒的社會,充滿著各種膚色的知名音樂人、演員、運動員和模特兒,大眾傳媒會感興趣的對象全在這裡,對很多人來說,他們是當代社會的英雄,也是美國夢想和慾望機器的產物。拉夏培爾用這些經過安排的肖像,向他的普普藝術偶像安迪.沃荷致意。他剝下媒體和藝術史上經典人物的面具,予以重塑,並在作品中以更複雜、隱晦的方式來深入,每件作品都有故事、概念及主軸。
安迪沃荷的名言:「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十五分鐘。」拉夏培爾的作品看似像「後安迪沃荷」時代必然的發展結果,呈現了今日任何人都可能一夜之間成為熱門「經典」的社會現象。「究竟這是商業,還是藝術的疑問」在觀看他的作品時常出現,呈顯當代藝術、時尚與流行文化之間的界線愈漸模糊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