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6 項符合

意義創造的載體:探索博物館策展

的圖書
意義創造的載體:探索博物館策展【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意義創造的載體:探索博物館策展【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作者:蘇瑤華呂佩怡 
出版社:藝術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7-19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意義創造的載體:探索博物館策展

內容簡介

  本書集結關注博物館策展議題的實務工作者、專家,與學者,探索當代博物館策展的視角,試圖理解 策展中的意義創造,與策展意圖、機構定位與策略,和觀眾社群溝通之間的多方關聯。全書分成兩大 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博物館機構」本身,做為展覽的發起者,如何定位自身,擬定展覽策劃與製作 策略,使展覽成為實踐城市外交、永續發展、創造新意義與關注當代文化議題的媒介;第二部分圍繞「策展與觀眾、社群的對話」,探索策展促進在地文化、科學知識的溝通、當代原民文化發展,與地方知識的梳理與傳承等層面,深度探討策展如何成為意義創造的載體。
 
商品特色
 
  我國博物館界泰斗——黃光男教授,集藝術家、教育家及博物館工作者於一身,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開創臺灣的博物館特展風潮並作育英才無數。為祝賀黃光男教授八十歲大壽,表達對教授深厚貢獻之敬意,由主編們邀請博物館領域的專家、學者,撰寫學術研究及個案實踐的精彩文章,並彙整成六個主題成冊出版,延續教授致力推廣藝術人文教育的理想與精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蘇瑤華 Yao-Hua SU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研究所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行政碩士。現任師大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與師大美術館籌備處副主任,同時擔任教育部前瞻顯示科技跨域應用計畫臺師大藝術場域建置計畫之協同主持人。研究領域包括美術館創新、國際展覽交流、創意群聚與都市再生、社會參與藝術及公共藝術等;曾任《現代美術學報》主編,文化部專門委員、亞洲現代美術館副館長、臺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富邦藝術基金會總幹事等。
 
呂佩怡 Pei-Yi LU
  
  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人文與文化研究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分為兩個主軸:一為美術館之外藝術實踐與策展,包括機制批判、公共藝術、藝術與城市、社區∕社群∕社會參與、文化行動等。另一軸線則為當代策展,關注展覽史、策展理論研究,以及透過策展實踐來回應檢視研究。出版包括《臺灣當代策展二十年(1992-2012)》,文章散見於國內外各研討會,例如泰德當代美術館研究中心、世界藝術史大會等,刊登於《藝術觀點》、《現代美術學報》、《藝術評論》等,以及文章收錄於 Routledge Companion to Art in the Public Realm(2020)等專書。
 
鄭邦彥 Pang-Yen CHENG
 
  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副研究員,負責藏品徵集與登錄、典藏系統管理及國際借展等業務。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雙碩士,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博士。近期研究興趣在於:博物館藏品登錄管理、性別與博物館多元文化教育、博物館永續經營與環保等議題。自2013年起,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開設「文物典藏實務」課程。
 
謝景岳 Ching-Yueh HSIEH
 
  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博士,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博物館與文化資產學程 Bachelor of Honors with First Class,現任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博物館治理、博物館推廣教育、展示與文化再現以及文化資產與政策。田野場域主要為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原住民族文化展示場域以及地方文化館。曾任臺大實驗林管理處神木村文化資產調查主持人、科技部臺灣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的治理再現與權利實踐專題計畫主持人、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中長程政策規劃計畫主持人等。策畫展覽包括「原住民的幽默感」(2018,暨南大學校園)、「伊達邵文化紀實」(2019,伊達邵部落)以及「離鄉∕返鄉」(2020,暨南大學人文藝廊)等。
 
余青勳 Ching-Shiun Rita YU
 
  德國弗來堡大學藝術史學系碩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曾任職於故宮博物館書畫處專案助理、台北當代藝術館助理研究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博物館生涯工作內容包括:展覽策劃、教育推廣、研究、典藏與出版。現為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主任、美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覓南美》雙月刊主編。研究與關注重點在美術館典藏之意義與社會連結。現以南美館修復與研究之成果,統籌規劃結合藏品近用與藝術史再發現之展出。
 
張婉真 Wan-Chen CHANG
 
  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博物館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地方遺產、環境與全球化」跨域研究室客座研究員、《博物館學季刊》編輯委員。曾任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國際委員會理事、中國民國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藝術評論》主編以及《博物館與文化》總編輯。
 
  曾任職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台北市立美術館,策劃有多項展覽,並持續進行跨領域策展活動。近年主要的研究領域為展覽敘事理論、科學博物館的藝術介入與展覽史。著有《當代博物館展覽的敘事轉向》(2014)、《論博物館學》(2005)及多篇中、英、法文學術論文。
 
施承毅 Cheng-Yi SHIH
 
  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圍繞博物館學、內容策展、敘事環境設計、博物館建築與空間研究,以及人們如何認知與理解外在世界,並能自我學習與成長。早年因社會期待進入醫藥領域,後來探索了圖繪、建築、設計與出版領域,喜愛創造力的靈光與心流。近十年,參與或主持各式公立博物館、地方館、私部門、社群等策展計畫或展覽研究,享受策展設計過程中內容轉譯、意義建構與集體創作的過程,致力於以有趣、有社會意義、有美感且深入淺出的形式呈現展覽。
 
方鈞瑋 Chun-Wei FANG
 
  澳洲國立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與主題包括臺灣南島族群社會與文化、織品研究、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與源出社群、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與原住民文化資產等。主編有《背兒帶: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背兒帶圖錄》(2007)、《重現泰雅:泛泰雅傳統服飾重製圖錄》(2008)與《Biru na Tminum Atayal:大安溪流域泰雅族織布技法書(初階版)》(2016)等。
 
黎世輝 Shih-Hui LI
 
  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博士,現任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博士研究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歷史敘事與歷史展示為題,探討博物館中所進行的展示政治與國家認同之間的關係。進入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任教前,除了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西洋史、博物館學、文化行政與文化資產等課程外,也在故鄉屏東參與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專業性提升,並進行擾動地方,建構在地知識的工作。近兩年來也以策展人身分積極投入文史調研與文化再現的實務操作,策辦了數場以屏東地方知識轉譯與屏東眷村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展覽。未來期望能將自身的學術訓練與實務經驗轉化為教學與研究的資源,持續耕耘博物館學的多元場域。
 

目錄

4 序―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黃光男
6 總編輯序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林詠能
8 主編序 ―意義創造的載體∕施承毅
10 作者簡歷

14 美術館國際展外交動能研究
Thinking through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of Art Museum: 
A Perspective of Museum Diplomacy
◎ 蘇瑤華

34 從「物之證言」到「物的劇場」:談當代策展介入美術館典藏
From “Evidence of Objects "to Theater of Things" : 
On Contemporary Curatorial Intervention in the Museum Collection
◎ 呂佩怡

58 博物館策展:氣候變遷下的實踐與挑戰
Museum Curating: Practice and Challenges under Climate Change
◎ 鄭邦彥

69 主體當下:南投縣原住民族文化再現場域的觀察與反思
Agency Fully Manifested?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 at Venues in Taiwan’s Nantou County
◎ 謝景岳

83 展覽實踐在地美術史:以臺南市美術館「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展」為例
The Exhibition as Practice of Local Art History: 
Tainan Art Museum Paying Tribute to Gods —
The Art of Folk Belief as an Example
◎ 余青勳

99 博物館展覽、當前研究與觀眾溝通―如何透過博物館展覽呈現當前的科學研究
Museums, Current Research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
Representations of Current Science Research through Museum 
Exhibitions
◎ 張婉真

115 對話空間的生產:當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策展與敘事
Production of Space for Dialogue: Curation and Narrative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 施承毅、方鈞瑋

133 記憶的傳承與地方知識的建構―
多元共寫的屏東眷村展示敘事

The Inheritance of People’s Memories and Construction of 
Local Knowledge: The Public Engagement in the Narratives of the 
Exhibition on Pingtung Military Villages
◎ 黎世輝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博物館是各方知識聚集與展現之處,其責任與使命,為社會大眾所期待。當博物館在公眾生活中佔有一定的影響力之際,也意味著博物館所發揮的能量不容小覷。數位時代的博物館經 營與管理,迎向了溝通、行銷與多元的角色功能。博物館的類型多元,並沒有一致的規範,但博物館促進社會大眾的使用、增進知識與提升生活品質,使大眾體悟生命的意義與生活幸福等價值,則是博物館人的共同目標。這是一項 重大的人文工程,必須仰賴熱心且專業的博物館人全心的投入,才能得到成效、並獲得大眾的支持。嚴格來說,博物館從業人員,並非從學校教育養成的,而是在博物館的每日實踐中培養而來。相關博物館課程的學習只是 基礎。當然基礎越穩,在工作上較能進入狀況,並不保證在博物館能得心應手;必須在博物館場域中,從工作學習、求取經驗,不斷接受不同的工作任務,才能發揮專長潛力。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博物館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對博物館從業人員而言,同時必須快速、積極主動獲取新知,以滿足博物館成長上的需求與各方的期待。不過,臺灣相當缺乏系統性的博物館教材與書籍,提供博物館人在職學習之需要,因此這套博物館學系列叢書的出版,適時滿足了這些需求,讓博物館從業人員能快速的掌握,博物館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謝謝陳尚盈、陳佳利、施承毅、林詠能、徐典裕與曾信傑 多位博物館學教授的鼎力支持,與數十位學者、專家的參與撰稿,共同促成系列叢書的出版。這套書籍涵蓋了博物館的各個專業領域,從博物館政策與友善平權,到展覽規劃實務、觀眾研究、數位博物館與博物館第一線的管理議題等,從政策、理念與實務,有全面且深入的探討。個人以博物館人為終身職志,退休之後能再促成本叢書的付梓,正象徵著薪火相傳,一代接一代的寓意。本叢書是博物館從業人員在職教育極佳的工具書,也是一份珍貴的生日禮物。
 
黃光男
 
總編輯序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博物館訴說著國家、土地與人民的故事;緊密連接著彼此共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一代代的傳承。博物館也是激發靈感與創意之源泉,透過館內外不同形式與內容的展覽,與各式各樣的教育活動,滿足民眾的學習需求。臺灣目前約有近 600所不同規模、型態與主題的博物館,提供了民眾教育、學習、娛樂、休閒上的各項需求。依政府統計顯示,我國每二位民眾,即有一人在過去一年中,至少參觀過博物館與美術館一次以上,顯示博物館已是民眾重要的文化與休閒活動選擇。臺灣博物館擁有如此巨大的活力與影響力,是博物館從業人員數十年來競競業業,努力付出所累積的成果。黃光男教授為我國博物館學泰斗,歷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與臺南市美術館董事長等職。黃教授勤於創作、著作等身,且在數十年博物館生涯中,培養出許多博物館的專業人才。適逢黃光男教授八十大壽,為表達祝賀與對教授在臺灣博物館界多年貢獻的敬意,由主編群發起,集結數十位國內外博物館學不同領域重要的專家、學者與博物館從業人員,撰寫博物館學核心議題的研究與個案精華,作為未來博物館界教科書導向的參考書籍。博物館學系列叢書包含了博物館政策、友善平權議題、策展規劃、觀眾研究、智慧博物館與博物館管理等六大主題,希冀對博物館學相關議題進行完整的論述,以彰顯黃光男教授長 期以來在博物館界與學術作育英才之重大成就。博物館學系列叢書的順利出版,要特別感謝陳佳利、陳尚盈、徐典裕、曾信傑、施承毅等多位主編二年來的投入,從專題構思、邀稿、審查與書籍設計等所付出的巨大心力;同時謝謝財團法人富邦藝術基金會聽聞系列叢書的出版計畫後,所給予經費的大力支持,也謝謝藝術家出版社與編輯群的協助,使叢書順利出版。
 
林詠能
 
主編序
 
意義創造的載體
 
  在無處不策展的時代,我們如何聚焦並審視博物館策展的意 義? 從傳統教育目的出發,到當代策展的型態多變,「博物館」作 為對公眾開放的空間,反而有類似接觸地帶(contact zone)的意味。 在此,不同的文化群體相遇,不只多元觀眾、社群、館員的匯集, 連館外的社會、政治、文化、跨學科等脈絡,也在場域中交會,使 策展成為意義創造的載體,我們得以在百花齊放的策展風景中找出一些線頭。本書有幸收錄幾位關注博物館策展的實務工作者、專家,與學 者,探索當代博物館策展的視角,試圖理解策展中的意義創造,與策展意圖、機構定位與策略,和觀眾社群溝通之間的多向關聯。
 
  全書可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半)四篇文章主旨和「博物館機構策略」有關,做為展覽的發起者,如何定位自身,擬定展覽策劃 與製作策略:蘇瑤華教授文章以黃光男博士推動美術館第一次在國 外展出的國際展為例,使展覽達成實踐自主性外交,建構國際多邊 關係網絡的目標;接著,呂佩怡教授爬梳北美館典藏實驗展,探索 機構如何藉當代策展,改變慣常閱讀典藏之方法,重新詮釋典藏品; 鄭邦彥研究員文章呼應歐美博物館對永續發展的倡議,探索博物館 策展與實作如何回應永續性,尤其在疫情時,博物館展覽不得不然 的「再想像」中,借助新的材料、科技,找出創新可能;謝景岳教授則是從五個分別屬於不同主管機關,與截然不同的管理和資源狀態 的館舍,分析原住民文化展示與再現樣貌,並提醒原民文化發展亟需 從長遠視角切入。
    
  來到第二部分(後半)圍繞「策展與觀眾、社群的對話」,余青勳主任文章以南美館第二任館長黃光男教授積極促成的宮廟藝術展為 例,使民間信仰的藝術性走入美術館中,將宮廟文化與當代意涵推廣 至觀眾,並促成在地宮廟與館舍建立良好關係;張婉真教授文章探討透過展覽呈現當前的科學研究,提出公民與科學相互理解的呼籲,使尚未定論的科學發展,成為鼓勵科學社群與大眾溝通對話的媒介;而施承毅教授與方鈞瑋研究員的文章,探索當代原住民策展與敘事,如何促進展覽轉化為「對話的空間」,使策展成為提出議題、促進社群 交流、打破刻板的行動;黎世輝教授一文分析屏東眷村的策展,提出 故事空間與公共參與,得以多元共寫展覽,促進記憶傳承與知識建構。此時,一方面「博物館屬於公眾」的價值漸漸深入實踐中,另一方面面對環境危機、疫情影響、國際政治極端發展之時,期許深度探討「策展如何成為意義創造的載體」能對人與環境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施承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822944
  • 叢書系列:博物館叢書
  • 規格:平裝 / 152頁 / 17 x 24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寫下歷史的世界500步道
66折: $ 49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葛瑞的囧日記1-4集套書
作者:傑夫.肯尼
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6-27
66折: $ 929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沒權力也能有影響力
66折: $ 238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作者:尼克.馬朱利 (Nick Maggiulli)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5-30
$ 31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SEXY BODY誘惑誌 12月號/2024 第93期
出版社:曖維多媒體廣告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5
$ 20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在紙船中入眠(下)
作者:八田てき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10
$ 204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上冊 一九三一──一九六四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9
$ 277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海洋守護隊,啟航!
作者:呂育修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9
$ 24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麵包小偷5:熱呼呼的麵包車
$ 252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莉莉亞有喜之時即為世界末日(1)
作者:茶果山しん太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26
$ 103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社區發展季刊188期(2024/12)-創傷知情與社會工作
作者:衛生福利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出版社: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出版日期:2024-12-15
$ 15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