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宋朝瓷器

的圖書
宋朝瓷器【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宋朝瓷器【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作者:提秦九鎮 
出版社:藝術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28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宋朝瓷器

內容簡介

  宋朝瓷器為什麼美?作者廣泛收藏文物多年並從中領略古代器物的美感要件,他從釉色、型式及樣式、工藝工法來解析宋瓷之美,透過完整器的陳列、物與文字敘述相結合,如:芒、俐落、莊重、靜謐、瑩澈、蔥翠、秘色,將有助於讀者進入欣賞的殿堂,發思古之幽情、繼而感念先賢職人們,或追求釉色、或追求器型、或追求個性、或追求通俗之美。
 
  本書詳細介紹宋朝各窯口的緣起、造型、工藝工法,諸如秘色瓷是越窯的精品、柴窯存在於江西景德鎮、哥窯和官窯取土同源等,多有論述。作者長期研究宋瓷,藉由瓷器的外觀、聲響、觸感並引用古代典籍來介紹瓷器之美。宋朝窯口如越窯、柴窯、汝窯、官窯等各具特色,各地出產的瓷器在曲線、色彩、式樣方面處處充滿巧思,形成鮮明而獨樹一幟的樣貌。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宋朝各窯口瓷器的釉色、型式及樣式、工藝工法之美,文字搭配豐富的彩色圖版,呈現出每個窯口的獨特作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提秦九鎮
 
  提秦九鎮為一多樣資深收藏單位,提秦九鎮主人逾40年的收藏資歷,具瓷器、玉器、鼻煙壺、紫砂壺、油畫、水墨畫、壽山田黃石、文房硯印、鎏金佛等藏品之系列性收藏,依實物具體研究並發表研究成果。
 

目錄

自序 2 
如何使用本書 6 
導讀 7

壹.越窯 15 
1. 唐.越窯.五花馬..........16 
2. 宋.越窯.鴛鴦瑞獸三足薰爐..........18 
3. 五代.越窯.古鏡蓮瓣卷草紋冰鏡碟 ..........20 
4. 宋.越窯.蓮瓣方流執壺 ..........22 
5. 宋.越窯.劃花卷草弦紋甌..........24 

貳.柴窯 27 
6. 宋.柴窯.蹲獸蓋鈕尖曲流壺暨溫盌..........32 
7. 宋.柴窯.蓮紋套杯..........34 
8. 宋.柴窯.刻花粧點蓋盒..........36 
9. 宋.柴窯.蓮座鴨型薰爐..........38 
10. 宋.柴窯.尖曲流刻花蓋壺..........40

參.汝窯 43 
11. 宋.汝窯.三箍弦紋桶樣大洗..........46 
12. 宋.汝窯.匜形熟盂..........48 
13. 宋.汝窯.板沿三足洗..........50 
14. 宋.汝窯.八方如意耳杯..........52 
15. 宋.汝窯.弦紋瓶..........54 
16. 宋.汝窯.卵白甌..........56 

肆.官窯 59 
17. 北宋.官窯.月白祖丁尊..........62 
18. 北宋.官窯.粉青海棠貫耳弓壺..........64 
19. 南宋.修內司官窯.粉青盤口魚龍耳紙槌瓶..........66 
20. 南宋.修內司官窯.粉青祖丁尊..........68 
21. 南宋.修內司官窯.淡白漢耳環壺..........70 
22. 南宋.修內司官窯.粉青月白折腰葵口盤..........72 
23. 南宋.郊壇下官窯.琮式尊..........74 
24. 南宋.郊壇下官窯.沖耳牛奶足小爐..........76 
25. 南宋.郊壇下官窯.花口瓜稜腹瓶..........78 
26. 南宋.郊壇下官窯.姬壺樣..........80 
27. 南宋.郊壇下官窯.元葵筆洗..........82

伍.哥窯 85 
28. 南宋.哥窯.鬲式爐..........88 
29. 南宋.哥窯.膽式瓶..........90 
30. 南宋.哥窯.仰蓮式溫盌..........92 
31. 南宋.哥窯.商貫耳弓壺..........94 
32. 南宋.哥窯.菱花壁瓶..........96 

陸.鈞窯 99 
33. 唐.唐鈞花瓷.達摩行旅..........104 
34. 北宋.鈞窯.雲紫曜變小竹節雲板腳菖蒲盆.款七....106 
35. 北宋.鈞窯.茄皮紫刺戟饕餮獸面彝爐..........108 
36. 北宋.鈞窯.海棠紅父己尊.款四..........110 
37. 北宋.鈞窯.雲紫寬口長細頸玉壺春瓶.款一..........112 
38. 北宋.鈞窯.海棠紅六角花盆套盆.款七..........114 
39. 北宋.鈞窯.玫瑰紫套杯..........116 
40. 金.鈞窯.皮囊式扁壺..........118 
41. 金.鈞窯.紫金斑如意枕..........120 
42. 金.紫金斑梅瓶..........122

柒.定窯 125 
43. 唐.邢窯.廣口豐肩縮腹瓶..........128 
44. 宋.定窯.盤口素花尊..........130 
45. 宋.定窯.印花芒口大盌..........132 
46. 宋.定窯.印花牡丹萱草飛鳳易定1瓶..........134 
47. 宋.定窯.金稜劃花盤.官字款..........136 
48. 宋.褐定.東坡魚眼琖..........138 
49. 宋.定窯.真定紅花瓷印花飛鳳斗笠甌..........140 
50. 宋.墨定.墨定鳩尊..........142 
51. 宋.定窯.褐定琢器嬰戲洗..........144 
52. 宋.定窯.飛白瓶..........146 
53. 宋.定窯.柿定雙魚壺..........148 

捌.龍泉窯 151 
54. 宋.弟窯(章窯).弦紋龍耳簋式爐..........156 
55. 宋.弟窯(章窯).弦紋盤口束腰桶肚瓶..........158 
56. 宋.弟窯(章窯).出戟尊..........160 
57. 宋.弟窯(章窯).琮式尊..........162 
58. 宋.弟窯(章窯).盤口鳳耳紙搥瓶..........164 
59. 宋.弟窯(章窯).蓮瓣果盒..........166

玖.龍泉窯之二 169 
60. 宋.龍泉窯(黑胎龍泉).盤口紙槌瓶..........170 
61. 宋.龍泉窯(黑胎龍泉).荸薺瓶..........172 

拾.建窯 175 
62. 宋.建窯.金沿金字供御盞..........178 
63. 宋.建窯.異毫琖..........180 
64. 宋.建窯.紺黑油滴琖..........182 
65. 宋.建窯.滴珠黃兔斑盞..........184 

拾壹.吉州窯 187 
66. 宋.吉州窯.甩釉直口梅瓶..........188 
67. 宋.吉州窯.剪紙貼花奔鹿紋琖..........190 
68. 宋.吉州窯.剪紙貼花蝶紋斗笠琖..........192 
69. 宋.吉州窯.鷓鴣斑斗笠琖..........194 
70. 宋.吉州窯.木葉斗笠琖..........196 
71. 宋.吉州窯.剪紙纏枝花卉琖..........198

拾貳.耀州窯 201 
72. 宋.耀州窯.刻花龍虎紋瓷硯蓋盒..........206 
73. 宋.耀州窯.貼花鳳首胡壺..........208 
74. 宋.耀州窯.嬰孩纏枝花卉紋梅瓶..........210 
75. 宋.耀州窯.雙魚瓶..........212 
76. 宋.耀州窯.刻花鼇形壺..........214 
77. 宋.耀州窯.三足觶..........216 
78. 宋.耀州窯.刻花飛天蒜頭瓶..........218 

拾參.磁州登封窯 221 
79. 宋.登封窯.真珠地羅漢像淨瓶..........222 
80. 宋.登封窯.珍珠地開窗土魯瓶..........224 

拾肆.當陽峪窯 227 
81. 宋.當陽峪窯.剔花牡丹紋梅瓶..........230 
82. 宋.當陽峪窯.剔花牡丹金錢紋梅瓶..........232 
83. 宋.當陽峪窯.絞胎平底盤..........234 
84. 宋.當陽峪窯.絞胎綠釉凸雕牡丹紋盌..........236 
85. 宋.當陽峪窯.絞胎絞釉高足勸杯..........238

拾伍.磁州北方黑釉系 241 
86. 宋.黑釉系.黑釉白花瓶 
元祐元年(西元1086年)..........242 
87. 宋.黑釉系.起線花口束頸廣腹瓶..........244 
88. 宋.黑釉系.起線花口圓腹瓶..........246 
89. 宋.黑釉系.柿釉白沿盞 (白覆輪)..........248 
90. 宋.黑釉系.白沿唾盂(白覆輪)..........250 
91. 宋.黑釉系.銀油滴琖..........252 

拾陸.磁州鶴壁窯 255 
92. 宋.磁州鶴壁窯.白底褐彩開窗嬰戲瓶..........256 
93. 宋.磁州鶴壁窯.黑釉鐵銹花.中華鐵鳳瓶..........258 
94. 宋.磁州鶴壁窯.白底褐彩開窗纏枝花卉瓶..........260 
95. 宋.磁州鶴壁窯.白底鐵銹花.焦骨牡丹瓶..........262 
96. 宋.磁州鶴壁窯.白底墨彩詞句花卉瓶..........264 
97. 宋.磁州鶴壁窯.白底黑彩人物枕..........266 
98. 宋.磁州鶴壁窯.白底墨彩折枝花卉雙繫扁壺..........268 
99. 宋.磁州鶴壁窯.白底墨彩纏枝鳳鳥盤..........270 
100. 宋.磁州鶴壁窯.白地黑花篦劃紋嬰戲瓶..........272 
101. 宋.磁州鶴壁窯.褐黃釉劃花土魯瓶..........274

拾柒.遼瓷 277 
102. 遼三彩.樂舞皮囊壺..........278 
103. 遼三彩.魚藻波浪板沿折腰盤..........280 
104. 遼.綠釉葵花口牡丹瓶..........282 
105. 遼.褐定.刻花斜沿四方碟..........284 

拾捌.高麗瓷 287 
106. 宋.高麗瓷.翡色青釉象嵌高足盤..........288 
107. 宋.高麗瓷.翡色青釉象嵌花口瓶..........290 
108. 宋.高麗象嵌雙魚瓶..........292 
107. 宋.高麗象嵌蓋盒..........294 

本書跋後語 298
 

自序
 
  嘗謂古瓷篇多見學者專家書寫專文探討宋瓷各個窯口,亦見考古學者發表紀實研究報告,有古窯址勘查,破片釉胎結合與厚薄關連,各時代土層疊落,科學儀器作化學成分之分析。追真、求實。較少見藏家們的著作,藏家們多為因物內心感受而起心動念,或為一點、或為一線、或為一面,起而行,行必果。為審美立標竿,寄情於物,我們從鏡子看到自己的容貌,而經由藝術悠然見到自己的靈魂。嚴肅與浪漫並蓄,真與美伴隨。
 
  審美一詞,空靈。呈現一系列一籮筐的形容詞,諸如:芒、俐落、莊重、靜謐、瑩澈、蔥翠、秘色、豐腴、凝脂、己意、古意、瓊玖、滋潤、細媚、千峰翠色、雨過天青、艾色、翡色、紺黑、薑黃、蟹眼、魚眼、琢紅玉、一炷煙消火冷、器範一國利用周世、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等。完整器的陳列,物與文字敘述相結合,將有助於容易進入欣賞殿堂,發思古之幽情,繼而感念先賢職人們,或追求釉色或追求器型或追求個性或追求通俗之美,終生一命。宋瓷的詭異在於任一窯口均美,旗幟鮮明,娓娓道來處處是牽掛。
 
  宋朝(西元960-1279)國祚319年,期間內尚有遼、金、西夏共譜中華文化。歷史綿延中,宋瓷距今千年仍神采奕奕,熠熠發光,但伴隨著有些研究論述仍百家爭鳴。我們試著找出一些答案:諸如秘色瓷是越窯,它的傳承影響。柴窯存在於景德鎮。北宋官與南宋官修內司、郊壇下,釉色及開片差別。哥窯與官窯取土同源,弟窯在龍泉窯。宋鈞全紅金鈞一抹紅。
 
  走了千年,浪跡天涯,風霜撲臉,蘊積寶光,思緒理理,把自身的故事說說。歷史長河中有屬於你的位置,你的輝煌,承先啟後,有你的擔當。長年蒐集典藏研究的旅程,越覺得文化浩翰或是重重疊疊或是絲縷相連,我們對於美的追求與先輩古人相通,只是我們常在不知不覺中。
 
  故而宋瓷之美,何以美?只因:釉色之美、型式及樣式之美、工藝工法之美。
 
  甲、釉色之美
  ‧越窯─千峰翠色。
  ‧柴窯─青如天、明如鏡。
  ‧汝窯─雨過天青、口沿泛粉紅、冰片紋。
  ‧南宋官窯─紫口鐵足、青色及青飄卵白、黃。釉厚具冰片紋。 
  ‧哥窯─與官窯中偏黃系列有謂官哥不分之說。釉皺,其潤澤如酥油感;開片具鱔血、金絲鐵線、百圾碎。
  ‧鈞窯─銅色如珠白如玉,光輝滿座慶雲紫。 
  ‧定窯─柿、墨、醬、綠與牙白,無淚不成定。
  ‧弟窯─翠淺影露白痕。黑胎龍泉具粉青及梅子青。 
  ‧建窯─紺黑、曜變。 
  ‧吉州窯─甩釉、玳瑁、鷓鴣斑。
  ‧耀州窯─青色、醬、柿與薑黃。 
  ‧登封窯─珍珠斑。 
  ‧當陽峪窯─絞釉獨走,深刻雕花,傳襲自耀州窯又具自身風格。 
  ‧磁州北方黑釉系(一)─白沿盞,金油滴、銀油滴。 
  ‧磁州北方黑釉系(二)─黑釉起線。 
  ‧磁州鶴壁窯─鐵鏽、墨彩、書畫江山,詩歌詞賦沁中華。 
  ‧遼三彩─承襲唐三彩,遼定引領宋定。具綠釉及醬釉。 
  ‧高麗瓷─翡色,於青瓷裡獨樹一幟。
 
  乙、型式及樣式之美
  以直線、曲線、弧度,黏貼交織成物。其口、頸、肩、腹、足等精準拿捏,皆表達時代的精神與寓意,而更顯得風情萬種。
 
  「動物形塑窯器」自先賢已存久遠。越窯之五花馬及鴛鴦香爐、柴窯之鴨薰爐皆可見其姿態形體與實體肖真;鈞窯之饕餮立體表現則以意取神,既抽象又具相;定窯之嬰孩泥塑創作絕美;另有多個窯口所產之水袋繫耳扁壺深具馬上民族的色彩。
 
  「茶盞、酒甌與花器」各顯特色。見宴席盛冰之器名曰冰鏡碟,花瓶之盤口與淨瓶之螺旋紋皆現美感與實用並蓄;建窯盞深腹析晶成油滴與兔毫;吉州斗笠盞斜平,以便於木葉、剪紙之貼花製作。又因盞較平,玳瑁流動遲滯。
 
  「瓷枕、瓷硯」的存在與時代背景相關,現代人已難想像瓷枕之使用。而民窯之鶴壁窯在瓷器上作畫、書寫詩詞歌賦,更是有意無意中於瓷器上注入文學養分,留下了宋代書與畫,其知性美學之濫觴深刻影響元、明、清三個朝代。
 
  當君王意欲以瓷器代替青銅器為「祭祀禮器」時,它即承接了傳統、莊嚴,堂皇並集王室品味於一身的巔峰之作。北宋時期官窯、鈞窯、定窯、耀州窯均有青銅器形。鼎、簋、尊、爐、觚、觶、禁、匜等所見都有。貫耳、掛耳、獸耳、冲耳、獸足、出戟、弦紋均見極簡,意會與巧思。
 
  丙、工藝之美 
  ‧越窯─灰胎、薄釉、板形釘支燒、鐵線描、劃花。
  ‧柴窯─御土窯、白堊土、墊燒、薄如紙、聲如磬、底部留渣痕、刻花。
  ‧汝窯─瑪瑙入釉、芝麻釘、修坯精緻、弦紋、刻花、宮殿款識。
  ‧官窯─北宋官窯墊燒足露胎,些許沾黏。南宋墊燒與支釘燒並存,其修內司紫口鐵足、開片、冰片、黑胎、胎釉結合稀鬆;郊壇下釉厚、紫口不顯、開片、冰片、肥脂糾纏、胎紮實。
  ‧哥窯─磚胎、黑胎、墊燒與支釘燒並存。
  ‧鈞窯─護胎汁、墊燒與支燒並存、蚯蚓走泥紋、數字款。
  ‧定窯─覆燒芒口、口沿鑲金、銀、銅邊、泥塑、劃花、印花、底款有多樣如尚食局、官、易定⋯⋯等。
  ‧弟窯─灰胎、青釉露白痕、無紋。黑胎龍泉則口沿釉薄露胎、釉有開片紋。
  ‧建窯─胎厚鐵灰色,薄者少見、盞深、口沿有唇、底款供御、進琖。
  ‧吉州窯─胎土稀鬆、盌底突臍、木葉、剪紙、鷓鴣斑,千古一技。
  ‧耀州窯─手抓浸釉、圈足或腹足交界處指甲痕歷歷在目、竹刀削泥刻花。
  ‧登封窯─描繪人物、動物、花卉、飛禽、搭珍珠地。
  ‧當陽峪窯─絞胎、透明釉、支釘燒.刻花源於耀州,融合深刻,淺劃,繪畫於一 。
  ‧北方黑釉─出現年款與堂號。懷仁窯茶 塗深色護胎汁。淄博窯黑釉產出大型生活用瓷。
  ‧鶴壁窯─胎釉不講究、落年款堂號。於器上作畫、書詩詞、釉上施透明釉。
  ‧遼三彩承唐三彩後已勢微。水袋形瓷具游牧風格、樂舞入飾、魚藻紋飾更為元瓷魚藻紋的前導。
  ‧高麗瓷─薄釉、翡色、象嵌,刻瓷填彩、支燒墊燒並行,支燒同越窯板釘燒。
 
  綜上,宋朝瓷器除了肩具國家祭祀禮器外,尚因社會豐足生活品味絕妙,從四大閑事插花、掛畫、聞香、品茗,深入各階層可見一般。宋瓷不會是獨立事件而是生活體驗的實踐,所以宋瓷插花花瓶、水仙、菖蒲盆。瓷上作畫、書寫詩詞。聞香之香爐、香燻爐,淨瓶。品茗之茶壺、甌、杯、盞,酌酒之酒器。各個窯口各展神通,處處開花,處處爭豔,波濤洶湧,燦爛樂章,各有個性,睥睨群芳,所以每個窯口卓然而立,一眼認出,如此不同卻又彼此神往相連。宋瓷壯麗的風景線,化為中華文化的果實。
 

詳細資料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鉤針初學者的花樣織片拼接聖典(經典版)
作者:日本Vogue社
出版社:Elegant-Boutique新手作
出版日期:2023-10-27
66折: $ 251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佛陀的前世故事:與大自然、動物一起學習仁慈、友愛和寬恕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04
66折: $ 396 
博客來 - 今日66折
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那些隱藏在生活小事背後的深層情緒【台灣版特別附贈7款「內在大象療癒藏書卡」組】
作者:恩斯特弗利德.哈尼許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3-04-10
66折: $ 25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小小科學人:100科學大發現
作者:艾力克斯.弗斯、米娜.雷希
出版社:小天下
出版日期:2017-04-06
$ 37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精靈幻想記 (首刷限定版) 25
作者:北山結莉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30
$ 238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如果有些心意不能向你坦白【限量作者親簽.10週年紀念新修版】
作者:Middle
出版社: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31
$ 37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可以生氣,但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養成讓人生好轉的不生氣習慣
作者:種市勝覺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4-05-29
$ 29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金繕:做自己人生的修繕師
作者:托馬斯.拿瓦羅 (Tomás Navarro)
出版社:大溏
出版日期:2024-06-07
$ 35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性癖全開童貞吞噬者
$ 33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不反應的練習:讓所有煩惱都消失,世界最強、最古老的心理訓練入門
作者:草薙龍瞬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24-06-01
$ 252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