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無數、台客武俠創始人施達樂,首本短篇集作:取自《時代周刊》人物陳樹菊、跆拳教練鄭大為、台灣之星徐若瑄淚灑東京影展等八則勇氣故事。那樣的時代,暴力與不義,俠心一起,力抗命運。
劍沒有強弱,用劍的人才有強弱;
劍不在長短,志氣才有長短。
台灣人是世界級的人物,哪一國都一樣。
──台客武俠創始人 施達樂
不屈劍刺竹
取材自台灣跆拳教練鄭大為犧牲了國際裁判資格,只為正確的判決與運動專業而戰。第六屆温世仁武俠小說大獎短篇佳作。
祕劍阿菊
取自《時代周刊》世界百大影響人物──陳樹菊。地方豪強想要徵收阿菊以畢生積蓄所奉獻建成的兒童教養院,從牢中放出了少林鐵頭功惡徒………
清風搏浪
劍道師父余清風與日本軍人池波之女阿雪隔屋扶持,相依為命;兩人陷入了身分與國族認同的危機。
忍劍旯犽
取材自法官輕縱侵害女童嫌犯一案。純樸的鄉民手持白玫瑰在法院門口抗議,就連荖濃溪水彷彿也在不平地怒吼著!
姬劍若喧
改編徐若瑄東京影展淚灑事件。總督府為了宣傳治績,拍攝撫番影片「真正的人」,女神般的阿德麗自暗夜燈火下降臨,唱起了排灣族的戰歌。
祕劍鶺鴒
飛鳥流高手郭吉罹患惡疾引退,擔任雜役維生,某宴巧遇多年前仳離的妻子,因搞砸了婚禮而遭陳欽打傷………
浪速浪槓
改編自撞球王子吳珈慶變更國籍案。日本海軍浪速艦在雞籠發掘了撞球天才少年阿慶,欲強行徵召他入伍………
老劍蠹龜
取材自著名社會事件「陸正案」。老人習劍十年難有突破,當他得了祕劍,向著桐花如雪飄落的客庄而去,用老邁的雙手,求取最終的正義!
作者簡介:
本名:施百俊 BJ http://www.bjshih.idv.tw
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副教授,台大商學博士、康乃爾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台客武俠創始人,期望以傳奇的形式將台灣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全都寫出來。
重要獲獎紀錄:
2011 《小貓》獲選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台灣館優良出版品。
2010 《浪花群英傳》獲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首獎、《流民本色》行政院新聞局第一屆優秀電視劇本獎、《小貓》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年度之書」大獎
2008《流民本色》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評審獎
2006《小貓》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評審獎、《鬼湖之戀》經濟部台灣故事拼圖優選獎。
明日工作室出版:《浪花》、《本色》、《小貓》、《小貓:林少貓傳奇》、《以愛相會:228紀念繪本》
章節試閱
不屈劍刺竹
試合
劍尖就在眼前微微擺動——
像竹雞在草叢中挑逗般地搖動尾羽,獵食著驚懼而四處亂竄的土蜢。
這就是所謂「鶺尾」的劍術嗎?阿翔透過面罩,感受到了不知身上何處即將著劍的龐大壓力。
他代表著艋舺角頭出賽,迎戰「滅組」對手野口拓。三回合計時計點賽中,前兩回合雙方都無法有效打擊得點,形成了平手的僵局。最後五分鐘內,不管誰只要再得到一點,就可以拿到冠軍。因此,此刻阿翔眼中所有人事物都彷彿凝結,退成無關緊要的模糊背景,只剩下野口手上那微微擺動的劍尖,等待著可乘之機。
——劍由心轉。
在擔任主審的鄭大秋師父眼中,野口是逾十年來他所見過可怕的用劍高手,深得一刀流的精髓,善於利用氣勢壓制對手,技巧無懈可擊。若是用真刀,阿翔早就披傷十餘處了。
「甘巴嗲!(日:加油)」
穿著華麗和服的日本貴婦們在場邊觀戰,為俊美的少年野口歇斯底里般地尖叫著。她們多是陪伴著夫婿來台駐守的軍眷,聚在一起成立了「愛國婦人會」,從事插花沏茶等文化活動。這回,由會長,也是民政廳長夫人富子出面,邀請艋舺(今萬華)地方武術家與日本劍客一較高下。盛會難得,民眾熱烈參與,會堂擠滿了人頭,雙方加油聲震天價響。
但她們所不知的是,這場比賽對參賽雙方的男人們有不一樣的意義。年前大阪黑道組織「滅組」來台拓展砂糖業務,常與台北在地勢力發生零星衝突。官方立場當然偏袒日本人,但又怕輿論非議,激起民變,不敢公開支持。於是,滅組鬼塚老大才透過民政廳長關係,委由婦人會來安排這場名為「親善」的劍鬥,想藉機殺殺頑劣難馴的艋舺流氓之銳氣。野口拓是組中實力最高的劍手,大阪無敵。沒想到明明佔盡優勢卻久攻不下,搞得鬼塚心浮氣躁,頻頻罵道:「馬鹿!出劍!快出劍!」
「吼伊係啦!(台:給他死)」艋舺角頭老大「黑頭仔」也向場上的兒子阿翔狂吼。台灣人輸人不輸陣,打不贏也要嗆贏。聽他這麼一吼,全場佔七成以上的台灣人都齊聲附和,「吼伊係!吼伊係!」壓倒了日方的加油聲。
阿翔的表現著實可圈可點。看著他逐漸成長,沒想一下子居然能獨當一面了——若不是大秋擔任評審,他也要鼓掌叫好。自日本據台以來,禁絕中華武術傳承。這小子只能湊合著學些胡亂拼貼而來的功夫,居然擋住了日本少年高手兩回合狂風驟雨般的猛攻。雖多次著劍,阿翔憑著滑不溜丟有如鱸鰻的閃避技巧,總是讓對手的劍刃擦體而過,無法判為有效打擊才能一直僵持著。大秋心想,說來是日本人自己可笑的劍道規則反而保護了阿翔,活該勝不了。講明不能擊打護具以外部位,所以阿翔只要橫劍顧好了這些部位,適當閃避,就不致落敗。
台式劍法沒別的長處,就是守,不斷地防守;然後尋找破綻偷襲,打擊敵人弱點。這是數百年流民智慧結晶,有如鄉下植在戶外圍繞房舍的刺竹,毫不起眼,但只要有人敢越雷池一步,竹節上的倒刺保證讓他渾身披血。
若論真實搏殺本領,阿翔遠不如野口。然而,比賽就要照規則來,只要他再撐過這最後的五分鐘,就沒人能說日本人勝過台灣人,日本劍勝過中華劍!
為劍而活,不為了任何人而鬥劍——在場中對決的野口劍持中段,用劍尖繞圈,假作不經意地試探著這個矮小對手的破綻。若真刀對決,自己可輕易地在三十秒內斬斷他無護具保護的一手一腳,使之防禦崩潰。但身為劍客的榮譽感禁止他這樣做,要贏就徹底贏,贏得對手無話可說,才是野口心中最想要的。他盤算著阿翔只防守無法得點,但滿場都要阿翔贏,不出手攻擊不行;只要阿翔一攻擊,那有若荊棘的嚴密防禦網就會出現破綻!
——劍即一瞬。
只要一瞬就夠了,天才劍手野口掌握了阿翔的弱點。
在彷彿凝結的空氣中,阿翔以為毫無破綻的偷偷滑步向前,不斷地變換劍式,遮護著要害。
劍尖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短,三尺、兩尺、一尺、四寸……
野口的劍仍然顫抖著畫圈。
是害怕了嗎?阿翔猛地跨步,揮劍橫掃。
——這是宋江陣中掃刀的招式,勢要將敵人橫腰截斷,凌厲無匹。
日本武術中這招叫啥?阿翔不知道。但那一瞬間,他看見對手雙眼射出的電光。他心知不妙,身軀下意識隨刀勢側彎傾倒,失去重心,意圖避開那道黑色的電光——
喀!
阿翔感覺到喉部護具上傳來一陣強烈衝擊。
在昏厥倒地之前,他聽到已經閃到身後的野口高聲喊出:「喉!」
再過來他眼前一陣黑暗,啥也不知了。
全場頓時陷入一片寂靜——
「刺喉!」
主審大秋驚訝只有一瞬,隨之舉旗高喊。
這是一次貨真價實的有效打擊:野口不止刺中阿翔的喉部,還喊出了擊打部位,向前進了一步,是為有「殘心」的證明。雖然大秋也想袒護台灣人,但輸了還是要認,他搖頭心想:真是可惜了,阿翔最後那一掃,露出上半身的破綻真是比桶盤還大,刺不中就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僵持了有若一輩子之久的比賽,在一瞬間分出了勝負。
野口退回線後,收劍蹲下,隨即退出場外。
輸贏明擺著,鬼塚老大與滅組的兄弟們驕傲地簇擁著野口從側門離去。
阿翔倒在場中,毫無動靜。
「他犯規!」黑頭仔大吼,「日本人犯規!」他手上一按,翻過場邊圍籬,奔向倒地的兒子。身後幾十個兄弟們也跟著推倒木柵一擁而上,只等著黑頭仔下令要打就打,要砸便砸。
日本貴婦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騷亂嚇著了,蹲地互相抱成一團。負責維持秩序的持槍警察隨即進場,為首的隊長大喊:「鎮靜!」
黑頭仔急急掀去阿翔頭上的面罩,一摸頸,動脈還是有力地跳躍著,稍鬆了一口氣。他戟指向主審抗議道:「幹,對手犯規!他用腳絆倒阿翔,你眼睛是被蛤子肉糊著,沒看到是否?」
寺口幫勢力頗大,大秋不禁嚥了口口水,「大仔,日本人沒犯規。阿翔是自己要閃避劍招時跌倒。」
「黑白講你!」黑頭仔倏地站起身,幾乎和大秋鼻尖碰鼻尖,「你斟酌想看看,剛才阿翔進步時是用滑的,滑步如何跌倒?你滑給我看!」
「滑步當然不會跌倒,是閃避劍招時跌倒。」大秋耐心地解釋。
「幹!你是懂劍道否?」黑頭仔手勢招呼著要小弟們趕緊將阿翔送醫。
大秋無奈,頻頻搖頭嘆氣,「可惜!」
黑頭仔只是賽前曾草草聽過規則,知道比賽中禁止絆人。剛才從他觀賽的角度看,兩人腳步一交錯,阿翔就跌倒中劍,大有野口犯規的可能,於是就咬著這規則不放。他知道,這些日本人別的或許不在意,但損及榮譽的事鐵定不幹。阿翔傷就傷了,或許藉指控對手犯規反能得勝,不抗議白不抗議。於是又向大秋說道:「你這娶日本女人的三腳仔,良心被母狗吃去是否?若不是日本劍法規矩一大堆,這也不能打,彼也不能打,咱阿翔早就砍倒那個四腳仔。他們犯規你反而不抓,這樣敢有公平?!」
多年前日軍屠殺台灣人,因此台灣人慣稱日本人為「四腳仔」(台:禽獸),蔑稱偏袒日本人的台灣人為「三腳仔」——大秋也不是沒被這般辱罵過,堪堪強忍了下來。「黑頭大仔,這是我專業判斷,和我牽手無關,請你尊重些許。」他望著與婦人會同伴們相依著的妻子美穗,點點頭要她安心。「從我的角度看,野口一劍刺喉成功,有效擊打,他應該獲勝!全場幾百隻眼睛,也總有人看清楚吧?不信你可問你的兄弟?」
「哼!一劍刺喉?講好點到為止不傷人,現在人都昏昏去送醫急救,這款話你說得出?鄭大秋,我看你真正是不想在台北城站起?」黑頭仔撇了撇嘴,轉頭向著觀眾席大吼:「天理何在!鄉親啊,你們有沒看見日本人用腳拐倒我們台灣囝仔?」
「有!」
「日本人犯規!」
「可憐呀!」
觀眾此起彼落地大喊。
日方雖然手上有槍,但氣勢顯然就輸了一截。
「你有看到否?你有聽到否?」黑頭仔伸指戳著大秋的胸口,「你好歹生在台灣,卻不知道要為台灣人設想,你這樣對得起鄉親嗣大?對得起你自己的良心?」
良心?
前清時大秋修習過少林拳劍,日據後接觸日本劍術,他更懂得了武術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克己的修養,超越種族的藩籬,也超越了個人的喜惡。它不問出身背景,不問師承流派,在兩方同時適用的公平規則下競技,擊中就是擊中,沒有模糊空間——大秋自問,這場的確是阿翔輸了。「黑頭大仔,我對得起我的良心。你對得起你的嗎?」
——若擔任評審者只因個人好惡而下判斷,豈非對不起武術?
日本人的槍口指著怒氣沸騰的群眾。好漢不吃眼前虧,黑頭仔不再爭辯,恨恨地向大秋倒豎拇指,轉頭就走。
不屈劍刺竹
試合
劍尖就在眼前微微擺動——
像竹雞在草叢中挑逗般地搖動尾羽,獵食著驚懼而四處亂竄的土蜢。
這就是所謂「鶺尾」的劍術嗎?阿翔透過面罩,感受到了不知身上何處即將著劍的龐大壓力。
他代表著艋舺角頭出賽,迎戰「滅組」對手野口拓。三回合計時計點賽中,前兩回合雙方都無法有效打擊得點,形成了平手的僵局。最後五分鐘內,不管誰只要再得到一點,就可以拿到冠軍。因此,此刻阿翔眼中所有人事物都彷彿凝結,退成無關緊要的模糊背景,只剩下野口手上那微微擺動的劍尖,等待著可乘之機。
——劍由心轉。
在擔任主審的...
目錄
推薦序 ◎ 陳浩基
推薦序 ◎ 乃賴
自序:說故事的人
不屈劍刺竹
祕劍阿菊
清風搏浪
忍劍旯犽
姬劍若喧
祕劍鶺鴒
浪速浪槓
老劍蠹龜
不屈劍刺竹
祕劍阿菊
清風搏浪
忍劍旯犽
姬劍若喧
祕劍鶺鴒
浪速浪槓
老劍蠹龜
後記
附錄俠客QA ◎ 施達樂vs.譚劍
推薦序 ◎ 陳浩基
推薦序 ◎ 乃賴
自序:說故事的人
不屈劍刺竹
祕劍阿菊
清風搏浪
忍劍旯犽
姬劍若喧
祕劍鶺鴒
浪速浪槓
老劍蠹龜
不屈劍刺竹
祕劍阿菊
清風搏浪
忍劍旯犽
姬劍若喧
祕劍鶺鴒
浪速浪槓
老劍蠹龜
後記
附錄俠客QA ◎ 施達樂vs.譚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