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猶記得五年前當時師大邁向頂尖大學的宋執行長,也就是現在的宋副校長曜廷教授,以及現在的教育心理輔導學系陳主任學志教授邀約一起執行師大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時,那時的揣測不安以及自顧的思量,不知自己是否能夠做出像樣的研究的同時,卻也埋下了此書開端的風雲際會。
對於一個新手教師的我,要有充足的經費做研究,似乎是緣木求魚。但有了宋副校長、陳學志主任以及當時的華語系系主任而現在是國際社會學院院長陳院長振宇教授的大力資助且無私的幫忙,使得我較許多新手教師更為幸運,因而有了足夠的金援得以作自己覺得有趣而且想做的研究。
在五年頂大以及國科會、科技部的經費挹注之下,我得以從事探究母語成人、母語孩童、成人二語學習者處理(華語)語句時運用的各式表徵之相關研究,並得以參加數個國際會議得以與各國頂尖的學者交流,而這些主要的研究成果,將隨著這本書的問世,呈現在世人的眼前。在這書中除了引介文獻中重要的成果之外,當中也適時地將我個人的研究以及教學摻雜其中,一方面除了展現研究成果之外,另一方面也希冀藉著這本書中章節的呈現能夠鋪陳出語言習得、心理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以及句法學等相關理論的研究成果之主要面貌,藉由研究成果能夠讓讀者知道漢語的研究在這個世界上的相關研究可能佔據的地位為何。當然也更希望能夠承先啟後、鼓勵後進、再接再厲,讓漢語的研究能夠在世界上發光發熱。易言之,這本專書的完成與問世,可以當成是我個人這五年來接受頂尖大學計畫、國科會以及科技部的資助之下的一種成果發表展。
另外,我也得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曾金金主任及其他同事的砥礪,方能有催促這自己向前不斷進步的動力。因為他們的存在,才會讓我持續不懈地向前邁進。在此之外我得感謝我指導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的研究生:林宜樺、張力心、陳佳宜、陳淑杏、游昇翰、王敬淳、張育慈、梁月美等諸位碩、博士班的同學以及我的專任助理林世琪小姐盡心盡力的幫忙蒐集、整理資料等相關事宜,才有今天蘊含於本書中的知識,得以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雖然本書已經經過新學林主編范琇茹小姐等人的細心校稿並且參照相關領域的專業教授的審查後,根據他們的意見修改通過後才得以出版,但相信仍有不足之處、尚祈各位讀者以及領域前輩不吝指教,敝人定當虛心思量、採納,冀能在學問上更百尺竿頭。
徐東伯
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