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民法博大精深,要從中挑出「概要」之點做測試,反映在考試的準備上,關鍵便是在於如何篩檢必要的範圍來讀。
另外,民法概要的出題方式是實例題與純申論題都有的,而且需要記憶法條,因此本書主要針對實例題與申論考古題的部分,至於尚未考出的申論題部分,請讀者自行翻閱參考書,養成體系思考的訓練了,因為申論題的考法通常是問某個法律行為的要件、或是某個法律效果如何規定在各條文中、某個法律制度如何設計,往好處想,純申論題的部分幾乎可以說背多分,倒也不必像實例題一樣需要耗費腦力思考,是走扎實路線考生致勝的良機。
以下筆者就準備方法與心態與考試技巧介紹如下:
在進入「實體」的念書方法前,建議讀者「程序」上要知道準備與拿分的重點在哪,也就是如何用有限的時間換取最高的效益。
觀察近年考題發現,民總和債總最常綜合出題、債各不一定出題、物權近幾年必出、身分必出,除了出題機率的考量以外,考慮到民法總則考點固定,身分與物權「有背有保庇」的考試特色,總則、物權與親屬繼承是考生一定要掌握的分數,反映在準備上,讀者應該先讀熟民總,因為民總涉及了重要的基本概念,歷屆考題皆在測試考生對權利主體、客體及法律行為的了解程度,且民總是其他範圍(如債總、物權)的基礎;至於物權與身分,兩者都很吃法條,且傳統爭點固定,近年來又都遇上修法,新爭點的考試內容不外是新修法的內容,準備上可以將爭點特定。至於全部範圍中最大的,準備效益比最低的債各在本書的編排上敘述並不多。所以,現實一點的考量是,建議時間緊迫的讀者把債編考試常考的地方看熟即可,把時間多花在民總、物權、及身分法上投資報酬率較佳;若行有餘力,則請記憶重要債各條文,才是最有效的拿分戰略。另外就是考古題的重要性了,考試是相對勝出,因此大忌是犯了「其他人都不會犯的錯」,怎麼預防呢?除了勤作考古題以外無二了。本書的體裁是以依照民法概要配題的方式區分章節,再下分對應的歷屆考題,而每題除了詳細的擬答以外,筆者也會適時補充相關基礎的法律觀念與法律定義,使讀者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吸收法律知識,盡量免去讀者翻閱教科書的麻煩。
實例題的準備部分,筆者建議讀者在考前的複習階段以爭點記憶每個章節,因為考試的時候,出題老師便是以爭點配分來命實例題的,記憶上像是準備單字卡或是在小六法上作記號,都是不錯的方法。
除此之外考生在平時便須記憶法條。就這個部分,筆者建議考生應該挑著背,依照教科書上強調的重點或頁數厚薄、出現機率,以及歷屆考古題出現過等特色,來篩檢出必背條號,且縱使忘記條號,也要記得重要內容,這樣考試時才能大書特書。
在記憶法條時,建議考生先選擇一本自己看得順眼的法典,然後可以直接將重點記錄在條文旁邊,但切記不要記載得密密麻麻,須兼顧版面閱讀的舒適度,且記錄的時候寫下關鍵字(如法律概念、爭點何在)即可,訓練用自己的話說出答案以及使自己的腦袋熟悉重要內容,這樣複習時便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且每翻閱法條都是一次新的複習。最後是重要的勤練考古題,溫故而知新是每個考試的必備方法,筆者就不贅述啦。
接著就考試方法提醒讀者,除了基本的題目看仔細外,建議考生拿到考卷後先用五到十分鐘審題,再把剩餘的時間除以四,每題平均分配時間,通常筆者會用鉛筆在題號旁邊標明預計完成的時間,俾利考試中確實執行將考卷寫完,切記,考場上交出未完成的考卷是兵家大忌,與其只練出一隻征服者,不如四題都是長槍兵,分數才打得過對手阿XD
在審題的時候,讀者應先判斷關鍵字與爭點是什麼,以免邊考邊想爭點邊寫考卷,考場上有個殘酷的事實是,如果無法在第一時間內想到的爭點,通常也無法在考試的過程中想出來。
除此之外,交出去的考卷應該要長得層次井然,並且分點列項清楚,好讓閱卷老師容易閱讀,畢竟民法考試的目的在於展現思考能力與思考層次,讀者可以參閱本書的擬答,學習如何分段與下標題,或是參閱王澤鑑老師在民法總則一書中提到的三段論法,依照大前提→小前提→本案事實的方式分段;甚至筆者曾實驗過,考試如果遇到不會寫的題目,只要分點分段清楚、標題漂亮,其實仍有騙過閱卷老師「法眼」的機會喔XD
最後,準備國考就像走在看不到終點的道路上,考生的心理往往十分煎熬,前些日子還看到考生情侶沒上就分手之類的新聞,很多人說「一運二命三風水」、「努力就好,其他的交給主」,但坦白說申論題的考試中,本來就很容易出現出人意表的情形,例如不會寫的科目反而爆高,或是最有把握的科目考最差之類的,所以還是建議讀者,心態要放輕鬆,要保有不被外物否定的自信,偶爾念書念得累了、灰心了,放鬆過後還是要記得督促自己,繼續努力,才能用正確的心態與方法迎戰國考!
揚英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