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中國文學史素來是中國文學系的必修,且被視為研究所必考的重點科目。在中文學界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讀中文的人,如果書架上沒有一本中國文學史,那還能算是中文人嗎?可見,「中國文學史」這本書的重要性十足!
然而,沒有一部中國文學史是不厚重的。試想:兩千多年累積的作家人數、作品篇章,那多如天上的繁星一般哪!每一個年代都有亮點,每一種文類都有巨星,每一位文豪都有宏篇,我們如何消化吸收?如何閱讀理解?如何記憶背誦?因此,要想掌握好中國文學史此一科目,難度頗高。
筆者自己年輕時候的經驗是自行歸納、勤作筆記,把文學史的素材史料當作藥材,把歸納提煉視為藥材櫃的分類、擺放,需要背誦的材料就抄在紙卡片上,時不時的抽出來看一看,久而久之就背起來了。這是一種硬功夫,許多同學沒有這樣的硬功夫,遇到文學史的申論題通常只能「掛」了,考不好。
說到中國文學史的申論題考試,一般最重視的是什麼呢?不外乎作品門類的「淵源、演變、影響、評價、比較」。近幾年更從原本深究的「文學藝術學」視野,連結、融入到「文學社會學」和「文學文化學」,乃至三者合一!於是,文學之「用」,文學之「接受」,越發受到重視了,而這和演變、影響,以及後人的評價、比較,脫離不了關係。可是,在此之前有一個大前提:材料的掌握!
如此一來,最基本的問題便是:研讀中國文學史的人究竟該怎樣清楚且有效的掌握材料?筆者這一問題的關鍵詞是「清楚且有效」!換言之,就是「清晰而有條理又有效率」的掌握歷代文學發展的要點與脈絡。
林曉筠老師的這本《表解中國文學史》,極好地處理了筆者這一個叩問。曉筠是筆者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的博士生,她的文字功底深厚,思考縝密細膩,閱讀資料別有自己的一套處理方式。看:
「綜觀中國文學的風格,先秦樸實,兩漢壯闊,魏晉南北朝多元,唐朝雍容,五代、兩宋雅緻,元明世俗,清代集大成。……
宋朝可謂中國歷史上最推崇文人的朝代,所以發展出特別文士化、精緻化的文化。書法、繪畫、品茶、文學作品都重視個性,與創作者的修養精神結合,而非純粹的形式藝術,由於社會對文人的崇敬,文人在創作中也處處流露以天下國家為己任和追求人格境界的胸懷,這種藝術與人品結合的風氣,影響後代甚鉅。由於城市興起,話本、諸宮調等說唱藝術開始流行,影響後世小說的創作,也成為戲曲的先驅。」
多麼漂亮的文字與有識之見!加上清晰、有條理的表格,無疑可以造福莘莘學子,幫助大家把成堆如山的文學史材料,有效率的放進腦袋裡。
此外,為了方便有志於深造的人,表格之後,蒐羅了十多年來的各大學中文系的碩、博士班考題,這也有助於學習後的操作練習。很高興曉筠在〈自序〉中提及「共同性」與「特殊性」,這是看待文學現象很重要的「宏觀」、「提煉」和「評比」。
為曉筠的這本書感到驕傲!筆者忝為她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欣喜此書即將出版,誠懇地推薦如上。是為序。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潘麗珠
謹誌於二○一七年中正品園
自序
中國文學史是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市面上有許多的中國文學史專書,它們的共同特色大概是厚重、內容多、引文多,讓人讀書時置身於資料堆中,很艱難地想把書上寫的東西全背下來。將這些中國文學史加以梳理,可以發現不管何人撰寫,組成一部文學史的,大抵不外作家、作品、理論,而選取那些作家,又是由他們的理論與作品決定的,因此在閱讀文學史的時候,最要緊的是把握作品和文學理論。
作品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文學環境有關,也與作家本人的性格際遇有關,很難說環境和個人哪一個因素占了上風。環境造成了一時代作品的共同性,作家本人的性格際遇則造成其作品的特殊性,在閱讀文學史時,應該先掌握共同性,在觀察特殊性,以免見樹不見林,得到的只是支離的概念。
受自然環境影響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南北文學的差異,不論在任何時代,南方文學總是傾向妍麗柔媚,北方文學則傾向英姿颯爽,文學作品中描寫的自然景觀更是明顯,南方湖山流水,北方大漠橫冰,作品中所常見的動植物也因地域而有所不同。就算是像《楚辭》這樣偏向抒情幻想而非寫實的作品,仍不免受到作者長期所處、耳濡目染的自然環境影響,更不要說以現實生活為主題的民間歌謠、本色戲曲了。
從社會環境面來說,一般在開國初期或昇平時期,官場上會有大量的應酬作品出現,文字也傾向富麗典雅;國家衰弱的時候多知識分子憂國之作,不但顯示於論述文章中,詩詞、小說、寓言中也常流露對時事的關懷;亂世作品多敘民間疾苦,即使是貴族之作也多流離哀思。另外社會的經濟狀況對俗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不管說唱、戲曲或是通俗小說,必定要人民有娛樂消費的習慣才能普及,因此經濟是俗文學的基礎。
「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文學」,因為文學環境及風尚對創作者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比方說魏晉崇尚巧購形似的山水描寫,或是遊仙玄言之辭,像陶淵明這樣不符合當時文學風尚的作家一時很難受到重視。南朝詩歌縱然有意使用艷麗纖巧的文字,相競追求音律和諧顯然是有明確的聲調觀念之後才辦得到的事。北宋歐陽脩提倡古文,蘇軾、王安石等著名文人皆追隨之,使得兩宋古文大盛,甚至影響明清古文,這都是文學創作受文學環境影響很明顯的例子。
文學理論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變異,大致上有兩個趨勢,一個是深刻化,一個是系統化,雖然中國文學批評長期使用評點、詩話這樣看似零散的形式來表現,但是在晚期的詩話、詞話與評點中,可以看出著作者或評點者其實有完整的理論基礎,非徒聊寄一時感想而已。文學理論專書的出現更可以展現中國文學家從創作走向研究、從恣意揮灑走向循規蹈矩的過程,不同文學家為自己立下的創作規矩可能大相逕庭,因此一個文體的理論越是豐富,作者或流派的特色就越發鮮明。
本書每一章開頭,都會說明該時代的文壇現象,這是一時文學和其理論的共同性;表格中作家、作品、文學特色、文學主張等詳細比較,是突顯其特殊性。要建立初步觀念時,共同性的掌握當優先於特殊性;要進行深入的認識甚至研究時,特殊性的突出必不可少。閱讀文學史,應該先從大趨勢入手,再將同一時代中的不同作家、風格詳加比較,才不會迷失在文學史的迷霧叢林中。
林曉筠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