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一般教科書按法條之順序編排內容,本書共計十二章之編排,則採取前九章為一般之債,尤其是契約關係為論述重點,後三章始為特別之債。全書內容包括第一章概論、第二章債之發生、第三章債之標的、第四章債之對內效力、第五章債之對外效力、第六章契約效力、第七章多數債權人與債務人、第八章債之移轉、第九章債之消滅、第十章無因管理、第十一章不當得利及第十二章侵權行為。
為使讀者能有效建立清晰且完整的民法債編總論體系,本書於各章節均附有圖表,並於各章節之末增加相關例題及簡析;對於有爭議的問題,本書均以使讀者能夠瞭解之通說及實務見解為主,並以重點方式擇要介紹其他之不同見解,相關的中外附註皆以盡量精簡為要,並適度表達作者個人之意見。
作者簡介:
鄭冠宇
德國哥廷根(Göttingen)大學法學博士
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訪問學者
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
強制執行法修正委員
民法物權編修正委員
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國防部國家賠償委員會委員
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委員
澳門立法及司法見解評論學術顧問
作者序
本書的再次改版,是為了在內容上更能夠符合讀者的了解與需求,並且在參考資料加以更新和健全。感謝諸多讀者在使用本書後所提供的建議與指正,除了讓本書能夠更加充實外,更代表了對於本書的關注與期盼。承襲前版的基本架構,本書之整體章節並無改變,僅在細目及段次略有增補與調整。此外,本書依然保持實例研討與圖表的穿插,並對在排版上的疏漏與錯誤再逐一檢視與更正;中外文資料及引註,亦在可能的範圍內,參酌最新的學說與實務見解配合修正。
由於受到德國民事法學發展之影響,本書付梓之時,學界關於民法債編修正之研究,已進行多時,實務界亦不時有催促民法第166條之1施行之建議,對於民事法學之研究,實不容忽視。然而近年來,法學界多有傾向特別法研究發展之趨勢,對於民事實體法研究之後續發展,不免令人憂心,筆者衷心期盼能在各界努力下,民事法學之研究能夠更加蓬勃興盛。
感謝東吳大學侯瑞瑗助理教授,詳細分享許多具體的意見與使用上的寶貴經驗;此外,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林彣鴻律師,在執業期間仍不辭辛勞細心校對。惟文責自負,若有謬誤之處,筆者不敢推諉,尚祈讀者能多加包涵,並不吝指教。
再次感謝多年以來關心我的諸多學術友人、碩、博士生及研究助理。祝福我的家人,感謝他們對我持續的關懷與支持。
鄭冠宇
2017年8月19日
序於台北東吳大學崇基樓研究室
本書的再次改版,是為了在內容上更能夠符合讀者的了解與需求,並且在參考資料加以更新和健全。感謝諸多讀者在使用本書後所提供的建議與指正,除了讓本書能夠更加充實外,更代表了對於本書的關注與期盼。承襲前版的基本架構,本書之整體章節並無改變,僅在細目及段次略有增補與調整。此外,本書依然保持實例研討與圖表的穿插,並對在排版上的疏漏與錯誤再逐一檢視與更正;中外文資料及引註,亦在可能的範圍內,參酌最新的學說與實務見解配合修正。
由於受到德國民事法學發展之影響,本書付梓之時,學界關於民法債編修正之研究,已進行多時...
目錄
二版序 1
序 3
第一章 概論 1
第一節 債、債權、請求權 2
第二節 債務與責任 18
第三節 請求權基礎 23
第二章 債之發生 31
第一節 契約 33
第二節 代理權之授與 74
第三章 債之標的 99
第一節 意義 100
第二節 法定之種類 105
第四章 債之對內效力 145
第一節 意義 146
第二節 債務履行 148
第三節 債務不履行之一般要件 161
第四節 給付不能 171
第五節 給付遲延 183
第六節 受領遲延 194
第七節 不完全給付 203
第八節 給付拒絕 212
第五章 債之對外效力 217
第一節 意義 218
第二節 代位權 219
第三節 撤銷權 224
第六章 契約之效力 239
第一節 意義 240
第二節 一般之效力 241
第三節 特殊之效力 283
第七章 多數債權人與債務人 317
第一節 意義 318
第二節 可分之債 321
第三節 連帶之債 324
第四節 不可分之債 342
第五節 準共有之債及共有之債務 347
第八章 債之移轉 353
第一節 意義 354
第二節 債權讓與 357
第三節 債務承擔 373
第九章 債之消滅 385
第一節 概說 386
第二節 清償 390
第三節 提存 412
第四節 抵銷 418
第五節 免除 427
第六節 混同 429
第十章 無因管理 431
第一節 概說 432
第二節 準無因管理 443
第十一章 不當得利 449
第一節 概說 450
第二節 構成要件 453
第三節 特殊之不當得利 466
第四節 不當得利之效力 471
第十二章 侵權行為 493
第一節 概說 494
第二節 一般侵權行為 497
第三節 特殊侵權行為 548
二版序 1
序 3
第一章 概論 1
第一節 債、債權、請求權 2
第二節 債務與責任 18
第三節 請求權基礎 23
第二章 債之發生 31
第一節 契約 33
第二節 代理權之授與 74
第三章 債之標的 99
第一節 意義 100
第二節 法定之種類 105
第四章 債之對內效力 145
第一節 意義 146
第二節 債務履行 148
第三節 債務不履行之一般要件 161
第四節 給付不能 171
第五節 給付遲延 183
第六節 受領遲延 194
第七節 不完全給付 203
第八節 給付拒絕 212
第五章 債之對外效力 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