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此書出版實屬意外。
我父母在臺灣日治時期前往大陸廈門經商多年,於一九三六年六月生下我,次年七月當我剛滿周歲,中日爆發盧溝橋「七七事變」,當地群眾暴亂,父母攜我倉皇逃回臺灣基隆定居,自此家境中落。
自幼在母親循循善誘言教身教下,我逐漸認知在亂世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奮發圖強,用功讀書,所以在中學六年,自我要求每學期要有好成績,以爭取清寒獎學金。之後考取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前三年每週須花費六個夜晚擔任兩處家教,以貼補家用。及至一九五八年大學三年級,同時考取全國性外交領事人員高考及高級郵務員特考;同年秋先進入國營企業臺北郵局擔任高級郵務員工作,並繼續大學四年級學業順利畢業,隨即赴軍中完成一年六個月的預備軍官兵役義務。其後於一九六一年三月順利進入外交部服務,度過四十五年的外交工作生涯,至二○○六年二月退休,時年七十歲。在我進外交部工作次年,與內人殷淑美結婚,和衷共濟、同甘共苦,迄今結褵六十年,共度外交生涯及退休生活。
二○二○年六月,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猖獗,我夫婦適在美國洛杉磯宅居期間,突聞至友金樹基大使在臺北仙逝而百感交集,自感八十多年來的生命中,仍有需及時記述以供我家子孫存念之處。但我因成長於亂世,從小未敢書寫日記,在公務上,除二○○○年底出任駐義大利代表留有簡單記事行程外,未曾保存任何文件檔案,因此自二○二○年六月下旬至十二月下旬,靜下心來,著手書寫自幼迄今的生活歷程。豈料文思泉湧,下筆如飛,在六個月內完成三十六萬字初稿,為求公務保密,僅記敘處理過程,不涉內容;至於涉及人事則只記錄事實,因無日記及文件可考,僅憑記憶,因此不敢妄稱「回憶錄」,更不敢請長官或好友為拙著寫序。
後來經我女婿洪堅耐心為我手寫稿轉成電子檔,又幸承相識相知逾二十年的子女輩潘錫鳳女士提議,願以多年出書的經驗為我整編,並在臺北安排相關出書事宜,最後,我們商定將原稿刪除約十萬字,以期順利出版。經過近兩年在洛杉磯與臺北兩地藉著視訊共同努力,終能出版面世,我衷心感謝他們兩位的鼎助,也希望能有一愚之得,供世人卓參;書中或有疏漏之處,尚祈讀者不吝指正,俾使本書更臻完善。
林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