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沉默罪狀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5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嗯! 相當支離破碎的故事連結,...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15/02/09
嗯! 相當支離破碎的故事連結,閱讀起來相當的辛苦。並作者創作中加入了獨特的幽默感,但也讓我不能適應。同時,這部小說是我閱讀過最像散文的小說(就是對白相當的少。)作者似乎刻意加入的悲觀的原元素在每一個角色裡,每個角色都充滿了悲觀的情緒,悲觀的思維..... 簡單地說,閱讀這部...
沉默罪狀 沉默罪狀

作者:凱特‧亞金森(Kate Atkinson) / 譯者:嚴麗娟 
出版社:流行風
出版日期:2014-10-23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沉默罪狀

內容簡介

你以為最親近的人其實最遙遠;
你以為的最愛原來必須小心提防。
真相,永遠藏在最可憎的黑暗裡。

  ★蟬聯亞馬遜排行榜TOP 10作家
  ★BBC於2011推出小說改編影集《塵封舊案Case Histories》
  ★全球百萬書迷欲罷不能的懸疑力作,英國性格男星傑森•艾薩克領銜主演改編電視影集,第二季熱映中!
  ★20國接力上榜,全球好評不斷!

  面對最親近的人的消逝,誰也沒辦法預知他們離去的方式,你只能接受。
  慢性死亡、意外、自殺、他殺……
  當生命逝去,生者所渴求的真相也將隨之深埋六呎之下……

  傑克森.布洛迪,愛丁堡的失婚私家偵探,有著粗曠迷人外型卻心思縝密。小時候曾經歷姐姐離奇死亡的他,始終未曾放棄尋找姐姐死去的真相。失去摯愛的親人,讓他總是無法拒絕同樣也失去親人的客戶。因緣際會下,他接手了三宗與親人失蹤、死亡有關的案件——34年前最受寵愛的小妹無故失蹤、10年前摯愛的女兒被殺身亡、轟動一時的殺夫血案,這些早已被警方宣告「結案」的塵封舊案即將因他而重見天日,但探尋真相的過程卻必須挖掘家族中隱藏多年的秘密,釐清所有不為人知的利害關係……,而他自己,也一步步地走近姐姐死亡的真相…….

  解開謎團的代價,可不是一筆豐厚的獎賞,而是隨著舊案重啟帶來的死亡、厄運與人性的最黑暗……

國內外名家與媒體推薦

  精神科醫師/作家 王浩威
  小說家 王聰威
  推理評論人 冬陽
  導演 林書宇
  推理作家 既晴
  網路家庭 董事長 詹宏志
  影評人 膝關節

  作者凱特.亞金森採取了不同於現今英美主流犯罪小說的敘事觀點與寫作手法,細細探索犯罪事件發生後相關人等(例如手足、父母、鄰居云云)的微妙變化,從多樁發生在不同年代、情況各異的案件中,經由私家偵探傑克森.布洛迪的介入與調查,或殘酷或沉重地揭示了封存在人心深處的祕密,是部非典型、充滿文學況味的推理傑作。—推理評論人 冬陽

  不同於一般的推理小說,焦點總是集中在案件的追查、謎團的破解,《沉默罪狀》更關心的是命案受害者的家人,在事件發生後的改變。這些家人,有些耽溺於往事,遲遲無法面對自己的人生;有些假裝若無其事,彷彿悲劇發生的瞬間出現了一段沒有記憶的空白……也許,本作應該視為一部充滿犯罪元素的家庭小說。 —推理作家 既晴

  「十年來讀過的最曲折迷離的小說。」—史蒂芬.金

  「閱讀本書如同被捲入危險漩渦中,卻忍不住想再更深入的了解它。」 —《紐約時報》

  「令人驚奇的作品,毫無疑問是近年來最優秀的小說之一。」—《泰晤士報》

  「精彩、引人入勝……以令人驚訝又深刻的方式呈現小說人物的性格及生活。」—《衛報》

「如此生動、敏銳的筆觸讓毫無生氣、充滿謎團的謀殺案帶來新的感受。」—《紐約時報書評》

  「小說的魅力在於能準確的描述故事內的人或事物,以富含當代文化細膩且鮮明的洞察力,用流暢俏皮的敘述方式呈現,就如知名推理小說家雷蒙‧錢德勒所說,所有小說的建構源自於此。」—《Time Out》雜誌

  「黑暗、有趣……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芝加哥論壇》

  「精彩、引人入勝……以令人驚訝又深刻的方式呈現小說人物的性格及生活。」—《舊金山紀事報》

  「《Case Histories》以逆襲的姿態而來,在這個悲喜交加的時代。」—《星期天電訊報》

  「非常風趣、多變且大膽的作者。 」—《獨立報周日版》

  「英國最具創新精神的作者,令人興奮又充滿智慧。」—《蘇格蘭人報》

  「卓越出眾……敏銳機智,引人注目。」—《每日郵報》

  「艾金森的小說充滿幽默,十分精彩大膽。」—《新政治家雜誌》

  「非常出色的作家,充滿原創性。」—《每日快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凱特.亞金森 Kate Atkinson


  出生於英國約克,目前住在愛丁堡。第一本小說《博物館幕後》(Behind the Scenes at the Museum)曾獲得惠布瑞特年度最佳好書獎(Whitbread Book of the Year)。她也寫了另外兩本深獲好評的小說,《真人槌球》(Human Croquet)和《怪誕的情感》(Emotionally Weird),以及短篇小說集《世界末日還沒到》(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她自2004年開始陸續創作了以私家偵探傑克森‧布洛迪為主角的系列暢銷小說。凱特自第一本小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廣受國際好評的作家。2011年英國文學特殊貢獻接受英女王MBE勳章表揚。

譯者簡介

嚴麗娟


  台大外文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語言學碩士。現任職科技業,兼職翻譯。譯有《鳥的感官》、《機車英倫情人的台灣生活》、《海蒂十二族》、《如何秤出你的頭有多重?》、《專注意念的驚人力量》、《新世紀福爾摩斯檔案簿》等書。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061571
  • 叢書系列: 好讀
  •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嗯! 相當支離破碎的故事連結,...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15/02/09
嗯! 相當支離破碎的故事連結,閱讀起來相當的辛苦。並作者創作中加入了獨特的幽默感,但也讓我不能適應。同時,這部小說是我閱讀過最像散文的小說(就是對白相當的少。)作者似乎刻意加入的悲觀的原元素在每一個角色裡,每個角色都充滿了悲觀的情緒,悲觀的思維.....

簡單地說,閱讀這部小書,很累。

或許是我不喜歡吧!
所以給的分數不高。
 三件曾喧騰一時的謀殺、他殺、失...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5/01/30
三件曾喧騰一時的謀殺、他殺、失蹤案件,沒有任何的共通點,但卻在未來有了交集。這些原本該是繼續維持水平的線條應該穩沒在時間之中,但卻因為他人死亡、心血來潮等原由而開始傾斜,直到現在,三條斜線的穿插不僅喚醒眾人遺忘的記憶,甚至將引領著眾人邁向真相,但是真相帶來的不會是救贖,而是無限的哀痛,和早 已失去的生命。

小說的節奏不像其他推理小說,特別驚險或是特別幽暗,反而是相當的平淡,但卻又不達無聊的程度。藉由調查這三起塵封舊案,也讓傑克森慢慢回憶過去那不堪的經 驗,原本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家人,因為意外而不再有一起生活的權利,被人奪走了無限機會的未來,歲月放棄帶走他們沒有呼吸的身子,只留下充滿思念的過去,和生命之光熄滅時的當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每個人的光鮮表面背後必有陰影產生,所以每當壞事在自己周圍發生時,那些不願被他人知曉的事也就成了最為關鍵的鑰匙,兇手都在受害者的附近,無論他人知之或不知,唯有當事者知曉自己的一切。

而這三件案子,重點是家人之間、對於彼此的認識到底有多深,就算朝夕相處是否就代表自己全盤了解對方呢?就算不達百分之百,那導致無法完全熟識的到底是什麼 事物?會是門後所做的事、出自善意所撒的謊、為了保護家人而坦承的過錯,三件案子也勾起主傑克森角痛苦的往事,巧妙卻也讓人不難意會其中的痛楚。自以為理解對 方,實際上那只是自我感覺過度的良好,共處屋簷下的你們也只不過是以家人作為假象的陌生人們。

隨著劇情發展,當真相揭露之時,沒有震撼或是驚嘆的情愫上升,反而是種哀傷、悲泣佔據心頭。為了家人自己可以犧牲自由、為了家人自己可以哭著微笑、為了家人自己可以掩埋事實,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才會開始回味那已無法重播的過往。

書中除了不斷提起家人之間的羈絆,還有就是死去時的孤伶。失去了未來的他們,在邁向死亡的那刻是否孤單呢?當下的感覺又是如何呢?要是當時自己多等待個幾 秒、多說了幾句話,命運可能會有所不同也說不定,但說這些都已經太遲,逝者已矣,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他們生前所遺留下的感觸。

傑克森是一名退休的警官,帶著傷痛的回憶還有一些無奈接下這些案件,尋求答案的同時,也慢慢懂得委託者的感受,雖然不是全部的感受,但想知道事態的心情是一樣的,沒有人可以說清楚,因為若是有人可以說出所有經過的話,那麼這些傷痛也就會被失去給取代,而不是被疑惑和悔恨。

真相,只能用最沉默的方式等待發現,全看自己是否有耐心去拼湊所有散落的碎片,即使如此,可能也無法給予自己想要的安慰,唯一能做的還是緬懷過去的歡笑,相信已戳破的謊言。

家庭是如此複雜,能帶給人們歸屬,卻也能給予疏離。四個家庭都因為慘案而分崩離析,無法再回到從前,但尋得真相是否就能帶回完美的過往呢?故事最後,三條案 件的當事人都向前邁進、瀟灑離去,讓人感覺欣慰,同時也為主角的過去感覺悲傷,因為那段痛苦仍緊抓住他,兇手依舊在某處,用寂靜隱藏自己的蹤跡,等待他去發現當年在大雨滂沱下自己的辣手摧花。
 2015年開春第一本書可以遇到...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5/01/20
2015年開春第一本書可以遇到凱特‧亞金森(Kate Atkinson﹚這位來自英國愛丁堡的女作家,對嗜書如命的我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閱讀的範圍實在不怎麼寬廣,大約只有小說、歷史和政治社會或某部分的我看得懂的科普書才能吸引我的閱讀,而小說中,愛情的、奇幻的或太偏心靈勵志得又提不起興趣,所以大家就別來強求我介紹一些我沒有興趣的飯維的書籍了。

 

      亞金森的文字生氣勃勃,每一頁都鏗鏘有聲,觀察入微。

 

      在沒有接觸亞金森的作品前,肯定會對這類的描寫嗤之以鼻,把它視為廣告詞令,但當我第一次接觸她的作品本書《沉默罪狀》之後,卻頗能認同。

 

       中文書名《沉默罪狀》實在翻得不太好更不傳神,或許翻成陳年懸案還比較貼切一些,原文書名Case Histories說明了本書的主軸,擔任偵探的主角傑克森‧布洛迪(Jackson Brodie),突然間一口氣接到了三項尋人任務,分別是三十四年前失蹤的妹妹、十年前殺害女兒的兇手,以及二十五年前所發生的妻子砍死丈夫後被帶走毫無音訊的孩子,三件早已被警方列為陳年懸案,失去妹妹的姐姐,找不到殺害自己女兒凶手的父親,找不到外甥女的殺夫凶手的妹妹,對他們而言,這都不只是封塵於檔案堆的資料而已,而是人生最難解開的謎團,甚至是自己生命中無法彌補的失落,這些已經被除了家人以外的世界給遺忘的亡者或失蹤者,有人是代表思念,但是有人則是代表怨念。 

 

       失蹤到底是失蹤,還是因為不願意面對過往而刻意躲藏?秘密到底是無解的疑惑還是被刻意隱瞞起來?

 

       既然是34、25與10前的懸案,既然連警察都無法偵破的案子,曾經擔任軍人警察、失婚和落魄的中年偵探(身分設定其實很老梗)布洛迪能破嗎?這不是本書閱讀的重點,就算讀者認為這是重點,為了不爆雷為了不影響讀者閱讀的樂趣,我不能不該也不想告訴你們。哈哈哈!

 

       重點在於作者的功力,凱特‧亞金森的文筆美不美?不美!凱特‧亞金森的鋪陳故事優不優?不優!(不優的原因下一段會告訴你)。凱特‧亞金森說故事的魔力強不強?不強!可是凱特‧亞金森的文字很「直指人心」,很「一針見血」不拐彎抹角,透過幾個主配角對案情的回憶、對亡者(或失蹤者)的感情,很赤裸裸地把家人之間扭曲的愛恨情仇、把家人之間的黑暗面、把家人之間的無助感,完全用直白的文字呈現出來,描繪他們內心世界的狀態、想法、和舉止的細節,讓讀者讀到失去親人的迷惑、傷痛,以及未亡者放不下的不甘願。不兜圈子、也不過度鋪陳起承轉合,把家庭內的種種難以言語的痛和家人之間彼此的傷表現的一覽無遺。

 

換句話說,作者藉由摧毀大家對家庭的過度美好的虛假想像來重新定義家庭的關係。

 

       解開謎團絕非這幾個故事的核心,如果太執著於解謎的過程與邏輯性,本書並非一本好書,偵探訪談的過程好像有如神助,合理性有些牽強。若以閱讀故事的角度來看本書,本書也絕對不是首選,因為作者採用非線性敘事的方式,前因與後果有時候會倒置,往往先敘述後果再回推時間到前因的發生,時間順序也跳來跳去,讀者必須相當細心,而且人物出場數目也偏多,每個角色立體的程度差異太大。

 

       我相信對許多人而言,比較喜歡閱讀詠歎家庭與家人的美好關係互動的故事與書籍,但家人之間彼此之間到底互相藏了多少秘密?家人之間為了不傷害彼此之間的單純關係結構而埋藏了多少傷痛?百分百毫無保留的坦誠面對真的是家庭成員間的最佳相處方式嗎?

 

       這本書提出了許多大家不想碰觸的問題,也點出了大家不願意面對的「另一種解答」。

 

      文風鮮明勾畫出每一個角色,但也許對許多人而言,作者的文風恐怕無法接受,再加上情節發展並非直線而是隨機亂跳,所以我對本書的評價少了一顆星。

 

       即便如此,我還是滿心期待繼續閱讀另外兩本被引進台灣的Kate Atkinson的作品:《娥蘇拉的生生世世》(原文書名:Life After Life)與《歡樂的神秘謀殺案》(原文書名:One Good Turn: A Jolly Murder Mystery)。
 《沉默罪狀》由三宗令人震驚的歷...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推薦  2014/10/28
《沉默罪狀》由三宗令人震驚的歷史懸案揭開序幕:〈家人的密謀〉一九七O年一個備受寵愛的三歲小女孩在某日夏夜在自家後院消失,沒有留下一絲蹤跡。〈不過是很普通的一天〉一九九四年一位年輕有為的女子在她父親辦公室被莫名闖入的陌生人割頸謀殺,放乾了血。〈只有責任,沒有愛〉一九七九年受不了嬰兒哭鬧、生活一團混亂的妻子,以斧頭劈開了丈夫的頭顱。從警隊退役的私家偵探傑克森因緣際會下接下了這三起無解的舊案,卻未料挑起了過往失去親人的痛苦回憶,除此之外居然還有人不斷地想置他於死地,塵封二三十年的謎團究竟隱藏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當我們愈接近真相,才驟然發現表象原來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殘酷。

本書用了一種讓人為之一亮的起頭方式,三件歷史舊案雖然篇幅不長,但不管是情節或氛圍都相當完整,更令人著迷的是已經帶出了案件中幾個重要關係人其性格的概略輪廓,隱約不對勁的感覺、戲劇化的發展與離奇聳動的結局,你很容易對那充滿懸念的結尾興起諸多想像!後面章節即以非線性的敘述方式來回串聯過去與現在的情節背景,多線發展的片段錯落間或有重疊、或有因果、或有接續,讓讀者每經歷一次視角的轉換就多了一層厚度,漸進式的添加細節不僅勾人、還讓人有跟隨著偵探的腳步愈來愈接近核心的期待感,作者凱特.亞金森出色的結構手法絕對是這本書之所以精彩可期的關鍵。

既然是警探類型的犯罪小說、還成了系列發展的作品,當然就不可不提支撐全場的靈魂主角-私家偵探:傑克森.布洛迪。小時候曾歷經姐姐離奇死亡、哥哥自責自殺,兇手沒有落網、童年喪親傷痛始終是內心深處最黑暗的過往,在妻子婚外情、婚姻一敗塗地後,離開服役十二年的警隊,成立徵信社開始了私家偵探的工作,只因飽受打擊、滿是傷痕的心中依舊存有助人為善的信念。整個人物的背景或性格塑造在本類型小說來講其實還蠻典型的,過往帶點神秘的創傷色彩、生活帶有缺陷的惱人問題,還有看似硬漢性格裡孤寂脆弱的共通性,雖然在本書中的表現空間不顯著,但個人風格倒還挺鮮明的,除此之外比較特別的是書中引用大量的電視影集與電影名稱,並在述說情節的悲苦與絕望同時,也透過筆下人物表露對於生命的冷嘲熱諷,揶揄的黑色幽默感果然很有英式小說的獨特基調。

作者並在後段也巧妙地將主角自身創傷編列成如開頭般的卷宗檔案,有點可惜的是案件的比重不一,像個人就覺得〈只有責任,沒有愛〉這部分其實是最有味道的,可是明顯著墨少了些,《沉默罪狀》利用多樣的悲劇情節點出不同的家庭樣貌與親情問題,相較於已經失蹤或死去的生命,更赤裸裸地被導向了生者的心境感受,那些最親近的人何以殘酷地淪為加害者?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屬如何面對失去的傷痛?我們看見了人與人間關係和情感的複雜糾葛,在這些晦暗的案件中有不堪、也有不捨,過往暴力的傷痕牽動著倖存者的未來轉變滿是疼痛,“這就是人生”的結語看似輕描淡寫卻令人感慨萬千。
 《沉默罪狀》是一部殘酷的小說。...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4/10/17
《沉默罪狀》是一部殘酷的小說。它不但摧毀我們對家的美好想像,更戳破愛的甜蜜外衣,讓躲藏於內的醜陋面血淋淋呈現出來。

故事以三起發生於過去的懸案為起始,不管是失蹤的小妹妹、遭殺害的女孩,還是殺死丈夫的妻子,她們的境遇無不指向家庭的崩解。無論是在血緣或感情上,家人理應是這個世上最為親密且難以分割的共同體,然而這有沒有可能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呢?開門見山的第一章標題〈家人的密謀〉,便不帶絲毫情感、乾脆利索地斷開家人之間的連結,在凱特‧亞金森提供的全知觀點下,看見每位家中成員各懷的鬼胎。

維克多與蘿絲瑪莉這對父母將我們逼向一個沒有人願意面對和承認的事實:父母對小孩的愛從來就不是無私的。厭惡分享、孤僻的維克多認為「跟他同住的這一屋子女人感覺全都像是陌生人」,至於蘿絲瑪莉,幸好她仍有愛的感覺,只不過她將愛全部灌注在最小的女兒身上,對於其他三個孩子,雖然「會盡母親的責任,可是她不愛她們」,甚至曾暗自希望她們能一直睡下去,永遠不要醒來。當我們歌頌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時,有沒有探求過母親內心的真實感受是什麼?或者,在偉大母愛的包袱下,母親能否直視自己的想法?當愛只是一種責任時,「責任終將殺死你」,如此便不難理解另一位母親米雪兒的發狂行為了。

倘若母愛根本不是天經地義的,那麼父愛呢?一直以來,我們總以為父親對子女的愛不若母親懷胎十月的那般血濃於水,或許事實真是如此,但也因此讓父親得以站在一個疏離卻獨特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骨肉,尤其是女兒。在凱特‧亞金森的筆下,父親對女兒的關心總是那麼過度、那麼偏執,譬如律師西奧,他對女兒的愛就「有如地震洪水般強烈,猶如一場災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旦愛經過變態,遂演變成控制,甚至是佔有,進而衍生出父親對女兒性侵的異色人倫。因為對父親而言,女兒永遠都是聖潔的處女,與性絕緣,不願接受有一天她會被其他人玷汙的事實,私家偵探傑克森就情願女兒「一輩子都不知道有生殖器這種東西」。與其焦慮不安地等待女兒不知哪天會像自己宣告已不是處女,不如讓女兒「屬於」自己,至少這樣還能保護她,免於遭受其他人骯髒的魔爪。

父親的心態恰好反映出這個世界的險惡──更為準確地說,是父權社會無法給予女性一個安全的空間。西奧的女兒在酒吧打工,讓他「擔心她晚上回家不安全,萬一有瘋子在基督聖餐公園裡把她從腳踏車上推下來,對她做出無法想像的事情怎麼辦」。為了保障女性的安全,傑克森甚至不禁以為「把她們關進修道院就可以」。顯然男性(父權)只會一味將問題與解答同時置放於女性身上,不曾也不願試圖找出讓女性陷於危險的主要原因。身為女性創作者,凱特‧亞金森卻在書中呈現許多對女性的歧視字眼,但仔細琢磨,不難看出這其實是對男性的嘲諷與批判。譬如關於學校教師史坦與女學生之間的親密關係,史坦辯駁道:「她們撩人的功夫一把罩,一天到晚跟別人亂搞,那個年紀跟誰都可以上床。」此番言論不僅表達出對女性的輕蔑,還否定女性情慾自主的可能,更突顯出自己的不負責任。男性的懦弱與醜陋,在史坦身上一覽無遺。

《沉默罪狀》的敘事是破碎、零散的,明顯破案的解謎過程並非重點,受害者家屬的成長與內心歷程才是凱特‧亞金森關注的焦點。如若沉默的好人是邪惡的同盟,那麼這些存活下來的人是否背負著比犯人更沉重的罪?抑或一切根本猶如船過水無痕,早已雲淡風輕,因為太陽依舊升起?事實是,凱特‧亞金森並未重建在故事開頭便崩解的家庭,也沒有刻意為扭曲的愛化上掩蓋的妝容,自始至終都保持殘酷的基調。於是,離散的仍是離散,孤獨的依然孤獨,甚至還有懸宕未決的;唯一的救贖大概只剩受害者的相互舔拭。畢竟,這就是人生啊。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40歲起的人生課: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
作者:金美敬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23-10-01
66折: $ 277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走進北國:挪威、瑞典、丹麥之旅——捷克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巨擘恰佩克唯一一部旅行文學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4-01-31
66折: $ 264 
博客來 - 今日66折
90%的不舒服,呼吸就能解決:拯救退化的肺功能!改善痠痛疲勞、睡眠障礙、情緒壓力,找回健康根本
作者:奧仲哲彌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24-02-07
66折: $ 23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miffy潔膚柔濕巾-20抽(黃)
作者:新台
出版社:新台圖書
出版日期:2023-08-30
$ 2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恰如細語般的戀歌(01)
作者:竹嶋えく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4-09
$ 11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出版社:方智出版
出版日期:2019-06-01
$ 29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排球少年!!10週年編年史(首刷限定版)  (全)
作者:古舘春一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4-02
$ 703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不反應的練習:讓所有煩惱都消失,世界最強、最古老的心理訓練入門
作者:草薙龍瞬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24-06-01
$ 252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愛旅行的候鳥
作者:林大利
出版社:水滴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21
$ 45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兄妹之間想做的事(2)
作者:葉乃はるか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06
$ 111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