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試閱】
壹、前言
孫中山先生(一八六六|一九二五︶於清季同治︵丙寅︶五年農曆十月初六寅時,公元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民國十四年︵乙丑︶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時三十分,歿於北京城內鐵獅子胡同。以國人慣算虛齡︵殆係母氏懷胎計)之習俗言,享年六十歲;唯若按實齡計,得年五十九歲;實際上其在世時間為五十八年零四個月耳。(註一)
今年︵編案:此文為作者於民國八十四年寫成︶為中山先生逝世七十周年紀念。先生於民國十三年杪應邀北上,共謀國是。一行於十二月四日自日本乘船抵達天津,因病勾留二十八天,於民國十三年除夕日抵北京,前後居住於北京飯店︵二十六天︶、協和醫院︵二十四天︶及鐵獅子胡同顧維鈞宅(二十二天︶,總共七十二天;綜計在天津、北京兩地時間,恰好是一百天,正是中山先生一生中最後的一百天。同時也是他與北洋軍閥及列強帝國主義等內外反動勢力鬥爭的關鍵時刻,很不幸地當時是他畢生中身體最孱弱的時候,在證實了他罹患的是末期的肝癌,醫藥罔效,群醫束手,在那病情每下愈況的生命盡頭,他到底是如何熬過這段黯淡、悲切的時刻?其中的具體情況又如何呢?這期間發生了那些重大事情等,這些都是很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中山先生乃是世界性的歷史偉人,到目前為止,其中外文的各種傳記,數以千百計,其中具有學術價值的巨著宏構,自然不在少數;然對傳主北上在天津、北京臥病一百天過程之種種,其記述詳實而完整的文獻,迄今殆未多觀,洵為美中不足之處。有進一步探討之必要,諸如:
•當時的廣州大本營侷促於嶺南一隅,係中山先生從政生涯黯淡而無奈時期;而北上共謀國是、宣傳主義,津、京兩市各界,歡迎盛況空前,足證先生之深得民心。
•中山先生隨行要員皆黨國精英,囑誡彼等拒就北京政府 高官厚祿,以免趁機爭權奪利之譏,然於致力中國統一之際,此舉是否益使南、北言和鴻溝加深,似亦值得研究。
•當時國民黨採取「聯俄容共」政策,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致遭列強及軍閥之排擠,段氏主導善後會議及堅持所謂「外崇國信」,益使雙方背道而馳。
•中山先生抵津當天下午,即拜會張作霖相談,次日張即回拜,二人交談氣氛及內容如何,誠為重要關鍵所在;然各文獻所載多所差異,似有妥加研判,並予整合之必要。
•中山先生臥病北京時,段祺瑞是否會去探視?披閱兩岸孫中山傳,每多語焉不詳,或隻字未提,或斷言根本未見過面。究竟如何,幾成懸案。本文根據可信史料,則有清楚交代。
•中山先生罹患沉疴,先後迭經十人以上之中、西名醫悉心主治或會診,其接受治療之種種過程,包括施行手術經過及中醫所開脈案與藥方等,蛛絲馬跡、吉光片羽,有如老吏斷案,字字珠璣,皆屬有價值之文獻。
本文旨在匡補闕遺,更正條理,除非必要引述外,儘量避免與各文獻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