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3 項符合
融合四方文化的智慧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187 |
![]() |
科學科普 |
$ 198 |
![]() |
中國歷史 |
$ 198 |
![]() |
中國歷史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我國歷來重視對外友好往來,使節往返,不絕於史。國內各民族數千年來和睦團結,相互取長補短,各有所益;因統治者之間的矛盾而偶有戰爭是暫時的。論中華民族的文化源流,既是由漢族和其他各少數民族共同發展的,又是吸收了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而有所增益的。中國人的智慧又不僅表現在能融合各種有益的文化,且能以文化作為手段而在國際友人間顯示我國的優良傳統。
公元四世紀時的羅馬歷史學家馬賽里奴斯盛讚中國人平和度日,性情安靜沉默,不擾鄰國,習慣儉樸,喜安靜讀書以度日。五世紀時亞美尼亞史家摩西亦稱中國人民富裕,文物昌明,民性溫和,不但可稱為「和平之友」,實亦為「生命之友」。
文化的融合包括了文化交流。沒有交流,哪來融合?只有融合而不對外交流,亦不足以在各國人民面前顯示我國人民的智慧,亦不能進一步取得融合。
歷史證明,歷代君主閉關自守著,國運必衰;堅時開放者,文化繁榮,貿易發達。貞觀之治所以人所稱道,無非是能繼承傳統文化,又採擷外來之菁英。
本書就我國古代的中外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略為表述,以示我國各族人民的智慧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