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中國章回體長篇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生命力最為旺盛的中國古典小說之一。
《三國演義》最早的版本刊刻於明代嘉靖壬午年間(一五二二年),至今已有五百年。作品於明代中葉就被介紹到海外,先後傳入日本、朝鮮、俄國及其他國家,已成公認的世界名著。在本土,三國故事早已廣為流傳,小說問世後,更是影響深遠,清初學者李漁有言:「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亦快。」加之隨小說而陸續風行的一大批「三國戲」、三國「平話」、三國故事版畫年畫,以及《三國演義》人物和語言的廣泛流播,「三國文化」已成中華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近年出現的「三國熱」,更是通過電視、電玩遊戲、網路等渠道,將其文本全方位覆蓋,把《三國演義》的傳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史書與講書的結合,即文人的史書與民間創作的結合」—―被視作《三國演義》成書的基礎。前述本書最早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題名是:「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就是說,晉人陳壽的《三國志》是小說史料的主要依據,南朝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受宋文帝之命而注,文字多出原著三倍),也是其重要來源。
至於民間傳說的三國故事,隋代就已廣為流傳;唐朝李商隱詩有「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句,宋話本則已講述「當陽橋上張飛勇,一喝曹操百萬兵」;元代《三國志平話》及大量「三國戲」已使三國故事深入人心。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羅貫中「據正史,采小說,徵文辭,通好尚,非俗非虛,易觀易入,非史氏蒼古之文,去瞽傳詼諧之氣,陳敘百年,該括完事」(高儒《百川書志》)。
作者羅貫中的生平,有關記載很少。他名本,號湖海散人,生於山西太原,「與人寡合」。生卒年在元末明初,大約是在一三一五至一三八五年之間。相傳他是施耐庵的弟子,參與了《水滸傳》的寫作。曾當過元末浙東起義軍首領張士誠的幕僚。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還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等小說,以及雜劇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等。史書與民間傳說只是羅貫中創作的基礎,真正使《三國演義》昇華為一部文學名著,主要靠作家的藝術創造。
關於《三國演義》的構成,清代史學家章學誠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說法:「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七分實事」並非完全照搬史書,而這「三分虛構」卻決定了作品全新的風貌。如何看待《三國演義》的虛實關係,一直存在爭議。有的學者不同意「七實三虛」說,強調藝術虛構占更大比重,而且是小說成功的主因;而另一些學者則以史校書,多方挑剔小說情節和人物背離忠實之處。其實,《三國演義》成功的關鍵,恰在於正確處理了史實與虛構的關係,亦既以虛實結合、亦實亦虛的方法,達到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
具體來說,作者在突破史實、虛構創造上,採取了以下手法:
第一,是傳說衍化。作品中不少情節和人物都是正史上沒有的,卻流傳於民間。作者採集民間故事,發揮藝術想像,創造了「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蔣幹中計」等精彩情節和諸多歷史上不存在的人物。
第二,是妙筆生花。《三國志》「呂布傳」記有「布與卓婢私通,……心不自安」;「董卓傳」點到王允與呂布等共謀誅董了了幾筆。羅貫中則是以一當十、以十當百,由此生發出王允、貂蟬「巧設連環計」的曲折故事。而赤壁大戰的三氣周瑜、孔明南征七擒孟獲,也是借題發揮、由點及面的創造性想像之結果。
第三,是移花接木。書中確有若干改動史實,張冠李戴的描寫,但這是文學創作上塑造人物的需要,不可指責其違背真實。例如,「怒鞭都督」者本是劉備,換到張飛身上,既不失劉備的仁德,又實現了張飛的嫉惡如仇。「草船借箭」是赤壁戰後孫權的發明,變成孔明戰前的驚人之舉,更顯示了他的神機妙算。
《三國演義》描寫了自漢靈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二八○年)共九十七年的歷史。全書大體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從第一回至三十三回,寫東漢末朝廷衰敗、黃巾起義、軍閥混戰的亂局,董卓集團覆滅、曹操集團崛起;第二部分從第三十四回至一百零四回,寫劉備、孫權集團的壯大,三國鼎立、爭雄天下;第三部分從第一百零五回至一百二十回,寫三國的先後衰亡,司馬氏篡魏,建立西晉王朝。
透過魏、蜀、吳三國興衰歷程的描繪,全書貫徹始終的主旨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小說在複雜激烈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中讚美聖君賢相豪傑,鞭撻亂臣賊子奸雄,同情社會動盪帶給人們的苦難,從而揭示了分裂必然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勢。
這裡有必要注意本書「擁劉貶曹」的主題傾向。這是《三國演義》一個基本的政治倫理傾向,也是這部小說的歷史悲劇性的思想根源。羅貫中寫「三國」,史料依據陳壽的《三國志》,但並未蹈襲陳壽「以魏為正統」的思想傾向,而是沿習民間的傳統與南宋朱熹《通鑑綱目》的觀念,對三國爭雄堅持了相對客觀的歷史尺度,然而歸結到道德尺度,取捨的天平就傾向劉備而貶斥曹操了。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即為羅貫中一再表達的倫理思想的核心。在書中,作者著力闡揚劉、關、張的「義」,以劉備的仁義、關羽的忠義、張飛的正義與曹操之流相對比,感嘆於儘管有諸葛亮、趙雲這樣的賢相良將相輔佐,也未能改變劉蜀失敗的命運!這種「擁劉貶曹」的主題傾向,既是作者「興復漢室」的封建正統思想的流露,也包含奸雄得逞、生靈塗炭、劉蜀敗之以義的無奈,同時又是在外族入侵中原的特定背景下,人心思「漢」,呼喚「仁義」治國的一種社會理想的表達。
作為第一部歷史演義古典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
第一,宏闊嚴謹的藝術結構。《三國演義》時間跨度長,人物眾多,事件繁雜,要理清脈絡、掌控佈局,需要精湛的藝術功力。小說採取多線交叉,以事帶人的結構,縱橫交織,賓主有別,前後照應,詳略得當,使情節格局既整齊勻稱又參差錯落。
第二,形態各異的戰爭描寫。戰爭是《三國演義》情節進展的主要載體。書中描寫了大小四十多場戰爭,既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重大戰役的宏觀再現,又有長阪坡之戰、街亭之戰等中小戰役的細描,說《三國演義》是一部漢末三國時期的戰爭史,稱其為中國軍事文學的典範之作,並不為過。小說將戰爭場面與歷史時間、人物命運結合起來描繪,因而寫出了各自的獨特風采。在作者筆下,戰爭的形態豐富多彩,兵法鬥智與武力血拼、刀槍旌旗與晝伏夜襲、火攻水淹與馬奔車戰、運籌帷幄的統帥謀士與衝鋒陷陣的將校士卒,皆活靈活現,各有千秋。
第三,光彩傳神的人物群像。《三國演義》中塑造出的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無疑是其最突出的藝術成就。這些鮮活而不朽的人物形象,決定了《三國演義》的生命力與藝術魅力。其中,可以稱之為藝術典型的諸如:突出主要性格特徵的智慧忠誠的諸葛亮、神勇忠義的關雲長、嫉惡如仇的張翼德;呈現多重複雜性格的足智多謀又陰險奸詐的曹操、儒雅睿智又敏感褊狹的周瑜、驍勇善戰又見利忘義的呂布等等。
第四,膾炙人口的語言藝術。雖然《三國演義》的時間域接近中古年代,但寫作於元明之際,文言口語化,「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可謂流傳之遠,膾炙人口。人物語言獨具個性,場面勾勒細節刻畫頗具功力,大量穿插的詩文駢賦更為全書增色不少。一些高度典型化或傳奇性的片段如「三顧茅廬」、「苦肉計」、「大意失荊州」、「樂不思蜀」等已化為人民口頭的成語。
最後,還須略說一下本書的主要版本概況。前面提及,《三國演義》的成書,正史與民間傳說是兩個主要渠道,作者的藝術創造是關鍵環節。實際上在小說流傳過程中,各種版本的修訂、增刪梳理也是作品完成的一個重要方面。
最早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署名「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全書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未分章回)。簡稱「嘉靖元年本」。
《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一般稱「李評本」,將「元年本」二百四十則改為一百二十回,回目變上下二則標題。中有眉批、總批。評語係明萬曆、天啟年間無錫人葉晝所寫,假李卓吾之名,又稱此本「偽李評本」。
《笠翁評閱繪像三國志第一才子書》,簡稱「李漁評本三國志」。加了李漁(笠翁)大量眉批,還修訂文辭,削除論、贊、評,刪改詩文。
《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六十卷一百二十回。俗稱「毛本」,即清代毛綸、毛宗崗父子的評改本。最早刻於清康熙年間。評點的底本是「偽李評本」,辨正史實,增刪文字,更換詩文,回目對偶,並把書名定為《三國演義》,從此成為最流行的本子。「毛本」雖然進一步強化了小說「擁劉貶曹」的傾向,但對於全書文本的取精用宏、臻於完美卻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