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學而篇第一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注釋】
①子:古代對有學問、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稱,《論語》中「子曰」的「子」皆指孔子。
②說:同「悅」,愉快,高興。
③朋:指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人,也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④慍:生氣,惱怒。
【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又時常加以溫習和練習,不是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是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這不正是君子嗎?」
大學
經文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注釋】
①大學:即「太學」,是相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道:本義指道路。在中國古代政治、哲學裡,「道」有時指宇宙萬物的本源,有時指原則、規律,有時指一定的世界觀、政治觀或思想體系,有時指方法、辦法。這裡指宗旨,具體的教育方針。
②前一個「明」:動詞,使彰明。明德:光明的德性。儒家認為,人生來具有善良的德行,即明德。後天因為受到物質利益的矇蔽,個人褊狹氣質的拘束,明德受到壓抑。所以要經過教育,使明德顯露出來。
③親民:據下文,應為「新民」。新:動詞,革新,即去舊圖新,棄惡從善。
④止於:達到。至:極,最。
⑤止:名詞,所止之地,即「至善」。定:確定的方向。
⑥得:指有所收穫,達到「至善」。
⑦本末:樹木的根部與梢部,引申為事物的根本與枝節之間的關係。
⑧道:即「大學之道」。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發揚人心固有的光明的德性,在於革新人們的不良習俗,在於使人們達到最完美的道德境界。
知道了應該達到的境界,然後才能有堅定的志向;有了堅定的志向,然後才能鎮靜不躁;鎮靜不躁,然後才能安然不亂;安然不亂,然後才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然後才能有所收穫。
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亦有始有終。知道了本、末與終、始的先後次序,也就接近於修養和學習「大學之道」的方法了。
中庸
【原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注釋】
1.天命:自然所賦予的,即天理。儒家認為,天理表現為陰、陽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上天把天理交付於人,形成人的仁、義、禮、智、信的品德,這就是人的性。之:助詞。謂:稱作。性:天然賦予人的稟性。
2.率:遵循,依照,順從。道:指事物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中庸》所講的道,系兼指天道和人道,但主要是指人道。所謂天道,就是宇宙自然運行的客觀規律;所謂人道,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這裡主要是就「性」的外在表現形式而言。
3.修:修養,推行。教:教育,教化。儒家一向主張對百姓進行倫理教化,以使他們的言行符合道德規範。
4.須臾:片刻,一會兒。
5.見:同「現」,顯現,表現出來。隱:暗處,不易被人覺察的地方。
6.顯:顯露。微:微小、細節之事。
7.發:表露、表現出來。
8.中:不偏不倚。儒家的重要哲學範疇,意為無過無不及,處事恰如其分、適得事理之宜的適中狀態。喜怒哀樂是人的感情,當這些感情還沒有表現到外表時,《中庸》篇認為,人的內心處於虛靜澹然、不偏不倚的境界,稱為「中」。
9.中:符合。節:節度。
10.和:協調和諧。儒家的重要哲學範疇,意為多種事物的協調統一。《中庸》篇認為,人的喜怒哀樂情感要符合統治階級規定的常理。做到這一點,情感中正和諧,就是和。
11.達道:一切事物遵循的普遍規律。這裡指人們共同遵行的原則。
12.位:這裡做動詞,指處於當處之位置。
【譯文】
天然賦予人的稟性叫作「性」,遵循本性而行動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則去修養並推廣於民眾叫作「教」。
道,是不可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就不是道了。因此,品德高尚的君子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敬戒的,在沒有人聽見的時候也是恐慌、畏懼的。沒有比處於隱蔽的地方更容易表現出本色的,沒有比在細節的事情中更容易顯露出真情的。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即使在獨處時,也是小心謹慎的。
喜、怒、哀、樂等情感還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稱為「中」。表現出來的時候,沒有太過和不及,都符合節度常理,稱為「和」。所謂「中」,是天下一切道理的最大根本所在。所謂「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規律。達到「中和」的境界,則天地各就其位,萬物便能隨其性而生長繁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