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政治學》
作者序
將英國工業革命與1789年法國大革命稱之為「雙元革命」,是霍布斯邦(E. Hobsbawm)在其《革命的年代》中提出的西方世界迅速變革的著名論述(Hobsbawm, 1996, p.4)。而這經濟與政治的雙元革命,十八世紀開始從歐洲席捲全世界。然歐洲還有一個、也是最寶貴的思想啟蒙運動,融合牛頓(I. Newton)科學與盧梭(J. Rousseau)民主的德語系康德(I. Kant)哲學大山,卻沒有跟著席捲全世界。
科學的真
「勇敢地使用你的理智,這是啟蒙的格言。」康德如是說。康德希望在實然認識上,勇敢地把光帶進來(en-lighten-ment),讓我們實事求是地思想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這是康德有感於牛頓在自然領域上的表現,所發出的求真科學心聲。
作者平常習慣聽古典音樂,但最愛的是搖滾樂。曾經還是博士生時回應台大政治系一位陳老師的提問,為什麼搖滾樂總是可以那樣撼動人心?當作者靈光乍現地說出,兩拍子的搖滾正是我們心臟律動的節奏、是原始生命的呼喚,陳老師深覺有理,然後拿出融合古典與搖滾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樂團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表演CD借我,我們頓時成為音樂上的知己。而當2004年陳維明與馬世芳譯出藍儂(J. Lennon)在1970年接受《滾石雜誌》專訪的書《藍儂回憶》,作者閱讀到書的第172-174頁,當看到藍儂與小野洋子共同說出搖滾樂是原始心跳聲音時,是何等的感動與鼓勵。
是的,我們理應勤於閱讀眾多前輩作品,但也不須妄自菲薄自己的理智。在閱讀與思想的過程中,讀者與作者理應平等對話。對此馬克思(K. Marx)曾轉述施密特(J. Schmidt)的話說:「偉大的人物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跪著,站起來吧!」如果說2004年讓歐巴馬(Barack Obama)一夕成名的演說是「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那麼本書前三章對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新自由主義的批判以及對歐巴馬重建美國公共領域的八年執政說明,就是作者努力求真的「無畏思想」。
民主的善
在康德心中,盧梭是道德世界的牛頓,而盧梭的畫像也是康德客廳中的唯一裝飾品。康德在1764年表示:牛頓完成了外界自然的詮釋,揭示其秩序與規律;而盧梭則是關於人的內在宇宙,他發現了人的內在本性。康德說:「我輕視無知的大眾,是盧梭糾正了我;我意想的優越感消失了,我學會了尊重人,認為自己遠不如尋常勞動者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學能替一切人恢復其為人的共有權利」(李澤厚,1986,頁41)。事實上今天許多被封為聖者的,是昔日邁向他者的反叛者:悉達多太子將婆羅門教種性制度轉化為眾生皆平等的佛教,孔丘將王公貴族的教育特權轉化為有教無類的儒家,以及耶穌從猶太人的猶太教轉化為普世信仰的基督教。
康德拒斥功利主義「人可以成為最大多數人幸福的工具」,他認為每個人都應是目的。《實踐理性批判》最後,康德寫下他畢生認為最重要的話語:「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Kant, 1956, p.166)。本書中間的第四、五與六章分別論述了封建貴族托爾斯泰(Leo Tolstoy)如何從傳統走向大眾的開放貴族;美國新康德學派的羅爾斯(John Rawls)以「權利」為基礎,建構一國之內的公平正義,但在面對更大範圍的全球化他者卻捉襟見肘;最後則是詮釋韋依(Simone Weil)古希臘史詩精神的「義務宣言」理應取代「權利宣言」,才能走出當今新自由主義的困境。
民主不應只是每個人無窮盡的權利要求,同時也應想到自己理應善盡的義務,否則十個地球資源也不夠用。
人性化之美
回顧自己的學思歷程可以譬喻如下:早上八點在錢穆《國史大綱》;上午十點則來到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穆勒(J. S. Mill)《論自由》與柏林(I. Berlin)《自由四論》等眾多自由主義思想;中午則讀起當時還是禁書的馬克思〈共產黨宣言〉與《資本論》以及威廉斯(R. Williams)《文化與社會》等英國文化研究作品;接著下午二點則轉至盧梭與康德,博士論文即是在羅爾斯《一種正義論》與《政治自由主義》的架構下完成的《政治理性批判》;而當抵達長庚大學教書時,則是帶著薩依德(Edward Said)《東方主義》與《文化帝國主義》以及國際主義者格瓦拉(Che Guevara)《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與杭士基(N. Chomsky)、哈維(David Harvey)等眾多國際政治著作。
下午三點半後,俄羅斯的杜斯妥也夫斯基(Feodor Dostoevsky)與托爾斯泰思想小說再加韋依思想成為主食,於是作者出版的第一本書即名為《思想的政治學》。因此本書後三章選擇杜斯妥也夫斯基、韋依與薩依德等各自生命奮鬥的人性之美寫作。作者一邊描繪他們的畫像,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期許勉勵。
美是歷史的加法。經濟學中的總體經濟學、西洋史裡的基督教各流派以及政治學諸多理論,這些曾經的體制教育作者不會忘記也不想忘記。上述複雜的學思歷程以及曾經多年的藝文記者工作經驗,似乎也都順其自然地轉化為,個人上課時與同學們天南地北的即興教學題材。
隨著當今網際網路帶來的知識普及化,作者發現體制教育所能發揮的空間愈來愈有限。許多記者如克萊恩(Naomi Klein)的《No Logo》、《震撼主義》、《天翻地覆》與《不能光說No》等,甚至如歐巴馬在現實與理想中如何政策取捨的回憶錄《應許之地》,其蘊含實踐的知識承載度,似乎已超越當前體制內學者所設定的框架。而這是否為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法國哲士(philosophe)的再次回歸,作者想望著也期待著,有為者亦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