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菜市場水果學問大
繼『菜市場魚圖鑑』出版上市之後,大樹文化又再度企劃製作『菜市場水果圖鑑』,以期讓我們的餐桌生物學更向前邁進一步。透過日常飲食所需,重新認識餐桌上的食物,讓它(牠)們不再只是食物而已,還原其植物或動物的原貌,探究生物的相關知識,追溯其源起,瞭解其身世,以及如何在台灣寶島落地生根的過程。
水果的種類雖多,但大多數人都能對其名稱朗朗上口,似乎一點都不陌生。水果是我們少不了的食物,不僅為了豐富的纖維質、維生素或其它營養素,更為了甜美或酸澀的特殊風味。
水果的滋味大不同,喜好與否因人而異,大多是主觀因素,也很難因為營養因素而被說服,喜歡就是喜歡,不愛就是不愛,很少有妥協的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水果選擇順序表。因為水果不是用來充飢的,既然不是為了填飽肚皮,反而比較像是和水果談戀愛。我們喜愛的水果可以滿足感官,像是美麗的色彩、撲鼻的香味、軟脆的口感、或是酸酸甜甜的滋味,水果是生活的美好點綴,也是集植物之美於一身的產物。
既然水果對我們而言一點都不陌生,那麼為何需要製作圖鑑?其實我們對水果的認知大多只侷限在果實,對其它的植物知識,如分類科別、植物家族或葉片、花朵等,大多一無所知,因此這本『菜市場水果圖鑑』特別邀請插畫家林松霖先生,以精細的生態插畫風格,並參考博物誌的描繪方式,將水果的植物原貌一一呈現在每一種水果的主圖內,包括重要的枝條、葉片、花朵、果實等,果樹在不同階段的生活史風貌在他的畫筆下完整呈現,這是攝影作品無法辦到的,也是當初採用插畫來描繪水果的主要原因。
此外,台灣的農業技術發達,多年來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水果品種,有的以滋味取勝,有的是香味迷人,有的則是果實碩大、賣相特佳,每一品種的特色大不相同,同時上市的產期也不太一樣,因此本書內容的另一主要部份便是針對品種來做介紹,並將長相差異度大的主要品種一一以繪圖記錄下來,好讓大家更進一步認識它們。書中涵蓋的水果是以台灣本地生產的種類為主,國外進口的種類則不予介紹。
用心享用當季的水果,不苛求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適時適食」和「適地適種」一樣重要,消費者採買食物的態度會直接影響生產者的優先取捨,而且購買當地的農產品,不僅合乎節能減碳的大原則,也可鼓勵更多小農從事食物的生產,不用擔心價格無法與大量進口的廉價農產品競爭。
台灣何其幸運,生活在這裡的人都可以開懷享受世上最美味的水果,價格又實惠,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盛產水果,我們要珍惜這樣的自然恩賜以及果農的心血,欣賞水果的美味之外,更要進一步懂得台灣的水果,讓我們從家裡的廚房和餐桌出發,到菜市場學習有關食材的一切,用心飲食,吃在地,吃當季,真心感謝台灣土地的賜予。
作者序
台灣是水果天堂
台灣得天獨厚的氣候及地理條件,讓寶島的水果生產獨步全球,不僅一年四季都有各式各樣的水果可供享用,加上精益求精的品種改良和栽培技術,讓台灣的水果品質聞名全世界,堪稱是名副其實的水果天堂。
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但因為海拔高度不同的環境條件豐富,以致熱帶至寒帶的氣候條件都有,所以可供栽植的水果種類繁多,像是來自中國的梅、李、桃以及源自中亞的蘋果、葡萄等溫帶水果,或是源自東南亞的楊桃、芒果、蓮霧、香蕉以及中南美洲的番荔枝(俗稱釋迦)、百香果、鳳梨、三角柱仙人掌(俗稱火龍果)、酪梨、番木瓜(俗稱木瓜)、番石榴等熱帶水果,都來到台灣寶島落地生根,並自行研發出許多優異的品種,讓大家的飲食生活增色不少,香甜可口的鳳梨、芒果等更成為來台的觀光客不可錯過的熱門水果。
台灣果農的卓越栽培技術和勤勉的天性,屢創佳績,讓台灣的好水果聞名於世。像是高價的黑系列蓮霧,如黑珍珠、黑金剛、黑鑽石,不僅個頭大、水分多,也甜美得讓人垂涎三尺,它們的特殊栽培技術成為台灣果農的重要資產。
但是水果王國的美稱並不全然都是光明面,以往為了栽植高單價的溫帶水果,大量開發中海拔山區,雖然我們得以享受水梨、蘋果的甜美滋味,但也造成一大片一大片的原始森林消失。加上溫帶果樹對台灣中高海拔環境的適應力較差,以致疾病叢生,而且碩大的果實不只是我們愛吃,大自然裡的鳥兒、蟲兒也難得有果實大餐可吃,與生物爭食的結果造成農藥大量施用,同時還要使用肥料才能生產美好的果實,更對土壤、水源造成污染。
近年來重新檢視國土保育的呼籲日益受到重視,或許我們也應該重新思索台灣的水果產業,如何在生態保育與水果生產找到一條平衡且可行的路。至少日本木村阿公近三十年的摸索,已經清楚指出未來農業可以依循的方向,保護珍貴的土壤,恢復土壤生態系的平衡,才能種植出有益人們健康的水果。「適地適種」絕非口號,而是可以落實在栽培上。
但願有朝一日,台灣的水果天堂美名不再是以種類、數量或是美味而稱冠,而是以對土壤、生物、生態友善而聞名於世,這樣我們吃的每一口美味的水果才真正值得驕傲,同時也對每個人的健康有益。
這個夢想或許困難,但對台灣技術一流的果農而言,與其大量生產廉價的水果,不如另闢戰場,生產單價較高且對生態友善的水果。每每看到盛產的水果價格崩盤,政府收購後任其腐敗,不僅農民的心血付諸流水,也浪費了許多資源。深深覺得台灣水果生產的轉型一定要做,否則年復一年,台灣的水果王國金字招牌恐怕會日益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