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詳解四書三玄完結力作!
世道如此混亂,我們該如何安定身心,建構理想的世界?
其實,只要從個人的「修身」做起,朝「至善」的目標邁進便能達成。所謂「止於至善」,即是生生不息邁向善的境界,《大學》所提及的「至善」著重人際關係適當的實現;《中庸》則更深層地推及人類與萬物合一的可能性。
人我及天人合一,相信理想境界亦不遠矣。
讓天下趨近於理想境界的學問──
研讀《大學》,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適當關係,
探索《中庸》,思考人類與天地萬物之間融合的可能性。
「止於至善」一詞出於《大學》開宗明義的三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麼是「至善」?依據儒家的說法,「善」是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獨自生存,因此「善」是我們修養自己、成就人生的必經之路。以個人而言,「至善」是盡到與人相處時的職責。
儒家思想發韌於孔子,完成於孟子,應用於《大學》,結晶於《中庸》。在本書中,《大學》只占三分之一的篇幅,談的較多的是《中庸》。如果《大學》是大學生的教材,《中庸》就是研究生的讀本了。《中庸》的一開始就提及:「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此三句話聚焦於人的生命原貌與人生正途。人之「道」是擇善固執,人之「性」是向善,將兩者連結在一起的是「明善」及「誠身」。《中庸》以此為出發點,進而把人類與天地萬物融合成一個整體來思考,提出一系列讓人「心嚮往之」的論述,而人類在世間所能期望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此,很明顯的,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止於至善」。
儒家有這麼美妙的觀點,無論其是否能夠實現,我們皆應盡力學習認識其價值。
◎傅佩榮解讀經典全系列:
《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
《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
《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
《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
《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
《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39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著有:《釐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慧的高峰》(以上四書為「傅佩榮談身、心、靈整合」專書)、《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章節試閱
古代有大學,相對的,也有小學。
古代的小學,教的是灑掃、應對、進退,每個人都要進小學。讓小孩們在融入社會前,在家庭、學校之中,與人相處時,能夠習得基本的生活規範,並懂得「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
孔子小時候念過的鄉村學校,是屬於小學的範圍,滿十五歲時,就可以上大學了。但是大學並非每個人都能念,只有那些將來有機會當上官員的貴族子弟,以及民間的俊彥之士,也就是少數特別傑出的年輕人,才有這樣的機會。古代大學的基本目的,是要讓人能夠做官,因此會學習做官所須具備的條件和修養。所以一般人都知道《大學》有「三綱八目」,最終目的是要「治國、平天下」。
大家對於《大學》的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應該都是耳熟能詳,至於這本書的重要性何在?我先把它的背景大概說明一下。
小標:《大學》的背景(小標的部分,以下皆以加粗及加外框線呈現)
古代有五經:《易經》、《詩經》、《尚書》之外,還有《禮經》與《樂經》。
《樂經》已經失傳了,《禮經》包括三部分:《儀禮》、《周禮》與《禮記》。儀禮介紹的是古代社會生活之中的各種儀式,包括男子二十歲加冠的冠禮、結婚的婚禮、喪禮與祭禮,還有同鄉的人喝酒、讀書的人見面等禮儀,這些都是儀禮的範圍,細節非常瑣碎。周禮是周朝的各種制度,三百六十行每一個行業都在內。但是時代更迭之後,制度大多已經更改,所以《儀禮》和《周禮》,一般人不太能夠理解,到漢朝時很多人已經弄不清楚,今天也很少有人去研究它們。《禮記》是把「禮」的精神,做比較完整的說明,反而流傳了下來。
東漢的鄭玄曾注解《禮記》,今天我們所讀的《禮記》就是鄭玄編注的。《禮記》分《大戴禮記》與《小戴禮記》,我們所讀的是《小戴禮記》四十九篇。這四十九篇中包含《大學》與《中庸》,所以它們是《禮記》裡面的兩篇文章。漢朝之後一直到唐宋的學者,在這方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心得,也沒有特別重視它們。
宋朝時儒學和佛學都很發達,兩者相比較可知,佛教的思想系統非常完備。佛教有幾個大的宗派,從三論宗、天臺宗、法相唯識宗,一路到華嚴宗,以及後來禪宗的思想,從中可以看出佛教的體大思精。而儒家的學說只用《論語》、《孟子》的格言與簡單對話,無法和佛教複雜深刻的思辨相對抗,所以宋儒開始研究《大學》與《中庸》這兩篇,並把這兩篇抽離出《禮記》,獨立成兩本書。南宋時,朱熹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一本書,以《四書章句集注》六字做為書名,於是這四本書常以《四書》一詞統指之。
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
這六字書名中所謂「章句」指的是《大學》和《中庸》,因為古代的書沒有標點符號,朱熹把這兩篇分章分句,並以自己的思想作注解,然後添加他認為遺漏的章句;而書名中的「集注」則是把歷代以來對《論語》、《孟子》的注解匯合起來。所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中,《大學》、《中庸》以章句為主,大多是朱熹個人的解釋;《論語》、《孟子》是集注,把各家注解合起來放在書中。編成之後,《四書章句集注》逐漸變成讀書人的教科書,尤其是明朝之後實施的科舉制度,都以朱熹這本書做為教材。原因之一是明朝的皇帝也姓朱,用自家人的書比較放心。但是這六百多年來,大家都讀朱熹的章句集注,以為他的注解就是標準的解釋,問題就產生了。
朱熹是一個哲學家,有自己的思想體系,歷來都是學者注解六經,他卻反過來用六經注解他的思想。在為《四書》做章句與注解時,處處表現他個人的見解。他認為講解不夠清楚的地方,就加上自己的看法。最典型的做法就是他把人性分成兩半,一半是天地之性,叫做「天理」,就是仁義禮智,這是善的;另一半是氣質之性,因為人生下來有身體,所以有各種特殊的氣質,而氣質有清有濁,會產生遮蔽。
人有「天理」做為本心,是善的;但氣質會遮蔽與阻礙本心,所以人要學習把它去掉,讓天理出現。他稱此為「複其心」,也就是恢復個人的本心,這是朱熹的思想立場。但是如何去掉這種遮蔽呢?在《大學》裡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朱熹說《大學》可能是曾子所作,而《中庸》則是子思的作品。他認為孔子是儒家的第一代,《論語》記載了他的學說;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寫了《大學》;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寫了《中庸》;然後才是孟子,這樣形成代代相傳的系統。但這個說法是無法成立的,因為根據後代學者的研究,《大學》與《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而《禮記》一書是在秦漢之際編成的,也就是戰國結束之後到秦朝、漢朝之間方才成書。也許書的材料是古代的,但經過研究,《大學》、《中庸》的成書年代不可能比《孟子》更早。
生活在南宋的朱熹為了提高這兩本書的地位,就提高了作者的輩分。更大的問題是,他在編四書時,把《大學》排第一,《中庸》排第二,《論語》排第三,《孟子》排第四,這樣的順序讓人無法接受。儒家的定義是《論語》第一,《孟子》第二。就算《大學》是曾參寫的,記錄孔子主要思想的《論語》卻被排在第三,實在是沒道理的。朱熹認為《大學》是初學入德之門,也就是說讀完《大學》這本書,就知道怎麼進入德行的世界修養自己,所以要放在第一,《中庸》第二,讓「論、孟」放在後面。事實上《大學》與《中庸》這兩本書是完全不同的,《中庸》的內容很深入,《大學》則較淺顯,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它們各自的特色。
*摘錄自《止於至善》,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本書
古代有大學,相對的,也有小學。
古代的小學,教的是灑掃、應對、進退,每個人都要進小學。讓小孩們在融入社會前,在家庭、學校之中,與人相處時,能夠習得基本的生活規範,並懂得「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
孔子小時候念過的鄉村學校,是屬於小學的範圍,滿十五歲時,就可以上大學了。但是大學並非每個人都能念,只有那些將來有機會當上官員的貴族子弟,以及民間的俊彥之士,也就是少數特別傑出的年輕人,才有這樣的機會。古代大學的基本目的,是要讓人能夠做官,因此會學習做官所須具備的條件和修養。所以一...
作者序
「四書三玄」本來包含七本書,但因為其中的《大學》與《中庸》篇幅太少,經常被合為一本,結果就成了六本書。我為「四書三玄」作了「譯解」,並陸續出版了上課講解這些經典的詳說本。
許多讀者說,他們從詳說本的獲益更大,因為我在講解時,引述了不少故事、案例、個人經驗與心得,使枯燥的原典變得較為活潑有趣,可讀性更是顯而易見。
《大學》與《中庸》是這一系列研究中最後完成的兩本。我們學習經典,一開始時必須借助古人的注釋,但是古人的觀點見仁見智,這時該如何取捨?以《大學》為例,朱熹與王陽明關於「格物致知」的看法就南轅北轍、無法相容。我們只有力求客觀,避免先入為主,認真探討其中合理的思維。
古人與我們一樣,會從生活經驗中歸納出深刻的智慧。因此,我在詮釋時所採取的標準有二:
一是經典本身的主要概念與各章節必須圓融一致;
二是經典所提及的道理,必須與今日生活經驗相互印證。
《大學》與《中庸》屬於儒家經典,而儒家的源頭是《論語》及《孟子》。因此,我在講解過程中,盡量引述孔子與孟子的言論。從整體看來,「四書」確實展現了「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特色,提供了我們今日所需要的價值觀。
傅佩榮
「四書三玄」本來包含七本書,但因為其中的《大學》與《中庸》篇幅太少,經常被合為一本,結果就成了六本書。我為「四書三玄」作了「譯解」,並陸續出版了上課講解這些經典的詳說本。
許多讀者說,他們從詳說本的獲益更大,因為我在講解時,引述了不少故事、案例、個人經驗與心得,使枯燥的原典變得較為活潑有趣,可讀性更是顯而易見。
《大學》與《中庸》是這一系列研究中最後完成的兩本。我們學習經典,一開始時必須借助古人的注釋,但是古人的觀點見仁見智,這時該如何取捨?以《大學》為例,朱熹與王陽明關於「格物致知」的看法就南...
目錄
目錄
前言
自序
大學
序○1 《大學》這本書
第一講
1 大學之道
第二講
2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3 物格而后知至
第三講
4‧1 所謂誠其意者
4‧2
《詩》云:瞻彼淇澳
第四講
4‧3 〈康誥〉曰:克明德
第五講
5 所謂脩身在正其心者
6 所謂齊其家在脩其身者
第六講
7‧1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
7‧2 是故君子有諸己
第七講
8‧1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
8‧2 《詩》云:殷之未喪師
第八講
8‧3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
8‧4 是故,君子有大道
中庸
序○2 《中庸》這本書
第一講
1 天命之謂性
2 仲尼曰:君子中庸
第二講
3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
4 子曰:道之不行也
5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6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
7 子曰:人皆曰「予知」
8 子曰:回之為人也
9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
10 子路問「強」
第三講
11 子曰:素隱行怪
12 君子之道
第四講
13 子曰:道不遠人
14 君子素其位而行
第五講
15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
16 子曰:鬼神之為德
第六講
17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
18 子曰:無憂者
第七講
19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
20‧1 哀公問政
第八講
20‧2 天下之達道五
20‧3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
第九講
20‧4 齊明盛服
20‧5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第十講
20‧6 博學之,審問之
第十一講
21 自誠明
22 唯天下至誠
第十二講
23 其次致曲
24 至誠之道
25 誠者,自成也
26‧1 故至誠無息
第十三講
26‧2 天地之道
27 大哉!聖人之道
第十四講
28 子曰:愚而好自用
29 王天下有三重焉
30 仲尼祖述堯舜
31 唯天下至聖
第十五講
2 唯天下至誠
33 《詩》曰:「衣錦尚絅」
目錄
前言
自序
大學
序○1 《大學》這本書
第一講
1 大學之道
第二講
2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3 物格而后知至
第三講
4‧1 所謂誠其意者
4‧2
《詩》云:瞻彼淇澳
第四講
4‧3 〈康誥〉曰:克明德
第五講
5 所謂脩身在正其心者
6 所謂齊其家在脩其身者
第六講
7‧1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
7‧2 是故君子有諸己
第七講
8‧1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
8‧2 《詩》云:殷之未喪師
第八講
8‧3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
8‧4 是故,君子有大道
中庸
序○2 《中庸》這本書
第一講
1 天命之謂性
2 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