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月刊》公平正義類2012最佳書獎
亞馬遜網路書店「核能工程」暢銷書榜第一名
《柯克斯書評》2012年最佳書獎
「閱讀西方」非文學類2012最佳書獎
《瓊斯夫人》雜誌 2012年最佳書獎
科羅拉多2013最佳書獎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胡湘玲 汗得學社社長、《太陽能源》作者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歐陽敏盛 核能科技協進會董事長
戴立忍 金馬獎、亞太影展最佳導演
具名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我在核輻射中長大》的故事分成兩條主線:一個女孩(作者自己)在核輻射外洩陰影下的成長路,以及美國的核武生產重鎮洛磯弗拉茨(Rocky Flats)的汙染與抗爭故事。
洛磯弗拉茨是一個美麗的小鎮,美國軍方和原能會以「蘋果計畫」為代號,宣稱將設置一座可增加就業機會的化工廠,來掩護核武工廠的進駐。一九六九年的母親節,工廠意外大火,輻射污染外洩,但是當地新聞報導只有寥寥數語。作者的長輩之間瀰漫一股氣氛:不要打聽意外事故的消息。但隨著親友鄰居罹癌人數漸增、聯邦調查局進駐工廠展開大搜索行動,被掩蓋的事實也逐漸浮上臺面,隨後的纏訟、賠償、受污染土地的清理……等等,歷時數十載。
作者根據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又努力爬梳史料、四處訪談、深入調查,寫就一部流暢動人的報導文學作品,佳評如潮。
沉默、和它隱藏的祕密,代價很高,但要到最後才會知道有多高。
沉默的平靜表面下,躲著不同程度的祕密,
就像平靜的水面下,藏著可怕的深淵……
關於核武器和核能的決定,影響非常深遠,
有時還會出現我們不想要的結果。
我們在一開始能做的最重要決定,就是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或者,繼續保持沉默。
——本書作者,克莉絲坦‧艾芙森
作者簡介:
克莉絲坦‧艾芙森
Kristen Iversen
成長於美國科羅拉多州阿瓦達(Arvada),鄰近洛磯弗拉茨(Rocky Flats)核武廠。在丹佛大學取得文學博士學位後,
於曼非斯(Memphis)大學擔任創新寫作藝術碩士學程主持人,並出任多次獲獎的《Pinch》文學雜誌總編輯。暑期則在紐奧良大學指導在職進修藝術碩士班,或在墨西哥的聖米格爾德阿連德、蘇格蘭愛丁堡任教。曾寫作《莫莉‧布朗》(Molly Brown: Unraveling the Myth)傳記(莫莉‧布朗是鐵達尼號船難的倖存者、著名慈善家),獲得科羅拉多傳記寫作獎和芭芭拉‧蘇德勒非文學獎。又以本書獲得邦諾書店2012年度「發現新人大作家獎」。育有二子,目前住在曼非斯。
譯者簡介:
葉偉文
1950年生於台北市。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畢業,原子科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台灣電力公司放射試驗室主任,現任台電緊急計畫執行委員會執行祕書,長期從事和游離輻射防護有關的工作,注重環境保護的問題。譯有《愛麗絲漫遊量子奇境》、《矽晶之火》、《幹嘛學數學?》、《物理馬戲團 I~III》、《統計,改變了世界》、《不可忽視的印度》、《不懂科學會倒大楣》等四十餘本書(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則故事,若發生在今日,必然是頭版頭條新聞……一大片區域居然籠罩在核輻射的持續污染效應當中。作者文筆洗鍊、充滿感情,又帶有深刻的洞察力……這個國家的每一位立法者都應當一讀。
——博許(Richard Bausch),作家
文筆優雅淒美……訴說了美國鈽核武工廠的可怖和無恥。
——柏德(Kai Bird),普立茲獎得主
對於「資訊不透明」所帶來的風險,本書做了強而有力的檢視。
——《紐約時報》
面對強權,習於沉默隱忍,將為社會帶來災難。
——《瓊斯夫人》雜誌
震撼人心的故事,描寫了一處凶險之地、一段無知的年代。
——《亞特蘭大月刊》
令人震懾的回憶錄……對美國的核武計畫做了詳盡的研究……其中的故事和教訓,值得我們仔細閱讀和牢記。
——英國《電訊報》
作者回憶了紛紛擾擾的童年,以及政府與企業對於環境和公眾健康的蓄意忽視……娓娓道出了深藏在家庭中與政府機構裡的不可告人之事,不禁令人驚顫。
——《連線》雜誌
有力而美麗的作品。對於奮勇抗爭的人們,有莫大的啟迪。
——麥奇本(Bill McKibben),作家
這本充滿吸引力和嚴謹考證的回憶錄,不僅是偉大的著作,也會是您讀過的最重要著作之一。它傳達了愛、美麗、深刻的訊息,是我們生存和幸福不可或缺的。
——杜寇能特(Rikki Ducornet),作家
融合了以事實為基礎的報導,和溫暖的故事,這是不小的成就。
——網路媒體 Salon.com
令人震驚、令人憤怒的故事……作者以無比的才情寫出這本書,提醒我們要避免重蹈核恐怖之路。
——《書目》書評
細膩的報導……作者寫出了引人入勝、也令人不寒而慄的警世故事。
——線上每月書評 BookPage
寫得這麼漂亮、這麼迷人、這麼有憑有據。
——賀茲加德(Mark Hertsgaard),記者、作家
精采絕倫的書。完美的精雕細琢與架構,正有如精密組裝的氫彈核心(鈽引爆器)。這是對美國核武軍火工業的強力控訴。
——溫徹斯特(Simon Winchester),作家
驚悚大師希區考克會怎麼看待這本書呢?作者融合了經典恐怖故事的所有元素……而故事的真實性,更是扣人心弦,令人心驚膽寒。
——梅森(Bobbie Ann Mason),作家
部分是自傳,部分是調查報導,描寫了將令你魂牽夢縈的故事。
——杜佛尼(John Dufresne),作家
〈恐鈽時代〉
本書忠實的描述了冷戰時期美國的核武工廠在國家安全的大傘下,
隱匿了所用之鈽對工廠四周環境及居民健康的可能危害,
經過有識之士不斷的抗爭與揭發,終於讓能源部決定關閉工廠,
並將埸址轉化為環境保育區。
該事件相關的司法訴訟雖在笫一審由居民獲勝,
在相關的專業證據不夠充分的情境下再審是失敗的。
或許是把大錢投在環境復育使傷害終止,是較爲聰明的做法吧?!
對於關心核能的人,本書值得一讀。
本人有幸在初稿之時能詳閱全文,深覺受益良多,
更印證了本人對核能安全一向的主張——核安資訊透明化,
可以解決大部分人心中的疑惑。
——歐陽敏盛,核能科技協進會董事長,曾任原能會主委
名人推薦:這則故事,若發生在今日,必然是頭版頭條新聞……一大片區域居然籠罩在核輻射的持續污染效應當中。作者文筆洗鍊、充滿感情,又帶有深刻的洞察力……這個國家的每一位立法者都應當一讀。
——博許(Richard Bausch),作家
文筆優雅淒美……訴說了美國鈽核武工廠的可怖和無恥。
——柏德(Kai Bird),普立茲獎得主
對於「資訊不透明」所帶來的風險,本書做了強而有力的檢視。
——《紐約時報》
面對強權,習於沉默隱忍,將為社會帶來災難。
——《瓊斯夫人》雜誌
震撼人心的故事,描寫了一處凶險之地、一段無知的年代。...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母親節火災,一九六九
一九六三那年我五歲。我躺在汽車後座,臉頰貼著椅子睡覺。媽媽抱著卡琳坐在前座。爸爸開著車,一手小心的拿著香菸,憑靠在車窗邊上。我記得爸爸和媽媽都以很酷、很優雅的方式抽菸;我恨不得自己能快快長大,學他們的樣子抽菸。當時是黃昏,我已經很累,但還是胡思亂想。這個春季的星期天,我們有一整天的家庭活動,在科羅拉多山區開了很長的路。
車子轉入我們家所在的詹森街角。我們家是棟方型的小房子,是爸爸離開保險公司的法律職務,自行開業時購買的。這一區的房子蜿蜒排列著,都是一個樣子。前門對著街道有一片大型的觀景窗,兩旁各有兩扇窗戶,後門是拉門式的,後院還有個郵筒。從我們家的觀景窗可以看到遠山,窗外正對著一棵樹。
忽然我媽「哇!」的叫了起來。
我爸爸也喊了一聲「老天爺!」,並把車子停了下來。我趕快跪起身子看出去。
原來我們家失火了,半邊已經被燒掉。車道上停著一輛消防車和一輛警車,紅燈閃個不停。
爸爸立刻跳出車子。媽媽先把手剎車拉起來,也跟了出去。我聽見她對爸爸說:「迪克,我帶孩子們到鄰居家去安頓一下。」我媽媽在面對危機時,總能沉著應付。
豪斯柴爾德太太在她家門口等著我們,手上還提著一雙她女兒的拖鞋要給我穿。她女兒差不多和我同樣年紀。她要我到地下室去休息,還替我準備了一個睡袋。她對我媽媽說:「小孩子沒有必要看這種亂七八糟的場面,她待在下面會很舒適。」接著她建議大人們先喝一杯酒,再抽根菸定定神。媽媽點點頭。當他們走上樓梯的時候,我聽到母親說:「一定是有人打開了克莉絲臥室的檯燈,使得窗簾燒起來。」
這些話一直在我腦海裡盤旋,直到我相信自己就是這場火災的罪魁禍首。我還清晰記得床邊檯燈的景象,它的黃銅開關以及橘黃色的燈泡。開燈的時候,燈泡摸上去總是暖暖的。
多年以後,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數十年後,當我們把這段往事告訴父親時,他笑著告訴我說:「克莉絲,那場火災不是你引起的。應該是你媽和我的錯。我們坐在起居室聊天,都喝了一點酒,把沒有弄熄的香菸留在菸灰缸裡,我們兩個都沒有注意到。起火點正是起居室的窗簾。」事實上,我的房間甚至沒有被燒到。
這是我對雙親的印象。就算是天塌下來,仍然面不改色的談笑自若。
※※※
我們租了一間有地下室的公寓,住了一個月,然後搬回重建後的房子。關於這場火災,大家都絕口不提。我們也不太談論那些黑暗、悲傷或令人覺得不愉快的事情。任何與飲酒有關的話題也不在討論範圍內。我的雙親都是很優雅的飲君子,頗好杯中之物。母親能用威士忌和苦艾酒,依正確的比例調出曼哈坦雞尾酒。父親則直接喝肯塔基州生產的威士忌,只是加些冰塊。晚餐之後,等到把孩子們都趕上床,父母親就會調些雞尾酒喝,同時玩玩紙牌,看誰該去洗碗。從臥室裡,我能聽到母親輕輕的笑聲。有時在早上我們要上學時,還會看到洗槽裡堆放的碗盤。
不久之後,我的小妹出生了,取名為卡瑪。儘管我們的住處離博爾德(Boulder)郡很近,「卡瑪」卻不是個嬉皮式的名字。我母親堅持,自己的子女要有挪威味道的名字。於是我們三姊妹分別叫克莉絲、卡琳和卡瑪。
我們家後面的山丘頂上,是阿瓦達(Arvada)市的墓園。在墓園入口處的一塊石頭上,還刻有一八六三年的字樣。這個墓園對小孩子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就像會吸引鐵釘的大磁鐵。在當時,大人都希望小孩子到了某個年紀,就能自己照顧自己,找東西打發時間,就像愛荷華州的家庭式農場一樣。因此,母親也把我們放在後院,讓我們自己玩耍。卡琳和我常常爬過籬笆,到小山丘上去玩。我們組了一個祕密社團,成員就只有我們姊妹兩人。等到卡瑪大到能自己走來走去的時候,也成為我們社團的成員。偶爾我們也讓一些同年紀的玩伴加入,成為臨時性的成員,像寶拉、蘇希和凱瑟。我們穿過後院外的草地,通過一座古老的蘋果園,再越過一條小溪就可以上山。小溪很淺,水流緩緩的,上面鋪著一塊窄窄的木板。水蜘蛛在水面上跳舞。當我們把腳指頭伸進水裡的時候,溪裡的小魚會朝四面八方逃竄。
山頂上,站立著一排排的墓碑。大部分站得高高的,有的卻倒在地上。有些碑石上刻著小孩子的名字,有些甚至刻印著他們的容貌。我們總是盡量避開這類碑石。我們在成排的碑石之間奔跑、尖叫,蒐集著塑膠製的花朵。然後我們會圍成一圈,把蒐集到的塑膠花堆放在中間。我們在小山頂上會遠眺自己的家,並且想像著母親挺著圓滾滾的大肚子,躺在床上等待她下一個孩子到來的情景。這次她相信,自己終於會生一個男孩子。
在更遠的地方,我們可以看見阿瓦達鄉村披薩店和阿瓦達美容院。在我們村莊和遠方的黑色山脈之間,矗立著一座白色的大水塔,孤零零的。這就是洛磯弗拉茨廠的水塔,那裡藏著一座工廠。
這座隱藏著的工廠就是洛磯弗拉茨核武器製造廠。這是一座精煉鈽的製造廠,把鈽純化,做成適用於核彈裡的引爆器。這個工廠還回收其他老舊原子彈裡面的核分裂材料,這工廠可說是美國核武器網絡中很重要的製造樞紐。洛磯弗拉茨廠是全美國唯一的鈽引爆器製造廠。鈽引爆器是一種小型、圓球狀的爆裂物質,能引發原子彈的核分裂連鎖反應。美國核武器的核心裝置,就是這種鈽引爆器。從一九五二年到一九八九年,洛磯弗拉茨廠製造出超過七萬個這種鈽引爆器,每個造價接近四百萬美元。而每個引爆器內所包含的鈽元素,若研磨成可以呼吸的微粒,足以殺死全地球上的人類。
但是洛磯弗拉茨廠最大宗的產出物,還不是這種鈽引爆器,而是那些放射性及毒性廢棄物。在生產核武器的那數十年內,核武器工業界並不太在意自己生產的廢棄物將來該怎麼辦,或對環境有什麼影響。製出每一公克的鈽所產生的那些放射性廢棄物,事實上直到今天還全部與我們同在。
不過在我們的社區裡,沒有人知道洛磯弗拉茨廠在做什麼。這是極為機密的運作,不屬於任何州的法律管轄。
風像平常那樣忽忽吹著。我想像著埋在我們腳底下那些探險家和牛仔的骨骸。傍晚的寒風開始吹上山頂,太陽一下山,空氣變得很寒冷。
卡琳喊著說:「我們走吧!」於是我們連忙跌跌撞撞的跑步下山。我們飛奔過木板和草地,使出全身力氣。因為擔心太陽一下山,鬼魂就會出來遊蕩。我們必須在那之前離開。
*摘錄自《我在核幅射中長大》,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本書。
※ 中文版注:基於篇幅所限,作者允許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將英文版書末的二十九頁完整注解(NOTES),放在「天下文化書坊」(網址:http://www.bookzone.com.tw/)的《我在核輻射中長大》書籍介紹區,供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查閱。作者強調:「本書所有資料都有憑有據,有完整注解可供查閱。」(All the information in the book has been extensively documented and footnoted, and that full footnotes are available.)
第一章 母親節火災,一九六九
一九六三那年我五歲。我躺在汽車後座,臉頰貼著椅子睡覺。媽媽抱著卡琳坐在前座。爸爸開著車,一手小心的拿著香菸,憑靠在車窗邊上。我記得爸爸和媽媽都以很酷、很優雅的方式抽菸;我恨不得自己能快快長大,學他們的樣子抽菸。當時是黃昏,我已經很累,但還是胡思亂想。這個春季的星期天,我們有一整天的家庭活動,在科羅拉多山區開了很長的路。
車子轉入我們家所在的詹森街角。我們家是棟方型的小房子,是爸爸離開保險公司的法律職務,自行開業時購買的。這一區的房子蜿蜒排列著,都是一個樣子。前...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母親節火災,一九六九 008
第二章 桶子與兔子,一九七○ 057
第三章 修女與海盜,一九七四 121
第四章 沙漠輝光行動,一九八九 176
第五章 失控的大陪審團,一九九一 222
第六章 末日景象,一九九四 244
第七章 再度失火,二○○三 276
第八章 底下是什麼? 304
終曲 344
致謝詞 348
洛磯弗拉茨廠大事年表 351
注記 356
目錄
第一章 母親節火災,一九六九 008
第二章 桶子與兔子,一九七○ 057
第三章 修女與海盜,一九七四 121
第四章 沙漠輝光行動,一九八九 176
第五章 失控的大陪審團,一九九一 222
第六章 末日景象,一九九四 244
第七章 再度失火,二○○三 276
第八章 底下是什麼? 304
終曲 344
致謝詞 348
洛磯弗拉茨廠大事年表 351
注記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