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序
決心有多大,你就能飛多高
這本書除了是《每一天為自己加分》的全新改版,還有部分文章收錄自我之前的一本書《與成長同行》。
也許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每當我看到一個現象或狀況,或聽到一句話、一個故事,我常會思索,產生聯想,並加以引伸,加上自己的心得,就成為一篇文章。
這本書裡大部分的文章,都是這樣寫出來的。我希望能藉由書中的內容,與每一位對未來充滿理想與願景的讀者們一同分享,如何將你的期望與決心,化為具體的實踐力,一步步穩健的朝目標邁進。
其中一篇,我分享了一位美國頂尖飛行員的故事。
當我問他,是如何從一群想飛上高空的優秀人才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一位美國海軍最高層次、技術難度也是最高的戰鬥機飛行員(Top gun),我很清楚的記得,他神情頓時嚴肅起來。
他低下頭,想了一會說:「大概是因為我比他們更想飛吧!」
你有多想飛
這一幕,這一席話,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很多時候,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更強烈的動機。
我們要真的很想更快樂,才會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我們都希望工作可以發展得更順利、更成功,人生可以活得更充實、更精采,但夠不夠全心投入呢?
我們真的希望自己與家人、同事、朋友能相處得更好,就要全力以赴學習正面的態度,多多留意他人的優點,表逹我們的讚美與感謝。
我們要真的希望自己能愈來愈有自信,愈來愈喜歡自己,接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而且還是獨一無二的人。這種嚮往,就是我們努力追求這些目標的最強動力。
我記得美國總統林肯曾經說過,當你下定決心想要成為一位律師,說出來,並且寫下來,你幾乎已經達到這個目標的一半了。
那麼,現在的你,有多想飛呢?
為成為更好的自己做準備
如果你也擁有如此決心,那麼我想,你一定可以離成功更近一些。
我在書中也進一步分享,如何將這股決心,化為具體的實踐力,為未來有一天,成為更好的自己做準備。其中一個關鍵的能力是「溝通」。
要想出人頭地,必須學會溝通。但我們必須自問,從小到大我們有誰學過溝通?從來沒有,因為聯考、學測都不考溝通。甚至我們會以為溝通是不用學的;溝通就是講話而已。
其實,不同層次的溝通,效果差距甚大。
例如:你是一位經理,希望大家能相互信任,於是對同事說:大家在一起工作應該彼此信任,勿猜忌,勿懷疑,肝膽相照、開誠布公才是最好的相處之道(一般都是這樣說的)。
你也可以換一種說法:多年前,我們公司的創辦人有一天下班後去工廠。他發現庫房的門是鎖著的,於是就從工作枱上拿了螺絲刀將門鎖硬撬開,將被破壞的鎖座掛在門把上,並且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此門永遠不再關閉,還簽上自己的名字。因此我們公司企業文化中最寶貴的就是──信任。
你一定比較喜歡第二種方式的溝通,對不對?也更願意在這個團隊中信任彼此(這段故事是惠普公司創辦人惠尼的真實事例)。
如果能把溝通的本事練好,一定比較有影響力,成功的機率也較大。
我年輕的時候,常聽到有人說:我這個人就是這脾氣,老子天不怕地不怕,頂多辭職不幹……好像獨行俠、硬碰硬、故意跟別人作對,是令人引以為傲的事。但今天再聽到有人說這些話,你不但不會覺得他有什麼了不起,反而覺得滿可惜的。因為,他的個性恐怕會成為成功的阻礙。
今後重視的是團隊,今後重視的是合作。
過去的你,可能是在只重視考試成績的過程中長大;可能發現工作上強調的也多半是個人的表現和業績數字。然而人際關係、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怎麼樣才能更受歡迎,是不是也需要你下番功夫才能具備呢?
人生只有一回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到了我這個隨心所欲的年紀,回顧一生,真的有相當多的感觸。
要是有人問我,到了這年紀,最想弄清楚、最想找到答案的是什麼?我可能會說,我最想知道,我有沒有好好過這一生?
我有沒有打從內心深處,對擁有的一切充滿感激?有沒有一顆寬恕他人的心?(這真是最難做到的德行了。可是,我不知道一個不能原諒他人的人,怎麼會快樂)我有沒有常與家人相處談心?有沒有和好友分享、共處的美好時光?有沒有每一天為了目標全力以赴,也不忘享受當下的充實與快樂?
我也常常有一個強烈的念頭就是,為什麼我的機運那麼好?
所以我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與讀者分享一些理念、想法。如果這些想法能促使你燃起更強烈的進取心,那我將是世界上最有成就感的人。
最後,我必須說,我不相信成功有祕訣或捷徑,也不相信人會因為看了一本書就成功。《聖經》流傳已經快兩千年了,有多少人是因為看了《聖經》就成為聖人的?
但我真的相信書會啟發我們的思維。
閱讀會帶給我們憧憬。
能讓我們未來的人生建築在美好的憧憬上,不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