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3 項符合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用人文科學搞懂消費者,解決最棘手的商業問題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3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版本一:毒辣的批判用字,詳實的...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無評分  2015/11/28
版本一:毒辣的批判用字,詳實的案例與操作流程,把「以人為本」的洞察概念講地清清楚楚。受夠浮誇的設計思考課程與創造力開發?好好讀讀這個。 版本二:剛泡好咖啡。對著電腦,路上無車無人,夜深無聲。浮誇歡樂的創造力開發課程、虛無的大數據分析傷害太深,該好好讀讀這本書,探求「以人為本」的...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用人文科學搞懂消費者,解決最棘手的商業問題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用人文科學搞懂消費者,解決最棘手的商業問題

作者:麥茲伯格拉斯穆森 / 譯者:廖建容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6-27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用人文科學搞懂消費者,解決最棘手的商業問題

內容簡介

對人正確的理解,是帶領公司走出迷霧的關鍵。

  關於企業經營上的種種疑問,例如:什麼產品最好賣?顧客最願意接受的價格為何?Google眼鏡的預期銷量……幾乎都可以仰賴大數據來預測和解讀,這項新興科技,卻讓我們逐漸與消費者真實生活中豐富多彩、但不能量化的訊息隔絕。若將思考的工作轉嫁給大數據,不關心消費者的內心感受,我們很容易失去對自己公司及產業的想像力和直覺,誤判市場需求的演變。

  大家普遍認為,消費者都是理性的決策者,可以依據個人偏好,做出最佳判斷。企業只要透過問卷調查、焦點團體,問對問題,分析對資料,就能了解消費者真正的行為。

  真是這樣嗎?

  兩位研究人類行為的專家,在本書不僅釐清這些假設引導企業犯錯的可能性,更提出人文科學的方法,透過對「使用現象」的描述,細微觀察消費者使用產品或服務時的情境與感受,才能看清消費需求變化的脈絡。

  因此,三星不再思考「如何賣出更多電視」,而是了解「電視擺在家中會產生什麼樣的現象」,因而發現,在消費者眼中,電視機不是電子產品,而是傢俱。樂高的研究人員花時間觀察孩子怎麼玩積木,理解孩子玩耍的目的與體驗,才意會出樂高積木的核心價值。

  英特爾、愛迪達、康樂保(Coloplast)等企業也運用人文科學的方法,有效解決各種問題,包括:為公司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驅動成長、改善銷售模式、了解組織的真實文化,在新市場找到立足點等。

  樂高執行長更指出,當企業依複雜的人類行為來制定策略,將可創造驚人的影響力與價值,在充滿變數的環境中,找出一條新路。

名人推薦

  儘管現代計算機擁有強大的分析能力,若全盤仰賴大數據代替我們思考,透過細致觀察來認識世界的能力就會開始退化。有時,我們只能憑藉認真而耐心的親身觀察,靜下心來深入思考「厚數據」,才能把問題解決。──《華爾街日報》

  成堆的報表、市場分析和海量資料遮蔽了我們的雙眼,使我們忽略了公司的產品或服務賴以存續的使用者經驗。本書作者讓我們看見,大談經營智慧的喧囂聲往往掩蓋了所有事物的核心──人類的經驗。當某些企業願意停下腳步,深入了解人類的經驗,就能經歷起死回生的逆轉勝。許多全球數一數二的大企業都是最佳見證人。錯過麥茲伯格與拉斯穆森提出的真知灼見,你必定抱憾終身。──《困難的對談》(Difficult Conversations)共同作者 漢(Sheila Heen)

  本書作者把企業主管知道情況不太對勁,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的混沌經驗,比喻成走進一團迷霧。麥茲伯格與拉斯穆森向企業建議的對策是,用「使用者意會」這個源自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和民族誌)的非線性思考方法,透過判斷力與直覺找出答案。
  麥茲伯格與拉斯穆森先提出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許多假設:人是理性的動物,掌握了所有的資訊;未來的世界和現在沒有兩樣;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所做的假設,都是客觀而且毫無偏見的。然後指出這些假設的謬誤,並提供一個新的思考方法。
  以樂高公司為例,它在2000年初期面臨銷售下滑的困境,在新任執行長的帶領下,樂高透過新的思維,重新看見遊戲對兒童的意義。愛迪達也運用使用者意會,發現公司的核心訴求不再是職業運動員,而是想要擁有更健康、更美好生活的所有人。本書提出了極有說服力的論點,極具參考價值。──《書單》(Booklist) 雅各布斯(Barbara Jacobs)

  本書展現了一個事實:當企業以人類行為的複雜性為依據來制訂策略,將可創造驚人的影響力與價值。任何一位領導者若想要在艱困而且充滿變數的環境中,帶領公司走出一條自己的康莊大道,大步邁向未來,必讀本書。──樂高執行長兼總裁 納斯托普(Jorgen Vig Kundstorp)

  麥茲伯格與拉斯穆森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觀點,透過人文科學的思維來面對企業所面臨的挑戰。作者借助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為我們找到了新的導航工具,這個工具將可以帶領我們穿越日益複雜的世界。本書非常值得一讀,我極力推薦。──杜克企業訓練中心(Duke Corporate Education)執行長 坎寧(Michael Canning)

  本書從批判的角度指出,當我們拋棄與生俱來的直覺式理解,選擇抽象的技術性操弄,必須付出多麼慘痛的代價。當企業的存續需要仰賴對顧客的經驗、想法與生活做出迅速回應時,代價尤其慘重。麥茲伯格與拉斯穆森幫助我們意識到,普遍存在於企業界的慣性思維,阻礙了我們發揮真正的想像力並看見做為一個人的意義。──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哲學系教授 卡曼(Taylor Carman)

本書提供不少實用而值得深思的觀點,對於二十世紀社會理論家的概述與其觀點的可能應用,是一個很好的入門。──《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茲伯格(Christian Madsbjerg)


  ReD 聯合顧問公司創辦人、客戶關係總監,將人文與社會科學工具應用於企業界的重要先驅,專注於發掘人類行為的研究方法,並為許多《財星》(Fortune)三百大企業最高階主管提供策略建議。曾在哥本哈根和倫敦攻讀哲學與政治學,擁有倫敦大學碩士學位。

拉斯穆森(Mikkel B. Rasmussen)

  ReD 聯合顧問公司創辦人、歐洲分部總監,創新與商業創造力專家。他曾與歐洲愛迪達、樂高以及諾和諾德等企業高層主管密切合作,促成突破性科技與產品的問市。荷蘭馬斯垂克大學創新管理學士,丹麥洛斯基爾德大學(Roskilde University)行政與經濟學碩士。

譯者簡介

廖建容


  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曾在外商公司工作,亦曾在大學任教,目前專職從事翻譯工作。

  譯作有《自由書寫術》、《我是一枝愛寫作的鉛筆》、《喚醒心中的領導者》、《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扭轉人生的10句話》、《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天使歸鄉》、《學校沒教的10件事》、《慈悲‧覺醒‧每一天》、《一直在路上》、《對手偷不走的優勢》等書。
 

目錄

序 海量資料的深厚感動/蕭瑞麟
序 公事包裡的哲學家/胡哲生
序 撥雲見日的研發人生/吳仁麟

前言
第一章    航行在迷霧中

PART 0NE對人的謬誤理解
第二章 商業分析、資料與邏輯──慣性邏輯問題解決思考模式
第三章 發揮創意──跳脫框架的問題解決思考模式

PART TWO對人的正確理解
第四章 人文科學
第五章 浴火重生的樂高
第六章 康樂保的產品設計
第七章 英特爾與愛迪達的企業策略
第八章 如何遇見撥雲見日的一刻
結論
 



海量資料的深厚感動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這本書教我們重新認識人的行為。那些喜歡玩「海量」(Big Data)的專家們要注意了,這本書將告訴你們,當你們全心玩海量資料,卻不重視深厚的「行為」資料時,千萬元的投資將會泡湯。

  我認為,任何主導或參與創新的人都不能不看這本書。其實,這本書不是給「人類學家」看的,而是要我們要學人類學家一樣的敏銳去觀察資料。想創新,卻一味地追求技術,而不去了解使用的人,那創新推出後乏人問津,也就理所當然了。

  對那些自以為用大量數字就可分析出創新洞見的人,這本書卻提醒我們,「不用數字」的力量可能遠遠大於海量的資料分析。好好訪問一位使用者,可能比花幾百萬元去做一千家企業的問卷調查有用。「海量資料會帶來客觀的分析,然後產生科學的洞見」,這個假設在社會科學,也就是處理與人類行為有關的「軟科學」(soft science),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我很喜歡這本書提出的三個觀念。

  第一,原來研發中心之所以會推出很離譜的新產品,是因為受慣性思考所害。許多代工型科技業走不出成本競爭的困境,不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力,而是因為被自己過去的「成功」所綁架了。一直習慣代工的勝利方程式,所以整個公司就產生慣性,而慣性衍生惰性,就不思進取了。不少電腦製作商找來設計師,希望美化一下產品外觀,以為這樣便可以打敗蘋果的筆電、iPhone、iPad,卻不知蘋果真正的勝利不是外觀,而是對使用者行為深厚的認識。企業會去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或社會經驗工程(socail experience engineering)等工具,就是被自己的思維慣性所制約。對不起,重點不是「工具」啊,而是謙卑地去了解人的行為。這本書如暮鼓沉鐘般地敲醒我們。

  第二,原來使用者的經驗來自他們的意念(sensemaking,也可翻譯為「意會」)下手。人類的經驗,有理性的,也有不理性的;有客觀的喜好,也有主觀的偏好。人的意念就是理性與不理性;客觀喜好與主觀偏好的混搭。這本書提醒我們不要只迷信海量資料、公式化的問卷以及結構化的焦點訪談。真正重要的是多花點時間去了解使用者的意念。

  第三,原來,凡是人的行為都會有脈絡。人類學家研究的其實就是人的生活脈絡。樂高玩具公司透過脈絡分析發現,使用者愛的原來不是玩具,而是與朋友共同合作的經驗。三星透過脈絡分析也才體會到,電視原來不是電器,而是傢俱。客觀的分析巨量的資料,只會讓你愈來愈遠離人的行為脈絡。只有細心地去理解人的行為脈絡,才有可能由這些深厚的資料中獲知感動的元素。

  深厚的感動,原來遠比海量的資料來得重要。《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教我們由人的行為中發現清晰的脈絡,了解創新的秘訣。

蕭瑞麟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那一年,我奉命在公司內成立了研發中心。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媒體產業的研發中心,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所以我們根本不知道該到那裡去找研究員。不過,後來我發現,這其實是蠻好的差事,做一件沒人做過的事最大的好處是,因為沒得比,你會是唯一也永遠是第一,我是說,至少,你是第一個做的人。

  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地學,但是對於研發工作的信念一直是很清楚的,就是要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為中心。研發工作必須從了解人的需要做起,產品的價值是由人所解釋出來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當然,科技有時也會泯滅人性)。

  於是我們先找到兩位研究員,一位是哲學博士,一位是心腦科學碩士(他同時也是資深電玩迷)。試著從不同的專業領域來理解人。從心理到生理,從靈魂到肉體,我們盡其所能地去探索人的各個層面,不斷問自己:「人是什麼」,愈探索愈是樂趣無窮。

  慢慢的,可能是看到我們玩出一些趣味了,各路人馬陸續加入團隊;玩過樂團又拍過電影的媒體科技專家、擁有MBA 學位的人類學家、熱愛網路購物的社會學者、研究智慧城市的建築博士、常常在國內外各藝術節慶表演的聲音藝術家、劇團經理、文創經理人……。像是建構一個「復仇者聯盟」團隊,我們一步步走出自己的研究道路,也慢慢做出了一些成績。

  如同這本書裡所提的一些故事,我們所走過的路也有幾分似曾相識。既有的數據和市調資料就像一部車的照後鏡,只能看到過去走過的路,要看到未來,你必須深入人心點亮那盞洞察人性的智慧探照燈。那時,我們一直不知道原來我們的研究方法,就是這本書所提的「使用者意會」(sense making)。

  如果不是透過「使用者意會」,三星研發團隊是不會明白,原來自己賣的並不是一台高階數位電視,而是一部「精品傢俱」。也因為這樣的明白,三星才會找來最頂尖的傢俱設計師設計出稱霸市場的殺手級產品。

  不管使用的是什麼樣的學術理論與工具和方法,所有的研發工作都是在正確認識人這種動物。所以必須回歸「三現原則」:到「現場」,看「現物」以尋找「現實」。透過這「三現」,研發人員如同神探福爾摩斯般的抽絲剝繭,假設與辯證,最後終於能撥雲見日看見靈光。

  這是一本不能錯過的書,研發人員錯過將終身遺憾,非研發人員錯過會遺憾終身。為了讓人生少一些錯過和遺憾,就別考慮了,先買下來吧。(是的,我在試圖製造您的衝動,有了衝動才會有行動,這是人性)。

吳仁麟
聯合報系媒體創新研發中心 研發總監



公事包裡的哲學家


  企業的經營應該重視社會變遷,尤其是從未見過的社會現象、不一樣的消費行為、創新的產品設計或經營理念,因為只有在這種讓企業家猶如處在黑暗中、沒有蛛絲馬跡可以判斷的陌生情境,才是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時刻。

  但是當前企業經營的決策思考,猶如社會科學所處的學術生態,愈來愈受到理性主義(rationalism)實證科學(positivism)的影響,強調科學知識必須建構在既有理論之上,以邏輯演繹方式建立先驗的理論假設(preexperiential theory),經過客觀、精確衡量資料證明後,再加入原理論系統中。

  因此,特別推崇仿自然科學的邏輯實證(logic empiricism)研究方法論(methodology),以建立可普世適用的一般化理論之「知識論」(epistemology)為目標。

  在這種研究規範下,即使新創理論也都是既有知識的延伸,無法預測、甚至感知到新現象的發生,更遑論理解新現象是什麼?

  同時,為了追求客觀統整的一般化知識,研究者必須絕對的客觀,摒除一切人性化、感情性、價值觀等「非理性」因素的干擾;本書第二章中,列出客觀知識必備的五項基本假設,讀者都可以逐條自問:「在人或人群的行為中,真實的現象是這樣的嗎?」。一個脫離現實的研究成果,可以反過來解釋真實的社會現象嗎?

  我曾經讀過一本1970年代的翻譯著作,書名叫《不理性的理性》(Irrational Ration),算是試圖揭開社會科學思維受到實證科學影響的微弱反抗聲音吧。在當時科學主義昌盛的環境中,社會科學雖然探討人或人群行為,卻被迫接受物質觀點下的社會主體,以幾近宗教崇拜的理性主義精神,不理性地將社會中不可測量、不易模式化、甚至只能意會的行為事實,看做是情緒、頑固偏見、迷信等反科學行為。此種學術霸凌壓抑了社會科學務實面對研究本體(ontology)的必要性。

  社會科學必須面對現象存在(phenomenology)、解讀事實(interpritivism)、及建構理論(constructivism)的研究真實性,以社會現象為理論的主體(擁有者),走入現象體會真實事件,能夠解讀現象,甚至綜結現象內部觀念結構,才算是完成社會研究。

  這種被概稱為質化研究(不是正確的稱呼)的研究策略,比較能夠應付前述「未見過」、「沒理論基礎」的新現象。社會科學研究不見得需要能夠預言來世的智者(世界不會按照人的言語而發生),卻絕對需要能夠走入迷霧中的探險者,讓他能「述說、解讀、綜結」霧中世界(參見本書第四章的內容)。

  企業界也深受自然科學與科學社會學的影響,愈來愈獨重市場統計分析、數量化模式、KPI 管理、財務分析評價,所有管理思維只能在既有的管理經驗中迴盪,再怎麼努力也就只能產生茶壺裡的見識,沒有機會在全新的社會事件中產生新體悟、新認知、新觀念、掌握新趨勢、創造自有理念,走出自己道路的創新機會。

  我在質性研究方法論教學時,曾詢問學生是否想知道2008 年金融海嘯是怎麼回事?很多人感興趣;我再問他們要如何展開這個研究工作呢?多數人就愣在那兒,不知如何回答。

  因為他們不習慣沒有理論文獻做為開場的研究問題,其實研究問題本就應該以實務現象中,待解問題為研究的開始。我就說:「有沒有金融海嘯這件事,如果有,發生在哪,就從哪開始吧。」

  他們就有點活躍開來,因為他們知道這件事主要來自報章新聞的報導,可以從收集整理新聞文字開始;當然如果有機會,甚至應該到紐約華爾街的投資銀行走一趟,去觀察、去訪談、去體驗。我要讓他們知道,沒有真正走入現象,透過別人研究成果產生的研究,只是在他人理論框架下的研究。你總要問最前面幾位研究者,是如何產生初始的研究發現。

  商業人士的公事包裡,需要有能夠真正幫助我們探討真實生活世界的知識哲學家。

  認清現實世界必須有其他的選擇,在研究本體方面,接受物質世界與感性世界的事實;在知識系統方面,接受一般化知識、對立知識、多元知識的真實需要;在研究設計方面,接受詮釋、建構、演繹、歸納、啟發悟釋、解經等各種產生不同解釋的途徑。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一書,揭示探知新世界的態度方法,可以讓企業家不再只是紅海裡的競逐者,而是新世界裡的智者、先驅者、創新行動者。

胡哲生
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04954
  • 規格:軟精裝 / 288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版本一:毒辣的批判用字,詳實的...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無評分  2015/11/28
版本一:毒辣的批判用字,詳實的案例與操作流程,把「以人為本」的洞察概念講地清清楚楚。受夠浮誇的設計思考課程與創造力開發?好好讀讀這個。
版本二:剛泡好咖啡。對著電腦,路上無車無人,夜深無聲。浮誇歡樂的創造力開發課程、虛無的大數據分析傷害太深,該好好讀讀這本書,探求「以人為本」的需求洞察真諦了。
 這本書很不推薦,整本讀下來,感...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15/02/17
這本書很不推薦,整本讀下來,感覺作者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看完幾乎沒什麼重點,有的也只是老生常談,在賣場裡強調的所謂使用者意會(sensemaking),其實也就類似目前常見的消費者行為學科(Customer Behaviour),還不如去看其它專講消費者行為的書。
 解決商業問題的感受正是這本書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4/08/30
解決商業問題的感受正是這本書的英文標題「The Moment of Clarity」。在迷霧中的企業如何有這撥雲見日的一刻,關鍵在本書主要提及的「使用者意會」,在第五章,用樂高的例子清楚說明了這點。而傳統的作法及謬誤則見於第一部分的章節中。在第八章則提及運用使用者意會能成功的關鍵,結論部分更是全書的精華所在。這些觀點令人有豁然開朗之感,雖然本書最後也提及一些實行上的困難,但何嘗不能試著解決?企業的統計數字不能讓你看見背後的意義,新的方法也不見得能真正解決問題,重點是用心與否,是否有核心價值,是否全員凝視同一目標,是否知道消費者要什麼。想帶領企業衝破迷霧,這本書不該錯過。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商業洞察力:9大基模 × 3大思維 × 3套實踐方法,透視商業本質,擁有開掛人生!
作者:劉潤
出版社:寶鼎出版
出版日期:2021-10-05
66折: $ 231 
博客來 - 今日66折
小狗錢錢(1+2套書):全球暢銷500萬冊!德國版《富爸爸,窮爸爸》
作者:博多‧薛弗 (Bodo Schäfer)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3-03-29
66折: $ 462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1001塔羅牌陣完全圖解指南:萬事皆可問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期:2024-01-31
66折: $ 792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ONE PIECE航海王 108
作者:尾田榮一郎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04-25
$ 10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自學日語 看完這本就能說:專為華人設計的日語教材,50音+筆順+單字+文法+會話一次學會!(附QR CODE音檔)
作者:許心瀠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12-10
$ 37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排球少年!!最終導讀手冊 排球極! 全
作者:古舘春一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2-10-03
$ 18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GIVEN 被贈與的未來(09)完
作者:キヅナツキ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4-05-10
$ 127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Lycoris Recoil 莉可麗絲(1)
作者:備前やすのり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06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好女人的心意(全新譯本,艾莉絲.孟若典藏新裝版)
作者:艾莉絲.孟若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2
$ 29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人生,不只是一場馬拉松:你可以選擇冒險、暫停,或者只是大哭一場都好
作者:藍白拖
出版社:重版文化整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7
$ 30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