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歡樂版西方哲學
網路爆紅哲學課
網友瘋狂轉載分享超過200,000次
翻轉哲學新思維,原來哲學並不難
本書帶你了解哲學的發展,讓你愛上哲學
《歡樂哲學課》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哲學產品!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經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叫作康德。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翻過一座山,這座山的名字叫作尼采。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還要蹚過一條河,這條河的名字叫作維根斯坦。
《歡樂哲學課》是一雙翅膀,帶你飛越哲學的高山美景。
哲學家帕斯卡曾說:「能嘲笑哲學,這才真是哲學思維。」
教科書上生硬的哲學思維,在張明明筆下徹底產生翻轉,老宅男康德、居家好男人佛洛伊德、毒舌男叔本華、天才高富帥維根斯坦等,這些向來一本正經的哲學家們,在作者另類的調侃筆法下,生平傳記和代表思想穿越時空,走進我們的世界。
《歡樂哲學課》讓你一次掌握影響人類文明的多位哲學大師,他們親切的像隔壁鄰居。本書的歡樂風格正是一道開胃菜,誘發你對哲學的求知欲,獨特、戲謔、解構、顛覆的寫法,又充滿了情懷,令讀者和哲學愛好者們大呼過癮,酣暢淋漓;或莞爾一笑,點頭稱是。
*馬克思說:「哲學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尼采說:「是去找女人嗎?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他更大喊「上帝已死。」
*叔本華認為「痛苦對生命來說是本質的,所有生命就是痛苦,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
網友力讚:
「在我懼於打開哲學家們的大部頭著作時,看看這樣子的周邊讀物增加興趣積累勇氣也好。」
「我要是叔本華,定會爬起來說聲,謝謝張明明,知音啊!」
「第一次覺得文學和哲學是交融的」
「歡樂啊……作者舉的例子和提問問題都充滿了智慧。」
「哲學第一次生動起來……」
「其文筆令人捧腹大笑,樂趣多多,身心愉悅,不知不覺把西方哲學史各大人物哲學理論及派系掃描了一遍……」
書籍重點
易讀,好懂,有趣
西方哲學歡樂入門書,罕見的幽默創新之作
讓深奧的理論生動起來,像讀故事一樣欲罷不能
清華美女博士帶你十分鐘愛上哲學
作者簡介:
張明明/著
女,北京清華大學博士生在讀。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歡樂推薦|
「哲思台灣」廣播節目主持人 王子面
人渣文本 周偉航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吳豐維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傅皓政
【推薦序】生活無處不哲學 / 傅皓政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我們不但需要空氣,還希望呼吸到的是清新的空氣;我們不但需要飲水,還希望啜飲的是乾淨的泉源;同樣地,我們不但都需要哲學,還渴求能夠帶來希望與歡樂的哲學,就這一點來看,作者張明明的《歡樂哲學課》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哲學產品。
在學習哲學的人眼中看來,生活中無處不是哲學問題,大至世界國家資源的分配正義,小至親人朋友的對待關係,遠至數學邏輯的抽象世界,近至內心深處的理解想望,都是哲學討論的重要議題,表面上看起來,哲學議題是豐富而多元,然而不幸的是,哲學議題的多樣性也正好成為一般人想要進一步接觸哲學的最大障礙,因為光是要從浩瀚的海洋中撈到自己想要的水草,就足以讓人望之卻步。另一方面,做為世界上最古老學科之一的哲學,不但是文獻卷帙浩繁,與不同語言、不同學科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例如討論科學哲學的人是否需要先去修修物理、化學的相關課程?討論心靈哲學的人是否需要先具備神經科學的背景知識?討論法律哲學的人是否需要先去學學法律呢?讀德國觀念論要先學好德文,否則會產生語言上的誤解?這些經常在哲學領域出現的說法,其實在在都足以消磨掉一個對哲學深感興趣的年輕人對哲學充滿熱情的初衷。但張明明充滿熱情奔放的文風,獨特而具有時代感的筆觸,都讓人驚異於這些文章居然出自一個浸淫哲學的年輕世代之手,熱情依舊,充滿勇氣。所以,我認為張明明的《歡樂哲學課》並不只是她自己所言是一道哲學盛宴前的開胃餐前酒而已,而是揮舞著新的哲學思考與態度的大旗,這面大旗充滿著激勵、敢言、敢於接受挑戰的新時代價值。
我認為張明明的貢獻在於刻畫哲學家的血肉,其實大部分的西洋哲學史著作或課程,都集中在陳述哲學家的理論,至於哲學家自己身處的時代,成長歷程的影響,身高體重的條件等等,似乎都和其哲學理論無關似的,在《歡樂哲學課》中卻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觀點,呈現哲學家的生命歷程可能正好是打開哲學奧祕的鑰匙,就像沙特與西蒙.波娃的愛情,可能促
使我們重新思考「忠誠」的定義,或者是反思婚姻制度本身的合理性;或者如漢娜.鄂蘭與海德格之間不可思議的思慕之情,也迫使我們重新省思愛情與理性的關係。再則,張明明的武功內涵之深不可測令人感到驚訝,光是要表達哲學家們在原典中的想法,就已經令人頭痛不已了,她居然還信手拈來一堆老莊孔孟、詩詞歌賦,時不時還來一段太史公版的《馬恩列傳》,甚至武俠小說中的《葵花寶典》;更別提理性論與經驗論的辯論場景,蘇格拉底夫人的艱難維生,都彷彿活生生在我們眼前上演一般,讓我真的很想說一聲:「妹子,妳未免也太有才了吧!」
最後,讓我引用張明明的話—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經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叫作伊曼紐爾.康德。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翻過一座山,這座山的名字叫作弗里德里希.尼采。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還要蹚過一條河,這條河的名字叫作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而我認為—
所有想要悠遊俯瞰哲學家身影的人都需要一雙翅膀,這雙翅膀的名字就是張明明。
歡樂推薦
哲學是一門講究思辨與說理的學問,但也因為這樣,嚇跑了許多不耐嚴肅文字的讀者。
《歡樂哲學課》的作者藉用宅男腐女們熟悉的詞彙,把西方重要哲學家寫成了一部歡樂的「哲學演義」(不過其功效與副作用也彷彿《三國演義》之於《三國志》)。雖然哲學絕不只是這些有趣的故事或淺嘗即止的論述,但作為親近哲學的起點,《歡樂哲學課》應該很好入口。
--「哲思台灣」廣播節目主持人 王子面
台灣哲學圈有種隱隱的偏見,常認為處在中國大陸的思想環境之下,人文學者總逃脫不了那意識型態的框框,無法發展獨立思考與自我批判能力。部落客張明明成功挑戰了這樣的想像,在以輕快的網路語彙介紹西洋哲學家之餘,也漸次塑成了自我的哲學態度。透過讀哲學來認識你自己,這不正是哲學最原本的目的嗎?
--人渣文本 周偉航
這本書是進入西方哲學的敲門磚。作者以儒林外史的形式,詼諧而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思想界的諸神。在她的筆下,嚴謹自持的康德成了老宅男,傲氣沖天的叔本華轉身化為毒舌男。在古今穿插的生花妙筆下,本書不失信實,隨處可見犀利的點評。對哲學心嚮往之卻怯於哲學之艱澀孤高的人而言,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哲學入門書。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吳豐維
本書不同於一般推廣哲學的書籍。它不以哲學為主,反而以哲學家的故事、傳聞與八卦為主。在列舉各個哲學家時,本書毫不在乎次序,一下子德國觀念論,又一下子存在主義,突然到了希臘,然後不一會兒來到英國。最有趣的是,本書以哲學家的孤獨為號召,並為他們取了各式各樣的時髦名字,卻反而襯托出作者通曉天下大小事的情懷。作者與我有志一同,希望能推廣哲學,將這門學問催生為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我推廣的是哲學教育,而她,則是哲學歡樂。對於我這一位活在象牙塔中的哲學工作者而言,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的確充滿歡樂,也讓我赫然發現,原來書本以外的常識是這麼地饒富趣味。這些歡樂的哲學元素,不一定真的能代表主流哲學的精華,但是對於非哲學人想窺視「哲學塔」的期待上,本書毫無疑論地是一本成功的著作。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名人推薦:|歡樂推薦|
「哲思台灣」廣播節目主持人 王子面
人渣文本 周偉航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吳豐維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傅皓政
【推薦序】生活無處不哲學 / 傅皓政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我們不但需要空氣,還希望呼吸到的是清新的空氣;我們不但需要飲水,還希望啜飲的是乾淨的泉源;同樣地,我們不但都需要哲學,還渴求能夠帶來希望與歡樂的哲學,就這一點來看,作者張明明的《歡樂哲學課》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哲學產品。
在學習哲學的人眼中看來,生活中無處...
章節試閱
老宅男康德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經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叫做伊曼紐爾.康德。
—戈洛索夫克爾
十八世紀,德國,柯尼斯堡。
在柯尼斯堡,誰家的錶走得不準了,那麼需要做的只是蹲點到康德家門口調時間,因為每天下午四點康德會準時出門散步,其準確度相當於中原標準時間。這一規則行為直到盧梭《愛彌兒》的出版,作為盧梭超級粉絲的康德,對《愛彌兒》愛不釋手,以致於忘記散步。
那天下午四點,教堂的鐘一如往常敲響,可康德還未現身,柯尼斯堡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為:「K! 教堂的鐘竟然壞掉了!」
康德,男,生於一七二四年,死於一八○四年,一輩子宅在柯尼斯堡。他出生的那年,在遙遠的東方社會—中國,雍正二年,四爺黨們正在政壇上呲牙裂嘴,禁止基督教在華傳播,閉關鎖國外表貌似彪悍,內心卻早已惶恐;他死的那年,曾經璀璨耀眼的德國古典哲學,迎來了它的終結者—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同學誕生。
用我們的話,康德小時候是個窮苦放牛郎。爹爹是工匠,家境極其貧苦,家中兄弟姐妹又多。十三歲時康德經歷了喪母,十六歲時以優異成績考入柯尼斯堡大學,並對牛頓的思想與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就在小夥子康德準備在思想領域大展拳腳之際,他的父親卻撒手人寰,家裡的經濟來源從此中斷。如若放在中國,康德同學的案例可以幫「希望工程」拍廣告了。可優等生康德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本欲繼續深造的他毅然決然放棄學業,選擇當家庭教師賺錢補貼家用。
在當時的歐洲社會,家庭教師的地位和家僕不相上下。曾經自負驕傲的哲學青年康德大吼一聲:「不要繞著困難走,要迎著苦難行。」從此,他在家教之路上走了九年,更將學生家長—女東家凱薩琳伯爵夫人家教成自己的緋聞女友。
一七五五年,昔日同學都已然成為名流新貴、金融小開,弟妹們這時也長大成人,優等生康德以三十二歲高齡重新回歸大學。厚積必然薄發,康德先是以拉丁文論文〈論火〉順利通過柯尼斯堡大學哲學系碩士答辯。三個月後又乘勝追擊通過了第二篇論文〈對形上學知識的基本原理的新解釋〉。答辯結束康德留了校,成為柯尼斯堡大學一名「編外講師」,所謂「編外講師」,也就是收入由聽課學生支付。
康德從此完成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跳槽:從家教跳為教書匠! 此後,康德一生待在校園裡,潛心於學術。一七五八年,康德競爭教授職位失敗,直到一七七○年,柯尼斯堡大學的教授職位終於空缺,康德才以〈感覺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理〉一文通過就職答辯,最終完成職稱評審,正式成為柯尼斯堡大學的一名正職教授。人家別的教授一年核心期刊發表論文n篇,大作出版n部,普魯士國家級專案經手n個,可愣頭青康德再次犯愣,從評上教授到一七八一年,十一年間不曾發表一字。對此,作曲家孟德爾頌的爺爺,哲學家摩西.孟德爾頌老大爺惱羞成怒:「康德這廝讓整個教授界蒙羞!」面對所有的譏諷和嘲笑,魯蛇(loser,失敗者)康德內心極其淡定:「你們不懂,哲學是無法教授的,哲學是思想者的事業!隨便你們怎麼說,反正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未完,待續)
美女、才女、痴情女:漢娜‧鄂蘭
倘若要給鄂蘭的一生打出個關鍵字,那將會是:政治哲學、《極權主義的起源》、《論革命》、極端的惡、平庸的惡、雅斯培的學生、海德格的情人。周國平老師曾云:「女人研究哲學,糟蹋哲學,更糟蹋女人。」漢娜.鄂蘭顯然是個例外。
漢娜.鄂蘭,猶太人,出生在柯尼斯堡,老宅男康德的老鄉。十四歲時開始閱讀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十七歲醉心於齊克果的著作和神學研究。就在此時她接觸到海德格的思想,並大為所動,於是奔赴海德堡大學,拜海德格為師。
這一決定,深深影響了她的一生。
漢娜.鄂蘭在海德堡大學學習時,因為面容姣好,打扮時尚,思想獨特,加上她總喜歡穿一條綠色裙子,於是被同學們親切的稱為「綠衣人」。
《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這首《綠衣》一語成讖,漢娜.鄂蘭這位綠衣佳人,一輩子心中之憂、愁腸百轉卻無法排解。遇見海德格時,她韶華正好,年方十八,曼妙娉婷;怪叔叔海德格此時三十五歲,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有個無比熱愛納粹的老婆。對於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海德格來說,漢娜的到來恰如一夜芙蕖,開過尚盈盈。而對於少女漢娜,海德格滿足她對男人所有的幻想:偶像、愛人、父親、欲偶、可謂一見海哥誤終生。此時,她羅敷沒夫,他使君有婦,此後的劇情,大家用腳趾都能猜到:又是一齣八點檔愛情家庭倫理劇。實踐證明,哲學家偷情找小三和常人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手續更冗繁點:寫情書要用專門設置的代碼,約會有密碼,門要敲三下燈要關兩下,開窗表示安全閉窗表示危險。對於漢娜而言,海德格吸引她的已不是魅力,是—魔力! 在這場關係中,她使出渾身解術配合他,隨傳隨到,毫無計較。
哲學女漢娜由此徹底淪為有胸無腦的漢娜。
在這裡友情建議各位姐姐妹妹大嬸阿姨,如果你只想作世間一個低顰淺笑眉梢彎彎的平凡女子,那麼請千萬繞過男哲學家。對於沒事幹就仰望星空關注內心道德律的男哲學家而言,他們是不會關心你餓了乎飯了否胖了瘦了。但如果你實在太仰慕他們的才華,那就嫁他們當中的普通哲學家吧。比如黑格爾、費希特同學,講完課拿完稿費就立刻回家陪老婆;再不濟,你就嫁他們當中的傻氣哲學家如馬克思同學,雖然不會賺錢、有一個花兩個,但他不會嫌你比他大四歲,且會為你深情款款演唱吳克群的歌曲「為你寫詩」。總之,千萬要繞過文藝哲學家,他們大多高帥富,有錢有格調又有feel,愛你時儘管你儂我儂,但他們也要掌控全局,不愛時,立刻棄如敝屣。當事業、地位、野心與愛情衝突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所以當後來他倆的關係遭到保守勢力詰難時,為了似錦前程,海德格打發漢娜:「哦,漢娜,我幫你在好友雅斯培那裡求得了一個offer,你轉學吧。」
無可奈何下,漢娜.鄂蘭遂轉投海德堡雅斯培門下。
一九二八年六月,海德格《存在與時間》出版,這本以漢娜的激情為催化劑的著作大獲成功,而海德格此時卻以一封信打發漢娜。關係結束時,漢娜寫信給海德格訴衷腸「如果我失去對你的愛,就是失去活著的權利……上帝保佑,我死後更加愛你。」失戀的漢娜猶感萬蟻噬心痛苦難捱,好在她的好友向她推薦一本心靈雞湯—《拉赫爾.瓦倫哈根書信集》。
拉赫爾是十九世紀德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猶太女性,她既是哲學家又是文學家,也曾失戀數次,後投身於社會運動,成為柏林知識界的中心。漢娜從拉赫爾處汲取力量,並克服失戀陰霾,開始作自我反思精神梳理:作為德國國家公民,怎樣才能不背叛猶太教義?作為猶太女性,怎樣才能不喪失自我又不喪失親友? 怎樣才能從德國浪漫主義哲學中掙脫出來?漢娜的世界關了一扇窗,卻開了一個門!
一九三三年,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
同年,告訴大家「人,詩意地棲居」的海德格極不光彩地投靠納粹,當選弗萊堡大學校長,並加入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
同年,猶太人漢娜.鄂蘭開始逃亡到法國。
從此,蕭郎是路人。
一九五二年,漢娜.鄂蘭發表《極權主義的起源》,名聲大噪。《極權主義的起源》有三部分:反猶主義、帝國主義、極權主義。主要回答三個問題:一、為什麼不是高麗人或是愛斯基摩人,而偏偏是猶太人被列為納粹大屠殺的對象;二、極權主義的起源是什麼;三、極權主義發展的邏輯。(未完,待續)
一半天才,一半瘋子:尼采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經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叫做伊曼努爾.康德,這座橋通向了古典哲學。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還要翻過一座山,這座山的名字叫做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翻過這座山,你就會邂逅現代主義或者後現代主義哲學。
讓我們先將鏡頭切換到一八八九年一月三日,義大利都靈,街頭。一名車夫此刻正憤怒地揮舞著皮鞭,鞭笞著一匹老馬。尼采突然闖入畫面,他雙臂緊緊擁抱著老馬,淚如雨下。一番歇斯底里之後,他倒了下去。隨後尼采被送往醫院,被醫生診斷為癱瘓性麻痺、精神分裂。這位叫囂著:「上帝死了!」的哲學家自己先瘋了。
上個世紀八○年代,因為某個學生運動的失敗,熱血小青年們逐漸放棄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而尼采、佛洛伊德熱等逐漸成為新寵。那個年代的小青年們裝時尚之必備武器:大喇叭褲、大墨鏡、尼采的書。他們逢人便誇耀:「早!大爺您讀過尼采的書嗎?哎呦喂,真是忒爽了,尼采說見女人要帶上鞭子呢!」
如果你沒讀過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那你也一定聽過書中的一句名言:「是去找女人嗎? 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此話一出,各國家、各民族、各地區的婦女聯合組織、女生協會、女權主義者勃然大怒:「就憑你還掄鞭子!」尼采為自己的大嘴巴付出了慘烈的代價。一直以來,人們認為沒事幹邊詛咒上帝邊鄙視女性的尼采是個自負的傢伙。殊不知,這世上和「自負」如影隨形,時刻準備著與子偕臧的就是「自卑」。我們要是佛洛伊德似的分析尼采生平,你就會發現尼采這娃兒小時候爹死的太早,一直混跡在由祖母、母親、妹妹組成的女生宿舍,對於女人,他敏感、自卑又羞澀,年輕時的他也曾熱情追逐過幾位姑娘,可惜全部未遂。之後,尼采的著作中詆毀女性的句子就層出不窮。對此,花花公子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中一語道破真諦:「十個女人有九個會讓尼采丟掉鞭子。他是明知如此,所以才要避開女人呀!」
和「混世魔王」馬克思一樣,尼采生命中也有兩個重要的人:叔本華和華格納。可人家馬克思與燕妮、恩格斯恩愛了一輩子。而尼采卻與叔本華、華格納從開始的恩愛走向後來的恩斷義絕。一八六五年,青年尼采在舊書店找到一本書: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唯意志論大師叔本華在此書中,告訴大家世界分為兩類:表象和意志。表象只不過是世界的表面,而世界最內在最本質的核心是意志。意志是世界的物自體,而生命、可見的世界、現象只不過是意志的鏡子,正是意志構成了包括人在內的世界萬事萬物的基礎和本質。對人而言,人的行為受生存意志所支配,有意志就有欲望,有欲望就會有失望,痛苦由此產生。叔本華悲觀地總結:「痛苦對生命來說是本質的,所有生命就是痛苦,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憂鬱氣質尼采遇見悲觀主義叔本華,完全是綠豆看蛤蟆—對上眼了。從此,尼采開始站在叔本華的肩膀上,開啟自己的哲學之路。
一八六八年,二十四歲的尼采與五十四歲的音樂大師華格納人生若只如初見。華格納當時已是德國音樂界乃至思想界的大師,他用音樂來詮釋叔本華的哲學,賦予音樂思想性和哲學意味。華格納綜合浪漫主義幻想、宗教思想、民族觀念,並用特殊的和聲與配樂表現手法獨創一種新的音樂形式「樂劇」。此君當時在巴伐利亞開個音樂會,其轟動效果就好比今兒個王菲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周杰倫在小巨蛋開演唱會—一票難求! 粉絲尼采遇見偶像華格納,內心狂喜,他寫信道:「我發現了一個人,他感動著我,他是天才。」華格納也相當欣賞這個有思想的小朋友。可惜,多年後,尼采反對基督教,而華格納卻對宗教儀式愈來愈感興趣,思想逐漸被基督教所占據。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之後,尼采表現出強烈失望。兩個人的關係因為小三—上帝的介入不得不宣告結束。正可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在和華格納相處的蜜月期,尼采出版了第一本哲學著作《悲劇的誕生》。這本書我客觀地講,思想性不見得能排第一,但美學價值卻獨一無二。尼采在書中表達了這樣一種觀念:希臘藝術是在太陽神阿波羅和酒神戴奧尼索斯這兩種精神相互激盪中產生。太陽神阿波羅代表著光明和理性,希臘人崇拜太陽神,於是有了阿波羅藝術(史詩、雕刻、繪畫);而酒神戴奧尼索斯狂醉之後,將內心深處隱藏著的強烈生命力爆發出來,激起希臘人奔放又波濤洶湧的生命欲望,於是他們引吭高歌載歌載舞,形成戴奧尼索斯藝術(音樂、舞蹈)。而古希臘藝術智慧的最大成就—希臘悲劇,就是在太陽神和酒神這兩種精神的相互作用相互衝擊下產生。希臘悲劇最初採用人頭、羊頭、神合唱的形式。在這一過程中,人們踏著音樂的節拍,手足舞蹈。戴奧尼索斯的狂歡誘發阿波羅的幻想,希臘人爆發出生命欲望的創作衝動,而這正是希臘悲劇精神的精華! 尼采在書中還猛烈抨擊蘇格拉底,認為蘇格拉底只是「在象牙塔上建造概念」,他沒有悲劇精神,不了解希臘詩歌,只不過對荷馬史詩中那淺薄的理論有所掌握。蘇格拉底之後,希臘那種大刀闊斧開天闢地的創作精神消失了,哲學衰落,藝術黯淡,只剩下庸俗淺薄的喜劇供人享樂。
一八八二年,尼采展開人生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追求姑娘。他對俄國姑娘莎樂美情不自禁,很快墜入情網!莎樂美是歐洲文化史上的名媛,她才貌雙全,和尼采、里爾克、佛洛伊德關係都非同一般,她的追求者都能有一個加強連。正可謂自古英雄難過女人關,尼采跌跌撞撞拜倒在莎美人的裙子下,可文學少女莎樂美只愛慕尼采的才華,卻不愛慕他本人,尼采一封封的情書換來莎樂美一次次拒絕。在愛情裡,尼采卑微如乞丐和流浪兒,最後一次被拒絕後,尼采心灰意冷,看破紅塵,成為背包客開始行走天涯!還好,尼采沒變成徐霞客,時時更新社群網頁:「哥在華山之巔,哥在南海之濱!」隨時準備為國家地理事業奉獻光和熱。背包客尼采吸天地之靈氣,沐日月之光華,進入他一生創作的巔峰《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如果你熱愛哲學,可又嫌棄它深刻晦澀,三天翻不了兩頁,那麼我建議你一定要先看《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本書會徹底顛覆你對哲學的偏見。這本書與其說是哲學書,不如說是哲學詩,它沒有令人窒息的教條,呆板停滯的體系。閱讀它,你會感到泉水躍動成洪流奔馳著,時而熱情跳躍,時而變幻無窮。書中尼采借古波斯祆教教主查拉圖斯特拉來宣說自己的思想,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上帝已死」、「強力意志」和「永恆輪迴」(未完,待續)
老宅男康德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經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叫做伊曼紐爾.康德。
—戈洛索夫克爾
十八世紀,德國,柯尼斯堡。
在柯尼斯堡,誰家的錶走得不準了,那麼需要做的只是蹲點到康德家門口調時間,因為每天下午四點康德會準時出門散步,其準確度相當於中原標準時間。這一規則行為直到盧梭《愛彌兒》的出版,作為盧梭超級粉絲的康德,對《愛彌兒》愛不釋手,以致於忘記散步。
那天下午四點,教堂的鐘一如往常敲響,可康德還未現身,柯尼斯堡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為:「K! 教堂的鐘竟然壞掉了!」
康德...
目錄
推薦序 生活無處不哲學 傅皓政
歡樂推薦
哲學十二釵 正冊
老宅男康德
處女座的黑格爾
混世魔王馬克思
美女、才女、痴情女:漢娜.鄂蘭
一半天才,一半瘋子:尼采
磨鏡片的斯賓諾莎
雌雄大俠:西蒙.波娃與沙特
丐幫哲學家:犬儒學派
居家好男人佛洛伊德
毒舌男叔本華
膽小鬼笛卡兒
海德格:農夫、山泉、有點田
哲學十二釵 副冊
兩顆啟蒙星:互為死對頭的伏爾泰與盧梭
天才高帥富維根斯坦
公知羅素
落跑新郎齊克果
馬基維利:槍桿子裡出政權
弗洛姆:人,藝術地去愛吧
貪污犯培根
古希臘三賢之蘇格拉底:我家有隻河東獅
古希臘三賢之柏拉圖:逃出囚徒洞
古希臘三賢之逍遙派掌門:亞里斯多德
基督教哲學雙臺柱:奧古斯丁與湯瑪斯.阿奎那
惡之華福柯
致讀者
推薦序 生活無處不哲學 傅皓政
歡樂推薦
哲學十二釵 正冊
老宅男康德
處女座的黑格爾
混世魔王馬克思
美女、才女、痴情女:漢娜.鄂蘭
一半天才,一半瘋子:尼采
磨鏡片的斯賓諾莎
雌雄大俠:西蒙.波娃與沙特
丐幫哲學家:犬儒學派
居家好男人佛洛伊德
毒舌男叔本華
膽小鬼笛卡兒
海德格:農夫、山泉、有點田
哲學十二釵 副冊
兩顆啟蒙星:互為死對頭的伏爾泰與盧梭
天才高帥富維根斯坦
公知羅素
落跑新郎齊克果
馬基維利:槍桿子裡出政權
弗洛姆:人,藝術地去愛吧
貪污犯培根
古希臘三賢之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