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凝視死亡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3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又是中文書名誤導內容,<...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3/02/28
又是中文書名誤導內容,<凝視死亡>的原文書名是"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直翻是:"面臨死亡,關於醫療以及臨終前真正重要的事" 本書內容討論如...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作者:葛文德 / 譯者:廖月娟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24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Readmoo
圖書名稱:凝視死亡

 現代醫學已經扭轉了嬰兒死亡率和傷病致死率,
但是面對衰老和死亡,醫學能做的還是很有限。
葛文德透過自己家庭和病人的故事,
描述了衰老、死亡過程中的困擾、痛苦與無奈。
醫師該如何與病人討論死亡?如何提供適度而不浪費資源的療法?
如何協助病人在虛幻的期望與有品質的臨終生活之間,做出抉擇?
這些不僅是醫學院很少會教的課,也是許多人避諱不敢面對的生命課題。
葛文德毫無畏懼的迎向這個禁忌話題,
以誠懇的態度、溫暖的筆觸,敘述老人安養、臨終照護的種種面向,
揭示人生的終極目標可不是「好好的死」,
而是「好好的活、有尊嚴的活過每一分鐘」。

得獎紀錄

亞馬遜暢銷書總榜第5名、社會科學暢銷書榜第1名、
亞馬遜公衛政策暢銷書榜第1名、死亡議題暢銷書榜第1名
美國《華盛頓郵報》2014年度十大好書
美國《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暢銷書榜第1名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第1名
美國獨立書店2015年非文學類大獎,銷售量超過五十五萬冊
 

作者簡介

葛文德Atul Gawande

著名外科醫師、哈佛醫學院外科教授、暢銷書作家、非營利組織領導人。

美國波士頓布里根婦女醫院一般外科和內分泌外科醫師、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管理學系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外科「提爾(Samuel O. Thier)講座」教授、阿里亞尼醫藥創新中心(Ariadne Labs)執行長、非營利組織Lifebox的會長(Lifebox致力於提升全球各地的外科手術安全)。

自1988年起擔任《紐約客》主筆,著有《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開刀房裡的沉思》、《檢查表:不犯錯的祕密武器》、《凝視死亡》四本書,皆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兩度獲頒美國國家雜誌獎,亦獲得美國醫療服務研究協會(AcademyHealth)最具影響力獎、麥克阿瑟研究獎、以及路易士.湯瑪斯科學寫作獎。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屢獲翻譯獎,譯作等身。

1966年生,。曾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譯作包括《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醫療抉擇》、《賈伯斯傳》、《成為賈伯斯》、《文明的代價》、《告別之前》、《狼廳》、《雅各的千秋之年》、《我的焦慮歲月》等數十冊。

 

圖書評論 -   評分:
 又是中文書名誤導內容,<...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3/02/28
又是中文書名誤導內容,<凝視死亡>的原文書名是"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直翻是:"面臨死亡,關於醫療以及臨終前真正重要的事"

本書內容討論如何善終,對於當事者和身邊的人,怎麼樣的規劃居住環境,對待人際關係和面對病痛和老化才是對當事的老人以及病人最好。 面對於當前醫療系統對於病人的處理態度,作者訪問了許多人物和看護及醫療機構,整本寫的非常的務實,是本好書。

但是中文書名則為"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放在心理勵志類,且"凝視"以及"思索"兩詞偏哲學多於醫學,"一位外科醫師"又以第三人稱稱呼,讓人誤以為是關於一位醫生在多年面對死亡的患者後所領悟出的人生道理,讀了半本一頭霧水,查原文書名後恍然大悟,實在誤導。
 關於安寧療護與老年醫學,你需要...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3/02/03
關於安寧療護與老年醫學,你需要知道的事

「如果有一天要死,你希望在醫院裡安全的死掉,還是搭公車不小心跌跤而死?」這個問題乍聽之下只是問選擇在哪裡死亡,但更深一層的問題是:「什麼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是醫院照護下代表的「安全」、「健康」,還是搭公車背後隱含的「自主權」?包含「行動自如」、「有目標」、「能自己做決定」。


讀《凝視死亡》前,我不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以為只是一本外科醫生談「安寧醫療」的書,沒想到也記錄了他與自己父親的道別過程。在行醫這麼多年後,作者終須面對角色轉換的一天,從治療者到家屬。《凝視死亡》兼具理論與實務,能夠教育沒有醫療背景的大眾如何面對死亡,也能聽到他的人生故事,讀起來有說服力且動人。

傳統社會,子孫滿堂。現代社會,獨立自主
作者以自己的祖父為例,居住在印度的家中,兒孫圍繞,到老了都在下田、坐車,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思而活,直到一百一十歲過世。但隨著時代的演進,老人家「獨自終老」的比例越來越高,更可能在養老院、醫院過世。不僅更多的年輕人選擇離家去追求夢想、建立家庭,整體所得平均也提升,使長者即使不依靠子女,也能過活。養老院、老人公寓等選項應運而生。

老化是漸進而殘酷的,無人能倖免,但老年醫學仍未受重視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說「向死而生」,意思是人從出生以來,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路走向死亡的過程。在死亡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可惜的是,「老年醫學」向來不受重視,有些醫院會裁撤整個專科,醫療人員會被裁員,因為那是個不賺錢的科別。


人們總是對青春永駐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老年醫學」面對人無法長生不死的現實。我們總是希望醫生承諾能為我們解決身體上的毛病,而「老年醫學」沒有新潮的醫療器材、化療治療,也不能夠爭取更多的健保給付。「老年醫學」不作肺部切片、背部手術,也不會為我們安裝去除衰弱的機器。他們只是簡化我們服用的藥物,追蹤我們關節炎控制的情況,注意我們是否經常修剪腳趾甲,以及三餐的營養和份量是否足夠。此外,也關心我們一個人住是否會太孤獨,並請社工定期上門查訪,確認我們住的地方安全。

我佩服作者能夠跳脫出醫學訓練的框架,不再以讓人活得健康、活得更久為首要顧念,而到達一個更高的層次:使人身心安適、幸福快樂。因為人活著就是想要過著快樂的生活。這樣的論述與《銀光經濟》不謀而合,書中呼籲大眾應優先關注於老人的「目標」以及「想完成的事」而非基本生活需求。


近年來,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有著《崔斯護理之家》般理念的機構出現,這些機構幫助老人擁有自主權、找到生存價值,想像一下,如果我們之中有更多人可以理解「安寧療護」,並讓所愛的人活得更真切。

完整閱讀筆記請見部落格:中途筆記
 我以前總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遙遠,...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04/30
我以前總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遙遠,但這幾年看多了生死離別,加上年紀越來越大,不得不逼迫自己開始思考死亡。尤其是這一兩年,新冠肺炎大流行,好幾個壯年人猝死,34歲的小鬼,41歲的劇場演員、23歲的凱渥男模,發文的現在,又有火燒車駕駛因傷勢太重大喊不要救我…

連曾經風雲一時的陳文茜,也擔心自己是否能再多活十年…有句話說,活著的每一天都在等待死亡降臨,還真的是!

如果你也和我有同樣的心情,非常推薦《凝視死亡》這本書。作者雖然是醫生,但卻能撇開醫生的角度,真誠地與讀者分享,他身為病人家屬那種無奈、無助和無力的心情。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段話:


忘記會死,是我們人類最大的壞習慣之一;

思考死亡,是我們人類最棒的好習慣之一;

時時思考死亡,才能生得快樂,死得坦然。
 你曾經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死亡嗎?...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9/13
你曾經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死亡嗎?作者葛文德,是一位外科醫師,出生在父母都是醫師的家庭中。在他的醫療經驗中,看見了許多患者,一步一步的逐漸邁向死亡,但卻陷於慌亂無助的境地。而他也分享了許多他的親友,甚至是最親近的父親,如何面對老化、疾病以及死亡的經驗,實實在在的讓讀者身歷那個,充滿灰暗難解問題,但我們終有一天要面對的情境。

對於死亡,大部分的人都是選擇迴避,或者是刻意忽視。但是,死亡並不會因此而遠離你。我們越了解死亡,就越有機會在生命歷程裡接受死亡,與死亡共舞。而書中指出的老年照護,更是邁入老年化社會的台灣,現在就迫在眉睫的問題,作者所分享的經驗,如老年公寓、老年社區、或是經過改善經營理念的安養院,都是值得我國取經的成功經驗。

而從作者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作者傾向認為,安寧照護的優點大過於安樂死,他雖不反對安樂死,但是也指出有相當多的問題。這讓我想到,台灣數年前也曾經進行安樂死公投的連署,但卻未通過連署門檻,反而連署出許多匪夷所思的提案。這或許可以看出,民眾潛意識裡對「死亡」這個議題的抗拒,表現於外的行為大概就是這樣的漠不關心吧。

『小時候,父親常教我要不屈不撓,不要對眼前的限制投降。但在他過世前那幾年,我看到了他如何接受現實,與限制妥協,畢竟很多限制不是你憑藉意志就能消除的。』作者如是說。在我們汲汲營營,以為人定勝天的時候,其實死亡早已伴隨著我們。
 這本書是12月中旬買的。但是....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9/04/16
這本書是12月中旬買的。但是....

聖誕節前後,要有歡樂氣氛。

元旦新年,適合發發宏願。

舊曆新年,得討個好兆頭,諸事大吉。

情人節嘛⋯⋯雖沒慶祝,先吃顆巧克力再說。

所以「凝視死亡」這本書,買回來後雖放在桌面上,一下被帳單遮住,要不就是被其他書本掩埋,不要說凝視,根本連想瞥上幾眼,都覺得有些彆扭。

老年書寫這類的書也不是沒讀過,2013年簡媜出版「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書一買來,我一口氣就讀完。簡媜用文學藝術的比喻轉化手法揭示老病死,我雖有所感悟,但當年的我,讀來仍有一種隔岸觀火的距離感。就像黃石公園的火燒得再大,遠在台灣的我,雖然心疼,日子還是可以輕巧的過下去。

而今,竟如此扭捏,是什麼改變了我?

距2013,時針於鐘面上又多轉了4000多圈,頭髮變得更白,記憶忘得更快,肉身的逐漸傾頹,已難視而不見。種種跡象顯示,心裡不能再假裝住著一個過期少女,一種對時間的急迫感慢慢燃起,卻忍不住想逃避。

這本書的兩大主軸為「衰老」與「死亡」,都不是令人愉悅的主題。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正視,衰老已然艱難,死亡更是難以啟齒。

身為外科醫生的作者,透過身邊的病患及親人事例,將耄耋之年如何有尊嚴的生活以及在抵擋死亡時,病人親屬和醫生要如何對話以評估取捨相關的醫療措施,有很深入的探討。

書中時有像手術刀般銳利的觀察,當作者引用「年老不是一場戰役,而是屠殺」,讀者心臟可能瞬間加速,不過別誤會,作者並無恫嚇之意,這位充滿自省且具醫者仁心的作者,透過層層分析舉例,全然是希望能喚起讀者勇敢的面對,並根據事實勇敢採取行動。主題雖沈重,讀完卻也不會抑鬱沮喪,而是讓自己能增一些力量。

我自然没辦法因讀了這本書就一夜之間變成生死達人,世上也難有幾人吧?就像作者說的,這是個漫長過程,沒有頓悟這回事。

這本書因為是女兒介紹的,周末和她視訊時,交換了些看法。以她臨床心理的背景,加上這幾年診治老年人的經驗,她最期望的大概就是我和她老爸能找機會就此聊聊,黃昏時除了貪看夕陽美景,也要能稍加設想黑夜來臨時,身邊能備個手電筒,免得措手不及。

剛好在清明節前讀完這本書,純粹是個巧合。想起已過世的爸媽,再對照書中所說,有些我們慶幸幫他們做到了,而有些懊悔也只能深埋心底了
 葛文德醫師真的是說故事的能手,...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12/06
葛文德醫師真的是說故事的能手,好久沒有在讀一本書的過程中這麼想哭了。這本書是他醫生系列三部曲的第三本,從醫生的角度來審視死亡這個議題。死亡這件事在現代社會基本上是刻意被忽視,人們忌諱它,儘管知道終究有來臨的那一天,但美國的(還有多數工業化國家)文化對此議題抱有恐懼,似乎不去想它,就不會有事情。這種鴕鳥的態度造成了很多問題,葛文德也在書中一一闡明。

20世紀以前,人們很自然地看待衰老,老人在許多文化裡被視為智慧、權威的象徵,有一句古話說,失去一個老人,就像失去一座圖書館,老年人是被擁護與關愛的對象。隨著社會制度改變,核心家庭取代傳統的大家庭,代際之間的互動模式改變了。以前人們以大家庭為生活的單位,年輕人共同扶養老人,但隨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年輕人變少,生活模式也不一樣了。在美國,很多老人被送去養老院,畢竟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要顧,老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面臨的毛病也越來越多,某方面來說,迫不得已,還是得把摯愛交由"專業的"來照顧。

但是呢...這些養老院一般來說都冷冰冰的,機構化,老人的"安全"是首要考量,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它們會為老人們設下很多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他們生活的樂趣。家屬可能覺得長輩過的安全(例如:血壓控制得很好、吃的藥減少了)就好,卻忽視了長輩自身的感受。很多長輩想要的只是對自己生活還有一點控制權,能夠按照自我意志生活,而不是照表操課,像關在監獄裡的犯人一樣,毫無選擇的餘地。

總而言之,人們經常忘了考慮"當事人"的感受,造一定程度上反而造成長輩們的痛苦。葛文德用充滿人性關懷的視角書寫討論老人照護的議題。他也走訪了一些新型態的養老中心,有一群人正努力為了讓長輩有更好的生活而奮鬥。

照護是一回事,但最終人都得面臨死亡。書的後半段轉而探討生命最後階段人們面臨的種種困境。葛文德舉了好多感人的故事,包含他自己的父親,在人生的盡頭,當事人與家屬要如何去面對令人心碎的現實呢? 

醫學的目的是拯救生命,而且不到最後一刻不輕言放棄,這種觀點有時候反而造成病人臨終時承受極大的折磨。另外,救與不救,本身就是個困難的抉擇,家人在面臨此類選擇時往往顯得不知所措。葛文德透過本書,希望人們能做好溝通,尊重病人生命中的最後時光。當然,這種事情實際遇到時,依然會讓人慌了手腳。

這是一本每個人都該認真閱讀的好書,死亡這個話題或許太過沉重,但是總有一天還是得面對。所以提早對它多一些認識是必要的吧。
 現今社會, 將醫療視為可買賣...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1/04
現今社會,
將醫療視為可買賣的技術,
將生命視為可修復物件,
因此對於年輕世代自然就將死亡視為無法觸及的未來。

現今社會對於老人的態度就不再是傳統的陪伴,
而是期盼他的身體安全,
因此送入養老院是這個世代的人與醫療最期待的作法,
但是沒有尊嚴與隱私的生活,
真的是老人期待的嗎?
未來被送入養老院真的是現代人都會選擇的方式嗎?

這本書並不會給予解答,
反而使你更能想像自己的未來,
尤其老了後,"你會在哪裡?"
 『死亡』一項我們無法逃避的人生...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08/11
『死亡』一項我們無法逃避的人生課題,也是我們往往避而不談的大功課。美國人說的好世界上只有兩件事是確定的: 繳稅 & 死亡。 如此重大的人生課題,我們卻沒有好好的重視過!! 葛文的醫師寫出人類在面對這件事情的無奈與辛酸。身為活在消費時代的我們,對任何商品握有選擇權。 唯獨在這件事情上面我們把選擇權交給了家人。在這最後一哩路上,我們是不是應該再次拿回選擇權? 用自己的方式跟這個世界告別??
 關於老年照護的討論。提出幾種可...
轉載自博客來  無評分  2016/07/03
關於老年照護的討論。提出幾種可能的長照模式,討論的重點都是老人本身的自主、隱私權和價值觀。
現在台灣的公眾討論還停留在減輕家人的負擔、無家老人的生存權,生存尚且未逮,遑論生活。

身邊的長輩上了年紀就沒有醫療自主權,不只攸關生命的醫療決定、小至生活選擇都沒有。
的確人只要受人照顧,就沒有自由,小時候受父母照顧,衣服媽媽挑、放假去哪裡玩爸爸選,小時候不懂也沒甚麼,但老人曾經年輕過,曾經掌握過自己的人生,還能再回去讓別人決定嗎?

對於害怕失去自主權更勝於失去生存權的人來說,也許不是養兒防老,是不養孩子來保有老後的自主權吧?
 書中有許多東西是我從來不曾思考...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05/16
書中有許多東西是我從來不曾思考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其實是那麼迫切而且生活化。其中有段印象深刻的是,坦白和即將過世的人討論他害怕什麼、希望最後一段路怎麼走。之後便一切以他的意志為主做任何決定,而非一味延長生命。如此往生者離開時更幸福,家人也比較不會有憂鬱傾向。這本書相當推薦各年齡層的成年人閱讀。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愛情這種病
作者:艾莉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5-01
66折: $ 284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詭祕客Crimystery2024
作者:台灣犯罪作家聯會
出版社:幻華創造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9-21
66折: $ 264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我愛的人,要走(有聲書)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10-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奈奈與薰的SM日記(13)
作者:甘詰留太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0
$ 11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女僕的工作範疇。 無修正
作者:荒岸来歩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35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決定你一生的六種物質
作者:大衛.JP.菲利浦斯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30
$ 28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這樣的關係才好(02)
出版日期:2025-01-15
$ 127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決定你一生的六種物質
作者:大衛.JP.菲利浦斯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30
$ 28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妄想老師(14)
作者:春輝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6
$ 11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神奇柑仔店系列:招財貓的每一天(首刷限量贈送三款喵喵納福小卡)
作者:廣嶋玲子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4-12-30
$ 284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