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未來的16個關鍵思考,世紀大師畢生智慧的菁粹之作
所有的成功魔法都有保鮮期,如何打破盛極而衰的魔咒?
不斷登峰造極的祕密,唯有第二曲線!
不被眼前榮景矇蔽,才能看到通往未來的蹊徑
S型的西格瑪曲線(sigmoid curve)是數學概念,也是許多人熟悉的隱喻,象徵「盛極而後必衰」的定律,可以用來說明人生、歷史,乃至於企業、政府的歷程。S曲線是人類無法掙脫的宿命,唯一的變數是曲線的長度。羅馬帝國歷經400年,走到生命終點;過去的企業平均享有40年的風光,才步上衰亡;而今企業的平均壽命已縮短為14年。要打破S曲線的宿命,唯有另外開創第二曲線,才是經常持盈保泰之道。
身處變動的環境,何時展開第二曲線、何處尋找第二曲線是個人和組織必須經常思考的關鍵課題。然而,第二曲線思維必須仰賴想像力、直覺和本能,更勝於理性分析。第二曲線的實踐更是需要力排眾議、踏入未知領域的勇氣。許多一生卓越輝煌的人物,都是擅於駕馭第二曲線的大師,例如賈伯斯早在麥金塔電腦尚未成功時,就已和創意團隊計劃用iPod打入音樂市場;等到iPod開始主導市場,他已經開始設計iPhone,在截然不同的領域推出新商品;iPhone開始成功,蘋果又推出iPad。每一條新曲線都在上一條曲線尚未攀上頂峰時,就開始醞釀;每一條曲線都脫胎自上一條曲線,但跨足截然不同的市場。
當社會與個人普遍瀰漫不安全感,當各領域都迫切需要開創新方向,但一切卻都不再有「標準答案」時,每個人都必須自行尋找安全的港灣。本書以第二曲線的概念探討從資本主義、政府、教育到金錢,人我關係、美好生活的定義等一連串議題,提供抓住第二曲線的指引,讓我們有機會彌補第一曲線的缺失,從過去得到教訓,以第二曲線自第一曲線的宿命裡救贖未來。
延伸閱讀:
你拿什麼定義自己?
大象與跳蚤
新時代‧新王道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覺醒的年代
作者簡介: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
英國當代管理思想大師,倫敦商學院共同創辦人。
1932年出生於愛爾蘭牧師家庭,曾在牛津大學歐瑞爾學院攻讀古希臘羅馬文史。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殼牌石油公司擔任經理人,而後又到美國麻省理工的史隆管理學院進修。回到英國之後,韓第與英國商界的精英創辦了英國第一所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並擔任該校教授,而後又擔任英國皇家工藝協會(RSA)的主席。
韓第之所以被稱為大師,是因為他在「組織與個人的關係」和「未來工作形態」上提出的觀念,都帶給商業界莫大的影響,如「組合式生活」、「酢漿草組織」、「S曲線」、「跳蚤工作者」等。從49歲那年起,韓第身體力行他的理論,離開組織,成為不折不扣的「跳蚤」和「組合工作者」,身兼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教授、演說家、企管顧問等多職。
重要著作包括:《非理性的時代》、《覺醒的年代》、《變動的年代》、《組織寓言》、《適當的自私》、《大象與跳蚤》、《大師論大師》、《阿波羅與酒神》、《你拿什麼定義自己》(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譯者簡介:
齊若蘭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新聞碩士。曾任職好時年出版社、天下雜誌、康健雜誌,目前自由從事文字工作。譯作繁多,如《第二次機器時代》、《驅動大未來》、《高成長八國》、《數位革命》、《目標》、《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必要的革命》、《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從A到A+》、《基業長青》、《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等。
章節試閱
教育應該是為真實人生預做準備
我曾經以為,身為學生,我的責任是把答案背起來,再視需要複製答案,最初只需在考試中作答,接下來就是在人生中不斷複製我背下的解答。換句話說,我在學校碰到的都是封閉式問題,而且問題的答案都早有明證。伯明罕離這裡多遠,是封閉式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去伯明罕,則是開放性問題,可能的答案有千百種,完全要視情況而定。由於我們在工作上和人生中面臨的問題,都是開放性的問題,因此學校教育其實有害。我應該和這個女孩結婚嗎?我該不該買這棟房子?信任這個人?選擇這份工作?投資這門生意?服從這道命令?即使像挑選餐廳或買衣服這麼簡單的事情,也都是開放性的問題。起初我假定這些問題都有正確答案,困難在於我不知道答案是什麼。所以,我應該找找看有沒有哪本書或哪個人可以給我正確答案,或告訴我該怎麼辦。但我很快就被歸為優柔寡斷,只會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看法。上司不斷告訴我,我這個人沉悶無趣,不夠積極主動。
可以說,雖然我在學校裡是出類拔萃的優等生,但學校教育卻可能毀了我的一生。
學習如何學習
幸好,我在牛津大學求學的後半段終於了解,他們不是在教我歷史或哲學,而是更根本的東西:如何思考和如何學習。這和只是增添一些知識大不相同。我有個朋友好像一部活百科全書,簡直無所不知,卻不懂得如何應用大部分的知識。朋友曾經說他:「很聰明,卻連怎麼放洗澡水都不懂,更別提管理一個部門了。」
我畢業前最後一次大考,考卷上總共有二十道題,我只需回答其中四道題。所以我畢業時並非完全了解所有的課程內容,甚至連熟讀大部分的內容都談不上。我覺得有點心虛,但後來我明白,出考題的人感興趣的不是我們知道多少,而是我們有沒有能力運用適當的事實,來處理考題中提出的各種情況。知識會漸漸消失,學到的能力卻會長存。一旦學會怎麼騎單車,你永遠都不會忘記。
我明白學無止境,至死方休,我能確定的是:
學習思考或學習做事,跟學習事實同樣重要。
學習主要是經過反思才能理解的經驗。
教師學到的通常比學生還多。
好奇心和學習的需求都是重要關鍵。
如果不能應用所學,那麼學到的東西很快就會消失不見。
沒有人真那麼笨,他們只是不感興趣或缺乏好奇心罷了。
後來的工作經驗還讓我了解到:
在大多數情況下,三個臭皮匠都勝過一個諸葛亮。
並非所有的學習都在教室中進行。
綜合能力指的是各種不同能力的組合,而非不同程度的相同能力。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好為人師。
最後一點很重要。假如不是成千上萬人想要貢獻自己的知識,維基百科根本不可能存在。YouTube上面也充滿各種實用知識,教你修補各種東西,從修理吸塵器到修補婚姻關係無所不包。許多影片都是匿名上傳,出發點不是為了賺取報酬。我們都喜歡貢獻自己的專業,也喜歡教導別人,我相信我們也因此學到最多。所以,促使學生學習的最佳方式,就是讓他們成為別人的老師。與其都由老師在台上授課,還不如讓學生試試。我曾經在課堂上這麼做,得到很好的效果。學生學到更多,記得更多,也更有樂趣。
教育的七個C
除此之外, 還有許多不同的學習方式。倫敦皇家藝術協會曾在英國各級學校推出「能力取向的教育」(Education for Capability)活動,推行教育七個基本的C: 陶冶(Cultivation)、理解(Comprehension)、創造(Creativity)、合作(Cooperation)、溝通(Communication)、信心(Confidence)、能力(Competence),這些是在現代社會擁有充實人生不可或缺的七要素。陶冶和理解是指成為社會一份子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主要包括英文、歷史、數學、科學及技術等,例如程式設計。在我們看來,這些都是基本能力和知識,但是還不夠,而且即使像這樣的科目,都不需要採取傳統教學方式。其他的C則是可以學、但無法教的能力,是能讓我們充分發揮潛能的基本能力。最後一個C所指的能力,是能把事情做成的特定能力。最好透過能獲得具體成果的實務性專案或問題,來培養這些能力。
教育乃是為人生預作準備,因此受教育後的人生應該是教育成果的最佳檢驗指標,但由於時間拉得太長,往往無法完成檢驗,只能偶爾在校友聚會時驗收成果。考試只能在學生受教後的短時間內檢驗他吸收了多少知識,無法測知他是否真能應用所學,結果卻使得大家過度聚焦於協助學生準備考試。但這是補習班做的事,而非教育家的工作。教育愈來愈像必須設法讓球通過一連串關卡的槌球遊戲,而複雜的規則讓遊戲變得更加困難。槌球是我最喜歡的運動,但是許多賓客都覺得打槌球挫折感太大、太吃力不討好了。我們的學校教育在許多年輕人心目中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去除這些關卡。
提倡及早學習的教育理論假定年輕人都願意接受一個論點:大人要求他們學習的東西日後一定用得著,而且所有知識都會安全的儲存在腦子裡,等有朝一日需要時再拿出來用。要求年輕人像這樣延後滿足,著實有點苛刻,難怪很少成功。缺乏情境脈絡的學習原本已經夠困難了,如果無法應用所學,更是很快就會忘光,學習新語言就是如此。所以我們在學校花了這麼多時間學習,其實很多時間都浪費掉了。然而如果我們主要從生活中學習,那麼最好切記,生活經驗乃是自幼開始。耶穌會強調生命最初七年的經驗會形塑我們的一生,他們說得對。
家庭必須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學齡前的孩子好奇心最強烈,每天都自動自發的學習。家庭也塑造了一個人的性格。年輕人往往在家中學會合作、負責任、自我克制,和懂得體察別人的需求。幼小的孩子已經具備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只是等機會綻放罷了,溝通的欲望也是如此。換句話說,「能力取向教育」的一切要素,家庭中早已齊備,只不過還需要父母以身作則或刻意教導,以發揮教育的效果。不幸的是,我們不能假定所有的家庭都能提供好榜樣,因此有待學校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所以第二條教育曲線的第一階段應該是設法協助父母善盡職責,好好主持孩子一生中第一所學校。〈本文未完〉
〈以上摘自本書第13章〉
教育應該是為真實人生預做準備
我曾經以為,身為學生,我的責任是把答案背起來,再視需要複製答案,最初只需在考試中作答,接下來就是在人生中不斷複製我背下的解答。換句話說,我在學校碰到的都是封閉式問題,而且問題的答案都早有明證。伯明罕離這裡多遠,是封閉式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去伯明罕,則是開放性問題,可能的答案有千百種,完全要視情況而定。由於我們在工作上和人生中面臨的問題,都是開放性的問題,因此學校教育其實有害。我應該和這個女孩結婚嗎?我該不該買這棟房子?信任這個人?選擇這份工作?投資這門生意?服從這道命...
作者序
【前言】為新世代而寫
歷史與傳統一方面值得珍視,另一方面也可能禁錮我們的思想。我發現,除非大難臨頭,否則很難改變現狀,推翻延續數百年的做事方式。雖然堅持傳統不無道理,但如此一來,進步就十分緩慢,經常需要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緊急應變,無法有計畫的追求願景。由於受到傳統捍衛者的阻撓,想在歷史根基上求發展的新世代往往深感挫敗。
當世界改變,我們也必須改變
只是社會的發展並不如預期,大多數的生活沒有變得比較輕鬆,反而更加艱苦。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財富不像過去那樣緩緩向下流動。消費者都誤入圈套,花太多錢買房子,付房貸,能用於其他消費、刺激經濟成長的錢所剩無幾。
太多的社會習俗、做法和體制都是為了逝去的年代而設計。網路及網路帶動的新事物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但同時也削弱傳統體制的力量。西方世界幾年前飽受金融危機驚嚇後,如今只想謹慎度日,一心指望著只要保持鎮定,很快就能重返安逸的日子。然而現實狀況是,我們既無法重返過去,也不可能無限期的延長現況。當週遭世界改變時,我們也必須改變,正如同蘭佩杜薩(Giuseppe Tomasi di Lampedusa)在小說《豹》(The Leopard )中借主角唐克雷帝(Tancredi)之口對叔叔說的話:「為了讓一切保持原狀,我們必須有所改變。」可惜,政府只是一味扭轉、調整、適應,更關心如何保住權位,而不是開創新願景、新機會。
然而此時此刻,我們對生活的種種假設正因為各種新科技和新價值,掀起翻天覆地的改變,而改變最大的將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我想把本書獻給年幼的孫子,他們長大後面對的世界將和我經歷過的世界截然不同,然而我們在協助他們為未來預作準備時,卻彷彿周遭的一切仍和我們過去熟知的世界沒有兩樣,彷彿他們只要埋首苦讀,通過考試,就能順利找到工作,而且工作及考試的內容也和我六十多年前碰到的差不多。這種想法注定陷他們於失望和幻滅。根據預測,今天半數的工作到了2030年都會消失不見,你要如何幫助年輕人為目前還不存在、也無法預見的世界預作準備呢?
老實說,我不太曉得三十年後,孫輩要靠什麼維生?隨著生活愈來愈虛擬化,社會結構將出現什麼變化?他們仍然受民族國家統治嗎,抑或城邦或邦聯將取而代之?他們如何衡量成功,又會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無論圖書、音樂或娛樂,資訊化之後都可免費取得,但充斥著免費商品的世界不會有太多工作機會。假使他們有幸找到支薪的工作,或更棒的是可以自己創造工作,他們也必須一直工作到八十歲,所以他們最好樂在工作。
這批年輕人生活的世界裡,早已充斥著各種指尖下的資訊,只要按個鈕或出個聲就可開啟聯結。這類科技只會變得更快、更好、更容易使用,但卻難以預料未來將產生什麼後遺症。生活會因為新科技而變得更單純,還是更混沌?當他們因為資訊氾濫或通訊過多而感到不安時,又可以躲到哪裡去?他們會不會因為資訊大量流通,反而變得遲疑不決、消極被動,因為要拖延決策實在太容易了,你永遠都可以等到情況更明朗時再做決定,而且永遠都能找到更多資訊;抑或每個人都忙著回覆手持裝置上不斷湧入的訊息,根本挪不出時間給原創的思考和行動?你信得過只以虛擬方式會面的朋友或同事嗎?有朝一日,演算法會不會主宰我們的生活,只要靠各種公式和程式,就足以因應每一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新媒體拋出的種種不確定固然令人憂心,但科技變遷製造的問題往往遠多於解方。
就我所見,太多新事物都獨厚少數人,大多數人卻未蒙其利。社會失衡。權力分配不均。資訊經濟形成贏家通吃的局面,大無畏的新公司往往遭到亞馬遜、臉書、谷歌等大企業無情的宰制和吞噬。如果我們希望有機會開創有益於所有人的未來,而不是獨厚少數人,就必須挑戰正統,容許自己稍稍做做夢和非理性思考,勇於追求不可能的目標。這是本書的主要脈絡──「第二曲線」背後的思考源頭。
為老問題開新路
第二曲線傳達的訊息是,如果想在人生各領域跨步向前,有時候必須啟動激烈變革,開創不同的新路線,從全新的角度看待熟悉的老問題,孔恩(Thomas Kuhn)稱之為「典範轉移」。我會在第一章更完整的解釋這個概念。真正的問題是,必須在第一曲線還繼續運行時就啟動變革;換句話說,主導第一條曲線的人必須對未來有截然不同的思考,或更常見的情況是,必須願意讓別人帶頭攀登新曲線,但這不是容易的事。我們會自問,既然目前一切順利,又何必改變呢?我們通常要等到危機迫在眉睫時,才願意面對變革,但此時資源已然耗盡,時間更加緊迫,也更難推動變革。
最近在奧地利提洛爾(Tyrol)山區舉行的研討會中,有一位講者感嘆,儘管歐洲內部近來紛擾不斷,歐洲居民哪裡會有人想外移。但根據第二曲線的理論,這正好構成重新省思的完美條件,應該趁這時候重新思考目前管理社會的方式,善用過去創造的豐饒與富足,讓它發揮最大的價值。自滿預示了潛在的危險,也代表可能的契機。如果無所作為,將冒著可能失去既有一切的風險。
本書試圖用第二曲線的概念來探討一連串議題,從資本主義和政府到教育及美好生活的定義等等。我思考時不帶著任何意識型態,只以第二曲線的理念為本。我們在人生各領域都迫切需要開創新方向。自我責任變得愈來愈重要。我的孫輩將比我的世代更加獨立自主。我們無法再仰賴教育機構或職場幫我們為人生做好準備或照顧我們。過去我們很容易就讓其他人支配我們的人生。從進小學、讀大學,再到進入企業或從事專業,每個階段都有人告訴我該做什麼,以及該怎麼做。但未來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情,如果還是如此,那麼我們接到的指示很可能是錯的。當社會普遍瀰漫不安全感時,每個人都必須自行找到安全的港灣。
人生並非坦途。
〈以上摘自本書前言〉
【前言】為新世代而寫
歷史與傳統一方面值得珍視,另一方面也可能禁錮我們的思想。我發現,除非大難臨頭,否則很難改變現狀,推翻延續數百年的做事方式。雖然堅持傳統不無道理,但如此一來,進步就十分緩慢,經常需要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緊急應變,無法有計畫的追求願景。由於受到傳統捍衛者的阻撓,想在歷史根基上求發展的新世代往往深感挫敗。
當世界改變,我們也必須改變
只是社會的發展並不如預期,大多數的生活沒有變得比較輕鬆,反而更加艱苦。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財富不像過去那樣緩緩向下流動。消費者都誤入圈套,花太多錢買房子...
目錄
謝辭
前言
第1章 第二曲線
第2章 DIY社會
第3章 新斷裂
第4章 職場
第5章 市場
第6章 成長的兩難
第7章 資本主義的玻璃塔
第8章 公民組織
第9章 新管理
第10章 龐氏騙局
第11章 公義社會
第12章 黃金種子
第13章 未來的學校
第14章 民主的挑戰
第15章 他人之必要
第16章 與自己的約定
謝辭
前言
第1章 第二曲線
第2章 DIY社會
第3章 新斷裂
第4章 職場
第5章 市場
第6章 成長的兩難
第7章 資本主義的玻璃塔
第8章 公民組織
第9章 新管理
第10章 龐氏騙局
第11章 公義社會
第12章 黃金種子
第13章 未來的學校
第14章 民主的挑戰
第15章 他人之必要
第16章 與自己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