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與臺北
雙城:是誰的遠方又是誰的近處?
通訊:綿裡藏針的刺點、小小的哀樂,
在那段隱匿的日子,唯一發送的文字信號。
暌違四年多未出書,張惠菁回來了!
集結近年來分別發表在「上海通信」以及《蘋果日報》的「啟稟娘娘」兩大專欄,維持了一貫的細緻、冷靜與敏銳,但卻更為入世;短小精緻的篇幅,呈現可口可親的日常切片,並閃現著幽默犀利的靈光。
在雙城對照中,在時間和空間的縫隙中,張惠菁持續默默以文字發出電波,上海的流動氣味,臺北的熟悉家常,雙城通訊,不是你來我往的信鴿遞送,而是兩個城市裡的張惠菁,彼此的對照記。上海似水年華,黏著又瑣碎,同事兼好友,好友兼家人,日常的閱讀與工作,一慣的冷凝沉靜,於此顯得清淺入世;臺北真情實意,穿街走巷,卸下模範生的包伏,於嬉笑中展現鋒芒畢露的幽默。
「它們在最日常的生活場景裡搖撼了我,使我走入無法向身邊旁人道出的經驗。它是發生在一千年前那場我不曾趕赴的筵席,或是萬里之外某座森林裡我不可能聽見的聲音。它們是他者,卻是我自身的一部份,使我一次次從自己走開,退一步看見一個不可能的命運。而走向他者,其實就是返還我自己。」(張惠菁.上海)
「陷在情緒裡時我們都很林黛玉,在這過程時我們好怕被看做不正常。其實何必用約定俗成的『正常』,去限制情緒擺盪的幅度?本來沒事,是『正常』把事情不正常化了。不如相信,現在發生在身上的一切終究會貢獻資料給人類靈魂總集體,無論大哭大笑,如詩少女情懷,百無禁忌請笑納。」(張惠菁.臺北)
作者簡介
張惠菁
台大歷史系畢業,愛丁堡大學歷史學碩士。著有傳記《楊牧》,小說《惡寒》、《末日早晨》,散文《活得像一句廢話》、《給冥王星》、《步行書》、《你不相信的事》、《告別》等。
曾獲中國文藝獎章、時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