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的終老之鄉
孔老夫子將他的一生概括為:「吾十有五,而治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大體而言,人的一生總會經歷這幾個階段,能否達到孔夫子所說的各種境界,每個人的體會和感受自有不同。但隨著年齡的增加和人生的歷練,回顧自己的一生,都會敬佩孔夫子的智慧和眼界;有為者更會以此做為生涯規劃的標竿,終其一生,在生命的每個旅程力求自我實現。
五十是人生一個重要的關卡,因為年過半百,再不知敬畏天命,這半輩子也白活了。六十是人生的一個輪迴,在陰曆算來天干地支己經走完一輪,是所謂的花甲之齡,不僅要知天命不可違,更要順應天命,為自己尋得安身立命之處,頤養天年,安渡餘生。
虎尾是我的故鄉,我十六歲開始負笈異鄉,往後十年因就學、服役,南北奔波,浪跡四方,不管身處何地,虎尾都是我魂牽夢掛之處,因為我的家人都在那兒。二十七歲在台北就職,隻身在外租屋,寄人籬下,午夜夢迴,忘不了的仍是家鄉的溫暖和親人的召喚。
直到三十四歲在台北天母購屋,隨後結婚成家,養育兩兒,一住二十五年,比我待在虎尾老家的時間還要長久,天母可說是我的第二故鄉。以那兒優質的生活環境,應該是我們一家長相廝守的家園。兩個兒子在那兒出生長大,一直到讀大學之前從來不曾離開,天母才是他們真正的故鄉,有比我更深厚的感情,因此從來不曾想過有一天我們一家會離開它。
可是天命已至,耳順之齡忽爾來臨,當命運安排我到其他地方任職,要離開天母另覓家園時,再怎麼不捨,我們也得接受。我一路尋尋覓覓,最後落腳之地,就是桃園青埔。彼時高鐵雖己通車,但區域內人煙稀少,一片荒涼,怎麼看都遠不如天母,怎會適合我們居住?小孩初時還有點抗拒,為了在台北工作,寧可在板橋租房。
可是我們還是住下來了,一切有如倒吃甘蔗,隨著入住人口和生活機能逐漸增加,更有漸入佳境的感覺。二年之後索性把天母的房子賣掉,在青埔買了第二間房子,希望一家人能住在一起。兒子看周遭環境逐漸成熟,也欣然同意。大家己能認同這個新的環境,且視為全家的安身立命之所,青埔理所當然地成了我的第三故鄉,也將是我的終老之鄉,人生的道路走到這兒,已可圓滿收場。
可是入住之後,我發現青埔沒有歷史,它跨越中壢和大園二個行政區,二個鄉鎮的誌書都找不到有關的記載,居民要想尋根,也無蹤跡可覓,令我深以為憾,便有為它寫史的念頭。但因相關史料付之闕如,也沒地方耆老可以就教,因而一籌莫展。後來我改弦更張,嘗試用散文來書寫遷居青埔的心路歷程和生活點滴,希望能為這塊土地留下一些紀錄。
我的靈感來自彼得.梅爾 (Peter Mayle)寫的《山居歲月:我在普羅旺斯美好的一年》。他是一個廣告創意人,在紐約住了十五年,後來落腳法國南部的小山村普羅旺斯,開始了夢想中的第二人生,同時撰寫一系列的山居隨筆。這本書出版後洛陽紙貴,被翻譯成四十種語文,暢銷突破六百萬冊,風靡全球二十年,掀起了全世界的普羅旺斯熱潮。
我即深受此書的影響,一直在尋找心目中的「普羅旺斯」。拿青埔與之相較,可能有些牽強附會,二者根本無法等量齊觀,可是我真的是以梅爾為師,來描寫青埔的。前後歷經二年,終於完成此書,全書共六萬餘字,以及上百張照片。
上卷〈鄉居生活〉,比較屬於私領域,包括青埔四季景觀的的變化、居家環境、日常生活。筆調是抒情唯美的,充滿了詩情畫意,最適合用散文來呈現,足以證明我仍具有年輕時期的浪漫情懷,以及對美好事物的熱情。
中卷〈在地特色〉,書寫的對象則擴及公共領域,如埤塘、老街溪、圓光寺、國際棒球場、高鐵車站、新型態的OUTLETS華泰名品城等,都是青埔在地的景觀和特色。因旁渉歷史、地理及人文建設的資料,必須採用報導與散文的混合體,在書寫上有一定的難度,也是我較費心力的一個單元。
下卷〈文創先鋒〉,是較具開創性的一個組合,在青埔發展的過程中,我更關心如何引進文創型態的活動或商家,來提升青埔的文化水準。這些店家或團體即是這方面的開路先鋒,勇氣十足,精神可嘉,因此我不吝撰文捧場,希望能帶動新一波的文創產業進駐。
本書取名為《青埔悠活》,就是我遷居青埔五年以來的生活寫照。悠活既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心理狀態,是身心靈的自在解脫與超越;與居住的環境或年齡其實無關。只是我生性駑鈍,為了工作一輩汲汲營營,直到晚年搬遷青埔之後才有所覺悟,讓我更加珍惜這段悠活的美好時光。
最後,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出版,一方面與讀者分享我的生活經驗,一方面宣揚「悠然而活」的生活態度和理念。大家有志一同,自我解脫,超越凡俗,簡簡單單過日子,輕輕鬆鬆過生活。
民國一零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除夕寫於青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