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孤獨起底》集結了詩人2014年到2020年間的創作,發表在聯合報副刊、自由時報副刊、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中華日報副刊,人間福報副刊和野薑花詩刊、吹鼓吹詩論壇等紙媒的作品至少70首。詩集的文本為作者內在觀點、感受、生活與經驗,或可為一種投擲,或擊中或漣漪我輩中人心中的鹿。
《我們被孤獨起底》或為一冊「內觀」的詩集。著重描述特定文化中的具體生活經驗,以微觀的角度研究當事人的內在觀點、感受、生活與經驗。詩人之詩作,關注人、事及環境相互依存的關係,將內在的直觀的感受表現於詩歌,其所展現的是詩的「本質」,而其所要彰顯的「愛」與「關懷」應或是詩質的核心。
全書共分三輯:
輯一、貓疑
發想自貓的神態。貓總是一派優雅,可是在牠眼裡也總藏著神祕,我猜不透貓,但貓猜透我了嗎?之於我,寫詩是一種貓的行徑。貓的弓身、躍抓、藏匿或者瞇望,都有畫面。輯一「貓疑」是10行內的微型詩,書寫蹲踞的、毛絮的、難譯的或者伏隱的世故與人情。
輯二、涉入
詩作為載體,需要多元的涉入,好讓詩人存乎於心的形、聲、氣、韻表現於行列之間。因為涉入,讓詩不再自我隔離,讓詩是通渠和軌道,作為讀者與作者的接壤之土。輯二「涉入」是近年我用心體察人與人、人與土地或者環境的關係,試圖以擬人化的主觀意識或以旁觀者的第二人稱,讓自己進入,也讓讀者參與,讓詩不再是一個人的私事。
輯三、跳離
如果詩是詩人的擬像,那麼詩人必須適時的跳離,站在一個適當的位置,給予詩一個新的視角,這樣的構思無意呼應詩劇裡辯證式的疏離效果,而是借用導演運鏡般的推移,讓詩在讀者的時間與空間中找到安身的應許之地。輯三「跳離」以散文詩的體例書寫,在魔幻與寫實交替的場景中,期待讓讀者在文字裡找到自己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