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體形式上,研究現代詩翻譯在不同語境中的轉換及影響,增進讀者對中國新詩形式受到外國翻譯詩影響的了解。
本書在文學史視野下貫穿「翻譯文化研究」和「比較文學影響研究」的理論思考,展示現代譯詩與中國新詩形式之間多元的融合空間,探討在不同的時代語境中,新詩對譯詩的文體訴求,或譯詩對中國新詩不可規避的文體影響。
本書從兩個維度出發,對主體內容進行了精細的論述:現代譯詩語言在特殊的文化環境中形成了與中國新詩語言影響和互證的關係;現代譯詩形式實踐了中國新詩革命的形式主張,增富了中國新詩的藝術特質。從具體的詩歌形式出發論證現代譯詩對中國新詩形式的影響,並涉及到詩歌形式的誤譯等諸多論題。本書從翻譯文學之鏡中窺見了中國新詩形式發展的又一種歷史,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開拓性,是譯詩影響研究的力作。
作者簡介:
熊輝,1976年生於四川,先後求學於西南大學、四川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年起在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2007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11年破格晉升教授,曾任韓國韓東大學和東亞大學訪問教授。已出版個人學術專著兩部;發表學術論文和文學評論一百二十多篇;主持了十一項專題。
章節試閱
外國詩歌的翻譯改變了中國現代新詩的語言表達。任何民族的語言在同其他民族語言的交流過程中都會受到影響,而翻譯在引入外國詩歌時,也自然地會豐富我國新詩語言的辭彙;這些辭彙不完全是音譯外來語,其中也有根據本國語言意譯外國新思想、新觀念而產生的新辭彙。二十世紀初在翻譯詩歌中引入或產生的辭彙,幾乎是伴著中國現代漢語的產生而同時出現在中國新詩中,它已經成了中國新詩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今天的詩歌創作離開了這些辭彙就難以為繼。翻譯外國詩歌不僅為中國新詩帶來了大量的新辭彙,而且由於翻譯表達的需要和原語構詞的特點,中國新詩語言的構詞方法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當然這種變化也是中國新詩語言歐化的表現。中國新詩詩行的變化一方面是由詩歌節奏和詩歌情感的變化引起的,另一方面也與句子表達方式的變化有關。歐化在中國新詩語言上的體現除了辭彙、詞法之外,句法可以說又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表徵,很多詩人「寧可學那不容易讀又不容易懂的生硬文句,卻不屑研究那自然流利的民歌風格」 。可以確定的是,譯詩語言使中國新詩的語言染上了濃厚的歐化(準確地講是外化)色彩,從積極的方面講,朱自清認為譯詩「可以給我們新的語感,新的詩體,新的句式,新的隱喻」 。但無論如何,我們在接受外來影響的同時必須認識到中國新詩語言不可更改的民族特性,才能夠使中國新詩在借鑑譯詩的基礎上煥發詩性光彩。
外國詩歌的翻譯促進了中國新詩形式的發展演變。一八九八年是中國翻譯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的翻譯成就改變了中國文學的發展模式:梁啟超在《清議報》上發表了《譯印政治小說序,不僅為政治小說的翻譯做了學理上的宣導,而且開啟了中國翻譯文學的功用性目的;嚴復《天演論》的出版宣告了「信」、「達」、「雅」必將成為中國現代翻譯史上的理論圭臬;林紓翻譯的法國小仲馬的《茶花女》(次年出版時改名為《巴黎茶花女遺事》)改變了人們對外國文學的偏見,提高了翻譯文學在中國的地位。自此以後,外國文學的大量翻譯和廣泛傳播逐漸改變了中國固有的文學格局,促進了中國現代新文學多種文體的發展。首先就戲劇而言,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戲劇新品種話劇是在「建設西洋式新劇」 的號召下發展起來的「一種西方戲劇形式」 ,翻譯戲劇對它的影響程度可想而知。就小說而言,清末興起的小說翻譯熱潮對原本遭受歧視的敍事文體來說,其地位經歷了由侍從到顯貴的戲劇化轉變。陳平原先生在論述二十世紀初小說盛行原因時認為「域外小說的輸入是第一推動力」 ,「不得不把域外小說輸入造成的刺激和啟迪作為中國小說嬗變的主要原因」 。新詩發展所獲得的刺激、啟示與戲劇、小說一樣,其原動力來自中國詩歌內部的裂變和外國詩歌的翻譯。中國新詩文體發展演變的軌跡其實就是外來詩歌影響的軌跡:「五四運動產生了許多詩歌流派,比如浪漫主義詩派(郭沫若)、大眾化詩派(劉半農)、小詩派(謝冰心)、湖畔詩派(馮雪峰)、新古典主義詩派(馮至)、新格律詩派(聞一多)、革命詩派(蔣光慈)、象徵主義詩派(戴望舒)。總之,這些詩派和他們的作品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國詩歌(包括東方和西方的詩歌)的啟示和影響。」 據此,有學者認為應該從接受西方詩歌影響的角度來撰寫新詩發展史:「如果編這樣一部文學新詩史也是很好的,即從新詩接受西方詩歌影響的角度來編寫,考察新詩在發展過程中到底接受了多少西方的影響,影響的程度有多大,哪些影響的接受較為成功,哪些則只起迷惑的作用。」 總之,「新文學的小說、詩歌、戲劇形式上較多舶來品,借鑑外國從頭做起」 ,沒有外國詩歌的翻譯,現代新詩至少不會與傳統詩歌拉開如此大的審美距離,並迅速地確立起文壇的正宗地位。
中國現代新詩文體的資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古代詩歌、外國詩歌以及新詩自身的文體積澱。而新詩文體又是在外國詩歌尤其是外國詩歌翻譯體的啟示下得以發生和發展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外國詩歌的翻譯體是中國現代新詩文體的主要資源。卞之琳承認自己的詩歌形式技巧受到了三個方面的影響:「平心而論,只就我而說,我在寫詩『技巧』上,除了從古、外直接學來的一部分,從我國新詩人學來的一部分……我在自己詩創作裏常常傾向於寫戲劇性處境、做戲劇性獨白或對話,甚至進行小說化,從西方詩裏當然找得到較直接的啟迪,從我國舊詩的『意境』說裏也多少可以找得到較間接的領會,從我的上一輩的新詩作者當中」 自然也能找到直接的聯繫,充分說明了外國詩歌的翻譯對中國現代新詩的文體建構具有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
外國詩歌的翻譯改變了中國現代新詩的語言表達。任何民族的語言在同其他民族語言的交流過程中都會受到影響,而翻譯在引入外國詩歌時,也自然地會豐富我國新詩語言的辭彙;這些辭彙不完全是音譯外來語,其中也有根據本國語言意譯外國新思想、新觀念而產生的新辭彙。二十世紀初在翻譯詩歌中引入或產生的辭彙,幾乎是伴著中國現代漢語的產生而同時出現在中國新詩中,它已經成了中國新詩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今天的詩歌創作離開了這些辭彙就難以為繼。翻譯外國詩歌不僅為中國新詩帶來了大量的新辭彙,而且由於翻譯表達的需要和原語構詞的特...
作者序
張中良
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與發展同外國文學具有密切的關聯,外國文學的翻譯即是其重要的橋樑。近年來,隨著比較文學視野的拓展、翻譯研究的興起,中國現代翻譯文學研究取得了一批可觀的成果,譬如關於嚴複、魯迅、周作人、胡適等翻譯家的研究,關於百餘年翻譯文學歷史之整體或斷代的梳理,關於俄蘇、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別文學翻譯狀況的概括,關於莎士比亞、普希金、易卜生、泰戈爾、海明威等作家譯介的典型剖析,等等。但是,涉及小說、散文、話劇、詩歌等文體的翻譯研究則相對薄弱一些,這或許是因為越是深入到文體機理的研究,難度就越大的緣故。
做翻譯研究至少應精通一門外語才好,有比較文學的學術背景則更為理想。西南大學新詩研究所熊輝教授本科為英語專業,打下了堅實的英語基礎;碩士階段轉向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博士論文為《五四譯詩與早期中國新詩》,而後又承擔了「中國現代詩人與翻譯」的研究課題,這兩項研究的成果均已出版。正因為熊輝具有這樣的學術背景,所以,當他二○○九年來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時,我作為合作者,自然支持他發揮自己之所長,繼續拓展詩歌翻譯與中國新詩的研究領域。經過交流,確定以「現代譯詩與中國新詩文體」為博士後研究選題,後來,這一選題獲得了人事部第四十六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
做學問,有憑聰慧者,也有靠下苦功者,二者均能做出成績。熊輝感覺敏銳,思維活躍,詩的靈性與思辨能力兼備,當屬聰慧型,同時又肯下苦功,做出成績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博士後研究報告《現代譯詩與中國新詩文體》提交後,得到考核小組的一致好評,認為在翻譯詩歌與中國新詩文體建構方面具有開拓性與系統性。經過修訂,這份博士後研究報告更名為《現代譯詩對中國新詩形式的影響研究》,將由臺灣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我自然十分高興!
《現代譯詩對中國新詩形式的影響研究》,從現代詩人的譯論、詩論、翻譯與創作中尋繹出大量相關的資料,其中不少是著者第一次輯錄與闡釋;在豐厚的材料基礎之上,視野開闊,思辨綿密,把翻譯理論、翻譯實踐與新詩創作聯繫起來思考,在歷史的梳理中對典型現象予以深入剖析,對現代詩歌的文體觀念、語言建構與自由詩、現代格律詩、散文詩、小詩、現代敍事詩等形式建構同詩歌翻譯的關係詳加梳理與分析,其中的自覺選擇與不自覺的誤譯,可喜的成功與生澀的嘗試,均得以深入細緻的闡釋,全面、系統地呈現出外國詩歌的翻譯對中國現代新詩文體建構的重要意義;作為附錄的「現代譯詩研究成果目錄」也頗具文獻學價值,既為課題本身列出了學術背景材料,也給學術界提供了查閱文獻的導向圖。這部著作還告訴我們,文體內部的翻譯研究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熊輝學術自覺較早,這樣年輕就取得了值得稱道的成績,可以預期,他在孜孜矻矻的探索中,一定會不斷拓展學術視野,推出新的成果。
二○一二年十月四日於北京遠郊
張中良
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與發展同外國文學具有密切的關聯,外國文學的翻譯即是其重要的橋樑。近年來,隨著比較文學視野的拓展、翻譯研究的興起,中國現代翻譯文學研究取得了一批可觀的成果,譬如關於嚴複、魯迅、周作人、胡適等翻譯家的研究,關於百餘年翻譯文學歷史之整體或斷代的梳理,關於俄蘇、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別文學翻譯狀況的概括,關於莎士比亞、普希金、易卜生、泰戈爾、海明威等作家譯介的典型剖析,等等。但是,涉及小說、散文、話劇、詩歌等文體的翻譯研究則相對薄弱一些,這或許是因為越是深入到文體機理的研究,難度...
目錄
緒 論
第一節 現代譯詩對中國新詩形式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三節 選題原因及主要研究內容
第一章 現代譯詩語言對中國新詩語言的影響
第一節 中國現代譯詩的語言特徵
一、中國現代譯詩的語言觀念
二、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文化屬性
三、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詩性特質
四、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局限
第二節 現代譯詩語言的流變與中國新詩的語言訴求
一、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白話化與新詩革命
二、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精煉化與新詩創格
三、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口語化與新詩救亡
第三節 現代譯詩語言對中國新詩語言的影響
第二章 現代譯詩形式對中國新詩形式的影響
第一節 中國現代譯詩的形式追求
一、中國現代譯詩的形式觀念
二、中國現代譯詩形式與原詩形式的背離
第二節 中國現代譯詩形式的多元化
一、中國現代譯詩形式的格律化
二、中國現代譯詩形式的自由化
三、中國現代譯詩形式的內節奏
四、中國現代譯詩形式的風韻
五、中國現代譯詩對傳統形式的回歸
第三節 現代譯詩形式對中國新詩形式的影響
第三章 外國詩歌形式的誤譯對中國新詩形式的影響
第一節 外國詩歌形式誤譯的普遍性
第二節 民族文化審美與外國詩歌形式的誤譯
第三節 外國詩歌形式誤譯的幾種類型
第四節 外國詩歌形式的誤譯對中國新詩形式的影響
第四章 現代譯詩對中國新詩各體形式的影響
第一節 現代譯詩對中國自由詩體的影響
第二節 現代譯詩對中國現代格律詩體的影響
第三節 現代譯詩對中國散文詩體的影響
第四節 現代譯詩對中國小詩體的影響
第五節 現代譯詩對中國敍事詩體的影響
結 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譯詩研究的主要成果統計
後 記
緒 論
第一節 現代譯詩對中國新詩形式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三節 選題原因及主要研究內容
第一章 現代譯詩語言對中國新詩語言的影響
第一節 中國現代譯詩的語言特徵
一、中國現代譯詩的語言觀念
二、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文化屬性
三、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詩性特質
四、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局限
第二節 現代譯詩語言的流變與中國新詩的語言訴求
一、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白話化與新詩革命
二、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精煉化與新詩創格
三、中國現代譯詩語言的口語化與新詩救亡
第三節 現代譯詩語言對中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