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髯口之探源及其演變
前言
任何事物均有其源頭,而源頭的價值,需視該事物的份量來作探討。此源頭是雲煙過眼拋棄性的?還是淵遠流長永續性的?應衡量當時士農工商的地位及生活輕重的需求。因此,各項事物的產生及後續發展的狀況是興旺?是淘汰?還是滯留?均反映其源頭是因何而起的?因此,源頭的重要性,須視日後所發展出的價值,而這是當時無法得知的。如果是知識性或學術性的事物,當時多少必有文字或圖片記錄;至於屬性是娛樂性的事物,於當時會以文字記載及保留(存)圖片或實物的,大體上機率並不高。就以傳統戲曲來論,囊括的範圍形態較大,因此源頭易尋;但其中的結構枝節,有的雖可尋但較繁雜,如行當的產生;而有的表面單純反倒難尋其源頭,如本篇所要論及的「髯口」。關於京劇髯口的起源,在文献上可參考的資料實在有限,如今需要籍由戲劇的起源及發展,以推理方式來作抽絲剝繭地研討。
人類的智慧不在於任何時(朝)代的早晚,差別只在於物品材質的產生或發現的早晚,比如建築物,幾千萬年前的大型建築物如宮殿、廟宇、陵墓等,不論東西方,其結構不只特殊美觀,而且牢固,完全不輸於現代的建築,只有在建材上有所不同,而建材的品質和使用,追根究底也是人類智慧隨著時代的進步換來的,因此智慧是不受時空影響的,京劇髯口的產生到形成,就是在環境的需求下智慧的結晶。
第一節 何謂髯口
「髯」是指臉頰上的鬚,也表示鬍鬚多。「口」就是指嘴,也是單位名稱。「髯口」兩字合在一起,是指整體性臉頰及嘴周圍的鬍鬚,這是用於戲曲的專有名目,也就是一口整體成形可活動而獨立的假鬚,故名為「髯口」。簡言之,就是指戲曲中的鬍鬚。為戲曲演員口上所搭之假鬚,故又名為「口面」,說得更明白點,就是演員在扮演中國傳統戲曲中人物時,腳色用於面部化妝,而搭於嘴上的各式假鬚,統稱為「髯口」,是京劇內行常用的術語。現將各文獻所載的髯口之說分錄於下:
《藝術大辭海》髯口亦稱口面,傳統戲曲演員扮演腳色所帶的假鬚1。
《戲曲辭典》演員口上所掛之假髯也2。
《國劇藝術彙考》鬍鬚本行名曰髯口3。
《國劇圖譜》國劇的鬍鬚,術語叫做髯口4。
《梨園話》角色所帶之髯口,又名口面5。
《中國戲劇史》口面即鬍鬚6。
《中國戲曲史漫語》戲曲人物的鬍鬚統稱髯口7。
《戲曲學報》演員所用掛在耳上的做鬚(髯口)8。
《國魂》從演員鬍子(內行叫做口面也稱髯口)上……9。
《國劇月刊》髯口就是鬍鬚10。
《台視週刊》鬍子在國劇術語中稱做髯口11。
《中央日報》國劇中的髯口,亦即演員嘴上所戴的鬍子12。
《中國大百科全書》髯口是戲曲中各式假鬚的統稱,又稱口面13。
《京劇知識詞典》髯口是京劇中各種假鬚的統稱,又稱口面14。
《中國戲曲曲藝詞典》髯口也叫口面,戲曲演員化妝掛的假鬚15。
《京劇長談》髯口或叫口面,是戲劇界的行話,就是鬍子16。
《京劇藝術問答》髯口梨園術語叫口面,就是戲曲演員在舞台上戴用的,經過誇張的「假鬍子」17。
《中國戲曲通史(三)》蒲州梆子有所謂「耍口條」(耍髯口)18。
綜上所載,髯口就是口面,也可稱為口條,均為中國傳統戲曲之術語,亦是扮演劇中人物之飾品。終歸而論,假鬚獨立,才有髯口之名,髯口既又稱口面,是因設計構造成將假鬚的各種樣式編製在一根銅線上,掛於兩耳搭於口上,而定其名。如今中國傳統各劇種的戲曲演員延用至今。
第二節 髯口之起源
髯口是中國傳統戲曲之產物,臉譜亦是。兩者有著直接又極為密切之關係,而髯口之由來與戲劇之起源及發展更是息息相關,由歌舞以演故事的戲劇形成,加上兩人詼諧戲謔的戲劇對話,產生了人物的造型,而形成了行當的分類,在造型上的裝扮,隨著戲劇的發展由簡單而精緻並突出,髯口亦隨著造型中面部的化妝演變而逐漸的豐富;而戲劇中之儺戲與面具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因此髯口之起源應追溯於面具、儺戲及塗面。
首先,須從引導臉譜產生的面具與塗面兩方面來分析推測,面具為早期中國戲曲人物的腳色於面部最方便的一種造型化妝,據唐 段安節〈樂府雜錄〉中之鼓樂部載:戲代面:始自北齊神武帝,有膽勇,善鬥戰,以其顏貌無威,每入陣即著面具,後乃百戰百勝。戲者衣紫,腰金,執鞭也19。又據王國維之《宋元戲曲考等八種》一書中的〈古劇腳色考〉內〈面具考〉一則,載之如下。
面具考
面具之興古矣。周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眉,似已為面具之始。《漢書禮樂志》:朝賀置酒為樂,有常從象人四人,秦倡象人員三人。孟康曰:象人,若今戲魚、蝦、師子者也。韋昭曰:著假面者也。張衡《西京賦》:總會仙倡,戲豹舞熊,白虎鼓瑟,蒼龍吹箎。李善注曰:仙倡,偽作假形。謂如神仙、羆豹、熊虎,皆謂假頭也。《顏氏家訓》書證篇:《文康》象庾亮。《隋唐音樂志》:禮畢者,出于晉太尉庾亮家。亮卒後,其伎追思亮,因假為其面,執翳,以舞象其容,取其謚以號之,謂之為《文康樂》。《舊唐書音樂志》:代面,出于北齊。北齊 蘭陵王 長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對敵。【《北齊》書及《北史》本傳,不云假面,但云免冑示之面耳】又云:《安樂》者,周武帝平齊所作也。舞者八十人,刻木為面,狗啄獸耳,以金飾之,垂線為髮,畫猰皮帽,舞蹈姿制猶作羌胡狀。是北朝與唐散樂中,固盛行面具矣。《宋史》、《狄青傳》:常戰安遠,臨敵,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而陸游《老學庵筆記》,載政和中大儺,下桂府進面具。比到,稱一副,初訝其少;乃是以八百枚為一副,老少妍醜,無一相似者,乃大驚。面具之見於載籍者,大略如此。其用諸散樂,始于漢之象人;而《文康樂》、《代面戲》、《安樂》踵之。宋之面具雖極盛於政和,而未聞用諸雜戲。蓋由塗面既興,遂取而代之歟20?
由上所記載中探知,面具早於南北朝時就已有上百餘面了,雖無法斷定當時面具是否有分「全臉」、「半臉」,但以陸游《老學庵筆記》中的「乃是以八百枚為一副,老少妍醜,無一相似者」,其句中又無「鬍鬚」字樣記載,而由「老少妍醜,無一相似者」兩句中,其中「老」字應該男女均有,因此可以推測出在當時用於表現男性老者時,所戴面具上定有鬍鬚,但在處理方式上可能有二:
一是直接在面具上刻畫出鬍鬚的樣式。
一是將一綸一綸成束的假髮,在一綹一綹的直接固定在面具上。
前者短鬚的成分居大,後者長短鬚均有可能,其材質為何?在此暫不探討,留於後文再行研討,而終歸可確定一點,就是早期鬍鬚並未脫離面具而獨立,面具又名假面,假面上的鬍鬚自然是假鬚,兩「假」合屬一體,因而未有產生「髯口」之名稱。
兩者的處理方式,在表演功用上,一具只能限於一用,因帶著面具的演出,在一劇中有多少的人物就必須具備多少個面具,這就是鬍鬚與面具一體而使人物腳色定型,雖是一種最方便的造型化妝,但無法充分變化,不能在年齡造型上相互運用,除非換戴整張假面,看似方便並不經濟。而面具不論其造型為何?基本原則在其眼部應是鏤空的,便於透視,而其嘴部早期可能是封閉的,也有可能是鏤空的,兩者並存亦有可能,鏤空的嘴部,為的是方便傳聲及透氣,但畢竟不是很方便,而在聲腔的傳送,氣流的受阻會影響觀眾的聽覺及欣賞效果。在宇宙中任何萬物均會在不自覺中演進變化,面具亦應會在表演各方面因素的需求上演變,鬍鬚部分應該也不例外,基於為了面具在使用上的方便,可做多方面的變通,鬍鬚這時可能就逐漸的完全脫離面具獨立出來,就現在可尋的文獻資料及圖片上來做憑證,有鬍子的面具,還是保留在早期的兩種處理樣式,而鬍子的獨立,在面具的演變上可能並未產生過,亦可能演變後並不理想而很快的被淘汰,這個階段的時期不是不可能沒有的。面具在當可能也有全臉及半臉之分,如有,半臉的面具其大小應全占整張臉的大部分,這點是很重要的,因為面具上如有鬍子就必須有其固定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