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所謂老三屆,指的是中國大陸文革開始那年正在中學讀書的高中和初中各三屆的學生。其實稱呼為老六屆才更能盡言其詳。這六屆中學生,多數出生於一九四六至一九五三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之際是十三歲至二十歲。
本人出生在一九五○年,高中一年級沒有讀完,就趕上了文革,算是老三屆中的老高一。老高一有時還會被人稱作一九六八屆高中畢業生。
現在回頭來看,老三屆無疑是特殊時代造就的一個特殊群體;是一個受騙最久,受害最深,受苦最多的群體;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經歷無可複製的群體。
自打我們降生在中國的土地上,一場場政治運動便接踵而來:土改、鎮反、抗美援朝、公私合營、抓胡風、合作化、反右派、大躍進、人民公社和四清,連喘息的間隙都沒有,直至波浪滔天烈焰滾滾的文化大革命。我們這一代人是吮吸著政治運動的狼奶長大的。是誰從小就把我們當做狼崽子來養的呢?
我們剛剛識圖認字,家長老師報紙書籍戲劇電影,教育我們的全是這主義那思想甲模範乙標兵,冷酷無情的人是英雄。誰個告訴過我們世界的真相?何人給我們講解過什麼是慈悲與憐憫?什麼是善良與寬容?什麼是真誠與尊重?
正當我們身體成長發育需要營養的時候,卻趕上了亙古未有的人為饑荒;我們吃糠咽菜含辛茹苦就讀到中學,學業卻被「史無前例」無情地終止。
文革伊始,狼崽子們就露出了冷酷殘忍的本性。我們焚燒圖書;我們砸毀文物;我們橫衝直撞;我們「文攻武衛」;我們批鬥侮辱刑訊關押逼死校長和老師;我們謾罵毒打杖斃無仇無冤無罪無辜的人。所作所為幾乎都是對人類價值觀的否定,每一樁罪惡幾乎都可以被列入人類文明史上的登峰造極。
文化大革命方興未艾,老三屆就被無情地甩下了決策者的戰車。紅衛兵小將成了文革犧牲品中的又一批,也是人數最多下場最慘的一批,幾乎囊括了整整一代人。所有的老三屆都淪為了失學青年和失學少年;千千萬萬城市裡的老三屆被發配去了山區邊疆農村。老三屆們從此落得一無所有,只剩下一句尷尬無奈的口號:「青春無悔!」老三屆的命運何其苦啊!
日月如梭,時光荏苒。最年輕的老三屆如今也都年逾耳順了。正所謂「江山不幸詩家幸」,我們老三屆人人都是江山不幸民眾遭難國家蒙羞的見證者。
我們要肩負起歷史見證者的責任,我們應該把當年的經歷見聞感悟一五一十地說給後人聽,避免類似的悲劇在他們身上重複再現;我們也希望把歷史的真相告知於自由天空下的人;我們還要說的是:老三屆並非是突然降臨地球的天外來客,我們的所作所為既是中華文明的傳統延續,也是人類歷史的組成部分。
近年出現了不少老三屆秉筆直書往事的文章,有的已經出版成書。本人有幸也加入到了這一行列,沒承想鍵盤啪啪噠噠竟然敲出來七十多萬字。
我把敘事的筆端嘎然停止在了一九七五,那一年我二十五歲正當年。老三屆的青春無一不是來自荒漠的歌,我的這一曲或許也蒼茫。如此多的文字記述了一束人們不曾聽到過的陳年往事,我現在敘說起來仍悲涼。
如果介紹自己是序言的必要內容,我只能並不謙虛地說:我是一個普通的人,是一個普通的北方人;我生長在一個普通家庭;我家之所在是一座普通的縣城;我讀書的母校是一所普通中學;我服役的軍階是一名普通的士兵;退役後的幾十年,我依舊是普通了再普通。所以我展示給讀者的只能是一個普通人的所經所歷,一個普通人的所見所聞。
普通人的故事或許低沉卑微,卻也不缺少酸甜苦辣跌宕起伏;普通人的感受往往難以慷慨激昂豪情萬丈,卻最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普通人是組成社會肌體的基本細胞,普通人心跳的聲音才是國家民族最真實的脈動。所以我執著地相信:普通人的所經所歷同樣可以用來書寫歷史,詮釋歷史,傳承歷史。
就在本書即將完稿的時候,我閱讀到一位朋友在她的書中寫出的一句話:「切莫因生命的平凡而放棄神聖的記憶權利。唯千千萬萬樸實的生命記憶,才能熔鑄成不可塗改的歷史真實。」這也正是我要說的,希望每一個讀者都能從我的書中閱讀出「歷史真實」。
南懷沙
二○一三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