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民國早年詩人兼學者常任俠的日記集之一,全書依年代先後編年為序,共分三部,本書為第三部。作者常任俠在日記中如實呈現其生活細節,舉凡文人往來、觀劇讀書等活動,皆一一記錄,也從而帶出那個年代的文化現象。
本書並有長年研究常任俠的學者沈寧為其考訂校注,補充日記中徵引的人物、劇目與書籍,有裨讀者進一步進入常任俠的世界。
本書特色:
珍貴第一手常任俠日記史料彙編
如實呈現中共建國初期文人交流和文化事業建設情形
本書為研究近代中國藝術文化史絕不能錯過的重要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常任俠(1904-1996),原名家選,字季青,安徽省潁上縣人。著名詩人、東方藝術史與藝術考古學家。
幼讀私塾。一九二二年秋,考入南京美術專門學校。一九二八年入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學習古典文學及日本、印度文學。一九三五年春赴日本,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大學院進修,研習東方藝術史,一九三六年底回國。一九三八年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第六處從事抗日宣傳工作。一九三九年任中英庚款董事會協助藝術考古研究員。一九四五年底赴印度任國際大學中國學院教授。一九四九年三月歸國,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兼圖書館主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中華全國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作有《民俗藝術考古論集》、《中國古典藝術》、《東方藝術叢談》、《絲綢之路與西域文化藝術》、《常任俠藝術考古論文選集》、《常任俠文集》(六卷本)等,另有合作譯著《東方的文明》、《日本繪畫史》、《中國服飾史研究》等。
章節試閱
一月
元旦 土曜
上月底由僑中移居No‧10‧room‧Wellington house, Ganesh Chandra Averue。離開學校,行將歸國。自一九三七年秋,離開故鄉的土地,至皖南屯溪、休寧,江西景德、饒州而至南昌,由南昌至長沙,居半年,至武漢居六七月,日寇西侵,由武昌轉衡山、衡陽、桂林、貴陽、遵義而至重慶。自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四,居渝五年餘,四四年春赴昆明,四五年冬來印度,居印又三年餘。屈指離故鄉,已十三年矣。遙念老母弱女及久別之家人,相思不見,如何如何。
上午十一時,赴維多利亞紀念堂參觀,遇宏進夫婦。紀念堂第六室,有波斯文古寫本多種,均名貴。其中Kullyat-1-sadi,Khamsai-Nizami及Shah namah有極美之插圖,又Ain-1-AKBari古寫本亦甚佳,各室匆匆觀覽一過,已至下午一時,明日當再來。
人言李地痞,今日又公開狂吠,說僑中師生共化,乃以辭職校董,停辦學校威脅,此人可謂渾帳之至。
報載戰事已發展至長江邊,蔣又擬辭職求和。回思三年前,固一世之雄也,悔已遲矣。
二日 日曜
九時赴地球影院。讀Ajit Gha述印度藝術展一文。十二時半終了。一時午餐,二時再赴維多利亞紀念堂,觀一、三、四、六、七、八、十一、十二、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各室,陳列品多是印度蒙古王朝,變為英國殖民地的征服者與被征服者資料。紀念堂以白色大理石建築,此亦可以象徵英帝國主義之旺盛期。
收及德風函,Naei函。
一月
元旦 土曜
上月底由僑中移居No‧10‧room‧Wellington house, Ganesh Chandra Averue。離開學校,行將歸國。自一九三七年秋,離開故鄉的土地,至皖南屯溪、休寧,江西景德、饒州而至南昌,由南昌至長沙,居半年,至武漢居六七月,日寇西侵,由武昌轉衡山、衡陽、桂林、貴陽、遵義而至重慶。自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四,居渝五年餘,四四年春赴昆明,四五年冬來印度,居印又三年餘。屈指離故鄉,已十三年矣。遙念老母弱女及久別之家人,相思不見,如何如何。
上午十一時,赴維多利亞紀念堂參觀,遇宏進夫婦。紀念堂第六室,有波斯文古寫...
作者序
【總序】
常任俠先生(1904-1996),安徽省潁上人,譜名家選,字季青。明代開平王鄂國公民族英雄常遇春之後裔。我國著名東方藝術史與藝術考古學家、詩人,長期從事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先生性格正直耿介,溫和樸質,淡泊名利,筆耕不輟,學識廣博,著作宏富,尤以東方藝術史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極高聲譽。他在古典文學與詩詞上造詣極高,畢生以詩紀事抒懷,歌頌光明,鞭撻黑暗。一九八五年所作的七律《生日述懷》:「著述豈為升斗計,育才翻忘鬢毛蒼。無功報國空伏櫪,欲藉魯戈揮夕陽。」真可謂忘身報國,志在千里,獎掖後學,壯心不已。
常先生去世後,我們遵照他的遺願,對先生的著述及遺稿進行了搜集、整理和編輯工作,先後出版有《常任俠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常任俠書信集》(大象出版社)、《冰廬藏劄:常任俠珍藏友朋書信選》(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鐵骨冰心傲歲華:常任俠百年紀念集》(贊助出版)以及日記選《戰雲紀事》(海天出版社)、《春城紀事》(大象出版社)等,涵蓋了先生大部分學術研究成果及部分書信日記等內容。這些著述出版後,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此次編輯出版的常先生日記三種,其中《兩京紀事》是首次公開出版,記錄了作者1932-1936年間主要在國都南京和日本東京的生活。《戰雲紀事》為1937-1945年抗戰期間作者輾轉遷徙大後方的生活寫照。《春城紀事》則是作者1949-1953年間自印度返國參加建設的經歷。從時間跨度上看,記錄了作者前半生對於理想和事業的期待與追求。各書內容介紹及體例,可分別參閱所附導讀文字及編後記,茲不贅述。鑒於本書具有年代關聯的特點,以及社會進步帶來的對這一歷史時期諸方面的重新審視,部分內容較之初版本作了相應的增訂和調整。《戰雲紀事》因增訂文字較多,現分為上下冊;部分注釋說明文字,按首次出現加注原則,前移至《兩京紀事》內;《春城紀事》則增加了1953年部分;重新選擇插入了部分作者照片、手跡等圖片。這樣的考慮基於:一方面通過對這些圖文資料的揭示,使研究者獲得更多正史之外的重要文獻,可能對補充甚至修正對某一時段史實及人物事件的認識有所裨益;另一方面,也能使讀者在深入瞭解作者的內心世界和他廣識博學之外,同時欣賞到其富有詩意的文筆和珍貴的歷史圖片。
「故園懷念抒文藻,跨海來集鼓瑟琴。」這是先生1980年代後期吟詠的詩句,寄託了對海峽兩岸從事學術交流、友朋歡聚的殷切期望。同時先生也曾表示過在臺灣地區出版著作之願望。此次承蒙蔡登山先生引介,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欣然接納出版先生遺作,誠為海峽兩岸學術、出版界值得慶幸之事。我們也為能夠秉承先生的遺願,將這批日記重新編輯出版,公之學界,以饗讀者而略盡微薄感到榮幸。相信這件旨在繼承文化遺產的工作,能夠得到研究者的認同和海內外廣大讀者的喜愛。由於整理者學殖淺陋,此書雖經大家多方努力,各類紕繆,想難盡免。尚祈讀者諸君不吝賜正。
郭淑芬 沈寧 辛卯清明於常任俠先生謝世十五週年祭奠時節
【總序】
常任俠先生(1904-1996),安徽省潁上人,譜名家選,字季青。明代開平王鄂國公民族英雄常遇春之後裔。我國著名東方藝術史與藝術考古學家、詩人,長期從事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先生性格正直耿介,溫和樸質,淡泊名利,筆耕不輟,學識廣博,著作宏富,尤以東方藝術史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極高聲譽。他在古典文學與詩詞上造詣極高,畢生以詩紀事抒懷,歌頌光明,鞭撻黑暗。一九八五年所作的七律《生日述懷》:「著述豈為升斗計,育才翻忘鬢毛蒼。無功報國空伏櫪,欲藉魯戈揮夕陽。」真可謂忘身報國,志在千里,獎掖後學,壯...
目錄
總序
常任俠傳略
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年
一九五一年
一九五二年
一九五三年
《春城紀事》校訂後記
總序
常任俠傳略
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年
一九五一年
一九五二年
一九五三年
《春城紀事》校訂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