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4 項符合
原住民族文學的非典型現象--以達德拉凡‧伊苞、董恕明以及阿綺骨為例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12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185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185 |
iRead灰熊愛讀書 |
華文文學研究 |
$ 189 |
三民網路書店 |
文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原住民族文學中「山豬」、「飛鼠」、「部落」等,就如同象徵性的關鍵符號,涵蓋了多數人對原住民文學的印象,且多數原住民文學皆伴隨著土地感懷與文明抗爭等內容。本書用不同以往的角度,觀察原住民族文學書寫的各種面向。如達德拉凡‧伊苞透過《老鷹,再見》思考個人生死的命題以及與社會對話的位置;董恕明《紀念品》與《纏來纏去》兩本詩歌,顛覆了作者自身傳統中文的訓練,超越了原住民族創作上的限制,並透過書寫達到了展現自我的可能性;阿綺骨《安娜‧禁忌‧門》中,身分的枷鎖被遠拋在創作之後,從「我族」與「我群」的思考,轉向到普世性的個人議題。
本書藉由上述作品驗證了原住民文學並非只能有傳統神話、弱勢抗議、山林海洋等命題,而是能以其特殊之背景、語言文化等條件,展現多樣的內容思想,進而開創既定文學形式的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