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7 項符合

父母等恩:《孝慈錄》與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實踐

的圖書
父母等恩:《孝慈錄》與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實踐 父母等恩:《孝慈錄》與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實踐

作者:蕭琪 
出版社: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2017-04-07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父母等恩:《孝慈錄》與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實踐

內容簡介

父親與母親對子女之恩,豈有輕重之別?
儒家的喪服禮制,「父服」重於「母服」,是否有違人情?

  洪武七年(1374)孫貴妃之死,使明太祖注意到傳統母服制度的內容。考量到現實生活中的母子情感連結,明太祖堅持「父母等恩」觀念,一反過往子為母親服喪等級低於為父親服喪等級的禮制,下令今後子為母、子為父,皆服喪服禮制中的最高階序──斬衰三年。為此,明太祖御製《孝慈錄》一書,作為明代喪服制度的定本,並為清代沿襲。

  《孝慈錄》「父母同斬」的喪服禮制,不但衝擊了傳統父系宗法制度與倫理秩序,也遠遠悖離士人長期研讀的儒家經典內容。在《孝慈錄》的制定、推行與實踐過程中,父與母、禮與情、嫡與庶等因素始終不斷的交相關涉拉扯,向我們訴說著中國喪服禮制史上最複雜深刻的孝道故事。

  *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39號

本書特色

  1.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39號  

  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林麗月專序推薦:「本書既映照出喪服禮制中父與母、嫡與庶、禮與情不斷交涉對比的過程,更能不自囿於「母服」的性別視角,呈現了明太祖「父母等恩」的孝道觀與明清國家治理、學術思想、社會教化等層面多元互動的幽微。」

名人推薦

  林麗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蕭琪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研究領域為明清社會文化與性別。著有書評:〈評介邱澎生、陳熙遠主編,《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一文。
 

目錄

序/林麗月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回顧
 三、研究取徑與章節安排

第一章 服有等差:明以前母服制度的變遷
 第一節 喪服制度與人倫關係
 第二節 《儀禮‧喪服》中的母服制度
 第三節 唐代《開元禮》中母服的改制

第二章 孝順父母:明代《孝慈錄》的制訂及其孝道觀念
 第一節 明太祖對孝道的提倡
 第二節 《孝慈錄》的頒行
 第三節 《孝慈錄》中的孝道倫理

第三章 禮情之間:子為母服的議論與實踐
 第一節 士人對《孝慈錄》的評價
 第二節 私修禮書中的母服制度
 第三節 「父母同斬」的折衷與實行

第四章 嫡庶之辨:庶子為生母服的落實
 第一節 康妃杜氏之死
 第二節 周之夔(1586-?)的母服經驗
 第三節  「厭於嫡母」說對庶子為生母服的衝擊

結論

徵引書目
附錄 歷代母服相關規定一覽表
 
 



  明清時代由於朝廷旌表孝行、推行孝道教化的努力、儒家家禮改革與實踐,及宗族建設與文化的向下滲透,是中國孝文化深入社會各階層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形塑許多我們今日所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階段。是故,在此時期中,統治者所倡導的孝道內涵之變化,及其所造成的影響,實為了解中國傳統孝道思想的重要關鍵之一。

  本書在研究取徑上擬從性別史的角度切入,以和明太祖孝道觀念密切相關的《孝慈錄》為討論核心,探討「母親」在喪服禮制中的地位與明代統治者、士人所理解的孝道觀念之間的關係。在時間斷限上,以明代為主,著重明太祖在位期間對其孝道理念的闡發,以及此後嗣君與士人討論及實踐《孝慈錄》的情況,並將分析範圍跨至清初士人對於《孝慈錄》的看法,以期看出明清禮學的轉向在母服制度討論中所留下的痕跡。

  本書所指稱的明清士人,採取較為寬鬆的解釋,包括現任及致仕的官員、進士、舉人、生員等等,他們共同的特色在於都受過儒家教育的薰陶,並且知悉當時科舉考試的內容,他們雖然不一定有極高的政治地位與學術涵養,但皆熟習傳統儒家精神,與一般百姓相較,是更易接觸、明瞭國家政令的知識階層。《孝慈錄》由禮入律,隨著《大明律》頒行天下,這些士人是否能明確掌握《孝慈錄》的母服規定?是否能接受《孝慈錄》「父母等恩」的孝道內涵?在他們的知識體系之中,除了《儀禮‧喪服》等古典禮經的規定外,是否還有其他喪服禮制體系足以與《孝慈錄》抗衡?這些士人的知識背景皆可能左右他們落實或違背《孝慈錄》的選擇,也影響了他們透過服喪為母親盡孝的態度與看法,為本書研究的重要核心之一。

  本書所運用的史料,包括詳載先秦喪服制度的《儀禮‧喪服》、《禮記》,以及《大唐開元禮》、《新唐書》、《舊唐書》、《文公家禮》、《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大明令》、《通典》等有助於說明《孝慈錄》頒布以前,歷代母服制度變遷之資料。而欲探討《孝慈錄》所蘊含的孝道觀念,《皇明祖訓》、《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大明集禮》、《孝慈錄》、《教民榜文》、《大明律》等明太祖御纂或敕纂之書籍,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明實錄》、明人文集、清人文集、地方志、日用類書與明至清初士人私修的禮書,則是本書觀察明代嗣君與明清士人是否接納《孝慈錄》,以及《孝慈錄》的母服改革是否得到落實的重要憑藉。

  基於以上研究方向,本書除緒論與結論以外,共分為四章:

  第一章將概述《儀禮‧喪服》中所勾勒的人倫譜系與宗法原則,分析其中母服規範之禮意,並論及唐代母服制度的變化及其意義。

  第二章擬探討明太祖所提倡的孝道內涵與《孝慈錄》的關係,並說明《孝慈錄》制訂的原因與經過,以及其在歷代母服制度變遷中的重要意義,希望藉此彰顯《孝慈錄》所蘊含的性別意涵。

  第三章將聚焦於明至清初士人對「子為母服斬衰三年」一制的看法與實踐情況。士人們是否支持《孝慈錄》突破「父系至尊」的改革,他們贊同與反對的理由分別為何,是否將《孝慈錄》條文納入他們私修的禮書當中並實踐之,皆是本章分析的重點。

  第四章將以嘉靖康妃喪服禮與明末士人周之夔(1586-?)生母喪服禮的實踐過程為出發點,探析「庶子為生母服斬衰三年」一制施行於皇室與士人群體的情況,希望藉此更加深入的了解處於不同禮法身分的母子,在遵守《孝慈錄》規定是否遇到困難,並藉此考察嫡庶禮法對孝道實踐可能產生的影響。

  本書將從呈現中國喪服制度制訂原則以及前代母服制度開展,比較其與《孝慈錄》所蘊含的理念,探討《孝慈錄》中母服規定所造成的迴響。希望透過本書的研究,探尋明清時期孝道文化中母親的角色與地位,並在呈現明清時期禮制與情感之間不曾中斷的互動過程之中,更深入了解傳統中國母子鏈結與孝道倫理的關係。
 
*以上節錄自本書〈緒論〉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64088
  • 叢書系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
  • 規格:平裝 / 26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懸案密碼:籠裡的女人
作者:猶希.阿德勒.歐爾森
出版社:奇幻基地出版事業部
出版日期:2011-09-29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毛茸茸的戳戳繡入門:紓壓療癒!從杯墊、迷你地毯到抱枕,只要3種針法就能做出28款生活小物(內附圖案紙型)
作者:權禮智
出版社:蘋果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2-01
66折: $ 34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0-6歲親子互動自然發音:跟著唱不會忘,讓孩子玩著玩著不知不覺就記住,神奇的英文發音書!(附QR碼線上音檔)
作者:金旼奏
出版社:國際學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12-28
66折: $ 26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職人配方!減醣烘焙料理:天天這樣吃,體脂維持19%!從甜點、麵包到餐食,冠軍主廚的50道「速簡X美味X低負擔」私房食譜
作者:莉雅Leah
出版社:台灣廣廈有聲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3-09
66折: $ 363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從咬痕開始的初戀
作者:Arinco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3-27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miffy潔膚柔濕巾-10抽(綠)
作者:新台
出版社:新台圖書
出版日期:2023-08-30
$ 1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貓是最好的人生教練:掌握貓特質,讓你活得自信、自由、自在
作者:史蒂芬.嘉涅
出版社:究竟出版
出版日期:2025-03-01
$ 237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在對你的愛戀生效之前(全)
作者:春田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3-26
$ 143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地下帝國:金融、網路、半導體──美國如何將世界經濟武器化
作者:亨利.法羅、亞伯拉罕.紐曼
出版社:聯利媒體TVBS
出版日期:2025-03-13
$ 33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派對咖孔明 18
作者:四葉タト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3-28
$ 133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諾曼風雲:從蠻族到王族的三百年【中古歐洲系列首部曲經典改版回歸】
作者:拉爾斯.布朗沃思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5-04-03
$ 29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這一生,我為何而存在?(全球每19秒售出1本!療癒千萬人的暢銷經典,定位人生的神奇之書)
作者:約翰.史崔勒基
出版社: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27
$ 39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