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交流都是自於一種開放的態度,
而臺灣其實從來不曾有過封閉的文化體系。
臺灣的「本土」本就具有高度的時空延伸之意義,
彷彿「全球」文化與知識交流的實驗室一般蘊藏豐富的多元性與異質性。
本書共收錄十九篇論文,探討「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現象,由黃美娥、張誦聖、朱雙一、劉亮雅、衣若芬、廖冰凌、蘇碩斌、垂水千惠、張文薰、蔡祝青、柳書琴、計璧瑞、Bert Scruggs(古芃)、須文蔚、洪淑苓、林芳玫、蔡建鑫、廖勇超、呂佳蓉等十九位臺灣文學界專家領銜發聲。
進入21世紀,「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成為推動全球化的兩股動力,促使各地人、事、物的交流愈加頻繁,也催生文化與知識的再創造,形成全球化與在地化、中心與邊緣互相抗衡的現象。
藉由流動與傳播的進路,臺灣以及世界各地的文學或文化,都無法拒絕外來資源滲入或被阻隔在世界之外,特別是位於海洋與大陸邊界的臺灣,它在航海上所具有的關鍵位置,也正是它在文學、文化上擁有的優勢,開放、流動、創新,正是臺灣文學的本質與獨特精神。
全書共十九篇,各篇論文依循「文化流動」或「知識傳播」兩大主軸,以臺灣文學為主體,採取相互參照的模式,擴及對亞太人文的關注,藉此展現全球化時代下的亞洲視角。
作者簡介:
洪淑苓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臺文所支援教授,曾任臺大藝文中心創制主任、臺大臺文所合聘教授、所長,國語日報古今文選特約主編、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訪問教授。
黃美娥
輔仁大學中文博士,現職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曾兼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亦曾主持文建會【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點校出版計畫。
章節試閱
【戰後臺灣文學典範的建構與挑戰:從魯迅到于右任──兼論新/舊文學地位的消長】/黃美娥(節錄)
一、前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佈投降,自此臺灣文學史便步入「戰後」階段。面對戰後的到來與日治的結束,臺灣與日本、中國之間原有的文學互動狀態,為此產生重大改變,其間所發生的文學場域的調整、平衡,其實滿佈著延續、斷裂與嫁接的複雜張力關係,值得細加咀嚼。對於這段需要以更為動態的「臺灣文學新秩序的生成與重構」視角,去看待與詮釋的戰後臺灣文學轉型、發展過程,過去學界較為常見的論述內容,主要包括:其一,從後殖民史觀出發,以「跨越語言一代」描述臺灣新文學日語作家群所處的「去日本化,再中國化」創作困境與艱難心境;其二,從《臺灣新生報》「橋副刊」論戰聚焦省內、外文人的交鋒與交流狀況,以及剖析鄉土文學論述在臺灣文學史上的位置與意義;其三,關注戰後初期新現實主義的話語內容與魯迅熱潮湧現的現象;其四,勾勒國共內戰官方派系權力鬥爭樣態,以凸顯臺灣文學被國族政治所箝制的文學特質;大抵以上持論精彩,唯因較集中於新文學面向的討論,以及偏重關切省內、外作家在左翼文學的合作情形,故不免有其侷限性。那麼,究竟從戰後初期開始的古典文學與右翼文學實際發展狀況如何?其與新文學或左翼文學有無連結、對話與對峙關係?而箇中交錯、互涉或角力現象,對於往後的戰後臺灣文學發展,又會具有怎樣的刺激與影響?上述種種疑問,說明了唯有更為全面的釐析與關照,才能獲致更多真相。
針對以上情形,筆者曾經撰寫過〈戰後初期的臺灣古典詩壇(1945-1949)〉一文,略加闡述了臺灣本土古典詩人在戰後初期的創作梗概,與省外來臺詩人、官方右翼有所互動的原因背景,以及古典文人如何將「漢文」寫作視為一種「資本」的挪用,以與新政權、外省文人進行文化協商、斡旋或抗議,卒而穩固原有的文化地位,或嘗試掌握自我主體性的複雜面貌。而本文在此則擬另就一個特殊現象談起,並以此作為本文問題意識形成的一個基點,此即有關魯迅在戰後初期臺灣的傳播熱潮與消退問題。對此,日本學者中島利郎所編《臺灣新文學與魯迅》是目前為止最為重要的學術著作,書中有關戰後臺灣文學與魯迅密切關係的研析,至少就收錄了陳芳明〈魯迅在臺灣〉、下村作次郎〈戰後初期臺灣文壇與魯迅〉、黃英哲〈戰後魯迅思想在臺灣的傳播〉等文;而諸篇除了鋪陳戰後初期臺灣對於魯迅接受風潮的相關原因、作品散佈概況、重要傳播引介者與管道途徑之外,陳、黃二人另亦觸及右翼文學對於魯迅其人其作的反對現象。其中,陳文主要舉出1947年魯迅風潮消退以後,國民黨反共文藝政策下的反魯情形,這包括與魯迅打過筆仗的作家陳西瀅、梁實秋、蘇雪林等右翼文人作品,在魯迅缺席狀況下的重新出現,以及鄭學稼、劉心皇撰寫扭曲式傳記塑造魯迅負面形象概況;至於黃文,則是注意到更早之前,於魯迅風潮尚存之際,已有一位署名「遊客」者, 1946年10月就在具右翼色彩、與國民黨密切攸關的《正氣月刊》發表〈中華民族之魂〉,去攻擊魯迅與許壽裳。是故綜合陳、黃二人所述,可以發現要討論魯迅在戰後初期臺灣接受熱潮,固然需要審視台灣本土左翼文化人如楊逵、藍明谷與省外文人許壽裳的推手角色意義,實則同樣不能忽略右翼文學的反動現象,亦即需要左/右翼雙方合觀,才能察覺更為深入的戰後臺灣文學史內在樣貌。
不過,更耐人玩味的是,陳文所述固然突出了右翼新文學家與魯迅在臺風潮的對抗性狀況,唯若進一步考掘黃文所謂「遊客」之文,其人實際身分乃是曾因1932年「詞的解放運動」,在上海與魯迅發生筆戰的曾今可,則相關情形就愈顯曲折。事實上,曾氏在臺灣具有多重身分,他不僅擔任過《正氣月刊》、《建國月刊》主要編輯者與執筆者;更為重要的是,他還成功扮演了當時臺灣省內外古典文人往來交流的詩人橋樑的聯繫者。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于右任於1949年10月來臺,至1964年11月10日過世為止,曾今可一直積極介紹很多臺灣詩人與右老相識,並透過小型詩會,或全國詩人大會的舉辦,拉近于氏與臺灣詩人的距離,進而促使于右任快速成為本地古典詩人心中的詩壇領袖與創作楷範。
綜上可知,曾今可早在1946年10月便已出現反魯言論,洎自1949年于氏來臺之後,則是轉而致力鼓吹于右任成為臺灣詩壇領導者的形象,故從反「魯迅」到尊「于右任」,透過曾今可行為側面顯示,在戰後臺灣文學史上,曾經出現過魯、于二位文學典範的事實。而不僅於此,對於于氏這位古典詩壇領導人,鍾鼎文在紀念于右任逝世所撰專文〈于右任先生與新詩〉中言及:「于右任是我國當代最偉大的詩人。不僅寫舊詩的先生們一致尊稱他為『詩宗』、為『詩豪』,公推他為我國唯一的『桂冠詩人』;就是寫新詩的朋友們,也都同樣的尊敬他,崇拜他,公認他是我國當代詩人中最偉大的一位。……于先生的詩代表一個傳統,一個時代;于先生的死,也意味著傳統的總結,時代的邅替,新詩人們應該更加努力,在民族性與時代性上做更深度的把握……」,在其筆下,于右任具備了同時博得新、舊詩人一致推崇的偉大能力,但也指出于氏的死亡,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那就是「傳統的總結」,並且隨之而來的是「時代的邅替」,因而號召新詩人後續應更加努力與做更深度的把握。
但,所謂「傳統的總結」、「時代的邅替」所指涉的是什麼意思呢?鍾鼎文之文是否暗指了于右任之死去與新詩界的未來發展有著某種因果關係?倘若再參酌曾今可在1969年發表〈日本詩人對漢詩的研究〉一文時的慨嘆,或許有助揣測箇中涵意。曾氏指出:「日本人研究漢詩的著作,比我國出版的這種著作還多,而且是有系統的研究、出版。……這風氣已普遍於世界各文明國家,而我們自己卻相反。教育部文藝獎金中的詩歌獎第一屆得者為于右任先生,全國贊成;第二屆得獎者為陳含光先生,自然也應該是全國都贊成的,但卻遭新派的攻擊,以後這種獎金自然都於新派了。」如此一來,藉由鍾氏與曾氏二文的敘述,便可了解于右任的過世,不只是全國詩人典範的消失,還更標誌著新詩派勢力比起舊詩派為之躍升,從對于右任得獎的「全國贊成」到陳含光的遭「新派攻擊」,僅僅一屆獎項的時間差距,就已披露了傳統文學/舊詩地位的徹底失勢,而這正是鍾鼎文所暗指于右任死後,屬於新詩人的時代真正要來臨了。
至此,已能知悉,于右任在戰後臺灣文壇的角色扮演及其意義,顯與左/右翼文學、新/舊文學的在臺發展息息相關,箇中情況值得深入探索,而這也正是本文注意到了于氏個案的重要性,並選擇以魯迅到于右任相關文學典範的建構與挑戰現象之探索,做為主要研究軸心的關鍵所在。此外,如前所述,若要明白其間來龍去脈,必須上溯魯迅接受風潮的盛衰,而後再去追蹤于右任典範的出現與消逝意義,這樣將能發現更為幽微、豐富的文學史意涵。
不過,更細節的討論是,為何魯迅與于右任能脫穎而出,一躍成為時人心中的作家典範?戰後有關魯迅與于右任的接受情形及其文學史語境為何?其中,有關魯迅在臺灣接受史論述已夥,不過倘若右翼文人曾經對其表示擯斥,則如此現象,也在提醒我們需要重新理解當時文壇的多音交響、眾聲喧嘩實況,才能在為人熟知的左翼意識型態與現實主義美學相關論述之外,從事更多的考察工作。此外,在于右任方面,究竟又是憑藉什麼而能獲致各界好評?但他既能成為新、舊詩人眼中的詩豪與偉人,則自其來臺後的1949年至1964年間所鞏固的十五年傳統文學、舊詩地位,何以又會因其過世,就旋即被宣判出「總結」的命運?舊詩、舊派文學的地位因何如此脆弱?新派勢力何以能夠瞬間翻轉?顯然,其中仍有諸多問題必須釐清,一切尚得從頭說起。
【戰後臺灣文學典範的建構與挑戰:從魯迅到于右任──兼論新/舊文學地位的消長】/黃美娥(節錄)
一、前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佈投降,自此臺灣文學史便步入「戰後」階段。面對戰後的到來與日治的結束,臺灣與日本、中國之間原有的文學互動狀態,為此產生重大改變,其間所發生的文學場域的調整、平衡,其實滿佈著延續、斷裂與嫁接的複雜張力關係,值得細加咀嚼。對於這段需要以更為動態的「臺灣文學新秩序的生成與重構」視角,去看待與詮釋的戰後臺灣文學轉型、發展過程,過去學界較為常見的論述內容,主要包括:其一,從後殖...
作者序
【序言】/洪淑苓
一、緣起
「第一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臺灣文學與亞太人文的相互參照」國際學術研討會係2014年6月27-28日,假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舉行。會議由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辦,文學院邁向頂尖大學「文化流動──亞太人文景觀的多樣性」研究計畫群協辦。本書即為該會議之會後論文選輯,並兼收相關論文。全書共十九篇,各篇論文依循「文化流動」或「知識傳播」兩大主軸,以臺灣文學為主體,採取相互參照的模式,擴及對亞太人文的關注,藉此展現全球化時代下的亞洲視角。
臺文所主辦本國際學術會議,是因為自2008年起,臺文所同仁先後與中文系、外文系、戲劇系、音樂所、語言學所等多位教授合作,共同執行文學院邁向頂尖大學研究計畫,持續在「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的議題上,開拓臺灣與亞太各國相關的學術脈絡。至2013年,適逢臺文所成立十周年,為具體呈現十年來臺大臺文所在臺灣文學研究領域的教學與研究成果,於是結合文學院邁向頂尖大學研究計畫群的努力,共同舉辦國際會議,廣邀各方學者共襄盛舉。也因這樣的結合,所以本書除輯錄該次會議
論文十七篇之外,並收錄邁向頂尖大學研究計畫群之研究成果二篇,以代表多年來臺文所與其他專家學者合作耕耘的成果。
二、試論「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
進入21世紀,「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成為推動全球化的兩股動力,促使各地人、事、物的交流愈加頻繁,也催生文化與知識的再創造,形成全球化與在地化、中心與邊緣互相抗衡的現象。藉由流動與傳播的進路,臺灣以及世界各地的文學或文化,都無法拒絕外來資源滲入或被阻隔在世界之外,特別是位於海洋與大陸邊界的臺灣,它在航海上所具有的關鍵位置,也正是它在文學、文化上擁有的優勢,開放、流動、創新,正是臺灣文學的本質與獨特精神。
在方法論上,「文化流動」的「流動」,可指人、事、物的遷移,因此而產生的交流與影響,都可成為討論研究的議題。但「流動」不只是指交流的意涵,更有突破界限,不斷游移,形成新的歷程之意義。
至於「知識傳播」的「傳播」,乃藉用傳播學的傳播概念,從媒介、受眾、社會的相互關係,試著探求「知識」的傳播模式,不只是單向的傳播,也有雙向的關係,當某項知識進入另一個社會,必須經過轉譯,成為當地可以理解的語碼,並適合所需,經過廣泛交流與融合後,促成知識的創新與再生產。
三、相互參照下的臺灣文學與亞太人文
承上所論,由於臺灣特殊的時空經驗,「文化流動」成為社會的隱性結構,因為遷移、斷裂的時空因素而啟發的身分認同書寫,或是因為衝撞固有體制、社會文化,而觸動的性別越界書寫等,在在充實了臺灣文學的內涵,呈現臺灣文學的獨特性。至於對外的文化交流,我們可看到即使在冷戰的局面下,臺灣文學獲得更多對外傳播、輸送的機會,與港澳、新馬以及泰越等東南亞地區、國家都有深層的交流與影響。
進一步深究,流動、交流都是自於一種開放的態度,而臺灣其實從來不曾有過封閉的文化體系。經歷地理大發現、帝國主義擴張、乃至冷戰架構的時代,在臺灣,族群交流的故事不斷換幕登場,文化的內容形式也以驚人的頻率與幅度持續融合。不論回首歷史或凝視今天,臺灣的「本土」本就具有高度的時空延伸之意義,彷彿「全球」文化與知識交流的實驗室一般蘊藏豐富的多元性與異質性。
從知識傳播的視域,在歷史上共同接納「漢字」的多個文化圈,雖然各有不同的國族命運,但文人之間卻不乏龐大的交流機緣;而對「漢字」從接受、共享到創發,也形塑臺灣文學與中國大陸、日、韓等國的對話空間。此外,在傳播的互動關係下,我們也看到1960年代臺灣文學接受了歐美現代主義,並對外輸送文學知識,成為華文文學對西方文藝理論的關鍵轉譯站。至21世紀,臺灣的大眾文學,如推理、偵探、羅曼史等,也吸收世界各國大眾文學之長,又逐漸建構起臺灣的大眾文學模式,而可以和
歐、美、日、韓各國互相輝映。
在文學、知識、文化的傳播與接受的過程中,除了源頭、路徑與影響,更值得探討的是彼此間的碰撞與相互涵化。換言之,主體與客體之間,不是二元對立,也非直線傳播模式,而是多重、多樣的網絡關係。臺灣文學和亞太周邊各國,正是蘊藏這樣的關係,亟待相互參照、比較,共同發展出屬於東方、亞洲的文學觀點。
四、本書涵蓋議題與特色
在「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的主題下,本書各篇涉及的議題總共涵蓋四大類:
1.作家、文學體制與知識生產
文學史的構成,有多方面的條件。而文學體制的建構與重構、知識的生產與傳播,更是深深影響文學的面向與內涵。張誦聖、黃美娥、計璧瑞、朱雙一以及劉亮雅五位教授的論文,分別觀照了1930年代與1960年代臺灣的現代主義文學之發展與變貌、戰後初期魯迅與于右任在臺灣文壇地位的消長、1960年代臺灣現代主義文學運動的成因,以及1990年代後殖民和酷兒論述在臺灣如何被挪用、轉譯,以及再生產。這都觸及臺灣文學史的各階段問題,無論是用日文書寫,或是挪用西方文學理論,或是和中國文學有所交涉,都對臺灣文學的內部形成撞擊,激發新的局面。
2.文化流動:臺灣文學與東南亞華文文學
以「文化流動」為視角,從臺灣文學輻射出去的是,與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和香港的多重關係。衣若芬、廖冰凌、洪淑苓與須文蔚等四位教授的論文,正提供我們了解臺灣文學與上述各國華文文學的交流與互動景況。冷戰時代的臺灣,在華文教育、現代文學上具有關鍵性位置,而東南亞各地華校與文壇,不僅吸收臺灣文學,也因此形塑自己的華文文化。因此,無論是作家的移動,教科書、文學刊物的交流,這四篇論文讓我們看見臺灣文學與亞太各國的華文文學暨文化的相互參照。
3.文學與社會:臺灣文學與日本文學、文化之多重關聯
臺灣與日本,無論是文學或文化方面的關聯,從殖民時期到現當代,都有密切的關係,值得我們梳理與反思。蔡祝青教授的論文探討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東洋文學講座」的成立與發展,使我們了解中國(東洋)文學如何經由日本學制與殖民現代性的視角,落實為文學科目的一環。柳書琴、張文薰、垂水千惠等三位教授的論文則分別藉由小說來揭示日治時期、60年代以及當代的臺灣社會與日本文化之關聯,各篇或者針對臺灣人民的內心感受,或者撩撥臺/日文化翻譯之後的困惑,或者分析
當代日文小說如何預言、想像未來的臺灣民主之路,都顯示臺灣與日本在文學、文化、歷史或是社會之間多重、糾葛的關係。而Bert Scruggs教授的論文則是從核電存廢與環保生態問題入手,透過宋澤萊的小說《廢墟臺灣》和日本電影《黑雨》作比較,以收臺/日文學的參照效果。
4.知識傳播與臺灣文學、社會
知識傳播不僅對社會發生影響,對文學場域也可能激發新的生產形態,這在臺灣的古典文學系譜、語文知識、當代文學、當代社會,都可發現範例。最明顯的是當代文學領域,林芳玫、蘇碩斌二位教授的論文分別涉及羅曼史小說與旅行文學,也針對從西方、日本傳入臺灣的文學理論加以耙梳和對話;蔡建鑫教授的論文則以「反核」作為一種知識,探討當代小說《零地點》是否可能成為一部寓言小說。
此外,本書尚收錄邁向頂尖大學研究計畫群的三篇論文。從蔡祝青教授的論文探討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東洋文學講座」的成立與發展,使我們了解臺灣的大學教育如何承繼古典文學系譜。廖勇超教授的論文則分析傳統「三太子」的民俗信仰如何經由文化創意產業而現代化。呂佳蓉教授的論文涉及語文知識的傳播與接受,透過語料庫的分析,探討中文詞彙如何翻譯、接受「外族」,具體展現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過程中的融合軌跡。
以上各篇大致按照會議當時發表的順序排列,而把邁向頂尖大學研究計畫群的三篇論文置於最後。又,本書各篇皆曾修訂後發表於學術期刊或通過本書編輯委員會審查通過,詳情可參見各篇發表情形之註明。少數會議宣讀論文因故未能收入,其論文題目請參見「議程表」。
五、結語
第一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臺灣文學與亞太人文的相互參照」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圓滿閉幕,記得當時還邀請杜國清教授、王文興教授專題演講,齊邦媛教授也特地以錄影方式為我們講述臺灣文學的重要性。三位臺灣文學界的先進,以及與會專家學者對我們的鼓勵,都使我們銘記在心。
本次會議附設研究生論壇,由臺大臺文所與清大臺文所合辦,十分感謝當時清大的柳書琴所長暨全體師生全力配合、支持。而國際學者張誦聖、紀一新二位教授擔任研究生論壇專題主講人,全程參與,在此也特別感謝。
先前臺文所也曾舉辦多次國際學術會議,但本會議以「第一屆」為名,即顯示臺文所願意在「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的學術議題上,扮演開拓者的角色,與文學院各系,乃至於所有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一同思考、推動臺灣文學研究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與重要性。這項任務或許任重道遠,但非常值得期許。
本次會議,是我個人擔任臺文所所長暨合聘教授期間所主辦,因此代表主辦單位寫下本篇序言。在此感謝科技部、教育部、外交部、臺灣文學館、臺大文學院等單位的經費補助,也要感謝當時協助會議事務的臺文所全體同仁以及同學們,沒有你們的支持和努力,無法完成這場盛大的學術饗宴。
最後,編輯、出版這本專書,更不能不感謝後來協助編輯、校稿的研究生助理。此外,還要特別感謝臺文所專任助理陳怡燕小姐,在最後階段總攬其事,本書才能順利出版。現任的黃美娥所長在繁重的所務之外,提供諸多協助,並與我分擔主編的工作,也是我必須衷心感謝的。欣見本書出版,願與各位分享成果。並請各界專家學者,不吝賜教。
洪淑苓序於2016年9月18日
【序言】/洪淑苓
一、緣起
「第一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臺灣文學與亞太人文的相互參照」國際學術研討會係2014年6月27-28日,假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舉行。會議由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辦,文學院邁向頂尖大學「文化流動──亞太人文景觀的多樣性」研究計畫群協辦。本書即為該會議之會後論文選輯,並兼收相關論文。全書共十九篇,各篇論文依循「文化流動」或「知識傳播」兩大主軸,以臺灣文學為主體,採取相互參照的模式,擴及對亞太人文的關注,藉此展現全球化時代下的亞洲視角。
臺文所主辦本國際學術會議,是因為自2008年...
目錄
▍序言/洪淑苓
戰後臺灣文學典範的建構與挑戰:從魯迅到于右任──兼論新/舊文學地位的消長/黃美娥
郭松棻、〈月印〉、與二十世紀中葉的文學史斷裂/張誦聖
有關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成因和評價的諸種說法辨析/朱雙一
臺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一九九○年代臺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劉亮雅
文筆‧譯筆‧畫筆─鍾梅音在南洋/衣若芬
馬來西亞臺灣中文書籍與臺灣文化知識的傳播──以大眾書局為研究個案(1984-2014)/廖冰凌
旅行文學之誕生:試論臺灣現代觀光社會的觀看與表達/蘇碩斌
日本人作家丸谷才一如何描寫臺灣「獨立」?──試論《用假聲唱!君之代》/垂水千惠 林姿瑩 譯
再見日本:黃春明小說中的臺灣歷史與武士道精神敘事/張文薰
帝國殖民與文學科的建立: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東洋文學講座」初探/蔡祝青
勤勞成貧:臺北城殤小說中的臺灣博覽會批判/柳書琴
創傷記憶──論鍾理和日記/計璧瑞
Preliminary Thoughts on Feixu Taiwan (Wasteland Taiwan) and Kuroi Ame (Black Rain)/Bert Scruggs
1940-60年代上海與香港都市傳奇小說跨區域傳播現象論──以易金的小說創作與企劃編輯為例/須文蔚 翁智琦 顏訥
越華現代詩中的戰爭書寫與離散敘述──兼與臺灣詩人洛夫「西貢詩抄」的對照/洪淑苓
性別化東方主義:女性沙漠羅曼史的重層東方想像/林芳玫
知識傳播與小說倫理:以《零地點》為發端的討論/蔡建鑫
薪傳,文創,現代化:談《陣頭》中的電音三太子奇觀/廖勇超
由蠻夷到外國人──由外族稱名看中外文化交流/呂佳蓉
▍後記/黃美娥
附錄一 本書作者介紹
附錄二 研討會議程
附錄三 與會學者名單
附錄四 會議籌備委員暨工作人員名單
▍序言/洪淑苓
戰後臺灣文學典範的建構與挑戰:從魯迅到于右任──兼論新/舊文學地位的消長/黃美娥
郭松棻、〈月印〉、與二十世紀中葉的文學史斷裂/張誦聖
有關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成因和評價的諸種說法辨析/朱雙一
臺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一九九○年代臺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劉亮雅
文筆‧譯筆‧畫筆─鍾梅音在南洋/衣若芬
馬來西亞臺灣中文書籍與臺灣文化知識的傳播──以大眾書局為研究個案(1984-2014)/廖冰凌
旅行文學之誕生:試論臺灣現代觀光社會的觀看與表達/蘇碩斌
日本人作家丸谷才一如何描寫臺灣「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