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930年代的奮興運動與皇民化運動,「傳道報國」一詞於1937年正式登上歷史舞台,「皇國臣民」的國民認同達到高峰,基督徒的信仰實踐與政教關係觀念也正發生改變!
日治末期可謂一段「傳道報國」的時代,戰爭前後基督徒的信仰認同並未改變,始終自勉傳道以報天國,未曾被國家神道動搖。然而,政治認同卻因應時局游移流動,且常有在臺、日、中、外之間猶豫掙扎的經驗。基督徒認為傳道報效國家是其社會責任,與日本政府、日本基督教合作,係出於護衛臺灣利益、關懷鄉土安危的初衷。殖民地的苦難,亦為信仰「再宣認」的歷程。基督徒「傳道報國」的身分認同,誠然是各個時代都必須回顧思考的重要課題。
*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41號
封面文案
二戰時期身處大日本殖民地的臺灣基督徒,
如何身兼「天國的子民」與「皇國的臣民」,榮耀神/國;
卻又於戰後轉向關懷斯土斯民,自覺為「臺灣的住民」?
本書特色
1.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41號
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吳文星專序推薦:「本書相當實證且客觀地究明日治末期殖民地臺灣的基督徒在艱苦的時局和處境下,透過信仰進行反省,從國族發現矛盾,於是找到對斯土斯民的認同。可說頗有助於適切釐清特殊時期日本帝國及其殖民地基督徒認同之疑義。……是一本開拓新史料、讓人耳目一新且富可讀性之佳作。」
3.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專序推薦:「本文從1930年代的奮興運動、皇民化運動談起,到皇民奉公運動及「傳道報國」思想的浮現,一直到終戰的困窘局面,輔以日本神學觀點的影響、主日學教育的案例分析,以及世代交替間的思維轉換,呈現出帶有複雜色度及層次感(nuance)的歷史研究,值得讚賞。」
作者簡介:
盧啟明
1982年生於彰化,成長於澎湖、臺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博士班。
臺灣神學院道學碩士班、臺灣基督教歷史資料中心研究助理。
目前的研究方向為普世合一運動與滿洲國政教關係。
章節試閱
(節錄自本書第三章第三節)
日本基督徒自明治初年的草創期起,為促進教派合作、擴大宣教效果,即有相互提攜、協力的呼聲。1923年各基督教團體(含宣教師組織)認為時機成熟,遂聯合成立「日本基督教聯盟」。
臺灣基督徒的合作則始於1912年,南、北分屬英、加差會,但信仰與教制並無二致,在外國與本地傳教師一起推動下共組聯合議事的最高機關「臺灣大會」(簡稱臺大),謀求實際宣教的合一,翌年更正式定名「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沿用至今。臺灣大會不但制訂全島共用的聖詩、典禮、信經,且進一步設置「教師試驗部」,統籌全臺傳教師的考選晉升。無論南、北要分設「中會」、升格「大會」時,均提請臺灣大會准許。它也推動主日學事務、輔助聖經公會、癩病救治會、鼓勵禁戒煙酒等社會服務。
臺灣大會雖具廣泛影響力,但常因南北考量不同而未能貫徹實施,例如中學、神學校、青年會、醫療院所均未合辦,法規方面雖「以合一臺灣大會為目標,以革新為根本精神」但討論缺乏延續性。南部一度認為臺灣大會耗資甚鉅,用處卻小,提議廢除,或各派少數人「交誼」即可,1935年甚至議定各派8人召開「懇親會」便罷。其結果,臺灣大會從每年召開改為兩年一次。臺灣大會的功能不夠明確,實有許多因素,例如南北發展相差10年,雙方母會意向不明,宣教師沒有具體聯絡,宣教事業缺乏共識,南北常有閉關自守的心態,在在均造成決策不易實現。
隨著統治漸上軌道、留日神學生的增加,日、臺基督徒交流趨於頻繁,日本基督教聯盟的影響力屢有擴展。1936年4月,日本 《的佐波垣牧師為促進日臺教會之交流,在屏東、臺南、臺北等地分別與臺人舉行座談會,歷時兩週,開啟所謂「日臺教會親善」之濫觴。其後,臺人也以日本基督教聯盟成功整合各派為例,認為臺人應以信仰為核心來磋商、效法,無論從地理、教派、財政、事業各方面來看,南、北教會都應該合併,彼此尋求共識、激發熱忱,不能戀棧權位虛榮、敷衍了事。
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基督教聯盟立即發表〈關於非常時局之宣言〉聲明,向日軍將兵之勞苦致敬,並強調「慰問事業」的重要性。該聯盟認為,由於時勢所趨,極有可能須要向中國境內的農村宣教,因此,1937年7月底召開研究會商討對策,希望能配合「國策」進行宣教。顯然的,日本基督教聯盟十分配合國策,並一再呼應戰爭的情勢來調整其方針。
1937年8月,臺灣基督教各宗派接獲日本基督教聯盟通知,催促臺人配合推行「國策」,要求在臺9個基督教派別合力組成「北支事變全臺基督教奉仕會」(以下簡稱奉仕會)協助聯盟推行事務。奉仕會首先於臺北成立,之後陸續於各教堂分設支部,以撫慰罹難者的遺族、替政府宣傳政策為主要工作。奉仕會標榜「不分民族」,但實際上卻由日人掌權,其推舉臺北日本基督教會牧師上與二郎為會長、臺灣基督教青年會主事近森一貫為書記,幹部均為日人,臺人聯絡者僅有臺北雙連教會的陳溪圳一位。
就「奉仕(ほうし)」的意義而言,有「對神佛、國家、社會、他人效勞盡力」、「恭恭維維地做事」、「商品減價優待」等不同解釋。但無論哪種用法,「奉仕」都有強調服務、不計報酬的意涵。教會裡面也有類似的用語,例如「服事」、「事奉」,對象包括上帝及周遭的人,因敬畏上帝而服事人,因關懷人而事奉上帝,意義一體兩面。奉仕會本乎服務軍人為宗旨,仿效日本基督教聯盟,以捐納慰問金向軍人致敬。南部教會方面,奉仕會的幹部透過議長劉振芳要求所屬教會以「慰問北支事變的皇軍」的名義捐獻金錢,且直接經由各中會財務部長來收取集結,由大會統籌匯往奉仕會。
北部教會方面,常置委員推派議長陳溪圳為代表參加奉仕會,並製作「皇軍慰問獻金袋」發送到各教會。其會議記錄如下(標點為筆者所加):
「第七十四條 議長宣言:第四十二回中會乃開催於我帝國非常時局之下,宜盡心愛惜白衣勇士。中會滿場一致表贊意,議決白衣勇士御見舞金各堂會献金參圓以上,限至二月末日寄交議長,並一任議長、書記設法,又派議長書記代表中會前往慰問。」
根據上述,北部教會由議長代表宣言,呼籲在非常時期要特別關心「白衣勇士」,也就是住院穿白袍的傷兵之意,致贈慰問金之事也獲得與會者全體一致同意。南、北教會進行第一回募集之後,向臺灣軍司令部貢獻「出征將士慰問金」1,560圓。
對照該年的財務狀況,北部中會收入881.53圓,支出881.47圓,幾乎沒有結餘。南部大會更加慘澹,總收入746.13圓,總支出852.21圓,不足106.08圓。顯然依原本的經常費根本不可能負擔這筆「特別獻金」,應是額外從各教會所募集,其中是否有「不樂之捐」,頗值得探討。
從議事錄的書面記錄觀之,基督徒主動回應特別是北部教會對日本基督教聯盟的回應甚為積極,但實際上針對是否加入聯盟一事,南北最初都有所考慮。1937年3月臺灣大會首次致函日本基督教聯盟,交涉是否派代表參加「世界基督教大會」,在宣教師孫雅各、偕叡廉提案之下,決議申請加入聯盟,並由議長張金波及書記潘道榮赴日參加聯盟會議。然而南部教會不久卻表達「延期以待後決」的態度,其後,更因「不能照臺灣大會所要求的條件」,而不遵守臺灣大會的決議,無限期擱置此案。北部教會也隨之認為應該要「無期延期」。所謂「條件」為何,議事錄並未明載,但很可能是經費不足之故。因為加入聯盟須派3名代表,每人會費70圓,還要自行負擔旅費,但該年臺灣教會已支出大筆「皇軍慰問金」,南部還得借款150圓;北部則是「外國補助金減少」,經濟上的壓力讓教會捉襟見肘,很難有施展的空間。
日本基督教聯盟最重要的成員「日本基督教會」注意到臺灣教會的動向,先是以奉仕會的名義,派代表和臺人一同視察、慰問廈門日軍佔領區,與當地教會的負責人交換意見,討論如何在廈門宣教,以促進「日支親善」。1938年第52屆大會中,認為和臺灣教會的聯繫「逐年加強」,遂設置「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協力委員會」,選出五人小組密切合作。翌(1939)年,委員上與二郎報告「日臺兩教會關係日益親密,頗有合併之勢。」
賴炳烔牧師到金門後,發現衛生條件不佳,便將家眷遷往號稱「中華第一盛堂」的廈門新街禮拜堂,自己則往返金、廈。當時,日軍已經佔領金、廈,並命令金門農民種植罌粟,製造鴉片。此舉雖然帶給居民一定的利益,卻讓教會困擾不已,信徒覺得「自己不吃,卻種給別人吃,罪過豈不更重!」因此賴氏還透過關係,向金門行政公署農林股請准會友免予栽植。不但如此,當鼓浪嶼三一堂牧師盧鑄英被日人拘留時,賴炳烔還挺身協助該會,渡過動盪的時期,直到1943年被日本興亞院文化部所屬機構調回臺灣。
1938年10月到12月,日本基督教聯盟在東京富士見町教會舉辦三年一次的「全國基督教協議會」,討論「非常時局下,關係國民教化與基督教會的對應策」及教會合併的問題。《臺灣教會公報》主筆潘道榮受邀參訪後,認為臺人應學習日人的覺醒奮興、規律議事、輩份有序及莊嚴的禮拜儀式。他表示日本基督徒人數照官方統計略有減少,但因賀川豐彥持續推動「百萬救靈傳道」,實際人數應有增加。反觀臺灣教會數量雖不少,但會友軟弱,正式洗禮入教的人不多。潘氏述及日人在世界基督教大會時勇於表達對戰爭的態度「只有謙卑在上帝的面前,不能講什麼。」他認為臺人確有加入聯盟的必要,方能參加日本和世界基督教共同的事業,提攜聯絡友誼,臺人不能孤立,應與聯盟同步進行,於當前時局,更加要緊。潘氏指出與日本基督教會提攜的必要,應藉著協力委員會,如兄弟般提攜,來「建設天國」。最後關於傳道方針,首先,教會要完全獨立,不能再受補助。其次,南北教會、神學校儘快合一,並關懷東京的基督教青年會。其三,教會各代議機關應覺悟奮發、傳教師一致協力、基督徒關心教會。
此一時期,日本基督徒自1939年開始推行「三年協同傳道」,分為準備、集中及後續傳道,以婦女傳道大會、失業青年大會與學校精神作興講演等活動為主軸。臺灣基督徒觀摩其籌畫,認為日人執行的成效良好,基督徒應同時具備信心與勇氣,成為別人的模範。而教會事務應大小兼顧,小事也能傳播福音。此外,也表達對文部省宗教局長的敬意,佩服其對各種教義的了解,以及對基督教的善意,認為「有文部省這樣的官員,能使宗教團體真正安心信賴,照其所允准而享受信教的自由。」
另一方面,北部傳教師總會更是積極,其於1938年便開始與日本基督教會洽談合併,派委員研議,1939年進一步討論應加快合併的腳步。傳教師吳清鎰指出,日人派數名協力委員回應臺人要求,一方面表示日人的關心和責任感,一方面秉持保守的態度,等候臺人自己覺得必要才進行合併。認為教會的合併的動機須出於純正,針對信仰的要求,透過自然的方法才有良好結果,因此日臺教會合併是經過長久的期望而自然進行,並非突發而無理的變革。吳氏認為語文並非合併的障礙,因為大部分的教會領袖都通曉日語,新法規的草案也用日文撰寫。宣教師的關係也不是問題,因臺灣教會不屬英、加,無論是獨立或併入日本基督教會都是臺人的自由,合併不是要和宣教師隔絕或破壞感情,日臺教會合併之後,宣教師應盛情依舊、繼續幫助,教會也懷著感謝的心接受,並無二致。不過,合併後應益發感覺自己的責任,進而自立。教會合併之事其實沒有阻礙,時機也剛好,可說是符合現況的運動,應該要更多關心,訂定時程來進行,合併才指日可待。恰好臺灣大會召開在即,南、北合一若成功,就可進一步與日本合併;若失敗,還是可以個別與日本合併,其結果都一樣。總之,不論南北合一之成敗,應率先與日本合併,以作為皇紀2600年的紀念。
羅文福呼籲基督徒把握皇紀2600年的機會,鼓舞會友增加獻金和信心。他引用賀川豐彥的看法,認為臺人漸諳日語,同化指日可待,不宜再用漢文、臺語,以免阻礙文化進步,呼籲基督徒重視南、北合一,以及與日本基督教會合併的議題。蕭樂善則認為說基督教要「進軍到社會中,使社會強健」。吳清鎰亦指出教會的問題,應與日人合併為要。吳天命則以教會禮拜的重要性,呼籲團結祈禱,謀求教會發展。
臺灣基督徒無論南、北對「日本基督教聯盟」抱持好感並希冀加入,儘管日人的「協力委員會」不常召開,未發揮應有的功能,但透過臺人的努力,1940年11月日本基督教聯盟召開第18屆總會,臺灣教會總算獲得接納加入,上與二郎牧師因「協力有功」被臺人視為摯友。檢視整個過程,加入之目的係避免教會被孤立,起初基督徒在宣教師倡議下主動申請,南、北看法原本相異,後漸趨一致,很可能就是因為戰爭捐納及日人掌權帶來的壓力。臺人決定暫不加入,並非申請遭拒,顯示基督徒不但注意到南北之間的合一,也開始思索加入日本基督教聯盟的利弊得失。基督徒曾表示「宗教完全是出於心所願的,不是強制,不是律法上的,是自由的,是照人的喜好。教派線就像國界,與其追求『教派界線廢棄合同』,不如致力『教派握手協同』」。相當層面說明其追求公平合理的想法。
在這過程中,北部教會回應「傳道報國」的態勢較南部教會積極,北部推行的教會事務頗具爭議性,如1940年北部分設3個中會,宣稱多次建請南部「自我終止」,成立真正合一的臺灣大會,但因交涉未果,北部最後自行設立大會。就議事錄觀之,北部教會主動辦理皇紀2600年紀念事業;提案不管南北是否合一,北部都直接進行「內臺教會之協同」;新竹與東部中會、新莊小會更委由代表商量直接與日本基督教會合併。從北部教會的宣言,可知加入基督教聯盟的確是帶著相當明顯的「傳道報國」的心態。(筆者譯):
適逢世界變局與國家體制之新的進展,我等基督徒應在國民精神指導下,協心戮力參加翼贊大政、盡忠報國、發揮至誠的大業。非常感激皇紀2600年的歷史光輝,本年是為新世紀,鑑於內外情勢,吾等斷然存心一擲,與中央地方相倚相扶,讓牧者與信徒相信相勵。北部教會財政編成機構有獨自立場,樹立自立傳道的根本大策,則新體制應與宗教報國邁進。
綜上所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在民間輿論鼓動下,臺灣遂有「皇民化運動」的展開,當中最為影響教會之處有三,其一,振作國民精神,在政府「舉國一致、盡忠報國、堅忍持久」的口號下,基督徒認為應忍受苦難,在「非常時」奉仕教會、傳道報國。其二,普及國語政策,基督徒開始在報刊文書、集會講道與教會學校漸漸使用日文,部分傳教師被認定為「國語家庭」。其三,變革宗教風俗,在寺廟整理、正廳改善等措施下,臺人頓失信仰依靠,基督徒則希望藉機協助與傳教。1940年國際局勢緊張,日本對外政策愈加嚴格,外籍宣教師乃陸續移交財產,離開臺灣,基督徒開始必須自立擘劃,並進行人事改組。同時,1940年正逢日本「皇紀2600年」,官方乃利用節日慶典遂行國民精神教化、國家統合動員之目的。臺灣基督徒參與一連串的「內地之旅」,進而肯定國家的強盛、日本基督教的進步,更加入「日本基督教聯盟」,一時使「皇國臣民」的國民認同達到高峰,「傳道報國」的理念中大量包含「皇國」的意涵。
(節錄自本書第三章第三節)
日本基督徒自明治初年的草創期起,為促進教派合作、擴大宣教效果,即有相互提攜、協力的呼聲。1923年各基督教團體(含宣教師組織)認為時機成熟,遂聯合成立「日本基督教聯盟」。
臺灣基督徒的合作則始於1912年,南、北分屬英、加差會,但信仰與教制並無二致,在外國與本地傳教師一起推動下共組聯合議事的最高機關「臺灣大會」(簡稱臺大),謀求實際宣教的合一,翌年更正式定名「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沿用至今。臺灣大會不但制訂全島共用的聖詩、典禮、信經,且進一步設置「教師試驗部」,統籌全臺傳教師的...
作者序
【出版緣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本系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迄今已有三十七種。一九七七年二月,張朋園教授接掌所務,為鼓勵研究生撰寫優良史學論文,特擬訂學位論文出版計畫。當時,亦將本系碩士論文榮獲「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等機構獎助出版者列入,即「專刊」第(1)、第(3)、第(5)等三種。迨「郭廷以先生獎學金」成立,由獎學金監督委員會研議辦法,作為補助出版學位論文之用,「專刊」遂得持續出版。
郭廷以先生,字量宇,一九○四年生,一九二六年畢業於東南大學文理科歷史系,曾在國內、外知名大學講學;自一九四九年起,至本系執教。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七一年,擔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及所長,並於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二年,兼任本校文學院院長。一九六八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是深具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學者。
一九七五年九月, 先生在美病逝。李國祁教授感念 先生的學術貢獻,邀集本校史地系系友籌組基金,在本系設置「郭廷以先生獎學金」,於一九七七年十月開始頒授獎學金。獎學金設監督委員會,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和本系教師共同組成,每年遴選優秀學位論文,補助印製「專刊」經費。三十多年來,本系研究生無不以獲得「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勵,並以「專刊」名義出版畢業論文,為最高榮譽。「專刊」向由本系刊行,寄贈國內、外學術機構和圖書館,頗受學界肯定,惟印刷數量有限,坊間不易得見,殊為可惜。經本屆獎學金監督委員會議決,商請秀威資訊科技公司印製發行,以廣流傳,期能為促進學術交流略盡棉薄之力。
今年,適值郭廷以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專刊」以新的型態再出發,可謂別具意義。謹識緣起,以資紀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二○一五年九月
============================
【後記】/盧啟明
感謝母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的鼓勵與接納,讓拙文獲得郭廷以先生獎學金,得以出版。事實上,當初知道獲獎時頗為訝異,因為我們這一屆畢業生,有多人提出非常出色的論文。然而,得知消息的那刻,卻感受到這是再一次自我檢視的機會,讓我不禁低頭回想起歷史所謂的功能性,存史、資治、鑑戒。
開始思考「傳道報國」此一課題的時點,大約是碩二結束之時。那時剛把學分修完,也提交了幾篇關於日治中、前期臺灣基督教史的報告。雖然大致方向是落在政教關係的探討,但具體目標尚未成型。就在我繼續閱讀史料檔案和前人研究時,卻發現一些難以解釋的內容。這些張力來自於同樣一群人,針對同一件事情,在不同時空背景,所講述的內容竟然有極大的差異。我開始好奇這些令我敬重卻也逐漸凋零的前輩,他們的心路歷程與身分認同。
我知道不能單純以民族主義式的「親日、反日」這種二元思維來解讀他們,而必須讓他們自己說話,讓史料自己說話。而當論文逐漸呈現輪廓時,我又開始擔心,這與傳統的臺灣基督教史的說法不盡相同,甚至有些人還在世,而且這樣真的禁得起學術的考驗嗎?但我想起老師的一句話,當你對歷史感到困惑時,願你繼續與歷史對話,history會給你hint。於是,我再次栽進史料堆中,希冀如雲彩般的見證人,以及那個時代所呈現的歷史圖像,到如今繼續發聲。
由於史學本是史料學,在這戰兢的追尋旅程中,沿途景緻實在令人驚嘆。感謝張明容老師的信任,我有兩個暑假幾乎沉浸在長榮中學校內的臺灣教會歷史資料館,在五樓空氣不太流通的偌大陳列室,存放著大批教會議事錄原件,那沾著墨跡的羅馬字清晰可考,我孤身一人,卻彷彿跟一群人開會一般。臺灣神學院史料中心則有齊全的北部教會檔案和許多日本教會文書,英國長老教會宣教檔也透過昏黃的微縮燈光述說著她的故事。最後,臺灣教會公報成了論文最主要的骨架,我真期盼在那時代的每一個人,您們自己來談談吧。
然而,這段旅程如果能夠繼續跑下去,是因為有許多人的支持。最要感謝是指導教授吳文星老師一切的身教言教,揭示「史學絕無懈怠之途」,影響我至深。鄭仰恩老師則是開啟基督教史和神學堂奧的入門師傅。口試委員蔡淵洯和張妙娟老亦悉心指正、諄諄勉勵。從臺南大學時期關心至今的邱麗娟和陳健文老師,讓人如沐春風;蔡錦堂老師教導宗教史和實務學習機會,十分受用。還有已安息的曾祥和老師,感謝她用自己的生活為我上課。感謝碩博士班的林明德、溫振華、鄧世安、康豹、呂芳上、謝國興老師,歷史系王美芳、李文珠等助教,學長姐陳德智、謝明如、蔡秀美、鈴木哲造、中村秀司、曾令毅等,一起奮鬥的同窗鹿智鈞、蔡松穎、吳任博、吳政哲、傅范維、張淑惠等。感謝賴永祥長老無私分享史料,還有教會史研究者陳美玲、江淑文、查忻、阮宗興、廖安惠、王政文等師友,及訪談的前輩。感謝隆田、濟南、永和、古亭及真理堂教會兄姐,尤其是陳建宇、林宗達等的關懷。感謝家人的陪伴,尤其是辛勞的太太千凌和今年母親節出生的小兒敬晨。最後,引用作家陳之藩的話,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惟有感謝上天引領。
你要安置路標,豎立路牌,你要尋找你走過的那條道路。(聖經耶利米書31:21)
【出版緣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本系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迄今已有三十七種。一九七七年二月,張朋園教授接掌所務,為鼓勵研究生撰寫優良史學論文,特擬訂學位論文出版計畫。當時,亦將本系碩士論文榮獲「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等機構獎助出版者列入,即「專刊」第(1)、第(3)、第(5)等三種。迨「郭廷以先生獎學金」成立,由獎學金監督委員會研議辦法,作為補助出版學位論文之用,「專刊」遂得持續出版。
郭廷以先生,字量宇,一九○四年生,一九二六年畢業於東南大學文理...
目錄
出版緣起
序 究明隱晦的歷史/吳文星
序 為歷史補白的優質研究!/鄭仰恩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奮興運動與「傳道報國」認同之信仰背景
第一節 南部教會之發展與奮興佈道
第二節 北部教會之發展與三年運動
第三節 神學思想與教會觀論爭
第三章 皇民化運動與「傳道報國」認同之強化
第一節 同化政策與基督徒之反應
第二節 宣教師撤離與基督徒之自立
第三節 皇紀二千六百年與基督徒之奉祝
第四章 皇民奉公運動與「傳道報國」認同之轉變
第一節 宗教統合與基督徒之迎拒
第二節 皇民奉公與基督徒之動員
第三節 終戰與基督徒之民族意識
第五章 宗教教育與「傳道報國」認同──以主日學為例
第一節 日治前期主日學之發展
第二節 皇民化運動與「日曜學校」
第三節 主日學之課程與教材
第六章 結論
後記
附錄一 日治時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一覽表
附錄二 日治末期臺灣大會臺人牧師一覽表
附錄三 《臺灣教會公報》標題目錄表(1935-1945)
參引書目
出版緣起
序 究明隱晦的歷史/吳文星
序 為歷史補白的優質研究!/鄭仰恩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奮興運動與「傳道報國」認同之信仰背景
第一節 南部教會之發展與奮興佈道
第二節 北部教會之發展與三年運動
第三節 神學思想與教會觀論爭
第三章 皇民化運動與「傳道報國」認同之強化
第一節 同化政策與基督徒之反應
第二節 宣教師撤離與基督徒之自立
第三節 皇紀二千六百年與基督徒之奉祝
第四章 皇民奉公運動與「傳道報國」認同之轉變
第一節 宗教統合與基督徒之迎拒
第二節 皇民奉公與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