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人形生物胡亂說詩──讀張耳的新詩集《海跳起,子彈婉轉》
一個從事詩這種高級浪費心智體力的人,年齡越大遇到的瓶頸會越多,越不容易突破,最後終至一事無成。像我!已年屆九十有五。有人已在恭維我將是百歲人瑞,其實就我親身體驗,不如稱為百歲廢物,方為貼切。因此當老友要我為她的寶貴完成的詩集寫幾句賀詞或心得之類時,雖說她的稿件已到案頭電腦存檔多時,可我的思辯力和眼睛的視力總是不聽指揮,而且悍然兀自停工。一再掙扎也撐不了多久便自動罷手,尋夢去了,奈何它不得。一個已經沒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有人形的生物,豈能說不是廢物?
張耳是我們那年(1993/3)到美國去作美國東西部校園詩朗誦,在紐約一埸所認識的女詩人。且就在她所經營的畫廊(張張畫廊)作表演,那時我就知道她是從北京去美的詩人。她的夫婿也是美國一位出色的中生代詩人LEONARD SCHWARTZ,且在那次朗誦中,由他朗誦我的中詩英譯,我朗誦他的英詩中譯,配合得非常合轍。此後我們常有往來,張耳和我當時在紐約讀書的女兒董心如也極熟稔。她的詩集我也很喜歡,尤其寫北京生活的《黃城根,一溜門》,因為那也是內子格格的家鄉,顯得特別親切。這都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想不到張耳卻在我這個快失智的年齡寄來這麼厚重的詩集原稿,一定要我寫幾句話,反映她這些近年創作的詩的意見。
她這本新詩集取名《海跳起,子彈婉轉》,在海這個名詞後面加上個非常強悍、激烈的動詞,又憑空與子彈相連,可稱來者不善,這集子裡面的作品一定極富挑戰性,就像海明威與那條大白鯊在海的咆哮中人魚拚個死活一樣。張耳也在她給我的信中簡作暗示,說這本詩集係以「海」為創作的主要元素。因之讀的人必須先存心理準備,海占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的面積,其能量之蓄積無與能比,其潮汐之漲退,其洋流之蠢動全為莫之能抗拒的強悍。詩人選擇這麼個橫蠻無敵的巨霸來作詩的素材,也必須先練就孔武之力來迎戰。至於我這個已只敢試讀的老人,早已不戰而屈居人下了。
儘管張耳已在來稿的旁白中特別提醒我,說她的這些詩已寫了七、八年,將過去七、八年的生活,家事和世界,寫得層次重疊。也許太緻密了;也努力避免秀婉的詩腔,不太容易討人喜歡。至於以海為題,也是希望紙上的語言像海一樣洶湧,無邊無際、無理無由,卻自在自安,等等可以讓我知難而難退的善意提醒,但我這頑固的不信邪的個性,仍按捺不住這已經接近枯竭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想儘量從這些詩的浩瀚中去解讀我能力所及的理解,和智力可勉強達致的詩所表現的表面張力。
欣賞詩作首先當然得從詩的表現本體中去體會挖掘,只有發現詩的呼吸脈息,才能感知詩是否存在。就如同知道這個人是否還活著,不是一個冒充的假人或僵硬的木乃伊。詩也有ID可以辨識。如果一首詩能感動你,觸發你某種反應或感應,那便是詩的效果驗證。進入張耳的詩的叢林,那麼茂密的生命樹,那麼生動活潑跳動的意象群,那麼多陌生卻機伶的怪異事物,你會發現詩中確藏有熱鬧複雜的異想世界。但也不全然是超現實、或隱喻群,它仍是貼近你我存在的人間和熟悉過從的景物,全看作者的表現手法是否獨特不凡:例如〈繼續〉這首三十四行的詩:
語言下垂
天使賞賜給你
空氣流、豎琴、淚水繼續
殺人、被殺、與自己為敵
繼續看抗戰電視劇,繼續小集團
繼續雨後逢生,言情或
企圖讀懂天邊的海
耐心等候高速路抵達
語言滾滑的沙池中
帆船遠航16,17,15繼續
接受自己,尖尖發財的,零碎芳香的
高挑,低伏,斜刺,彎曲
蓬鬆或密不透風繼續譜出
荒野村莊俱樂部
烈焰噴泉公園,週末繼續
流水,分辨敵友,京劇還是
有關種族的紀錄片,大部分生活
繼續鐵血,職業競賽
拍攝於修長的走廊,鐵柵
監禁的獄友。忘記
美國台灣中國孫中山
忘記日本印尼柬埔寨,忘記武漢
在香港,他們繼續
從左邊傳來紅氣球,你跨步上前
過人。看一眼,進入九月已有幾天
揮汗帶球,拍球
左手,繼續拍拍拍
右手,右手在哪裡?20/21繼續
過人。過人
雨傘下的黑天使
過人。起跳如騰烏雲
擊中。找他。找不到她。擊中
靶心。一圈又一圈,澳洲加州
山火,繼續燃燒。一圈又一圈
恰如張耳在旁白中所自承,她的這些詩不免寫得層次重疊,也語言緻密了些。我們連續讀下來之後,也會覺得有些糾纏過密過長的倦態感,正如這首詩中所顯示出來的,一切仍是不停的繼續復繼續,好像永遠沒完沒了。但是我們所經歷現存的這個世界一切不就是這樣不停的重演復重演嗎?哲學家柏拉圖的「理想國」就拒收詩人進入,因為詩人老是重複自己,沒有新鮮的表現。然而其實詩是一種最無常的文化瑰寶,尤其中文詩,在以圖象文字為媒介的發展下,一字多義的中文字,每一首詩的出生,就會衍生出一種新的境界,與柏拉圖所見識的西方拼音文字所形成的詩是截然不同的。尢其在現代普世進入後現代情境的多元文化講求下,中文詩的表現更是最不拘一格,多樣講求。因之她的這些詩中雖說確有重疊或緻密之處,但學者毛正天在《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闡釋》中即曾道出「重悟不重解」是中國古代詩學思維獨特魅力。現代詩學在這麼繁複多變的文化環境包圍,欲作線性直抒,一瀉無阻盡興而為的書寫恐已不再可能了,總會有跳接、呢喃、無厘頭的越界等的新修辭怪招在文中橫空而出,使人措手不及,其實寫的人只是順應而為,切莫以為這是故意。寫到這裡忽然想起題目為〈是海:總得拋些浪花〉組詩第十九號的這四行:
在不成功的世界裡寫詩
如若從漏雨的屋頂下
走出去,走進
更多的雨
像這樣語言極平淡,語境極通俗,根本不費解,只是感覺最後那「走進/更多的雨」的承接非常突然,就像當頭一棒喝的偈語一樣給人突然參悟。或者,通俗一點講的「無理而趣」了。
向明
2021/2/6於臺北姆指山下
推薦序
為張耳詩集說幾句
我認識張耳已經三十多年了,她也是1987年於紐約成立的一行詩刊的元老了。作為經歷過文革後來到美國的大陸人,和我一樣經歷了不同文化和體制的衝擊與擰巴,她在謀生的醫療研究、教書以及自我精神追求的寫作中理順了生存的筋骨嗎?應該在能她的詩中找到答案的,但是答案會因閱讀者的感受能力與價值觀而不同。我看到的是,她對社會變遷及人性的繼續拷問,對自我的繼續探索,因為文明現象的起伏每天都會體現在每個人的身上,她在記錄自己的同時也就記錄了時代,她善於進入不同歷史詞語的衝突中,以期找到其中的共性與每個生存階段的特殊性,這種詞語的相撞會出現閱讀者的暈眩感,就我而言這種暈眩感是為了理順理解和答案的過程,以便「重新塑造梗塞過的大腦,重新學習如何纏繞現在和未來的世界」〈每個活著的童話〉。所以她對人類社會的種種愚昧的浪潮有很多調侃和嘲諷,就留給閱讀者去自己一頁頁享用吧,也因為「海浪,沙灘,嘩哩嘩啦,各式不朽的垃圾,斑駁無助的關聯」〈鯨魚大張嘴〉,而詩人或每個人只能繼續自救。
嚴力
2021年3月於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