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客人喜好,並誠摯的推薦好書
「有什麼有趣的書嗎?」有時候客人會這麼問我。要跟他推薦什麼書,只要聊上一兩句,通常就會知道。另外也可以從客人隨手碰觸或翻閱的書來判斷他的閱讀傾向。
只有一個日本作家可以讓我放心地推薦給任何人。如同對每一個人都有效的萬能藥,這位無論是老年人或年輕人、學問淵博或平常不大看書的人都能接受的作家就是田邊聖子。沒有人可以超越她。譬如看了她改寫的《源氏物語》,幾乎所有人都會說:「沒想到這麼好看。」
我覺得很少有人跟她一樣,有那麼強烈的正義感。
客人如果回來告訴我:「你推薦的書很好看」,就一定會開始沉迷,愛上閱讀。我希望我的閱讀經歷和體驗,以及擁有的稍許學識能夠對客人有幫助。我賣書時都是抱持這種心情,但同時也會覺得必須有所節制,不要多管閒事。
抱著留下遺言的心情賣書
看了大量的書,就會產生另一個自我,能夠客觀地看待自己。也就是形成自我的客體,能夠斥責自己:「你在幹嘛呀?」或是鼓勵自己:「你要走出去!」對於想要繼續存活的人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成長。
我即將滿九十歲時,突然受到電視媒體的報導,但是我並不會得意忘形,因為有一個冷靜的自我客體在提醒我:「你可不要被沖昏了頭,自以為了不起。」內人在世時,每次看到我快要走錯路就會規勸我。現在她不在人間了,我只能自己管自己。
從閱讀的書本中學習是一大重點。人「存活於世」並不只是呼吸空氣、吃飯、排泄完就沒事了。我們必須用頭腦思考,為了做出行動而學習。如果不看書,這一生就白過了。
我每天賣書時,都會存著這種念頭:「要是客人看了店裡的書覺得很有意思,那是再好也不過的事。」我賣書等於是在留下遺言。
我是從十年前開始在公休日貼海報的。自從我上了電視,特地來看海報的人就越來越多。有時候也會覺得,也許是內人擔心她不在以後我會寂寞,才會促使那麼多人來我這裡聚集。
狹小店裡四處貼著真心傳達給客人的訊息
近來不看書的人變多了。對文字沒興趣的人正在增加,對書本疏離的人也有增無減。我覺得不看書會對那些人的一生造成重大損失。
我曾經問人為什麼不看書,有人回答:「因為書很重。」跟手機比起來,書或許重了一點,但是他難道不能想一想,承擔多少重量就會得到多少收穫嗎?也有人說:「不看書是因為翻頁很麻煩。」
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可能從來不曾接觸過有趣的書籍,我認為這是許多人不看書的最大因素。
以前有一位年長的婦人來店裡告訴我:「我小時候家裡很窮,不能供我上學。我是靠自修才學會認字,但因為一直都在辛苦工作,只看過雜誌,沒摸過一本書。」我當時覺得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應該很適合她,就拿出來推薦說:「妳要不要看看這本書?」她又來店裡時告訴我:「那本書很好看。」後來又陸續買下山本周五郎的作品,最後問我:「我全部都看完了,接下來要看什麼?」
每次有客人像這樣,從踏進我的店門那一刻開始把書本當成畢生的朋友,我都會高興得要命,這就是書店存在的目的啊!
何其有幸能有一位清純耿直的妻子
內人和美是和歌山縣海草郡天理教教會布教師的女兒。她在戰爭期間加入女子挺身隊,在九州的礦坑做工,戰爭結束後回到和歌山,與母親兩人一起守護教會。後來因為出征的哥哥退役回來,她不必繼承父業,才決定出嫁。
前面也提過,她是在可以稱為「祕境」的鄉下長大的,而且是教會的女兒,被調教得非常純潔。
我之前交過許多女朋友,相親也相了二十七次,對女性已經有一些想當然耳的印象,她卻和這個印象完全不同,那種清純甚至到令人驚異的程度。她連指甲縫都乾乾淨淨的,臉上也沒有化妝,只擦了一條暗色調的口紅。真的是從頭到腳都潔淨得無懈可擊,而且到死都沒有改變。
家父是在碼頭長大的,取笑她是「鄉下人」,她卻沒有因此退縮。當時由於父親生病,我一直在花錢買昂貴的藥物,她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開始接管家計。多虧了她,生活才稍微好轉,也才能夠把兩個小孩子拉拔長大。
她的為人剛正不阿,雖然個性開朗,親切隨和,卻很有主見,只要認為自己是對的,就一步也不退讓。
店裡曾經有流氓來鬧事,我急忙跑去叫警察,回到店裡就發現,內人竟然已經把流氓擊倒在地。那流氓苦苦呻吟,對警察說:「這算是暴力吧?」警察回答:「這是管教,不是暴力。」
她好像不曉得什麼是「害怕」。
家裡的事情她也很行。她有一套木匠工具,會在高處釘棚架,或是修理牆板。我是笨拙到連一個釘子都不會釘,所以她真的對我的幫助很大。她還曾經去區公所辦的照護講習會上課,竭盡全力照顧家母,直到她壽終為止。
她是個無可挑剔的妻子,讓我覺得自己配不上她。
因妻子吃醋而開始的每日情書
內人只有一點讓我感到困擾,就是醋勁很大。
我年過五十歲的時候,有一個前女友打電話來。是曾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同事,她那時似乎在暗戀我,可是我有女朋友,就沒有把她當一回事。當然,我們之間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真的只是普通朋友。
可是,內人生氣了。
我們在電話中講的都是一些不著邊際的話。彼此都結婚有了家庭,頂多只能說一些:「你好嗎?好懷念以前的日子」之類的話。
儘管如此,內人卻怒氣沖天,跟我冷戰不講話,還拉攏女兒,好像我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連小孩也要攻擊我,真是傷腦筋。
一個星期、兩個星期過去了,她還是一句話都不跟我說。這樣子任誰都會受不了,很多方面都不方便。想不出辦法來,我只好寫信給她。用夾報的廣告單背面寫出我的想法,放在顯眼的地方,就去店裡了。
內人大概也覺得難為情,只是不知道要如何和我言歸於好。看了我那封「討好」的信,她好像氣消了,就笑著對我說:「你還真敢寫出那些傻話。」
每天寫一封情書向妻子表達愛意
寫信雖然是起自於妻子吃醋,卻從此成為每天的例行公事。
我通常從早上開店到深夜,回到家已經累得半死了,一句話都不想說。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和內人說上話,但如果用寫的,就可以表達心情,相當方便。
雖說是書信,內人卻從來不回覆,所以可以稱之為「家庭內通訊」。內容幾乎都是日常生活的雜記,就像寫日記一樣。
儘管如此,我還是會在裡面注入自己對妻子的感情。許多謝意用嘴巴很難說出口,用文字就沒有顧忌了。連「我喜歡妳」、「我愛妳」之類的話,我都可以毫不害臊地信筆寫出。
內人看完信並不會有所表示,但我覺得她心情好的時候好像比以前多了。「情書」可以說是安撫猛獸用的糖果。
每天我都會隨便找一張廣告單,在背面隨意發揮,然後放在桌上。內人不知從何時開始把這些信收在一起,因此我推測她應該有點樂在心裡。
還有一點說起來不太好意思,好像在炫耀我自己很行似的,但內人的醋勁會大到這種程度,可見她有多愛我。
面對我的時候,她不會顯露一丁點的感情,也不會說出什麼好話,卻會在背地裡讚揚另一半:「他不喝酒,不賭博,也不玩女人。天底下沒有這麼好的人了。」
這些話有點言過其實。我不喝酒是因為天生體質就不能喝,不賭博是因為好強不服輸,從一開始就不喜歡參與有輸贏的事,而不接近化濃妝的女人是因為碰到就會過敏。所有一切都是內人的錯覺。
不僅如此,她以為我所具備的「三大優點」在我看來其實都是弱點。就某方面來說,甚至是個人的缺陷。我雖然喜歡文學,自己也很想寫小說,卻總是寫三行就沒有下文了。不懂喝酒、賭博和玩女人,就根本沒東西可以寫。也因為這樣,我這一生只有當小說讀者的分。
「牽絆」,其實就是兩人間緊密的連結
夫妻之間的牽絆很重要。
成為恩愛夫妻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件事。
我是在七十歲以後才開始有這種感覺。在那之前,我總是隱隱約約覺得親子關係和祖先同樣重要。
現在我的想法是,親子、祖先之類的縱向關係和夫妻之間的橫向連繫完全不一樣。我認為「牽絆」一詞只適合用來表示夫妻關係。
縱向的連繫是自己無法選擇的,從一出生就決定好了,而且有許多附帶條件,例如「必須孝順父母」、「要尊敬爺爺、奶奶」。再怎麼不願意也要在一起,有時候也必須盡到孝順的義務。這是一種「長幼有序」的關係。
相對的,夫妻的橫向關係並不是一出生就決定的,而是自己選擇要與對方共度一生,如果沒有緊密的連結,就會走上仳離之路。正因為如此,才會形成「牽絆」,換句話說就是擁抱。
我現在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說穿了就只有這個,也就是擁抱。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歸結到這件事。
雖然內人已經不在人世,我們之間的牽絆仍然存在。我覺得我們永遠都不會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