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生,是假設我們能活到台灣今天的平均壽命八十歲,那麼從五十歲或是說五十五歲開始,一直到八十後,這一段在本書稱之為第三人生。
之前我們習慣將人生下半場,說成第二人生,但是當平均壽命延長到八十以上時,把人生只分成兩段式,已經不適用於今天的生涯規畫。推動Third Act第三人生的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愛德華‧凱利(Edward Kelly),並沒有絕對說幾歲開始是第三人生,他用出生到成年、成年到成家、然後是孩子獨立之後到終老,這一段他稱為第三人生。
《第三人生自己設計》是第一本中文書,探討這個階段的人生該怎樣設計,作者張芳玲用一個非虛構的未來,而是真實的進行式未來,對第三人生的工作、居住條件、人際關係、自我成長、家庭修復、自我心靈照顧六大方面,提出多而完整的建言。時下對於變老的諸多議題,在這本書,獲得極大的整合,但是字裡行間充滿作家個人化的情感與見地。
本書作者說:今天我們無法拿過去的祖先,成為我們快樂老去的教科本,我們需要自己來確立未來六十後、七十後的新身分,找到全新的人生目標,和獲得如晨光明淨的感受。這對於正處於第三人生,或是還在第二人生的人一樣重要,因為第三人生不可能會跟第二人生是複印的關係,而是接軌的、有延續性的,但不再是一樣的道路。
【本書重點】
1.保持一份快樂又有彈性的工作
中年人的快樂跟收入、健康、社經地位、生活自主權、親密關係、心智成熟度有關;怎樣延續這所有條件到終老,關鍵答案之一是:在第三人生,保持一份可以樂在其中的工作。未來,無所謂的退休年齡,新一代的老人,追求的是活在意義中的人生!所以,對今天還在工作的六十後,只要大方向明確,加上社會整體經濟環境穩定的話,他應該會很高興自己變老,因為他有足夠的成熟度面對未來,智慧也與日俱增。
2.新家人關係
單身中高齡增加與生育率不斷下滑的結果,促使「家人」的概念,扣除真正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和視如己出的寵物之外,將會增加互助與契約型人際關係,以及可愛又體貼的機器人。未來的高齡社會,看重的是群體互助,你沒有孤僻的本錢。
3.六十歲重新決定居所
而「銀髮居住革命」列車正在啟動,市場就是針對我們這一群明顯在變老的人。六十歲時你還有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重新考慮你老後的家應該在哪裡吧!這個商機,已經把中高齡社區弄到很像聖誕大餐的菜單了。讓你對老無感、對醫療安心、保證你社交活躍……我不得不建議你,要不要先看一下菜單?
4.未來的共居互助住宅
日本聖蹟共居、歐洲的青銀共居、德國的老人同居.…..已經引起台灣有志之士的仿效,最新消息是新北市已經選定一些小樓房,要跟建築設計人才合作,修整成為青銀共居、互助的實驗品。你可以參考這些模式,找好你準備共居的人!
5.交往高低年齡的朋友
擁有不同年紀的朋友,在我們邁向熟年的過程,會帶來很多樂趣。你只需要提高好奇心,樂意跟自己很不一樣的族群往來,就可以辦到。這樣的人際關係,優點多到數不清。年齡層次多,代表你可以有多樣化角色,而他們也各扮演不同角色,在你的生活上支持你。
6.親情修和不留遺憾
年紀越大,你會越來越在意這些:恩情,來得及說謝謝。內疚,來得及請求原諒。
負傷,來得及原諒對方。愛,來得及從嘴裡說出來。
7.永遠不再否定自己
你的第二人生,決定著第三人生劇本要怎樣演!
但我指的不是你的成績單,而是你用什麼眼光去看自己的過去。
苛責與懊悔,只有極少時刻是有益的;只有不斷肯定自我的眼光,能幫助我們找到可以繼續堅持,和決定放棄的事物,路就是這樣生出來的。
8.每日十五分鐘照顧心靈
※作者提供了三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每日安靜十五分鐘,照顧自己的心靈。另外,作者以靈修的角度,提供十五分鐘「每日省察」的步驟。
第三人生,生理上追求最大自理程度,心靈的健康指標則是:孤寂感降低。為避免孤寂感,我們可以有很多對策,包括:住對地區、樂意與人互動、保持一份彈性工作。但是你用了所有對策,不表示你就不會孤寂。
請花時間照顧你的心吧,心靈城堡裡都是獨居者,做自己最忠誠的朋友,好好照顧城堡吧!
【精采附錄:50+人生現場】
作者延續前作《遇見未來的自己》,過去一年來,走訪日本九十九歲的吉澤久子、在石見銀山創辦「群言堂」品牌與「他鄉阿部家」民宿的松場登美、在台灣新竹帶動小家庭組合小村子的高雅雪、在竹山推廣森林益康的賴美伶女士等等,精采萬分的報導,以及作家張芳玲深刻的引伸,預期對讀者將帶來對人生看法的衝擊。
【特別收錄】
曾獲總統頒發「農業和平獎」,今年九十歲的謝順景先生,為文〈我們家的後院大安森林公園—從慢跑到扶著輪椅走的23年公園散策紀錄〉,有細膩的景物觀察,和公園內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趣事。
作者簡介:
張芳玲
〈熟年優雅學院〉總監,規畫一系列的書籍出版。自2014年起三年內,她舉辦過六場活動,巡迴全省演講超過三十場,她的熱情與積極,引起台灣媒體與文化界前仆後繼,投入經營以中年、熟年美好生活為主要訴求的媒體平台。〈熟年優雅學院〉的影響力,已經成功地促使台灣人,意識到五十後人生需要提早設計,並重新思考熟年生活,如何活出意義。
張芳玲主張中年人有三件事情最重要:積存親情與友情,整頓內心的欲望、保持夢想力。目前投入熟年人生設計、家庭關係、中年生活風格等議題,從事寫作與研究。
自1997年起至今,任職「太雅出版社」總編輯,專長是企劃、寫作、認識人才和做白日夢。著有:《遇見未來的自己》、《第三人生自己設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瑜君/暖暖客廳|NN15創辦人
余尚儒/台東聖母醫院居家醫療主治醫師
陳銘驤/國際說故事人 胖叔叔
馮 燕/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
黃揚名/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創辦人
楊力州/紀錄片導演
楊寧茵/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
蔡欣潔/80後人生設計研究家
劉毓秀/台大外文系教授
鴻 鴻/詩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王瑜君/暖暖客廳|NN15創辦人
余尚儒/台東聖母醫院居家醫療主治醫師
陳銘驤/國際說故事人 胖叔叔
馮 燕/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
黃揚名/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創辦人
楊力州/紀錄片導演
楊寧茵/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
蔡欣潔/80後人生設計研究家
劉毓秀/台大外文系教授
鴻 鴻/詩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章節試閱
第一章第二篇
〈四十後的你跟第三人生的關係〉
第三人生的意思,指從成年滑進人生總結前的25年,
現在不是問:退休後你要做什麼?
而是問:你的餘生要怎樣活?
這包括做什麼事、以什麼身分、成為怎樣的人。
打算退而不休的人,明白第三人生的要素,
而40歲還感到茫然的人,就真的令人捏把冷汗了。
(內文)
「你能不能告訴三十歲的人,到底要怎樣活,好預備迎接四十歲?你知道嗎,我今年竟然要滿四十歲了,然後我好慌,我不知道我到底在幹什麼,怎麼就這樣子來到四十,我還在找未來方向,可是,都已經四十了啊!」這句話出於相當親近的朋友珍珍口中。
當下,我一時無法回神,畢竟四十出頭歲,已經離我有點遙遠。那時我在幹嘛?就是一路很認真地工作和做社會服務,然後就到這裡了。但是我細數身邊的四十代,這些曾經在太雅工作過的年輕人,後來離開的,以及小我十歲以上,多年一起聚會的教友。我才發現,我身邊四十代的,跟五十代的人口一樣多。然後,我不禁有點憂心,是的,四十代的人像珍珍這樣,還在找方向的居多,已經安穩下來,或說知道未來二十年要做什麼的人,扣除掉老師、公務員、保險業務、醫療專業之外,好多人是茫然的。
接著我要介紹這個滿新的字眼:Third Act 第三人生。推動第三人生的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愛德華‧凱利(Edward Kelly)並沒有絕對說幾歲開始是第三人生,他用一種很豐富的意涵說明她。
過去一百年間,人類的壽命延長了三十年,意思是我們的先祖在五十歲之後會面臨死亡,但是今日活到八十歲是很平常的事情。一百年前的人,人生演到第二幕就結束—— 出生到成年,成年到成家、養育孩子直到他們獨立。現在呢?我們演完第二幕,還有第三幕,過去先祖沒有好好示範這段人生,而我們祖父、父親可能壽命延長了,但是他們的老人生活已不適用於未來,所以我們就得自己設計了!
愛德華教授用幼年期、成年期到總結期,來定義這三段人生,而非用年齡數字來界定。但是從愛德華‧凱利說這句:「當我還有二十五年可以活,我要做什麼?」以各國相去不遠的平均餘命推算,他指的是五十五歲附近。
愛德華教授更指出:我們都知道中年之後必須繼續「向前走」,但是社會刻板對年齡的概念,會認為這些人已經「老了」。所以中年人和來不及應變的社會怎樣共同合作,讓第二人生的人過渡到第三人生?我相當喜歡他提到,這關乎到「一個新的身分的創造,新的自我感受,和一個問題:我現在是誰?」我從他的這段話,要呼應的是:第三人生不可能會跟第二人生是複印的關係,而是接軌的、有延續性的,但不再是一樣的道路。
探索自己在第三人生的生活與潛力,在每個人的四十代、五十代有緊密的關係。
從三十歲之後做自己感到熱情的事情,或是做一件可以越來越熟練,讓才幹不斷累積的事情,就算到了四十歲,發生公司結束營運或是被解雇的事情,「有所熱愛」的人,或是某項才能「爐火純青」的人,會比前一份工作只是位居高位的人,更快找到下個上車的地點。
因為位居高位,或是領高薪的原因很多,不表示他是該領域的菁英或是某項工作的狂熱分子。但是「有所熱愛」和「爐火純青」可以指出一個人未來的方向,如果當下的環境不再合適留下,這兩項條件,可以把人帶到他該去的地方。
今天的五十代、六十代,很清楚地看見三十代的掙扎、四十代的茫然,我們在三、四十年前經歷了台灣高速經濟成長的盛況,跟現在是落差很大的客觀條件。所以我個人有時候,會有點愧對他們,覺得經濟沒有在我們手上復甦,或是我們沒有逆勢而上,給下面的人同樣當年我們有的好機會。但另一方面,我也想說,不管你生在哪個時代,「有所熱愛」和「爐火純青」是自己的責任,或容許我再加入兩點:「好的人際關係」和「堅持做對的事情」,這兩項永遠會加持你的機運,是你必須擁有的。
不論是苦悶的三十代、迷惘的四十代,或是中年失意者,面對探索第三人生,我相信這幾點基本要素,是不會改變的,請好好地抓住它們。
而已經走在「有所熱愛」與「爐火純青」的第二人生者,不要埋頭日復一日地工作,我們已經看過上一代人的迷思,「不要談論死亡,不要妄想我會退休、不要咒詛我生病」然後到了體弱多病時,完全無法接受生物現象發生在自己身上,沒有好好過渡到第三人生,就錯愕和無助地結束第二人生,然後讓自己和親人一起不知所措。
若是你在中年時期,各方面經營穩健,從四十望向六十可以安全退休的話,那你更應該從四十歲後開始思考你的第三人生,五十歲之後布局,六十歲之後開始轉型。讓你的第三人生,可以站在第二人生的優勢上,自主決定幾歲開始所謂的第三人生,自由地調整工作內容、方式、時間長度,給予自己在第三人生的新身分、新感受、新的自我。如果真能如此,接著的25年到30年,你有很高的機率經營出圓滿的第三人生。
第二章第一篇
〈全世界都在設計,你老之後的家〉
這個商機,
已經把養老院變革到很像聖誕大餐的菜單了。
讓你對老無感、對醫療安心、保證你社交活躍……
我不得不建議你,要不要先看一下菜單?
(內文)
我童年的印象,沒有老人被送去養老院,因為那不符合我們的孝道,而且家裡根本沒有那種經濟能力。老人往往因為對家庭的貢獻度減弱,又用掉其他成人的體力和時間,最後委屈地住在家裡最不舒適的角落。屋子內的大房間和中型房間,是給第二代夫妻和一群學齡孫子擠在一起住的。我印象中,只有一位財主,他的房間是家裡的聖殿,即使已經和二房住到別處,聖殿永遠都在老家。這對我們那一代貧困的台灣人來說,只是個傳奇罷了。時空換到今天,你要擁有自己的聖殿,只能考慮購屋獨居,或是參考一下,我接下來要介紹的未來住宅菜單。
在核心家庭取代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這麼多年後,可以預知20年後會活到七十歲的人,要不是夫妻自己住,就是喪偶者、離婚者、未婚者獨居。可能比今日更低的比例,子女會在父母老了、病了之後,接到家裡照顧。而且,驚人的單身熟齡人口,到那時候可以仰賴也已經變老的手足,還是甥姪?這是個很多人沒有把握回答的問題。
從老了之後要跟兒女住,變成跟兒女住「近」一點,再過來呢?網路資訊全球化的結果,很多人的「家」蓋在LINE上面,人可能在地球各處。所以,不再以兒女為軸心之後,自己就能思考,六十歲後的人生如果要獨立自主生活,該以何處為家?
我建議你翻開菜單,好好閱讀這章,或許我們就可以不必,在二十年後無知地走到不知所措的十字路口。
取代傳統的養老院,十幾年前就出現了為健康、亞健康的長者所設計的養生村。住在裡面的長者彼此相伴,居所安全又能被團隊服務。想煮就煮,不想煮就去餐廳,可以獨處又能參加團體出遊。也有人不需要住到那邊,但是為了不要讓子女擔心,選擇這樣的養生村入住。但是這款早期的養生村,皆蓋在離都市頗遠的郊區,而且村內都是跟自己一樣的老人,跟今天的六十五後長者的期待發生了落差。
我得替我的六十代好友桃姐感到慶幸,五年前她和一群退休人士,組團到處參觀這一類的養生村,後來她跟一樣單身的姐姐決定,未來繼續住在原來的社區,延續三十年來的生活形態。如果有一天桃姐變成隻身一人,而她還對養生村有興趣的話,把時間推算在5到10年之後,今天所謂的養生村,會被跨世代、混齡居住的設計取代,而且地點還可能會在她熟悉的城市內。
當然,如果台灣的長照政策腳步快一點,社區照護能力逐步成熟的話,高齡的亞健康人士,甚至輕度失能者,可以不必去住養生村或是養護中心,而安心住在家裡。
高齡化走向超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會出現怎樣的居住設計,以及你可以做什麼選擇?這跟換房一樣,要考量需要怎樣的條件去換房?不然,除非你很有錢,可以等六十歲之後再慢慢想,只要健康,想到八十歲也沒關係。一般像我這樣的平民百姓,最好五十歲就開始留意這類的情報。為何你需要提早有所打算呢?因為年紀越大越難適應新環境,而且還要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六十歲左右,做最後一次居住的選擇,看是換或是留,會是滿好的時間點。
● 跟大學生一起住,保證有人聊天和教科技產品使用法。
荷蘭的養老院Humanitashome已經實行,讓不願意付高金額房租的大學生,免費住進養老院。每個月至少要有30個小時陪伴熟齡住民聊天、看電視、教用電腦和手機如何上網、一起創作等等。以台灣文化來說,一定會加入陪看醫生、陪復健、陪上街購物這幾項。這個創意,主要是透過跨世代的互動、年輕人的活力,解決住民孤獨問題,從媒體報導看來,這點似乎效果不錯。也有入住的年輕人說,從長輩談話中學到智慧,以及看著住民的老化,體會到生命的可貴。
●退休人士與校園合作的共學新型態社區。
西雅圖有個養老院與幼兒院蓋在一起的「代際學習中心」,其成功的模式,不但廣受好評,還拍成記錄片。
早在西雅圖這樣做之前,世界各地包括台灣,其實已經有類似的案例:開放養老院,讓附近的幼稚園小朋友去探望住民。幼稚園將這樣的舉動,視為對年長者的愛心行動。但是「代際學校」是升級版的作法。若是住到這樣的養老院,你就是兒童的共學者。幾乎每天你需要做跟小朋友一樣的事情,因為他們是你的同學,一起吃飯、唱歌、跳舞、玩遊戲、做勞作、做三明治。這個創意,目的是鼓勵失去部分行動力的老人,透過與幼兒的互動,增進行動意願,重新肯定自己的價值,看來不但是有果效,有些幼童的家長說,讓孩子可以接觸老年人,對他們的成長獲益很大,甚至有幼童跟長者建立了如同親人般的感情。
因為部分失能而住到這樣的機構,我相信不是太令人期待,但是,如果你欣賞這個創意,我覺得可以留意──退休人士與校園合作的共學新型態社區。我想對於熱愛學習與分享的成年人來說,可以把自己的技藝與學識傳授出去,又能在年輕人身上學新的事物,這樣的生活給人持續向前探索的動力。
(以下略)
第一章第二篇
〈四十後的你跟第三人生的關係〉
第三人生的意思,指從成年滑進人生總結前的25年,
現在不是問:退休後你要做什麼?
而是問:你的餘生要怎樣活?
這包括做什麼事、以什麼身分、成為怎樣的人。
打算退而不休的人,明白第三人生的要素,
而40歲還感到茫然的人,就真的令人捏把冷汗了。
(內文)
「你能不能告訴三十歲的人,到底要怎樣活,好預備迎接四十歲?你知道嗎,我今年竟然要滿四十歲了,然後我好慌,我不知道我到底在幹什麼,怎麼就這樣子來到四十,我還在找未來方向,可是,都已經四十了啊!」這句話出於相當...
目錄
〈寫在前面〉每個人都會變老,差別在:誰有想法和行動?
第一章 做一份彈性又快樂的工作終老
四十歲必須思考,五十歲你必須行動
四十後的你跟第三人生的關係
五十歲後,你必須創造工作,而非找工作
慢沒有關係,做你自己是最重要
家庭主婦的中年,很有創意的新開始
另類,是中年人夢想的共同特徵
不論什麼年紀,保持你是學徒、實踐者,也是大師
50+人生現場
(1)復古創新、與大地共存:松場登美與石見銀山生活文化研究所
(2)療癒之森,第三人生的勇士賴美伶
(3)旅途中,找到自己答案的陌生旅客
第二章 未來的家?新家人關係和居住創新
全世界都在設計,你老之後的家
- 跟大學生一起住,保證有人聊天和教科技產品使用法。
- 退休人士與校園合作的共學新型態社區。
-共生與互助系統完善的中高齡之城
-健康與亞健康銀髮共居住宅
-青銀共居將會是看得見的創舉
-讓社區管委會,就地改造高齡居住條件
-交換、代管與反向房貸
離塵世多遠,才叫做你的幸福
讓復刻三代同堂成為可能的夢
50+人生現場
從開放一個村子到開放你自己
第三章 你需要高年級和低年級的朋友
你有很多關係網,不表示當中有愛
隨緣,天涯何處無真心朋友
二十歲到九十歲,都是你可以交的朋友
關係盤點見真章:緊急聯絡人名單
共學成長團體,請及早參加一個
50+人生現場
(1)如沐春風的吉澤久子—人生每一站,她都走過了
(2)跨世代一起工作,是活力的湧泉
-石見銀山文化研究所的青年群像
第四章 不是只有你痛,親人修合之路
血緣關係裂痕,是靈魂裡面的破傷
─ 很多家庭都有一位浪子,還有等他回頭的親人
睡醒後,浮現在他心中的父親
─ 八十五歲美國老哲學家,由單親母親撫養長大,臨終前憶父親
親子三人的尋根之旅
─ 失能的父親、哥哥和我,兩次的尋根之旅。
抓住看清楚的機會,再將它永遠放下
─ 四十五歲的男性,跟親生父母自我介紹
即便人走了,和好還是可能的
─ 四十九歲的女性,靠遺照跟仙逝的母親和好。
妳已經分擔那麼多年,我想足夠了
─ 一句醫治靈魂的話語,哥哥說給妹妹。
50+人生現場
同樣這句話,我送給了九年忠心的工作伙伴
第五章 時光不會平白流逝
時光不會平白流逝
說白了,真的有點年紀了
歡迎來到五十後,很棒也很美妙
成熟,讓笑與淚變成珍珠
美好的事物,無法與速度和分心共存
你沒有歲月,可以浪費在汪洋碎片中
物質幸福論
吃完再買,餘生不夠補償地球了
越早做單身規畫的人,會贏在第三人生
─ 給三十五歲後仍未婚的女性
第六章 照顧心靈,作自己最忠誠的朋友
念舊老地方,是一帖安心的良藥
傾訴與求助,是一個人變得更勇敢的過程
小小嗜好,讓憂慮斷電吧!
病人教會我們的事情:謙卑與負責
安靜一下,走向你的內心
每天十五分鐘,照顧你的心靈城堡
特別附錄
我們家的後院大安森林公園—
從慢跑到扶著輪椅走的23年公園散策紀錄
文/謝順景
〈寫在前面〉每個人都會變老,差別在:誰有想法和行動?
第一章 做一份彈性又快樂的工作終老
四十歲必須思考,五十歲你必須行動
四十後的你跟第三人生的關係
五十歲後,你必須創造工作,而非找工作
慢沒有關係,做你自己是最重要
家庭主婦的中年,很有創意的新開始
另類,是中年人夢想的共同特徵
不論什麼年紀,保持你是學徒、實踐者,也是大師
50+人生現場
(1)復古創新、與大地共存:松場登美與石見銀山生活文化研究所
(2)療癒之森,第三人生的勇士賴美伶
(3)旅途中,找到自己答案的陌生旅客
第二章 未來的家?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