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者簡介
陳啟鵬
筆名遙光,全國社會科補教首席名師,幼獅文藝歷史專欄作家,多年教學經驗,曾多次獲邀擔任大考社會科解題分析老師,亦為媒體專訪名師。除了接受台視【熱線追蹤】、東森【現代啟示錄】等專題採訪之外,並獲邀擔任超視【金頭腦】歷史關主,以及中天【新聞龍捲風】、東森【關鍵時刻】等節目特別來賓。著作有:《看見不一樣的中華帝王將相》、《無題不破!作文強勢取分》、《基測社會科跨科統整精要秘笈》、《基測作文六級分 讀這本就對了!》、《中文經典100句─三國演義》、《中文經典100句─西遊記》、《中文經典100句─紅樓夢》等。
奇女子花木蘭
陳啟鵬(歷史作家/媒體採訪歷史名師)
在古往今來的女子中,最具爭議的,莫過於花木蘭了,因為她代父從軍的故事眾所皆知,出身卻充滿謎團。有人說她是南北朝時代的人,也有人說她是隋末唐初的人,有關姓氏的說法有很多種,出生地也眾所紛紜,連是否真有其人也有人質疑;但這個謎樣女子卻建立了巾幗英雄的典範,在歷史長河中受人稱頌不已,甚至還翻拍成迪士尼動畫。對後人而言,她的傳奇性遠遠超過她的出身,我們要了解這位奇女子的故事,就得先從《木蘭詩》說起。
最早記載花木蘭的文獻,來自南北朝時的敘事詩《木蘭詩》。北魏時期,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南下侵擾,為了抵禦外敵,北魏皇帝規定每戶派出一名男丁上戰場。木蘭家中原本應由父親出征,但他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不適疆場,木蘭於是決定代父從軍,就此展開長達十二年的軍旅生活。
北魏原是鮮卑族,入主中原之後建國,所以人民大多深染胡風(注:「胡」是古代漢人對外族的稱呼之一)。受到胡人部落風氣的影響,男女平權意識較漢族來得濃厚,這正解釋了為什麼被認定是弱不禁風的女子,也有能力上戰場衝鋒陷陣。只不過,有人從《木蘭詩》中找到隋唐時代才出現的裝備,推斷木蘭並非北魏人。我們知道隋末唐初同樣也有對抗遊牧民族入侵的史實,而隋唐風氣兼容並蓄,甚至皇室也具有突厥血統,在背景相似的情形下,《木蘭詩》也許配合時代作了相呼應的傳抄改寫,因此,儘管還有考證的空間,但時代背景最早應是南北朝無誤。
「深染胡風」讓女子有充足的理由能夠胡服騎射,否則倘若木蘭買了一堆裝備卻不會使用,就算她成功掩飾身分投身軍旅,也會命喪戰場。顯然木蘭的騎射功夫很不錯,因為在詩中,木蘭不僅可以穿越萬里,奔赴戰場,還能奮勇殺敵,立下不朽戰功。另一方面,木蘭的父親也對女兒深具信心,因為女兒代父出征,固然是為父的年老力衰,其實也含有「尊重女兒決定」、「相信女兒能力」的因素,否則出於對女兒的保護,再怎麼拖著老命,也不可能讓她輕率的出征。
而木蘭是怎麼看待自己「代父出征」這件事呢?毋庸置疑,她對自己信心滿滿。木蘭上有一姐,下有一弟,弟弟固然年幼,但年齡稍長的姐姐也並沒有因此擔起這項責任,由此可見姐姐表現不如木蘭出色。從小不曾間斷的武藝習練是木蘭建立自信的基礎,長大後的她,被迫練習女紅,在家學紡織,空有一身武藝又無用武之地,很可能激出她的好勝心,不認為女子的歸屬就是結婚生子,操持家務。她甚至沒有青梅竹馬的對象,因為詩中說她「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代表她了無牽掛,才能毅然決然奔赴戰場。從隋唐女性可自由穿著男服、私定終身來看,女性對自己的自主權是很大的,木蘭的作風也正代表了女性對封建禮教的反抗。
一名女子混進軍旅中,男女舉止有別,不會被發現嗎?有人因此臆測她面貌醜陋、身材壯碩,甚至嗓音低沉、皮膚黝黑。就常理推斷,她的身分沒被識破,理由只有兩個:一是有人從旁代為掩飾,二是她自認可以完美掩飾。以前者來說,「可汗大點兵」鄉里不可能只有她一人出征,或許同時從軍的左鄰右舍同情木蘭家中情況,特別代為掩護照料,因此在迪士尼動畫中,才會安排木須龍和男主角李翔跟在身邊。不過,這個現代人營造出來的戲劇效果,在《木蘭詩》中完全被否認,因為木蘭凱旋回鄉時,夥伴們看到換上女裝的她,居然驚惶的說: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換言之,跟她同期入伍的人當中,並沒身負掩護重任的夥伴。也從他們的驚訝表現中透露換上女裝的木蘭相當具有女人味,不是臆測中的醜陋壯碩。
木蘭是怎麼躲過層層關卡不讓身分曝光呢?首先,她必然從父親那邊聽過許多打仗的故事,對軍旅生活有一定的認識,甚至很可能曾經好奇的問過父親小解、盥洗等瑣碎的細節,才有把握臨場時不穿幫。有學者考證當時游牧民族上廁所,為了方便,多半是用寬大的衣袍遮掩就地蹲踞,而軍旅生活艱苦緊湊,誰也沒多餘的心力去注意生活小細節;另外也有學者考證,木蘭所用的那些軍旅裝備都屬昂貴,代表她不是一般小兵,而是有自己獨立帳幕的中階軍官,這也讓她有足夠私密的空間掩飾身分;此外,北方酷寒的生活,讓男女在不化妝的情形下,面貌差異不大,所以固然有美到需要戴面具嚇唬敵人的蘭陵王,但也有能醜化自己到讓人無法察覺的木蘭。在詩中,木蘭以雄兔雌兔的差別,承認男女確實外表有差異,但末兩句「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則充分表示她成功的掩飾了自己女子的身分。或許正因為這項近乎不可能的「代父從軍」任務太令人稱奇,所以還是被當作故事沿傳下來。
設身處地想像一下木蘭會遭遇到的種種艱苦,就會發現,能夠從軍十二載,需要有多大的意志力,這也是歷朝歷代不斷稱頌傳唱的原因。而她破除男女身分的桎梏,憑著意志作出選擇,又用功績證明女子也能在戰場上與男兒一較長短,這一切都是女性意識的昂揚,男女平權的提升,以及高尚情操的真實呈現。儘管許多戲劇著眼於「代父從軍」的離奇,但木蘭的作為確實是樹立起巾幗英雄的最佳典範。
這麼一位奇女子,不能不了解;這麼曲折的故事,不能不熟悉。且讓我們以期待的心情,跟隨作者筆調,慢慢走進木蘭那充滿驚奇的經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