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安徒生文學獎得主最經典、最受歡迎的青年小說★
「眼睛除了它自身之外,什麼都看得見。」——叔本華
她們在各自的年代裡站在同個房間,
無法相互碰觸,卻能感覺到彼此的存在……鬧鐘開始倒轉,飛鳥的影子在牆上盤旋,腳步聲再度響起。
諾拉和看不見的訪客相遇了,她們面對面,站在門檻的兩邊。
整件事情就像一場夢,看似不真實,卻是真實的存在。
自從父母因意外喪生後,十五歲的諾拉便和阿姨、姨丈與表弟達格一起生活,但她仍時常感到被遺棄的悲傷,總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不久,他們搬進一棟舊公寓,諾拉的房裡卻接連發生奇異的事件,故障的時鐘開始倒轉、地板傳來的腳步聲、陌生的電話,她甚至有種感覺,某個來自異時空的靈魂正不斷試著與她接觸!
接著,諾拉收到一則神祕的訊息,要求她前往骨董玩具店,取得栩栩如生的玩偶,卻因此捲入一個難解之謎,諾拉只好逐一收集離散的線索,試圖還原事實的真相,當謎團逐漸被揭露,家族的祕史也逐一鋪展開來。
冥冥之中,彷彿受到莫名的牽引般,諾拉不僅得知家族中有個少女和她有許多相似之處,還漸漸發現少女的身世和自己有密切的關聯,以及那位看不見的訪客想傳達給她的訊息……
作者簡介:
瑪麗亞.格里珀(Maria Gripe)
1923年生於瑞典的法克斯爾摩,在約雷布羅鎮上長大,於斯德哥爾摩大學研讀哲學與宗教史。她的丈夫哈拉德.格里珀(Harald Gripe)是位藝術家,瑪麗亞的每部作品都配上了丈夫的插畫。他們的女兒卡蜜拉(Camilla)也是一位兒童文學作家。
瑪麗亞於1954年出版她的第一部作品,直到1991年作品已達三十三本之多;1961年隨著《喬瑟芬》的出版,開始備受國際矚目,1961年後的創作方向可分為兩類:心理寫實與寓言,大多以浪漫主義小說的形式呈現,作品風格以奇幻和懸疑為主,其散文豐富、簡潔流暢,擅於描繪兒童內心那股混亂且無法理解的存在感。
瑪麗亞的作品獲獎無數,被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在全世界發行。除了榮獲諸多瑞典當地的獎項,她還獲頒許多國際獎項,包括易思.卡羅書櫥獎、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獎、西班牙文化部所授予國際獎項。作品有:《山中小路》、《夜爸爸》、《綠外套》等等。
譯者簡介:
任溶溶
原名任根鎏,又名任以奇。中國著名譯者、兒童文學作家。廣東鶴山人,1923年生於上海。早年曾參加文字改革工作。1945年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中國文學系,即開始從事編輯工作,長期任職於少年兒童出版社和上海譯文出版社。1941年翻譯第一部蘇聯小說,1945年翻譯第一部兒童文學作品,從此以兒童文學為終身事業。
任溶溶能以俄、英、義、日四種語言翻譯,其從事翻譯的態度嚴謹,所翻譯的作品都經過慎重的挑選和周密的考慮,必須是主題與藝術形式完美契合或者創作風格獨特的優秀作品。他的譯文通暢易懂,既忠於原著的精神和風格,又注重中文的文法。
他翻譯過許多外國兒童文學作品,深受大陸讀者喜愛,例如:《普希金童話詩》、《木偶奇遇記》、《假話國歷險記》、《彼得潘》、《柳林間的風》、《隨風而來的波平斯阿姨》、《長襪子皮皮》等等。除此之外,任溶溶也是位十分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在中國享有相當崇高的文學地位。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好像只有當諾拉獨自在家的時候,這事才會發生。
她不確定事情是怎麼開始的,但時間就在春天他們搬進這座舊公寓以後不久。開頭幾次碰到,她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安德斯一來就把他們那一整層的壁紙撕去 ,露出原先釘死的那些壁櫥,一切都顯得亂七八糟。舊房子的地板通常會嘎吱嘎吱響,整個家裡似乎充滿了神祕的聲響,不過每件事情通常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但她漸漸發現,這並非單純是地板嘎吱嘎吱響――這是另一回事。她不想稱之為鬧鬼;這不過是一種無法解釋或者說不清楚的現象罷了。不知怎麼的,她打一開頭就知道她必須保守這個祕密,甚至不能對達格說。
她不知道事情什麼時候會發生,但在發生之前她卻有一種預感。她可以感覺到一種氣氛――一種無法形容的怪異氣氛。
這回也沒什麼兩樣。
要是達格在家就好了!她需要跟他談談,好擺脫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只要他現在回家,事情就不會發生,或者至少可以阻止它發生。想到這裡她再也受不了了。她衝進廚房,從桌上的水果盤裡拿起一顆綠色大蘋果。電話忽然響了起來。
希望是打給我的,她心想。跟任何人講講話都能驅散那種怪異的氣氛。
但只是有人撥錯號碼,一個女孩想打電話給油漆店。
「喂,妳的電話號碼多少?」
諾拉把電話號碼複誦了一遍。
「妳那兒不是奧克松家嗎?」
「不是,妳打到舍伯里家來了。」
「噢,這麼說妳那兒不是油漆店?」
「不是,很抱歉⋯⋯」
「妳是誰?」
「我是諾拉•赫德。我住在這裡。」
對方沉默了一會兒。
「噢,對不起。我想打給油漆店。」
「不要緊。」
諾拉輕輕放下聽筒。對話那麼快就結束,真可惜。她慢吞吞的走回自己房間。
她的房間多麼可愛啊!每次她走進房間都這麼想。光線明亮,太陽直射進來,從窗口可以看到七座花園和九座屋頂。
她把前額頂在冰涼的窗玻璃上,俯看下面的院子,依舊不見達格的影子。他那輛腳踏車並不在。他大概在芭蕾舞學校,晚飯前不會回家。距離吃晚飯還有將近兩個小時。她覺得餓了,正想啃蘋果,突然停下來屏住了呼吸。
那些腳步聲是在那邊的房間嗎?
是的。現在腳步聲更近了。又是那些腳步聲。
她背對著腳步聲,一動也不動的站著,緊張的傾聽。現在腳步聲正走進她隔壁的房間,接著慢慢來到她的房門口,停了下來。
每次都是這樣。腳步聲好像突然從寂靜中響起,慢慢的朝她這邊走來。諾拉知道這沒什麼好害怕的。不管是誰都不會加害於她。她試圖不去理會這些腳步聲,當它們不存在,但總是辦不到。這些腳步聲緊迫盯人,使她每一次都不得不注意到它們 。
腳步聲總是從圓形房間走來。它們以那裡為起點,接著穿過圓形房間和她房間之間的小房間,來到她的房門口,在那裡停了下來,然後就沒聲音了。
但這並不表示來的人就此消失了,正好相反。諾拉背脊發涼,她可以感覺到有人就站在自己身後。有人正站在門口,就站在門檻上,一動也不動,跟她一樣,在等待著、在窺探著。
諾拉屏住呼吸,全神貫注的傾聽。她感覺到,不管站在那裡的是什麼人,那個人也同樣緊張的在傾聽著。他們兩個都在等待。
諾拉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但她感覺到其中一定有什麼道理。這種事不是人人都會碰到的。
事情發生的當晚,她並不特別害怕。如果她願意,她可以轉過身來,並且發現門口那裡什麼人也沒有。不過,只要她確實感到背後有人,大可不必去打擾他。她與那人之間好像有一種默契:那位看不見的訪客總是先行離開。
有時候諾拉懷疑那人是不是來找她的。說不定是弄錯了?轉眼她又斷定,一定是有人特地來問她要什麼――在房間另一頭的什麼人想跟她連繫。
好了,訪客終於走了!
諾拉漸漸恢復鎮定,可以照常在房間裡走動了。她怎會知道什麼時候只剩下她一個人?這同樣也說不上來,她就是感覺得到。她的心和她周圍的氣氛一下子都鬆弛了,某種東西就是消失了、沒有了,雖然她聽不到腳步聲離開。
她不禁放鬆,深深吸了口氣,伸伸腰,然後又嘆口氣,朝四周看看,接著走了兩步。
不錯,一切恢復正常了,也許有點冷。即將西沉的太陽照亮了桌上的白色鬱金香。牆上的鐘輕輕的滴答響,窗臺上的盆栽挺起細巧的葉子迎向陽光。
但還是失落了一點什麼。她有一種奇怪的渴望。每次她聽到那些腳步聲以後,總覺得似乎有人使她瞬間想起了什麼東西,很久以前存在過並遠去了的東西。
第二章
她知道達格會聽她講這件事。達格很敏感,能夠理解別人不明白的事。他要是知道諾拉碰到的怪事,一定會很高興。對這種「現象」――他會這樣稱呼它們,他特別感興趣。關於神祕的事,他比她好奇得多。儘管如此,諾拉覺得自己還是必須守口如瓶。
達格不是她的親哥哥,但是在家人中他和她最親。他的父母(安德斯和卡琳)在諾拉小時候領養了她。
卡琳實際上是諾拉的姑婆――也就是她父親的姑媽,雖然卡琳只比她父親大幾歲。卡琳生下來的時候,她的哥哥們早已長大、有自己的孩子了。
卡琳是唯一願意且具備收養諾拉條件的親屬。其他人不是太老就是忙不過來。
親屬們決定,卡琳對諾拉最合適,安德斯也不反對。他倒很想有個女兒,而且看來他們夫妻不會再有孩子了。
卡琳是位圖書館員,安德斯是位教師。他們熱愛他們的工作,常常不在家。
「達格越來越像安德斯了。」他們的朋友常說:「他是卡琳的翻版!」
但這話不對。達格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媽媽。他是他自己,而且越來越明顯。
達格和諾拉兩人都認為,這種找哪裡像和哪裡不像的做法很可笑。然而諾拉每次聽到這種話,都會妒忌得心痛,因為這使人想到達格是安德斯和卡琳的孩子。
諾拉沒有人可以比較。她不屬於這家人――她不是它的一分子,儘管安德斯和卡琳從來不會、或至少不會讓她有這種感覺。他們為她盡心盡力。他們兩個都是好人。
諾拉知道這表示她對人不信任,而且太過敏感。這一點她知道,但她就是沒有辦法。她不斷對別人根本不會在意的小事情作出過度的反應。
比方說,當達格分配到卡琳和安德斯隔壁的臥室時,她絲毫不覺得奇怪。她分配到的是在公寓另一頭和他們分開的房間,照他們的說法,這樣她就「不會受到打擾」。她不想調換房間,說什麼也不想調換;她愛她的房間。然而,醜惡的小心眼還是冒了出來:他們這個小家庭想要在一起,到門廳為止自成一體。晚上她回到自己的房間裡,聽見他們在深夜的廚房裡走來走去。這下子他們終於可以舒舒服服的在一起了,就他們三個人,把她排除在外。
有一次她悄悄溜進廚房,她確信他們看起來就像被當場逮到似的。
「噢,親愛的,妳還沒睡?我們不想打擾妳⋯⋯」
他們說了一堆,但是諾拉懷疑,這話得倒過來說才真確――他們不想被她打擾。如果真是這樣,他們卻從來不露半點聲色。
諾拉想,她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她也同樣從來都不露聲色。
他們不得不負起養育她的責任。他們試圖使她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一分子;但卻不明白,他們的努力正表明了她並不是。這是難免的,她根本不是他們的孩子,這一點無法改變,他們只是不想公開承認罷了。
他們宣稱諾拉是他們的孩子。已經有好幾次了,她聽到他們對朋友這樣說。每次聽起來都那麼可信,但是那不愉快的小心眼兒馬上又浮上她的腦際:如果這是真的,他們需要一再重複嗎?
諾拉被送到好人家裡受到很好的照顧,然而她還是有種被遺棄的感覺。她心裡明白,不管對活著的人或死去的人來說,她這麼想都是不公平且忘恩負義的。有時候這種想法讓她很不好過,她會失魂無助的在家裡走來走去,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
這天早晨她一醒來,就覺得今天大概又是一個這樣的日子。她想:當然,事情一定是這樣的!媽媽太漂亮,爸爸太聰明,我一點也配不上他們。這就是他們消失的原因。他們根本沒有發生什麼事故。如果他們愛我,就會把我放在汽車裡帶著走 。那麼我現在也就不存在了,沒有人會被迫要來照顧我。對,就是這麼回事。
這些日子裡,諾拉深為這些想法所苦,即使她很怕這些想法既殘酷又不公平。如果前一天晚上夢到什麼,她就會整天愁眉苦臉的走來走去,並且感到孤獨淒涼、絕望透頂。但她怎麼也想不起來到底夢見了什麼。
「嗨!諾拉!妳好!」 達格走進她的房間,聲音聽起來既快活又興奮。他兩手各拿著一個夾滿奶油和杏仁糖霜的大圓麵包。
「來,吃一個!」他說。
「謝謝。」 她伸手接過麵包的時候,他定睛看著她。「怎麼啦?又垂頭喪氣的?」
「你怎麼知道?」
「從幾公里外就看得出來啦,吃口麵包就沒事了。」 她照他的話做,果然很快就覺得好多了。達格告訴她,他又看到了那個「不尋常的女孩」――特姆波百貨公司的收銀員。他每見一次,這女孩就變得更不尋常。
「聽起來很有趣。她什麼地方這麼與眾不同?」諾拉問他。
達格把身體靠在瓷磚壁爐上,眼睛望著遠方。「有些人就是很難描述。」
他猶豫了一下,咬了一口麵包,舔了舔奶油。諾拉溫柔的看著他。達格和他那個無法描述的女孩。你永遠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存在。
「你會怎麼描述我呢?」
「妳?」他看起來很驚訝,「妳就是妳呀!」
他倆都笑了起來。
「你那個很難描述的女孩多大了?」
「很難說,大概就我們這個年紀,也許再大一點。十七歲左右。」達格十六歲 ,諾拉小他幾個月。
「你很想認識她,對嗎?」
達格用一雙充滿疑惑的大眼睛盯著她,臉上掛著微笑。「我不知道。我已經有妳了,不是嗎?」
第一章
好像只有當諾拉獨自在家的時候,這事才會發生。
她不確定事情是怎麼開始的,但時間就在春天他們搬進這座舊公寓以後不久。開頭幾次碰到,她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安德斯一來就把他們那一整層的壁紙撕去 ,露出原先釘死的那些壁櫥,一切都顯得亂七八糟。舊房子的地板通常會嘎吱嘎吱響,整個家裡似乎充滿了神祕的聲響,不過每件事情通常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但她漸漸發現,這並非單純是地板嘎吱嘎吱響――這是另一回事。她不想稱之為鬧鬼;這不過是一種無法解釋或者說不清楚的現象罷了。不知怎麼的,她打一開頭就知道她必須保守...
推薦序
「時間之舞」舞出的心聲
張子樟(兒童文學評論家)
這本書是一冊家族遺棄史。與其說是循環,不如說是大環境加上柔弱性格使然。在不斷的遺棄過程中,被遺棄者嘗試去追尋陌生親人的撫慰,減輕被遺棄的不舒服、日子難熬的折磨感覺。這種追尋過程營造了全書的神祕氣氛。十六歲的主角諾拉小時候父母就因車禍過世,寄養在姑婆卡琳的家。雖然她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心思細膩、過度敏感的她,「不斷對別人根本不會在意的小事情作出過度的反應」,總覺得自己是外人。一家人搬到公寓後,她被分配到公寓的另一頭,與姑婆一家三口分開,她就認為自己被排除了。房外不時出現的腳步聲更加深了屋內的怪異氣氛,她忍不住用心去挖掘,沒想到找出的竟然是一段不堪回顧的家族遺棄史。
諾拉十分適應新家,但一人獨處時,總覺得有個另一年代的鬼魂想跟她碰觸,加上不時移位的民間故事書、倒走的小鬧鐘、陌生的訪客、撥錯的電話,讓諾拉的異想世界更加擴大。一通電話要她去斯德哥爾摩一家小店去找阿格妮絲.塞西莉亞,結果發現它是個真人的雕塑玩偶,臉、眼及嘴都十分傳神,「那張敏感的臉不斷在變換表情」,彷彿具有生命似的。諾拉不時與「她」對談,終於逐層剝開家族不甚光榮的遺棄史,步入疑點重重的尋根路程。
在諾拉認真不懈的挖掘下,悲慘的遺棄史逐漸展露在她眼前——一對村女姐妹進城,妹妹阿格妮絲碰到無情男人,受騙懷孕,生下女兒塞西莉亞,「父不詳」便成為塞西莉亞的永恆之痛。母親結婚離去,塞西莉亞只好先進孤兒院,再被未婚的阿姨赫德維格接回同住,但稍長又重蹈母親覆轍,懷孕生下馬丁後死去。馬丁長大後又與卡麗塔有個非婚生女兒泰蒂。透個當年曾同時照顧塞西莉亞的胡爾達的回憶,諾拉知道自己的外婆就是阿格妮絲的小女兒。她積極努力的追尋,終於發現姑婆兒子達格的女友是卡麗塔的女兒泰蒂,也就是阿格妮絲•塞西莉亞。兩人在醫院巧遇,諾拉覺得她「輕柔的、愉快的微笑」就跟媽媽一樣。當阿格妮絲•塞西莉亞來到諾拉的房裡時,壁龕裡的玩偶就不見了。
全書經由諾拉的苦苦追尋,藉著穿越一家數代不斷遺棄模式的串連,我們見識了未婚懷孕生子育女慘痛的、無聲無息的內心呼喊。由於相關的男子不願或不敢扛起重任,體弱的女子只得背負偷吃禁果的後果。女子的癡情犧牲更襯托了男子的無情與不負責。「遺棄」成為諾拉家裡一再循環重演的戲碼,只得等候後代子孫的自我救贖與互相接納。這就是她一直努力尋根的終極目的。諾拉從小寄養在姑婆家,被遺棄感特別強烈。遠離遺棄感便成為她急於達成的目標。全篇故事由懷疑出發。經過一番與長輩的長談、誤解、衝突與和解,諾拉終於走出長年除之不去的陰霾,面對燦爛的陽光。她心中十分篤定,遺棄的歷史肯定不會在她身上重演,泰蒂也應該不會陷於這種窘境。她們這一代有把握遠離被遺棄的命運。
本書作者瑪麗亞.格里珀(Maria Gripe)曾獲得「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獎」(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她擅長心理描寫。在這本作品裡,插曲不斷,懸疑橫生,一個貫穿數代的謎團得以被逐漸解開。本書是一篇一流的神祕故事,一篇精緻溫馨的心理研究,一篇傑出的原創鬼故事。諾拉自身命運之謎的發展與玩偶之謎的解開息息相關,且與諾拉發現自我和她在家中的地位交織在一起。在諸多事件中,讀者不難發現,作者以冷峻的目光掃視諾拉家族,嘗試告知讀者,孩子們多麼需要關愛,而且並非每個孩子都是幸運的。
書中的每個角色都刻劃得栩栩如生,諾拉與外婆兩人談到卡麗塔時的那段對話最為精彩。外婆是合法婚姻的後代,未婚生女的卡麗塔卑微的期待外婆接納。諾拉深刻體會這種等待的悲苦心情,因為她認為自己也是被遺棄的人,雖然感受程度不同,當然不能贊同外婆對待卡麗塔的蠻橫無禮態度。類似這種筆觸直扺內心深處、震憾有力的刻畫,全書處處可見。
作者巧妙的把超自然事件與角色情感作了一番結合,提供讀者不少思考重要倫理問題的非凡透澈看法。書中的超自然元素始終維持細緻卻模糊的面貌,與主角的心理描繪同等重要。故事處處充滿懸疑,但即使是書中十分通俗戲劇化的事件,也透過作者洗練的心理洞察力,緊緊繫於現實,回歸現實。她使得讀者深信不疑,而且喜愛文中清晰易懂、非常人性化的角色。這的確是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讀完最後一頁,縈繞心中久久不去的,並非是書中的緊張情節,而是一股某地某時的夢幻氛圍。
「時間之舞」舞出的心聲
張子樟(兒童文學評論家)
這本書是一冊家族遺棄史。與其說是循環,不如說是大環境加上柔弱性格使然。在不斷的遺棄過程中,被遺棄者嘗試去追尋陌生親人的撫慰,減輕被遺棄的不舒服、日子難熬的折磨感覺。這種追尋過程營造了全書的神祕氣氛。十六歲的主角諾拉小時候父母就因車禍過世,寄養在姑婆卡琳的家。雖然她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心思細膩、過度敏感的她,「不斷對別人根本不會在意的小事情作出過度的反應」,總覺得自己是外人。一家人搬到公寓後,她被分配到公寓的另一頭,與姑婆一家三口分開,她就認為自己...
目錄
出版緣起
賞析導讀 「時間之舞」舞出的心聲
書中人物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出版緣起
賞析導讀 「時間之舞」舞出的心聲
書中人物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