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4 項符合

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5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作者 Gillian Tett...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3/06/14
作者 Gillian Tett 是當時任職金融時報的人類學家,書中分為兩大部份,先是介定穀倉,後是破除穀倉。此書原文出版於 2015 年,其主旨是分工令人活在自己的穀倉而不知變通,管理學和心理學的思維不足以面對,而該以與人類學相關的六大原則來破除穀倉。 首先,作者提出經濟與...
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作者:吉蓮.邰蒂 / 譯者:林力敏 
出版社: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2-03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內容簡介

★亞馬遜行為科學類暢銷榜 第1名
★亞馬遜人類學類暢銷榜 第1名
★亞馬遜流程與架構類暢銷榜 第1名
★歐美最受矚目的話題關鍵字
★CNN、《金融時報》、 《經濟學人》、《觀察家報》、《衛報》多家媒體推薦報導

金融風暴、911恐攻事件、SONY衰退、Facebook崛起……
這些看似無關,卻都有一個被嚴重忽視的共通點──穀倉效應!

 
  政府、企業、團隊、個人,都是一座座穀倉。
  雖然穀倉讓世界井然有序,但當大家活在自己的小圈圈,
  就會造成不知變通,看不見危機,犯下嚴重錯誤。
  8大案例 x 6大原則,教你破除穀倉,駕馭穀倉!

 
  學會像人類學家一樣看世界,
  換你主宰穀倉,從中得利!


  .Sony、微軟為什麼會由盛轉衰,但為什麼Apple、Facebook能不斷創新?
  .911恐攻事件前,已經收到正確的情報,為什麼無法阻止悲劇發生?
  .為什麼擁有一流人才的瑞銀集團和英格蘭銀行看不見金融風暴來臨的危機?
  .為什麼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廢除內科和外科,反而讓病患更滿意、成本降低?
  .為什麼公司內部團隊會明爭暗鬥,把資訊扣在自己手上?
  .為什麼聰明的高手看不見明顯的風險與機會?

  想徹底了解這些問題,必須先意識到「穀倉效應」!

  獲得許多新聞獎殊榮的美國《金融時報》執行主編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指出,
  穀倉效應,是一種文化現象,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分工和分類系統,
  她發現,穀倉效應無所不在,除了存在於社會組織,也存在個人內心與網路,
  因此,若想破除「穀倉」,必須顛覆管理學和心理學的思維,從人類學的角度分析。

  她提出3個深受穀倉所害和5個因穀倉而獲益的真實案例──
  ◎Sony:過度分工,減弱創新力道,導致公司衰敗。
  ◎瑞銀集團:分類系統顛倒錯亂,深陷金融危機。
  ◎英格蘭銀行:經濟學家對於自己的專業過於自信,對近在眼前的危機視而不見。

  ◎紐約市政府:保持辦公室空間開放,強迫員工攜手合作,進而破除穀倉。
  ◎芝加哥警局:跳脫個人的穀倉,從科技業轉戰警界,也能學以致用。
  ◎Facebook:透過社群實驗,打破階級和團隊的界線,不求效率,反而更有創意。 
  ◎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顛覆傳統的醫療分類系統,成為醫界的榜樣。
  ◎藍山對沖基金:靈活運用策略,從受到穀倉所害的銀行中獲利。

  最後,她認為,不必研究人類學,只要學會六大原則,也能像個人類學家,
  讓你具備兼具內外的眼光,避免風險,掌握良機。

  本書橫跨政府、企業、科技、醫界、警界、金融等各領域,說明穀倉效應無所不在,
  但是,只要懂得運用人類學家的視角看世界,
  你就能駕馭穀倉,避免失去競爭力,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還能不斷創新。

好評推薦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暨總顧問 丁菱娟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江明修
  群邑媒體/聯廣傳播集團董事長 余湘
  Camp Mobile 台灣總經理 邱彥錡
  「數位時代」首席顧問 張鐵志
 
  「穀倉(Silo)這個字耳熟能詳,在我任職外商的期間經常被外籍的長官提醒,他們一直灌輸全球各公司領導者要打破穀倉的概念,原因就是害怕各部門之間因為組織體系龐大之後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躲在自己的穀倉,造成狹隘視野,不願意跨部門合作,妨礙公司成長。穀倉現象雖存在於各企業或組織,但是管理者若能鼓勵員工走出穀倉,看見組織願景和任務全貌,敞開心胸,與他人合作,那麼這個企業絕對充滿活力又具有競爭力。」──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暨總顧問 丁菱娟

  「她像偵探抽絲剝繭,再鉅細靡遺的道出精采故事,向讀者揭露金融世界的難解祕辛。」──威爾.賀頓(Will Hutton),《衛報》

  「本書相當好讀,娓娓道出投資銀行如何發明金融商品,加以推廣並獲利,最終成為金融崩壞的主因。」──文斯.凱博(Vince Cable),《每日電訊報》

  「引人入勝的傑作……邰蒂具備絕佳的報導功力,寫得無比貼近人心。」──多明尼克.羅森(Dominic Lawson),《週日泰晤士報》

  「常言道,最好的記者能寫下歷史的初稿。邰蒂的報導……正屬此類。」──霍華.大衛斯(Howard Davies),《金融時報》

  「對當前危機的細膩觀察與精采剖析。」──露絲.薩瑟蘭(Ruth Sutherland),《觀察家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


  美國《金融時報》執行主編暨專欄作家,在這家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商業媒體表現出色,2014年獲選英國新聞獎的年度最佳專欄作家,先前則獲選年度最佳記者(2009年)、年度最佳商業記者(2008年),還有溫考特獎的年度最佳金融記者(2007年),並在2011年獲得英國國家學術院院長獎章。著有《新泡沫經濟》與《瘋狂的金錢》,現居紐約。

譯者簡介

林力敏

  輔大翻譯所畢業,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國內重要文學獎項,任聯合報〈繽紛版〉專欄作家。

  喜愛騎車兜風,持續探索文學與人生。

  譯有:《智慧共享的社群人脈學》、《什麼都能賣出好價錢》、《贏在好習慣》、《我,跟自己拚了!2 挑戰地獄週,證明我可以!》。
 

目錄

【推薦序】 不讓分工變分功,穀倉的門就開了/余湘
【推薦序】 打破分工藩籬,才能不被機器取代,創造新價值/邱彥錡
【作者的話】 二○○八年金融海嘯,讓我看到非關金融的問題

【前言】 彭博市府的機密任務
彭博擔任紐約市長後,如何改變市府官僚的運作方式,有效解決消防系統、菸品走私、濫用處方籤、廢油處理等棘手的問題?

Part 1 穀倉

第1章 局外人:從人類學照見穀倉
人類習慣把事物加以分類,把世界分為一個個團體與穀倉。跳脫管理學與心理學,透過人類學的角度反而更能解決穀倉效應的問題。

第2章 章魚甕:穀倉如何拖累革新
索尼原本表現無比亮眼,為什麼最後內部不願合作、員工沉溺過去的成功,導致創新力道減弱,逐漸由盛轉衰?

第3章 地精也盲目:穀倉如何蒙蔽危機意識
是什麼原因讓瑞銀集團的高層完全不知道旗下的交易員購買美國的次級房貸商品,替公司埋下定時炸彈?

第4章 俄羅斯娃娃:穀倉如何造成狹隘視野
英格蘭銀行與聯準會擁有許多世界一流的經濟學家,為什麼菁英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來臨前,對眼前的危機視而不見?

Part 2 破除穀倉

第5章 持槍客:如何打破個人的穀倉
一位理工宅如何從科技業轉戰芝加哥警局,學以致用地精準預測命案地點,降低謀殺犯罪率?

第6章 改寫社會規則:打開穀倉的大門
為了避免落入索尼或微軟相同的下場,臉書如何在公司內部設計不同的社群實驗,改變員工的互動方式,進而破除穀倉,不斷創新?

第7章 取下鏡片:醫生如何避免經濟專家的錯誤
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如何顛覆傳統的醫療分工制度,讓病患更滿意,降低醫療成本,甚至縮短轉診時間?

第8章 打破桶子:如何靠破除穀倉帶來獲利
藍山對沖基金如何利用深受穀倉所害的銀行,並與其他股票投資經理合作,帶來豐碩的獲利?

【結語】 像人類學家一樣看世界,換你主宰穀倉
不必研究人類學,也不用研究遙遠的異國文化,只要學會六大原則,也能讓你用人類學家的視角看世界,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駕馭穀倉。
 

推薦序

不讓分工變分功,穀倉的門就開了


  在此之前,我沒聽說過穀倉效應,乍聽,還以為與糧食危機有關。但沒想到雖然與糧食無關,卻和所有工作者息息相關。因為忽略穀倉效應,也許將面臨企業分崩離析,甚至失去工作、沒錢吃飯的風險。說到底,還是與糧食有關了。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和我一樣,堅信必須分工合作才能發揮組織的最大效應,畢竟人多事雜,沒有分工,很難有效率的工作。這麼多年來,即使分工合作並未每次都奏效,但因為習慣,沒有人會質疑有些問題居然是因為分工所造成的。就像索尼(SONY),因為分工過細造成相互競爭,直到多年後,他們才意識到問題在哪裡。而這本書的出現,無疑為企業、政府單位,以及所有中大型組織,敲了一記醒鐘,讓大家在危機發生前,能先檢視內部是不是已經產生穀倉效應。

  分工不是不好,多年來分工讓我們漂亮的完成工作。因為術業有專攻,分工再合作,確實是處理大量資訊、大宗案件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之所會出問題,那是由於部門與部門間缺乏橫向溝通的關係。而不溝通的原因,在我看來都是因為人性。

  分工過細,部門過多,會造成彼此競爭,往好的想,良性競爭有助企業發展,也是好事。但難免也會有競爭過度,反而壞事的。分工,就會擔心被分功,人人都想有表現,於是手中握有的資訊就不想交給別人,只想獨占,反而形成人力資源上的浪費,多做無益的事。索尼就是因為這樣,才會在同一年推出相互打對台的商品,一步步被自己打敗。甚至當年九一一的恐怖攻擊,也因為資訊沒有及時分享,才會發生悲劇。

  大則恐怖攻擊、經濟體系,小則一家公司的繁榮興盛,穀倉效應的影響真的很深遠。所以如何打開穀倉大門,是我們未來需要學習的。寫到這裡我想起一些企業的做法,雖然不是有意識地要解決穀倉問題,但確實也發生不錯的功效,說不定可以給大家借鏡。Google的辦公室相當人性化,除了有個人娛樂、紓壓用的設施,他們也設置很多好玩有趣的公共區域,讓同事之間關係更融洽,溝通自然無礙。

  當分工,不會讓人擔心被分功或搶功時,合作自然水到渠成,部門之間也不會像穀倉一樣,各自獨立互不往來了。穀倉效應雖然是近幾年的歐美趨勢,但我想,不用多久一定會被大家所注意,畢竟它解釋了許多我們一直不解的問題,未來也將致力於如何消除它,所以趁現在做點功課吧!

群邑媒體/聯廣傳播集團董事長 余湘

推薦序

打破分工藩籬,才能不被機器取代,創造新價值


  先講結論:創新很重要,本書從心理與人類學出發分享許多具體破除穀倉的例子及方法。值得細細一讀、再讀!

  在過去十年內,我們已見證許多國際大企業、昔日產業龍頭遇到倒閉危機、面臨轉型挑戰,旁人解讀最大的關卡似乎來自外界環境快速的變化,然而本質上真正的考驗是企業內部運作機制僵化與停止創新。習慣,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一個企業生命週期始於創始人,開始擁有首批新創團隊,隨業務擴張開始招募新人、組織擴編、進入穩定成熟期,當組織規模增加,每個人將被賦予更多的「企業部門規則」與「精緻分工責任」。我們發現愈來愈多的職缺無法透過文字清楚的描述,除了校園內跨科系整合團隊愈來愈多元外,更多社會技能的培養來自學校以外。既然標準化的工作愈來愈少,責任又怎麼被具體釐清呢?

  本書透過國際知名企業的實務經驗分享,說明穀倉是如何拖累創新,造成企業衰亡。更以知名社群公司為例,說明如何在一百五十人(鄧巴數字:表示人類團體適宜人數上限為一百五十人,見第六章)中凝聚大家的目標價值觀,透過活動設計讓大家享受「協助他人成功」所帶來的成就感。企業是由「人」所組成,我認為,世界上不存在永恆的「成功管理模式」,但組織價值觀卻是驅動企業同仁共同前進的重要動力。

  精緻個人化分工勢必終將被機器取代,跨部門深層溝通、協同合作才能創造新的價值。我們期許能創造永續經營的企業與團隊,慢慢(將責任切割到各團隊、甚至個人,殊不知其實當大家都不願意承擔風險,才是企業真正的風險。打破分工藩籬,敞開穀倉大門。

Camp Mobile 臺灣總經理 邱彥錡

作者的話

二○○
八年金融海嘯,讓我看到非關金融的問題

  二○○八年金融海嘯期間,我著手撰寫本書,但內容跟金融無關,遠遠無關,而是追問一個基本問題:為什麼現代企業的員工有時合作得很糟?為什麼平時聰明的高手看不到明顯風險與機會?為什麼正如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所言,我們有時「盲目於自己的盲目」?

  我在二○○七年至二○○八年時常拿這個問題問自己。當時我在倫敦當記者,管理《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市場團隊。當金融海嘯爆發,我們試著釐清禍首,發現許多潛在肇因:二○○八年以前,銀行業者冒險濫發房貸,濫用金融資產,製造巨大泡沫;主管機構不了解現代金融體系的運作方式,並未看見危機;中央銀行與政府機關向金融業者提供錯誤的金融獎勵;消費者不問自身還債能力高低,樂於冒險積欠卡債與房貸;信評機構誤判風險程度。

  然而,後來我以記者身分深入探究金融海嘯的來龍去脈,並把研究結果寫成《瘋狂的金錢》(Fool’s Gold)一書,指出金融海嘯有另一個禍首:現代金融體系出奇的過度分工,內部組織、合作模式與想法思維都出現問題。專家常把某個理論掛在嘴邊,那就是全球化與網路正在創造一個無縫接軌、彼此相連的世界,市場、經濟與個人比先前更密切相繫,一體化正在進行。可是當我探究金融海嘯以後,卻發現各大銀行的不同金融團隊各行其是,並不清楚彼此在做甚麼,就連同一家銀行裡(理應彼此整合)的不同團隊也是如此。我聽到政府官員叫苦連天,他們指出各大監管機構與中央銀行的內部太過瑣碎零散,組織架構如此,想法觀念亦然。此外,政府單位也同病相憐,信評單位與新聞媒體同樣好不到哪去。我對金融海嘯左看右看,幾乎處處發覺「狹隘視野」與「部落主義」(tribalism)是背後的罪魁禍首。大家陷於自己小小的部門、社群、團隊或知識中,或者說,陷於自己的「穀倉」中。

  這發現令人驚訝,但當二○○八年那場金融海嘯逐漸遠去,我發覺「穀倉效應」(這是我用的名稱)不只出現在銀行界,也幾乎出現在現代生活的各個層面。二○一○年,我從倫敦來到紐約,管理《金融時報》的美國團隊,從那個角度同樣發現美國的企業與政府有過度分工之弊。穀倉病症侵襲英國石油、微軟與(後來的)通用汽車等產業巨擘,侵襲白宮與華府,大型大學往往受部落主義所累,許多傳播媒體也同病相憐。我發現這個時代的兩難困境在於,世界一方面密切整合,一方面分散零碎。全球日益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的行為與思維卻困於小小穀倉裡。

  因此,本書意圖回答兩個問題:為什麼穀倉效應會興起?我們該如何從穀倉效應受益,而非因穀倉效應受害?我在過去二十年擔任財經記者,觀察全球政經局勢,這些經歷也有助我找出答案。此外,記者生涯訓練我靠故事闡述想法,因此你會在本書讀到有關穀倉效應的八個故事,包括紐約的彭博市政府、倫敦的英格蘭銀行、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瑞士的瑞銀集團、加州的臉書、東京的索尼(Sony)、紐約的藍山對沖基金(BlueMountain Capital),還有芝加哥警局。有些故事呈現穀倉如何導致愚行,有些故事描述組織或個人如何從穀倉獲益;有些故事以失敗收場,有些故事以成功作結。

  不過本書還有第二個部分。在一九九三年我當上記者之前,我在劍橋大學攻讀文化人類學博士,為了田野調查,首先造訪西藏,接著來到前蘇聯國家塔吉克,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一年居住在一處小村子,研究重點為婚禮儀式,藉此一窺塔吉克人如何在(理應崇尚無神論)的共產統治下保留伊斯蘭特質。

  當上財經記者後,我往往唯恐洩漏這段特殊過往。華爾街或倫敦金融圈多半不欣賞這種學歷,而是欣賞商管、經濟、財金、天體物理學或其他計量科學的背景。乍看之下,了解塔吉克的婚禮習俗不代表懂得全球經濟或銀行系統。然而,若說金融海嘯證明一件事,那就是金融與經濟不只關乎數字,也關乎文化。人們建構組織、定義社群與畫分世界的方式,大幅影響政府、企業與經濟能否正常運作(還是像二○○八年那樣陷入不良運作)。

  由此可見,文化層面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人類學在此派上用場。人類學家不只研究遙遠的非西方文明,也能照亮西方文明。換言之,我能把對塔吉克婚禮的研究方法套用過來,分析政府官員與華爾街銀行家。人類學也有助分析穀倉效應,畢竟穀倉效應屬於文化現象,源自我們區分與組織世界的系統,我從人類學與記者角度能深入分析箇中問題。這些故事甚至點出穀倉效應的處理方法,不只有助銀行業者,也有助政府人員、企業領袖、政治人物、慈善團體、學界人士與媒體記者。

  至少我是如此希望。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25472
  • 叢書系列: Trend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作者 Gillian Tett...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3/06/14
作者 Gillian Tett 是當時任職金融時報的人類學家,書中分為兩大部份,先是介定穀倉,後是破除穀倉。此書原文出版於 2015 年,其主旨是分工令人活在自己的穀倉而不知變通,管理學和心理學的思維不足以面對,而該以與人類學相關的六大原則來破除穀倉。

首先,作者提出經濟與金融不只關乎數字,而是文化。她認為 2008 年的金融海嘯之因,是面對愈來愈連結的全球化世界中,人和組織的視野只顧及分工範圍之內,訊息也只及小團體之中,其行為與思想無法帶來有效的運作。而且她提出雖然分工追求效率、看起來井井有條,但同一公司的部門之間的競爭,甚至乎可能帶來資源浪費,如 Sony 在 1999 年的發佈會中發表兩樣近似的電子隨身聽產品,但相反 Steve Jobs 平衡合作與彈性卻在 2001 年產出 iPod。

其次,書中指出從紐約市政府的改革個案中發現,分工習慣適得其反,忽略資訊共享,以致人人牢固地 各自為政,看似無用的數據也可在在整體上有用,而且這不是個獨例,Sony 内部競爭致錯失創新機會、UBS 分類錯誤而集體忽略風險、Bank of England 的盲目思維與部落行為,Facebook 則促進水平溝通、克里夫蘭醫院建立跨科部門。

再者,全書提出這八個故事的五個啟示:組織之内的界線要保持彈性,反思薪資與獎勵機制,資訊流通至為重要,重新想像另一套分類系統,利用科技挑戰穀倉。最後,作者提出六大人類學原則以饗讀者:由下而上觀察、開放心空傾聽和觀察、全面探討包括群内禁忌、對比理想與現實之別、比較不同的文化與系統、相信不止有一種合理模式。
 大概自從穀倉效應(silo e...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2/11/04
大概自從穀倉效應(silo effect)提出之後,企業內部的問題就常被標為silo了。回應作者第一章說的,沿用既有的分類方式。

作者第一章舉人類學家(or 社會學家?)布赫迪厄的例子蠻有趣的。田野調查是為了找出鮮明的分類,而當事人往往活在這樣的分類中,卻沒有詞彙去討論它,彷彿一道無形之牆。

然而弔詭的是,即使是在牆不存在的地方,最外圍可能還是有一道牆。作者舉的例子是開放型的組織,看似沒有隔閡,卻可能整個組織是一個大穀倉,自絕於外。

作者在提出解法的時候,感覺力道較弱,解法不具有必然性。比較像是說,我們可以學習的是描述問題的方式,至於解決問題的方式,則視情況而定。

雖然作者主要聚焦在企業內部的穀倉效應,但我覺得這種隔閡也見於世代交替,因為跨越藩籬需要能量(資訊量),而當一代比一代具備更大的資訊量時,就越來越可能從穀倉逸出。導致部分人活在穀倉裡,部分人活在穀倉外。

所以,與其闡述各種穀倉現象,例如各自為政、畫地自限、壁壘分明、墨守成規、同溫層取暖,看似這也是穀倉、那也是穀倉,倒不如談論更為抽象層次的邊界、邊界的流動、跨越邊界。只是不知道人類學的取徑將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因為回答這個問題以前,似乎得先回答:人類學本身是一個大穀倉嗎?
 「穀倉」概念上就是當組織進入過...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2/04/18
「穀倉」概念上就是當組織進入過度專業分工,可能會因為內部競爭、資訊不透明、專業過高等問題,使得管理階層無法看到全面跟總體問題,進而導致大型企業或組織陷入危機或困境,甚至造成利益損失。

能察覺到框架存在,然後跨出現有框架,就可以創新或改變世界,聽起來很誇張,但其實每個小小的改變,都有可能撼動世界,因為社會、國家、組織都有可能只是缺了一個契機。推薦給在工作裡或生活中想要改變的人,重新檢視一下身處的穀倉,會有很多驚喜的發現。
 穀倉效應在很多公司都是非常嚴重...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04/18
穀倉效應在很多公司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不但各部門間壁壘分明, 資訊不流通, 造成研發成本的增加甚至對於公司競爭力造成影響, 本書不但提狠了多案例, 也討論如何拆且公司內部的穀倉, 非常發人深省
 本書中提出了「穀倉效應」這個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6/20
本書中提出了「穀倉效應」這個嶄新的詞彙,使得我得以去思考各部門間的聯繫溝通關係。
本書中提到了許多的案例,確實足讓我們深刻的反省,也提出了成功的企業,並且本書的用詞簡易,即使只是經濟學入門的讀者也可輕易理解內容。
 內容有些地方把大數據寫得太神乎...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7/03/06
內容有些地方把大數據寫得太神乎其技,SONY等巨投公司之衰弱若說完全是因為穀倉效應之故,實在牽強。但由於我剛好在上市之數千人大公司工作,的確常見到各個部門只為自己績效,而常推出一些對公司實際上不利的措施,整體來說這本書的確點出了我在大公司看到的壞現象,但書中的解決之法恐怕未必有作用。
 金融風暴、911恐攻事件、SO...
轉載自博客來  很差  2017/02/07
金融風暴、911恐攻事件、SONY衰退真的是因為穀倉效應嗎?一個大事件背後原因很多,我覺得作者為了支持他的論點,內容太武斷了。

分工並不等同抹殺創意,動漫和電影這類最需要創意的文創公司,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嗎?一個畫面不知道是多少人分工合作後再整合的成果,畫背景有背景的團隊,團隊還分成畫樹的、畫街景的、甚至畫風、畫天空的,難道分工有影響文創產業的創意嗎?
 在這本書中,作者分析了,分工和...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7/02/01
在這本書中,作者分析了,分工和分功的區別; 也給我們很多個案來說明分工和合作是二件不同的事; 因為人是習於分類資訊來處理,所以,視分工為理所當然,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不知為何分工而分工,形成了習慣和文化; 久而久之,由專業分工變成分工不專業或不專業分工。
  
  作者從案例中 ,歸納出五大方案來減低各自為政的問題; (模糊團隊分界、新薪酬模式、資訊流通、實驗性的新分工、用科技打破舊例。)

    然而,書中大部份的案例為大數據的應用,只有少部份是用人類學的想法來找出文化背後的習慣,但又和我們日常經驗又比較違和,這是感覺比較不足的地方。
 不太推薦,充滿不可證偽的敘述,...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16/08/27
不太推薦,充滿不可證偽的敘述,作者想試著證明所有問題都是穀倉效應造成的
可是作者的論述方式無法說服我
 我認為此名詞定義確實令人匪夷所...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6/07/30
我認為此名詞定義確實令人匪夷所思,穀倉無論是上至高官權貴,下至普通黎民百姓,它代表著富裕的象徵!而今作者定義成了因分工導致的效率不足,何以見得?試想,小事大事或是表面上看起來一人而為甚是簡單,但你的簡單行事是是給你的方便呢?

若想在一個穀倉中脫穎而出方法很多,但分工是必然,而不能單憑自己埋首苦幹!我也曾經自視甚高,認為別人的幫忙只會帶來效率不彰或是絆腳,卻在許多的團隊合作中,與眾人切磋交流,分享彼此快速達成任務的經驗,不僅事半功倍,也增進了自己的視野。

最近受了某美國在地知名零售商採購經理的行銷學啟發,out of the comfort zone是人人戰勝自己,並榮耀周圍的人的重要關鍵!穀倉效應的影響不僅存在強權國家,台灣也是如此。但正因在台灣,傳統思想猶在,相信我們不會同化的太快,卻也不能放任。

個人、家庭、企業、政府、國家,甚至世界,都要做好防範準備,穀倉效應思想已慢慢崛起,看看離我們最近的對岸、在我們北方的國家,無一不是自立為強。我們的力量或許不是太大足以影響一個政府以上的集合體,以身作則,循序漸進,離開人人自私的舒適圈才是上策!

我認為這名詞是時下的新單字,仍可學習並深入研究,但不單只能用在經濟層面思考,作者或許是想透過此舉,讓大家意識到社會階層與結構的變化,反求諸己。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與超靈有約有聲書第4輯
作者:陳嘉珍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2-09-01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套書(二冊):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法蘭西特派週報
作者:伊恩.納桑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3-07-10
66折: $ 85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世界很亂,但至少我們還有愛
作者:彩虹大叔(蔡意欽)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5-01
66折: $ 23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心靈的本質有聲書第1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4-06-10
66折: $ 58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黃仁勳傳︰輝達創辦人如何打造全球最搶手的晶片
作者:史帝芬.維特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0
$ 39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獵人 38
作者:冨樫義博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12-23
$ 93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
作者:金芝惠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2-01-21
$ 247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女僕的工作範疇。 無修正
作者:荒岸来歩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35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迷宮飯 世界導覽冒險者聖經 完全版(全)
$ 39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自行車運動全方位指南:事前準備到啟程上路,零基礎養成單車運動知識
作者: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
出版社:笛藤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5
$ 24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女風(01)
出版日期:2025-01-16
$ 11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野狼的美人(全)
作者:隈世アキ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2-28
$ 133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