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預購1週破80000本,打破當當網2017上半年預售紀錄 ●
●千萬粉絲關注!情感治癒系微信公眾號「1分之二」創始人蕊希,首部情感勵志作品●
● 陪伴20億人次,被聲音治癒的夜晚 ●
「蕊希的文字像一盞溫暖的夜燈,
治癒千萬顆孤獨的心靈。」
/
寫給曾經迷失過,或正在迷失著的你,
只願,無論怎樣歷經滄桑,
你我都永遠滿懷赤誠與善良。
/
獨自走在城市的晨昏,路燈下的人影格外孤獨,一個人。
一個人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會忍不住想──
在你我身處的這座城市,每天都有那麼多人在努力地生活著,
儘管辛苦,卻很知足。
有人歡欣鼓舞被自己感動,也有人默默隱忍著生命的苦楚。
這些人,是你,也是我。
這一刻,我們或許渺小而薄弱,但總有一天,
我們終將淬鍊出抵抗世界的鎧甲。
人生是一場漫無目的的旅程,我們都在尋找一個人,
在他那裡,不必逞強也無須偽裝;
我們也在尋找更好的自己,內心豐盈,溫潤、柔軟而充滿力量。
/
願你的城市有清風,有烈酒,
也有人是你的歸途。
/
【本書特色】
26篇 關於夢想、情感、自我,迷途中仍不忘初心的暖心故事,
120幅 佐文的好風光,請記得,你永遠不是一個人……
About/Love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那麼多的一見如故和無話不談,
不過是因為我喜歡你,所以你說的話才有意義。
About/Dream
其實,人生和遊戲是一樣的。
我們被重拳打倒,然後又滿血復活地重新再來。
願我們都能成為「不服輸」但「輸得起」的人。
About/Self
人要學會在必要的時候放自己一馬,
讓原本脆弱而渺小的自己,變得遼闊。
/
其實從未迷路,
在遇見你之前,
就把人生當作一場自由自在的漫步。
/
作者簡介:
蕊希
1993年生,生於大連,巨蟹座,畢業於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超人氣情感治癒微信公眾號「1分之二」創始人兼主播。曾經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現在是努力創業、渴望周遊世界的夢想家。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毅然放棄了鐵飯碗,全心投入在大學時就創辦的音頻自媒體──「1分之二」,每晚用聲音治癒近千萬個孤獨的心靈,嗓音極富磁性,聽她的聲音,會上癮。
願你相信,就算路遙車遠,也總有人陪你一起。
{在這裡可以找到我,很高興遇見你}
● 新浪微博:@蕊希Erin
● 微信公眾號:一個人聽(yigerenting179)
章節試閱
〈你見過凌晨五點的北京嗎〉
/
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永遠有一種人值得尊重,
那就是在飽受了生活的苦難之後,依舊相信生活,
依舊能夠勇敢地站起來,撣撣身上的塵土,
然後說上一句:「沒關係,從頭來過。」
/
中國作家王小波說過這樣一段話:「那一年,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二字當頭,一個被認為年少輕狂的年紀。我們經常被說成「不知天高地厚」,我們總是被教育要活得現實一點,要看透這個世界的艱難和險惡。我們每天都在聽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生道理,信著也排斥著。
我是一個從小到大只擁有一個事業理想的人,二十多年從來沒有改變過。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廣播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一個會說話的人。我一直覺得聲音和語言是這個世界上最有靈性的東西,它有生命,不會陳舊,永遠蘊藏力量。
我也和很多人一樣,有過不被理解和肯定的階段,他們說這不是一個能帶來金錢和安穩生活的行業,競爭太激烈,想要成功或者出頭簡直就像中彩券一樣是機率小的事情。我也曾經受到這些所謂忠告的影響,對自己的選擇產生過懷疑和不確定。然而到最後,當自己真正對一件事情充滿熱情,任由別人潑你多少冷水設置幾重阻礙,你也不會妥協或者讓步。
我出生在東北的一個沿海城市,現在生活在很多人拚命擠進又奮力逃離的北京。
母親告訴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長大了要去北京。其實那會兒我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只覺得北京很大,有很多了不起的建築和高樓大廈。後來長大了一點,聽人說那裡有特別多的機遇和挑戰,是一個可以給你理想也掐死你理想的地方。
我覺得神秘,也好奇。
二O一五年夏天,我終於在自己二十二歲這一年,來到了北京。
我從事著自己喜歡的職業,辛苦也幸福。
比想像中的地下室好很多,我有一個還算不錯的落腳處。雖然是一間並不敞亮的出租屋,但我真的很滿足。追求理想的人,哪裡會害怕辛苦。而我也清楚,來到北京的人,每一個人的內心都繃著一股勁兒,證明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
我開始慢慢融入這座城市,生活也開始步入正軌。
儘管我並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非要選擇北京?這個問題我問過自己無數次。我想是為了達成小時候對自己的承諾,也是為了彌補大學時期陰差陽錯南下求學的遺憾。也許和大部分北漂(在中國指來自非北京地區、非北京戶口、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的人一樣,根本說不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喜歡北京。
七八萬一平方米(近似每坪一百一十六萬到一百三十三萬台幣的房價)的房子,飲食消費都比小城市翻上一倍的價格,早晚高峰密不透風讓人無法喘息的地鐵,一個月裡三分之二的霧霾天。是這些嗎?當然不是。但我和所有來到這裡的人一樣,嘴上抱怨著,可心裡卻欣然接受。年輕的時候不吃苦不受罪,難道要等到五六十歲人將老矣再受累嗎?
相比那種一成不變的穩定安逸的生活,我更願意在年輕的時候去體驗多一點的未知,甚至是驚險。我想逃出自己的「舒適區」,看看在那些按部就班的命運之外,我還有沒有更多的可能。因為年輕,所以不怕從頭再來。人總要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年輕的好處就在於,有機會去糾正錯誤。
我們喜歡北京,喜歡的是那種感受。這就跟你喜歡一個人是一樣的,別人問你為什麼喜歡,你總是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你知道,就是那種感覺,對了。
好像只有在北京,我才能特別真實地有那種人活一遭沒有白來一場的感受。只是覺得在這裡機遇更多,所以好像成功的機率也會大一點。儘管現實往往是,我們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還嘴硬得不肯認輸。
可就算知道會過得很辛苦,就算做好了搭上幾年青春卻一無所獲的準備,也許努力的最後並不一定能迎來滿意的結果。但,我們還在特別用心地努力著。沒有任何一個人希望,自己的理想,只是一句光說不練的空想。沒人希望。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你所生活的這座城市凌晨四五點鐘的街道。我看過,不止一次。
我看過掃街的清潔工人穿著厚重的棉服,拿著掃帚一絲不苟打掃的樣子;我看過賣煎餅的大叔騎著那輛破舊的三輪車,冒著寒風按時出攤的樣子;我看過天還沒亮的時候,就有人趕著第一班公車,打著哈欠去上班的樣子;我看過那些深夜買醉的人醉醺醺地走在柏油路上尋找回家方向的樣子。
這些,我都見過。
你看,那麼多人都在努力地生活、工作,儘管辛苦,卻知足。
他們當中,有人開心地呼喊著生活萬歲,也有人默默隱忍著生活的苦楚。
這些人,是你,也是我。
〈只要最後是你,晚點也沒關係〉
/
我們都一樣,誰不是翻山越嶺去相愛。
只要最後那個人是你,那我再等多久都可以。
/
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對任何事情都抱著最壞的打算,但只有一件事情,我深信不疑──我們一定都會遇到一個人,他愛你如生命。
就算受過再多感情的傷,對於這一點,我也毫不懷疑。
我希望,你也一樣。
他永遠值得我們為之等待。讓我們知道,從前所有一個人挨過的艱難,不過是為了遇見那個對的人,而真愛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不算太晚。
我們都一樣,誰不是翻山越嶺去相愛。
只要最後那個人是你,那我再等多久都可以。
我算得上是一個思想比較早熟的人,也並不排斥在學生時代談一場戀愛。我總覺得兩個人相互喜歡能讓彼此變得更好,一個人到兩個人,對於生命狀態會有更多元而豐富的理解,能夠給雙方更堅實的力量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雖然我沒有在大學之前談過戀愛,沒有經歷大人們口中應該被打壓的「早戀」,但說實話,我的內心是遺憾的。我遺憾的不是沒有和當年暗戀的人談一場戀愛,而是,我錯過了一段人生,一段獨屬那個年紀的、在後來的時日裡永遠無法體會到的愛情。
如果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會在他青春期的時候告訴他:「我允許你在人生的任何階段喜歡一個人,也會為你被人喜歡而感到高興。但有一點你要明白,那就是,無論在什麼時候你都要有能力為自己所做的選擇和你的一切行為承擔後果,你必須知道什麼能做,什麼是一定不可以做的。我希望不管何時,你都能在愛情裡保持善意和真誠,為對方也為自己。你可以悲傷,可以哭泣,你也會感受到愛情的快樂和甜蜜,但所有的這些,都是你自己的。我能做的,就是與你分享。」
人這一生中大概會遇到約兩千九百二十萬人,兩個人相愛的機率是零點零零零零四九。我難以想像這個相遇數字的龐大,也難以想像這個相愛數字的渺小。更難以想像,今天不經意從我們身邊走過的那個人,可能此生都不會有再次相見的機會。我曾經寫過一句話:「再見」的意思不是「再也不見」而是「再難相見」。不是不想、不是不能,而是,有些人錯過就錯過了,沒有重新再來的機會。難過也好,遺憾也罷,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就是芸芸眾生中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的各自的生活。
所以,喜歡一個人這本身就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情,茫茫人海裡的暗自心動,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呢。
喜歡和年歲無關,我從不認為年輕的愛情就應該被人們貼上「草率」和「不負責任」的標籤,我反而覺得,越年輕的時候愛情越可靠,雖然沒錢沒房沒車沒事業沒未來,但起碼,那時的心動和愛意都是真的。相比我們所追求的豐腴的物質生活,相比我們越來越多對於這個世界的貪婪,那種不摻和任何雜質的單純的互生好感,才是我所聽過見過的最珍貴的東西。
在我們年紀還小的時候,我們聽不懂大人們口中的許多道理,甚至不屑於聽那些道理。我們覺得他們所說的那套成年人的理論都是不對的,都是騙人的,可是後來也長成大人的我們終於知道,他們說的其實都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和人生,只是小時候的我們總是更願意自顧自地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價值觀念裡。
「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這個世界的殘酷了;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你有多單純了;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多麼複雜和不近人情了。」我們聽了太多這樣的話,卻很少有人跟我們說生命本身所被賦予的美好和人性本來的善意。我們處處提防,時時繃緊神經生怕傷及自己,但這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和相信的人生啊。
我們總說不想長大,不是因為我們不想承擔生活的重擔,而是我們還不想和那個什麼都不懂但卻活得最通透的年紀說再見。我們相信愛,相信真善美,相信這個星球上的所有存在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充滿意義。
而這些也就是我所說的為什麼未來我不會去阻攔我的孩子在他還不夠成熟的時候去喜歡別人,去戀愛,去淋漓盡致地體會人生。因為等到有一天我們變得足夠成熟的時候,變得懂得權衡利弊分析得失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同時失去了生命中另外一種特別寶貴的東西──勇氣。
但我,不想失去它,我知道,你也一樣。
相比「在最不懂愛的年紀,遇到了想愛一生的人」,「那年明明互相歡喜,卻不曾在一起過」會更讓我遺憾和心痛。
所以不管我們正處在怎樣的人生階段,我都希望,我們能永遠保持對於生命的熱忱、對於生活的熱愛、對愛情最乾淨純粹的期待,和對探索未知人生的勇氣與好奇。
人的一生會經歷太多場相遇、重逢和離散。
「生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停車場,我們每個人身邊的位置都只有那麼多,有的人要進來,就有人不得不離開。就這樣兜兜轉轉過去很久之後才發現,有很多人,即使曾經朝夕相處、把酒言歡、不分你我,卻還是在某次不經意的再見之後,就真的無法再見。」這是人生的無奈,也是它的玄妙所在。來不及思考,來不及阻擋,甚至來不及道別,當舊人要走,那新人必定已經走在來的路上。
我們都不能難過太久,我們必須心懷感恩地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繼續努力生活。因為人生最令人著迷的地方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會遇見怎樣的人,會和哪些故人重逢,又和誰告別說了再見。
你還記得曾經你喜歡過的、喜歡過你的、陪伴在你身邊的那些人嗎?
如今,他們還在你身邊嗎?
〈你見過凌晨五點的北京嗎〉
/
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永遠有一種人值得尊重,
那就是在飽受了生活的苦難之後,依舊相信生活,
依舊能夠勇敢地站起來,撣撣身上的塵土,
然後說上一句:「沒關係,從頭來過。」
/
中國作家王小波說過這樣一段話:「那一年,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
作者序
〈我是蕊希,很高興認識你〉
我從來都不知道我會有著這樣大的幸運,直到,我遇見了你。
當你拿起這本書,翻開這一頁的時候,我想我的心情一定無比複雜。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出版一本書,甚至在我跟出版社簽了合約之後,我都很擔心,我無法完成它。在我的想法裡,寫書這種事應該是有著極為豐富的人生閱歷的人才能夠去做的,我怕我沒有能力去賦予這本書該有的意義。
所以,從我知道交稿期限的那天開始,我一直都在思考我究竟要寫些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要表達什麼,我期待帶給你們的又是什麼?
當我一篇一篇文章寫下來的時候,不得不說,這個過程讓我很盡興。它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過去的那個自己,讓我有時間把從前的記憶都攤開來,看看那個時候的我,和故事裡的有趣的人們。
我不是一個職業作家,我不懂應該怎樣運用技巧讓我的文字看起來更加優美,但我相信,你一定會透過這本書,去認識一個你從前並不完全瞭解的蕊希,和她在節目裡從來沒有說過的那些悲喜摻和在一起的經歷。
我帶著我全部的赤誠把它們告訴你,
我想用這個溫暖的禮物治癒你,也治癒我自己。
我不知道當你看完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給它怎樣的評價,但無論你的感受是什麼,我都感激你願意把時間花費在它的身上。我們就像是許久未見的老朋友,坐下來聊聊天。
這裡面的每一個字句,每一張圖片,都是我想要送給你們的我所看到的人生和世界。或許我們有著不同的生活態度,但我仍然滿心歡喜地,邀請你來我的故事裡做客。你可以在任何時間離開,也可以陪我一起走到最後一頁,我都由衷地,感謝你來過。
這本書,就好像是我二十四歲人生中的一個紀念,一份禮物。
我把它送給你們,也送給我自己。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再次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會為當初的那個自己而發笑。
但我知道,那就是我在二十多歲的生命裡,所擁有的思想和信仰。
它們或許單薄,但那卻是曾經被你們和我自己所喜歡著的,真切的我。
這是一篇很短的序言,儘管我還有好多話要對你說,
但當我寫到這裡的時候,我想讓它就此停止。
因為,我們的故事在這一刻,才真正開始。
你猜,你會在這本書的哪一個章節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又會在哪個不經意間的轉折中,懷念起遙遠年歲裡的自己?
很高興認識你,我的世界就只差一個你。
有一個名叫蕊希的女孩說,她願意一直陪著你。
歡迎你來到我的世界,
之後的路,讓我,和你一起。
〈我是蕊希,很高興認識你〉
我從來都不知道我會有著這樣大的幸運,直到,我遇見了你。
當你拿起這本書,翻開這一頁的時候,我想我的心情一定無比複雜。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出版一本書,甚至在我跟出版社簽了合約之後,我都很擔心,我無法完成它。在我的想法裡,寫書這種事應該是有著極為豐富的人生閱歷的人才能夠去做的,我怕我沒有能力去賦予這本書該有的意義。
所以,從我知道交稿期限的那天開始,我一直都在思考我究竟要寫些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要表達什麼,我期待帶給你們的又是什麼?
當我一篇一篇文章寫下來的時候,...
目錄
自序/我是蕊希,很高興認識你
01/我們都曾有過一場聲勢浩大的暗戀
● 我們都曾有過一場聲勢浩大的暗戀
● 當初愛他,你後悔嗎
● 你是我最遺憾的「愛而不得」
● 會離開的人總要離開,不如好聚好散
● 「對」的人總是比較晚才遇到
02/只要最後是你,晚點也沒關係
● 戀愛不是戰場,單身不代表陣亡
● 餘生很長,要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 就算再喜歡,也別做第三者
● 只要最後是你,晚點也沒關係
03/我喜歡這樣努力的自己
●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 願我們都能成為「不服輸」但「輸得起」的人
● 最好的回應是,我根本不在意
● 我喜歡這樣努力的自己
● 你須尋得你所愛,並為之守望
04/對不起,我只能陪你到這裡
● 只因人在風中,聚散不由你我
● 其實捨不得你走,但我什麼都沒說
● 「很抱歉,我選擇放棄我們的愛情」
● 如果一切重來,你還會愛他嗎
● 「對不起,我只能陪你到這裡」
● 我這裡一切都好,只是很想你
05/人生哪有那麼多的「來日方長」
● 婚姻是自己的,千萬別將就
● 真正的「門當戶對」是精神上的相配
● 「我多想一直陪在你身邊」
●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說到做到
● 人生哪有那麼多的「來日方長」
● 你見過凌晨五點的北京嗎
後記/我是蕊希,謝謝你陪我到這裡
自序/我是蕊希,很高興認識你
01/我們都曾有過一場聲勢浩大的暗戀
● 我們都曾有過一場聲勢浩大的暗戀
● 當初愛他,你後悔嗎
● 你是我最遺憾的「愛而不得」
● 會離開的人總要離開,不如好聚好散
● 「對」的人總是比較晚才遇到
02/只要最後是你,晚點也沒關係
● 戀愛不是戰場,單身不代表陣亡
● 餘生很長,要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 就算再喜歡,也別做第三者
● 只要最後是你,晚點也沒關係
03/我喜歡這樣努力的自己
●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 願我們都能成為「不服輸」但「輸得起」的人
● 最好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