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兩段愛情,卻注定只有一個美好結局
這故事在我檔案裡放了十多年。
整理電腦時無意間看到,當年跟還在台大就讀研究所的秀淇討論的畫面躍出,我很認真地問,究竟一個人活著還是死了,誰來定義,怎麼定義?!這分兩個層面,一個是身體的,一個是精神的,且撇開「行屍走肉」與「精神永存」那種,一個人身體的死亡與否,究竟是怎麼判定的?
我查到的資料,傳統上死亡判定的三個特徵:心跳永久停止、呼吸停止以及瞳孔對光的反應消失。但隨著醫學進步,病患可以藉由儀器輔助,維持住心跳與呼吸,所以死亡判定又有了改變,分別為:心臟死、肺臟死以及腦死。
雖然資料很明確地告訴我死亡的定義,但我天性喜歡提問,尤其是對自己提問,於是我想著: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例外?科技不斷在進步,當AI人工智慧已經進步到AI人工意識了,原本的死亡定義真的還適用嗎?會不會有例外?或是意外?
所有的故事都是從意外或例外發展出來的。一對男女相愛,所以結婚,很正常;一對男女相愛了結婚,卻發生意外,這是偶發;一對男女彼此憎恨,卻結婚了,這是例外──而故事往往就在這裡發芽。
如果依照死亡判定,那場車禍肇事者曾賀死了,內出血嚴重而心跳停止的喜樂死了,頭部重創腦死的愛薇其實也死了。死亡人數:三。這是個悲劇,沒有例外。但因為兩個女孩的父親有個生技公司,擁有先進科技的支配權,所以他大膽把兩個女孩併成一個,像把兩個破損娃娃資源回收後拼湊成一個那樣,他至少還留下一個女兒。聽起來很驚悚,但這不是個恐怖故事。
我真正想探討的是,科技的進步有時超乎我們預料的快,靈魂跟得上嗎?道德標準跟得上嗎?我們一路遵循著社會秩序,跟循著一定的軌跡,有朝一日如果被打破了,我們準備好面對了嗎?這聽起來很遙遠、很嚴肅,但其實不,很近很近的,寫《1989一念間》的時候我感覺很深刻,才多久以前,手機還是個奢侈品,而現在呢?我父親經常跟不上,不明白為什麼孫女在緬甸,想說話就能從手機裡看到她?
是的,我真正想說的是,如果這個女孩被拼湊起來了,她是誰?如果以意識來說,靈魂是喜樂,是腦死的愛薇把全身上下所有的器官捐給了喜樂,但若以臉蛋、瞳孔甚或指紋來判定,愛薇完全活下來了,當然還有她身上紋著的愛情圖騰,跟男友一起的刺青。
但是從這裡去切入太沉重了,絕大多數的人不活在這樣的意外或例外裡,所以回到根本,愛情與親情面對這樣的科技轉變,會產生什麼樣的衝突與衝擊?
創作就是從不斷的自我提問裡發展出來的。
提問不管有沒有結論,故事展開之後就會自己走出答案,或者在讀者心裡反射出答案。我開始思考這兩個女孩的個性,絕對要大異其趣,拼湊起來才會有趣,但兩個人的關係又不能太遠,否則最後衝擊到的會不關痛癢。漸漸地,我的人物關係圖出來了,是對姊妹,而且彼此親人互相憎恨的一對姊妹。
上編劇課時學員幾乎都會問到,怎麼構思故事,會不會沒有靈感?別人我不知道,但我不會沒靈感,因為我不是靠靈感寫作的,我是靠不斷地提問,不斷地找自己麻煩。甚或有陣子《通靈少女》很火,我還借過一句話:當你是通靈者,鬼就會來找你;當你是個說故事的人,故事就會來找你。
故事的成熟需要時間,而這個故事被擺了十多年,才又被我挖掘出來。同時去年度很熱門的一個換腦手術,在十二月舉行,這讓我不得不提早把故事寫下來,就如同我說的,這故事的可能性不遙遠,很近很近了。
謝謝雪倫的協助,不然這個小說沒法順利在去年底完成。謝謝淑娟姊、珮華、啟楷跟中薇幫我寫序推薦,謝謝柴姊照顧與看重,更謝謝每個喜歡這個故事的人。我承認這不是個文學性很高的小說,所以我沒有找任何一個作家朋友背書,但這肯定是個可讀性很強的故事,希望你們喜歡,更期待你們反饋更多意見或想法給我,讓我在改編成影視作品時,更豐富完美。
推薦序
給一個勇氣十足的創作者
那年認識鳳英,只覺得她是個浪漫、溫馴、帶些文青感的女人,對生活平和而柔軟。
我們合作了民視《星座女人系列》,還有當初謂為經典的偶像劇──《秋天的童話》,是部浪漫而悲涼的故事。即使到了今天,女主角張玉嬿每每聊起,都還有隱隱作痛的淒楚感,我想那是鳳英用自身幸福的反差,來想像愛的殘缺所寫出來的,讓我佩服她的功力,真切動人。
有次我約合作的六位女編劇聚餐,大家狂放豪邁,誰說女人一定是纖細的?有才情的女人,都是大口喝酒、談天說地的,在酒酣耳熱之際,突然聽見廁所傳來的哭聲,竟是我以為最幸福的鳳英,在那頭痛哭,哭了好長好長的一夜……
後來聽說她離婚了,帶著三個小女孩生活,而劇本線路也改變了。
本土劇八點檔現實而張揚的劇情,跟著鳳英一起打拚,寫情寫詩的浪漫因子似乎不見了。
我想生活讓她改變了筆路與風格,因為獨立奮鬥,沒有叫苦的權利,沒有過不了的坎,轉不了的彎。她武裝自己,迎戰詭變的市場需求,在台灣、在大陸可以是本土婆媽戲,可以是時代愛情戲,也可以是寫實生活劇……鳳英的劇本越來越精采純熟,但總少了我當初認識「她」時的味道。
相識二十年了,去年九月鳳英捎來一本小說──《假使愛有兩張臉》,邀請我寫序。那夜我一口氣讀完,我笑了,原來二十年前那位用浪漫筆調感動我的她,一直都在。
二十年前,《秋天的童話》──有愛的遺憾。
二十年後,《假使愛有兩張臉》──有動容而偉大的愛。
時空改變,不變的是相同浪漫溫柔的心。
原來二十年的歲月,浪漫因子未減,但更添加了生活鍛鍊出來的智慧。
開心看見二十年交識的葉鳳英,因為勇氣加上愛,讓這部作品,更鮮活!
《犀利人妻》製作人 王珮華
推薦序
充滿畫面的一部小說
因《白鷺鷥的願望》這部戲結緣,讓我認識了多情又有智慧的鳳英。
身為演員的我,看小說是很有畫面的,看《假使愛有兩張臉》時,字字句句都在眼前浮現,跳動的畫面在腦中栩栩如生地呈現,心情也隨著劇情糾結著、牽動著。
情,行雲流水;劇,出乎意料。
不得不讚美鳳英的想像力,讚嘆鳳英的功力。
之前對鳳英的背景不熟悉,接觸之後才驚覺她愛詩如痴,文學發酵在她的生活中,處處詩情畫意,字字鏗鏘有力。
此時的鳳英正在編劇的舞台上揮舞著雙袖,願才華洋溢的她,時時品嘗豐盛的成果。
祝福《假使愛有兩張臉》臉臉成功!連連豐收!
資深知名演員 王淑娟
推薦序
生命中的一絲希望
我總是覺得,最難相信的事,就是現實。
每當誰誰誰告訴了我,某某某發生了什麼令人置信的事時,下意識總是會覺得,怎麼可能啊?演戲膩?但它的確是真真實實地發生了,在我們還無法接受,在我們還無法想像的時候發生了,我們措手不及還得要勇敢接受。
生活不再是一直戰鬥,而是一直學會吃生活和人生的虧,比誰吃得多,吃得滿足,吃完還要散發正能量,活著多麼不容易。當鳳英姊告訴我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先是難以置信,後來想著,十年前的我們,哪來的手機可以滑,哪有滿大街的wifi,那麼十年後的我們,會是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我不願意去想像,那有點讓人恐慌。
某句廣告詞上說著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每當聽到有人說了這句話時,我總是會覺得少了兩個字。「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貪婪」,我們貪求權利,渴求財富,當你正擁有著兩樣東西時,你開始對生命欲求不滿,要健康、得要再活久一點,才能再多享受久一點。
於是,很多東西,莫名其妙地被開發出來了,好與壞我不敢論定,就和故事裡的女主角一樣,她也無法論定,生命裡的對與錯到底可以由誰來決定?到現在仍沒有標準答案。
這是個很沉重卻又能看到一絲希望的故事,就如同我們關關難過關關過的現實一樣。
作家 雪倫
推薦序
一本結合戲劇和詩的小說
因為詩與鳳英結識,那時她剛成年;當她成為三個小孩的媽之後不久,華麗轉身,成為名編劇。從早期的八點檔《天下第一味》、《真情滿天下》,到最近的偶像劇《1989一念間》、《白鷺鷥的願望》,檔檔收視長紅。這次,看《假使愛有兩張臉》欲罷不能一次讀完,我想應該很快就會被改編成劇本,好萊塢和對岸也會來搶購版權吧!
這本書以熟悉的國家表演廳開場,一開始就令人震撼:劇場天后喜樂在戲迷不絕於耳的掌聲和吶喊中謝幕,她深愛的男主角獻上一大束鮮花,但她眼前突然一片黑,看不見所有人,大喊台下的爸媽、奶奶,卻沒有人應答。慌亂中,她看到手中的鮮花不見了,出現一個木製牌位,上面竟寫著自己名字!大家要看完書,才會知道這一幕並不只是單純的夢。喜樂放聲尖叫後場景迅速一轉,喜樂剛經歷一場致命車禍,幾乎所有器官都被撞碎,而她同父異母的妹妹愛薇也同樣血淋淋,已經被判定第一次腦死。這時候喜樂隱約聽到他父親無力地祈求:「不管用任何方式,還我一個女兒,至少一個!」
這本書寫愛情、寫親情,更大的挑戰是寫科技能否彌補人類對上天的不滿?這本書的後半段,當全身已經壞死的喜樂,用腦死的愛薇的身體活了下來(抑或說,是愛薇用喜樂的腦和記憶活下來),這是多大的煎熬和挑戰?喜樂該愛愛薇的男朋友?她深愛的俊熙該愛愛薇的身體嗎?當科技讓所有的期待,甚至荒謬都能成真,戲劇成了人生,也讓人生更戲劇。但,這到底是喜劇?抑或是悲劇呢?
有別於一般作品,這是一本有畫面的小說,鳳英寫得立體,讀來像是一幅接一幅的景、搭起一幕幕的戲,易讀又好玩,劇情如她的劇本,緊湊又曲折:出身豪門卻少根筋的喜樂、違建中長大卻精明的愛薇,在喜樂負心前男友騙局牽線下竟成知己,才陰錯陽差知道是姊妹。最後,科技進場,兩人合體活了下來卻又備受煎熬,結局更是出乎意料!
最近幾年天水詩社的聚會,我常半開玩笑,拜託鳳英的偶像劇不要在週五晚上一播再播,搶走我節目的收視率;我們更約定,多做一些公益、幫助弱勢,在節目裡多放一些正向的種子。這本書鳳英把多數人寫得很正向、很溫暖,她還透過喜樂和俊熙,一再要大家隨身帶顆糖,心情不好時吃顆糖:「人生就是要多點甜頭,別哭!」
古今中外很多名作家同時也是名編劇,鳳英的劇在台灣,甚至在華人社會早已膾炙人口,相信小說也能慢慢占有一席之地,和劇本相互輝映。早年從詩出發,劇本和小說裡處處可見詩的語言和思考,成了她獨特的風格。這本結合戲劇和詩的精采小說,本來就是很好的劇本,期待《假使愛有兩張臉》很快在電視和網路上播出,甚至躍上好萊塢的大銀幕!
年代電視台主持人 張啟楷
推薦序
結合科技與強情節,探討愛情與生命
收到鳳英姊的文稿,我正處在一個焦頭爛額的趕稿狀態,不知日夜晨昏,清醒的時候常覺得腦袋昏脹,難以專心。翻開《假使愛有兩張臉》卻迅速被故事吸引,欲罷不能。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題材,結合科技與強情節,探討愛情與生命。
一個女孩喜樂提供腦,另一個女孩愛薇提供身體,兩個女孩合而為一,成為一個新的生命,光是這個設計就夠嗆了。更何況,他們背後還有複雜的牽連,一個女孩是親生女兒,一個女孩是外遇私生女。
對元配來說,內心衝擊是無可言喻的,她肯定深愛這個女孩,因為是她的親生女兒,但是她又痛惡這個女孩,因為那是老公外面的私生女。
這兩個女孩原本各自有各自的戀人,如今她們合而為一,那些無辜的男朋友該怎麼辦?真是令人焦急啊!
還有最關鍵的主角──身腦分離的女孩,她現在以愛薇的身分出現,因為她使用的是愛薇的身體,可骨子裡藏著喜樂的腦。她願意這樣活下去嗎?當周遭所有的人都認知她是愛薇,可是她偏偏是喜樂,這種認知的衝擊差異,女主角該如何自處?
能夠想出這種題材的創作者肯定也是有趣的。鳳英姊就是這樣一個魅力無窮的女人,本身的生命故事就高潮迭起,人更是幽默爽朗,提攜後進熱情熱心。鳳英姊的創作資歷豐富,筆下的故事設定有趣、衝突強烈、情感濃厚、情節曲折,你可能曾經是她電視機前的忠實觀眾,追著劇情無法自拔,如今《假使愛有兩張臉》也會讓你捧著書本,愛不釋手!
作家/編劇 劉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