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6 項符合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23週年紀念版)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8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讀後...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2/09/24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讀後 這學期博士班修了一門〈當代中國大陸研究〉,課程上到三月中,教授發現同學對共產黨的瞭解太少,於是在原本的課程書單外又加開了一些書單,做為補充教材,包括錢理群的《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上下冊、張戎的《鴻》、王蒙的《不革命,行嗎?》,以及趙紫陽...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23週年紀念版)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23週年紀念版)

作者:張戎 / 譯者:張樸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4-09-05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23週年紀念版)

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三代女性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和政治風暴,始終保持著人性的尊嚴和美。──希拉蕊•柯林頓

走過纏足的時代、封建體制的婚姻、抗日戰爭、國共內亂……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劫難,她們歷經了人間的悲歡離合,也創造了不平凡的一生。

三代中國女性 一部感人家史 理解二十世紀中國的重量級磅礡史詩

「我享受過特權,也遭受過磨難;有過勇氣,也有過恐懼;見過善良、忠誠,也見過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在痛苦、毀滅與死亡之中,我更認清了愛及人類不可摧毀的求生存、追求幸福的能力。」──張戎


從滿清王朝到共和體制,從共和政體到共產專政,國家體制的轉換,標誌了三代中國女人的命運。
姥姥玉芳出生於一九○九年。這年,正值滿清統治中國兩百六十年後面臨危亡之秋。天生麗質的姥姥沒能逃過纏腳的痛苦,因為父親希望未來靠著這個女兒平步青雲,有雙三寸金蓮能更快找到乘龍快婿。她的父親心願達成了,儘管姥姥做的是軍閥的姨太太。這年姥姥十五歲。
母親德鴻,出生於一九三一年。這年,日本人入侵東北,占領東三省,成立滿州國,扶植傀儡皇帝溥儀。德鴻的父親在她兩歲時過世,隨著姥姥改嫁,她有了待她如己出的父親,一位滿族醫生。經過日本人統治、國共交戰的年代,十五歲時,德鴻參加共產黨地下工作,在一次面見上級時遇到了令她傾心的終生伴侶──作者張戎的父親。
女兒張戎出生於一九五二年,父親守愚和母親德鴻都在四川擔任共黨高幹,她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感覺到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帶來的緊張氣氛,也享受了生活在這個家庭的愛與溫暖。然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沒有人能逃得掉……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作者,她能一改姥姥與母親的宿命,走出自己的路來嗎?

歷經三個世代的故事,發端於中國東北的偏遠小城義縣,擴展到大城錦州,再隨著母親的足跡跨越半個中國到了四川。一個家族橫跨了一世紀的滄桑,由三代女人的一生刻畫出一段奇蹟,而這個奇蹟,仍在持續發生中……



作者簡介:

張戎,全球知名的《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和《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兩書作者。1991年《鴻》出版後,成為英國出版史上非小說類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名列讀者評選的二十世紀最佳書單,在全世界有關中國的著作中讀者最多,至今在英美亞馬遜網路書店中國欄目的暢銷書榜上仍名列前茅。2005年與丈夫喬.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出版,美國《時代》週刊評論說:「這本書的威力像原子彈。」這兩本書迄今已經翻譯成四十多種文字,在中國大陸以外的銷售量超過一千五百萬冊。《慈禧:開啓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於2013年出版英文版,《紐約時報》稱這本書是第一部全面使用中英文史料的、關於慈禧的權威著作。

張戎1952年出生於四川宜賓,文革中做過農民、赤腳醫生、翻砂工和電工。1973年就讀四川大學外文系。1978年留學英國,1979年入約克大學專攻語言學,1982年獲博士學位,是中共執政以來第一位獲英國博士學位的中國大陸人。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任教。





譯者簡介:

張樸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中文譯者。出生於四川成都,作家。曾當過兵,做過記者、編輯。90年代初赴英國留學,獲碩士學位。定居倫敦。一直為英國和香港各類中文報刊雜誌寫政治評論和小説、散文等,迄今已發表逾百萬字的作品。2003年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説《輕輕的,我走了》,由大陸作家出版社出版,被文學評論家稱爲新移民文學的突破。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榮獲1992年英國NCR圖書獎 

1993年英國年度圖書獎 

1997年英國讀者評選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傳記作品



名人推薦:千萬人感動的生命故事 出版二十三週年紀念版 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推薦

將近四十種語文版本 全球總銷量超過一千三百萬冊

榮獲1992年英國NCR圖書獎 1993年英國年度圖書獎 1997年英國讀者評選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傳記作品 

《泰晤士報》、《時代週刊》、《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數十家媒體一致好評

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三代女性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和政治風暴,始終保持著...
»看全部

章節試閱
敲開記憶的大門,迎來世界的回響/張戎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於一九九一年首次出版。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一生:它使我成為「作家」。

當作家是我童年的夢,這個夢只是模糊的憧憬,待在潛意識裡,沒有用語言表達。在我成長的毛澤東時代,中國大陸的作家大都遭到政治迫害,書和筆是危險的東西。文革初期,全國到處燃起燒書的火焰,人們家中的書籍大半化為灰燼。身為中共官員的我父親,在文革中備受折磨,逼著燒掉心愛的藏書。這是他精神崩潰的開端。我在一九六八年十六歲生日那天寫在紙上的第一首詩,就是在造反派闖進家裡抄家時,撕...
»看全部

作者序
致讀者/張戎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問世,迄今已經二十三年。在慶祝它「生日」的時刻,我既高興又悲哀。高興,是因為《鴻》有了新一代讀者,他們在書剛出版時還年紀太小或尚未出生。悲哀,是因為《鴻》雖然在海外擁有千百萬讀者,卻還是不能在中國大陸出版。真實地描寫往事在那裡依然是禁區。什麽時候,《鴻》才能在故土自由飛翔?




目錄
自序 敲開記憶的大門,迎來世界的回響
1 三寸金蓮
嫁給軍閥為妾(一九○九~一九三三)
2 喝涼水也是甜的
成為滿族醫生的妻子(一九三三~一九三八)
3 人人都說好滿洲
在日本人統治下(一九三八~一九四五)
4 亡國奴
走馬燈似的換政府(一九四五~一九四七)
5 十歲女兒,十公斤大米
為中國的前途而戰(一九四七~一九四八)
6 談戀愛
革命的婚姻(一九四八~一九四九)
7 過五關
我母親的長征(一九四九~一九五○)
8 衣錦還鄉
歸故里,遭逢土匪(一九五○~一九五一)
9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與清官共同生活(一...
»看全部

商品資料
  • 作者: 張戎 譯者: 張樸
  •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2014-09-05 ISBN/ISSN:9789863441380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72頁
  • 類別: 中文書> 華文文學> 小說
圖書評論 -   評分: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讀後...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2/09/24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讀後

這學期博士班修了一門〈當代中國大陸研究〉,課程上到三月中,教授發現同學對共產黨的瞭解太少,於是在原本的課程書單外又加開了一些書單,做為補充教材,包括錢理群的《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上下冊、張戎的《鴻》、王蒙的《不革命,行嗎?》,以及趙紫陽的《國家的囚徒》。

1991年,《鴻》在英國出版,之後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包括中文,迄今在中國大陸還是禁書,張戎說:「《鴻》記載了毛澤東帶給中國的巨大災難。……中共現任領導自稱是毛的繼承者,竭力維持毛的神話。在這樣的情況下,《鴻》自然不能在大陸出版。」(頁17)

這是一部家史,三代中國女人即是張戎與其母親和姥姥。故事從姥姥說起,那是民國初年的北洋軍閥時期,她姥姥嫁給一個軍閥薛之珩做妾。薛屬直系(吳佩孚派系)軍閥,曾參與推翻梨元洪與曹錕賄選案。然後是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張戎的母親成了中共地下黨員。在這部分,對於當時共產黨何以得民心,國民黨何以失民心,可與王鼎鈞的回憶錄四部曲之三《關山奪路》相互對照。

之後,就是她母親接受層層考驗,終於成為正式的共產黨員,這段過程異常艱辛,諸如被批評「資本階級作風」、「家庭觀念重」、「愛情至上」。間或描述共產黨的統治手段,如使眾多的公民積極參與控制,含糊籠統的「事事得請示」造成人民習慣不替自己做主。(參閱頁116~117)

痛苦的過程使張戎的母親多次想要離開革命的隊伍,但當時的共產黨有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旦退出革命,就會被當作逃兵而終身受辱。易言之,一旦加入革命,就絕不能退出了。(參閱頁124)而「開會是共產黨控制人民的重要手段」,眾多的會議不僅使人們的自由時間減少,還常流於宣洩私怨的場合,張鴻的母親不斷被批評和自我批評,做洗滌靈魂一切細微角落的「思想檢查」。(參閱頁140)

1950年起開始進行「土改」和「三反」、「五反」運動,張鴻說:

「每次運動,中央決定審查範圍,然後動員群眾──包括這些人的同事、鄰居、親朋好友──對範圍內的人揭發批判,而不由公安機關做此工作。這是毛澤東的一大發明──把全體民眾都捲進控制體系中,『罪犯』難逃來自四面八方警戒的眼睛,特別是在一個有管他人閒事習慣的社會中。此『高效率』的代價也高;由於審查標準、政策往往含糊,群眾中又夾雜著各種私人恩怨,以及流言蜚語,因此許多人無辜受害。」(頁156)

楊絳的《洗澡》,對於三反運動有所著墨,可延伸閱讀。到了1953年中期,資本家聽話了,國民黨連根拔除了,群眾大會才告個段落。1955年開始另一個運動──「內部肅反」:針對共產黨政府內部的人,肅清暗藏在革命隊伍內部的反革命份子。「日後,毛澤東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整人的政治運動,……首當其衝的都是都是受害者的至親。」(頁174)

      1957年的反右派運動,至少有55萬人被劃為右派,包括學生、教師、作家、藝術家、科學家及專業人才,有些人被下放到農村或工廠做體力活,有些人進勞改營。再清楚不過的教訓是:共產黨是絕對不容許被批評的。(參閱183)這部分與之後的文化大革命,可與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與《往事並不如煙續篇》參看。

1958年的大耀進,全中國農民「人民公社化」,開始了產量大增的吹牛競賽,說謊、作戲成了司空見慣。大耀進造成後續幾年的大飢荒,國防部長彭德懷對此有所批評,於是被毛澤東打成「右傾機會主義份子」,遭受罷職、軟禁。清洗「右傾機會主義份子」的教訓是:即使是毛澤東的錯,也不可以提批評意見。(參閱頁187~192)

之後,就進入作者自身的故事了:1963年學雷鋒運動,她開始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不斷升級;1966年文化大革命,同年加入及脫離紅衛兵;1969年全家下鄉勞改,姥姥去世;1971年進工廠當工人,林彪死亡;1973年進四川大學外文系、鄧小平復出;1974年,看到外國雜誌《新聞週刊》裡有句話:「江青是毛澤東的眼睛、耳朵和喉舌。」這是張戎第一次明確的肯定:毛澤東是個罪人。(參閱頁418)1977年成為講師被派下鄉,鄧小平恢復權力;1978年考取英國留學獎學金,張戎的母親平反;1982年,張戎決定留居英國;1988年,張戎的母親到英國探望,向張戎傾訴她跟姥姥一生的遭遇,引發張戎的回憶並決定寫《鴻》。1989年春,張戎為寫《鴻》蒐集資料,自中國南部遊歷到北部,在成都跟天安門廣場目睹示威隊伍,在倫敦電視看到開槍殺人,不可置信!1991年,《鴻》在英國出版。

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真實」,不為親者隱諱,也不為當權者擦脂抹粉,沒有過多的文學修辭,只有平實的文字、具體的細節,娓娓道來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基於想要了解中國的想法,這兩年...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1/11/28
基於想要了解中國的想法,這兩年挑了幾本中國相關的書來讀,但讀完後總有些許困惑感(或許是讀的不夠多)。 關於中國相關的書籍、文章、報導可以粗分成兩種極端類,第一種是大力述說中國會成為未來亞洲甚至世界領導主流,在政府強力主導下社會資本主義走出新路線,漸漸在世界組織、區域地緣上也佔有話語權; 另一種極端大多出自於西方報導作家,比較細膩的由中國市井小民的故事,帶出中國強權外皮之下,充斥著貧富不均、人民沒有自主權、政府貪汙等社會現象。

或許兩面都是真實的中國,沒有任何一個面向應該被忽略。《鴻: 三個女人的故事》特別之處在於,論點比較偏向西方記者,但作者張戎是中國人(後來到美國定居),內容是家族親身經歷,書寫從作者外婆、母親、自身跟共產黨的愛恨情仇。其中較核心的描寫是作者的父母,兩人都投身共產黨,而且打從真心相信革命會帶來更好的社會,從充滿希望、到大饑荒時發現不太對勁、最後到文革時身心受到折磨而就此絕望的過程。


過去讀這段歷史常覺得奇怪,「大躍進打著15年內超英趕美,最後卻變成一場大饑荒」,難道都沒有人反映饑荒正在發生嗎?  在這本書裡給了一個可能的答案: 消息被封鎖。在饑荒發生之前,毛澤東曾經舉辦過大鳴大放的活動,希望大家來批評黨,讓黨更好,作者的母親當時非常激動,以黨想要改進而自豪,殊不知這只是毛澤東想握緊全力而「引蛇出洞」,只要提出建言的全部視為異端份子,之後全被套上了反社會主義的帽子。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自然不敢有人說得出饑荒正在發生了,而最終黨的解釋是,「蘇聯逼中國償還債務」順利的將民怨推到外部共同的敵人。

書中也將大家對毛澤東的崇拜描述得很淋漓盡致,當時作者甚至為了見毛主席一面,當時大家視成為紅衛兵為一種榮譽的象徵,紅衛兵們集體去北京朝聖讓作者非常期待,甚至是當成夢想,但辛苦來到天安門,在學校的居住品質髒亂不堪,等不到毛主席,又跋涉去了湖南瞻仰毛的出生地,2000公里的路程使作者疲憊不堪,再回到北京等待,此時氣候天寒地凍,不僅睡不安穩,常被跳蚤襲擊,只為了苦等毛一面。

「這就是我朝聖的全部? 這麼艱苦的久候,只為了換來他的背影? 太陽似乎失去了光輝。」

終於見到毛的時候,作者反而開始覺得茫然。

文化大革命的描寫也躍然紙上,因為作者的父親原本是共產黨高官,卻在文革時被打為走資派,開始受到批鬥。批鬥是身體上不斷受到挨打,更是精神上用盡各種手段折磨。她的父親因為不願意屈服,被各種方法對待,像是將巨大的鐵牌掛在脖子上,鐵絲陷進肉裡,然後遊街示眾他是「階級敵人」、被威脅說家人都不要他了,甚至妻子是黨派人監視他的,惡性循環之下,她父親後來精神失常。也就是這時候,作者開始對共產黨有所懷疑。

從我們的角度也許會認為作者怎麼會只有懷疑,應該早就已經大夢初醒,然而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毛跟黨都是天,一個深深相信的東西,要開始懷疑是非常困難的。

「過去的教育讓我相信社會主義是天堂,而資本主義是地獄,現在我問自己:如果這是天堂,地獄又是怎麼樣? 還有甚麼地方比這裡更痛苦? 但我潛意識還是想避免指責毛,他是神、偶像、是主宰、是活著的意義。」 

懷疑的種子是個開始,而其中有趣一段的是作者透過閱讀英文,慢慢看到不同以往的視野,西方經典著作中描述的自由民主觀念對作者來說像發現新大陸,英語報章雜誌上,毛的責備也是前所未見,但卻慢慢植入作者心中的想法,也許這也是最後她決定旅居國外的原因。


整本書可以當作一本橫跨三個世代的自傳來閱讀,從中窺視以個人的角度觀看中國近代歷史,但也因為從個人角度,中間不免非常多主觀的想法和見解。作者家族是共產黨高管的特殊背景,再加上個人對於黨最後轉向質疑甚至責備的立場,使這本書成為西方的寵兒,跳脫本書,許多從西方觀點描述中國的書也是有異曲同工的故事跟見解。

但這樣的方向並不代表大多數中國人,甚至只表示極小數中國人的想法: 如果從小被灌輸黨是天,那麼要質疑這個想法,等於是承認過去的自己是錯誤的,大多數人並不這麼認為、或者無法做到。然而「鴻: 三個女人的故事」還是極有閱讀價值,就像是跟著作者回到過去的中國,一起見識了許多大飢荒、文革時期如此不可思議卻又確確實實發生過的事情,震撼心痛的旅程。

~歡迎搜尋書寫觀點.tw
 聽到百靈果news的讀書會分享...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2/01
聽到百靈果news的讀書會分享,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原以為講述大量歷史的故事會令人覺得生硬,但本書內容卻完全出乎意料的非常吸引人。從國共內戰一直講到毛澤東垮台,藉由這三代女人所經歷的種種,讓世人了解中共如何走到今天,也令人訝異今日的中共政權與至少三四十年以前的共產黨竟還是如此相似,對待人權與政府的極權都仍然讓人無法苟同。這三代女人都被共產黨害得很深,從前歷史課本教的內容只是大概,這本書完整講述了這些歷史事件下,人民真正的日常。想要了解國民黨當年怎麼退敗,或是想了解共產黨的起源,非常推薦這本書,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喜歡讀故事的人,這本很精彩,會讀到欲罷不能。
 相見恨晚的好書...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08/29
相見恨晚的好書
 我事先看完慈禧那本書,才接著看...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07/09
我事先看完慈禧那本書,才接著看這本。
    看完後,突然發現自己生在這個時代,真的很幸運,
    雖然我們也有自己的無奈,但比起以前,
    我們所用有的自由和自主可以多一點點,但就是這多一點點,代表人類的小小進步~~
 這是一部令人停不下來的書。以個...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06/26
這是一部令人停不下來的書。以個人微觀歷史,用三個不同世代的女人的一生來側寫近代中國坎坷的命運,雖說已不是新穎的寫法,但它能長銷二十三年、再以紀念版面世,正是源自於作者看似平實卻又強勁的敘事力、綿密的記憶力、組織力,以及收放得宜的情緒控制而不使苦難濫情,方能成就這部好看精彩的傳記文學。讀它時總想到好幾年前接觸的章詒和作品,同樣述說各種政治運動的迫害,可是作者冷調壓抑的文字、及過於集中知識分子與書房的敘述視角,讓我宛如隔岸觀火、事不關己,如今想來,竟記不起任何一篇內容。但我想,在讀完本書後無論隔了多久,我依然會對文革那種是非原則完全錯亂的價值觀記憶猶新,因為作者用她自己與家人的肉軀與心靈來經歷那種種傷痕、解釋極權時代的所作所為,深刻到像是用細線纏指,除了線之後,印痕猶在。
 標題來自於老子《道德經》之中讓...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02/26
標題來自於老子《道德經》之中讓筆者印象深刻的一個段落,原文為:「大道癈,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讀過這本書之後,原本看來似懂非懂簡單的「公式」,瞬間有了最好的註解。
  作者融合自己家族三個女人-奶奶(姥姥)、媽媽、自己的見聞與故事,取三人名子中的「鴻」作為主題,重新勾勒出二十世紀中國在面臨要建立「現代化國家」產生的種種陣痛。或許是受限於人、物,特別是姥姥在文革時因為缺藥而辭世,這點讓本書的內容有了小小的遺珠,因為對照前後文,可以發現在講述早年姥姥在東北的生活,其實是有許多「聽說」、「臆測」的成分,並不是作者確定的;不過我想當超過一年兵的人應該都知道,當年「謠指部」的威力,畢竟在封閉的環境中,一點點的風吹草動,真的都讓人有太多的想像空間。不過從一個封建社會的女人家眼中,我們可以看見課本中民國的建立是在如何不穩的基礎上,也可以看到之後為何會出現「滿州國」這種令人意料之外的政權。
  當主軸變成作者母親,因為作者母親在80年代曾經有留下大量的自述錄音,內容畫面就開始越來越清晰了。在母親開始接受中學教育,思想大開的當口,對日戰爭結束了。人們由對國民政府統治的期盼,逐漸轉為對共黨的熱愛。在這種氛圍下,作者的母親也積極參加共黨的活動-即使她還不是黨員,並在這時認識了來東北打游擊的共黨人員,其中包含了她的父親。父親充分表現出了傳統中國知識份子「以大道為己任」的精神,令母親傾倒。東北「解放」後,雙親結婚;而同時為了響應共黨「遍地開花」的號召,父母一同穿上軍裝,南下父親的故鄉四川繼續「革命」。
  由於國民政府長年的施政,在四川的狀況其實不比華東、華中,支持國民政府的勢力仍強,所以對共黨人士來說是相對危險的區域。但是作者父親一方面憑「主場優勢」,再搭配無私大公的服務精神(例如作者母親因非黨員,所以不給特權,仍然讓是孕婦的她下鄉與國府游擊隊戰鬥),逐漸贏得住民們的敬重,讓共黨在四川鄉間的統治得已逐步展開;而父親因公成為重要幹部,母親也終於得以入黨,一家人暫時得以享受建國後的安定;而在此時作者也出生了。
  作為高幹子弟,作者幼時生活相當愜意,加上「政治運動」不多(有也掃不到他們家),所以作者的幼年過的相當富足,同時也因為父親的典範,所以對於中國傳統典籍等都有充分認識。不料才上中學,「文化大革命」發生了,徹底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之前的大躍進等運動,作者因為是高幹子弟,所以雖然發覺民間狀況好像不對,但是對他們家的影響非常有限。可是文革開始後不一樣了,父親身為延安時期的老黨員,無法理解毛為何不能以民間狀況為優先,於是先拒絕執行一些來自於黨他覺得不合理的命令。這點讓父親之後有十年的時間無法「翻身」直到過世。母親受牽連,加上來自於當年與國民黨政權牽扯不清的東北,自然也成了調查的對象。由於父母都是忠貞的黨員,所以都大方的去接受「調查」,這讓家裡的狀況急轉直下,因為他們家瞬間由天上的星星變成一腳踏入棺材的狀態,在社會上的一切大小生活都受到排擠。為此,作者一度參加了紅衛兵,後來也響應黨的「知識青年下鄉」等活動才免於遭到進一步的迫害。當一切的活動逐漸平歇(父親已於文革後期因心臟病過世),作者才在剛平反的母親的協助下進入大學就讀,稍後並考取公費留學,真正脫離這一切的噩夢。
  在這一系列的混亂中,人性的本質不斷浮現,連續不斷的運動、事件一直考驗著人心。有人選擇利己,但惡未必有惡報;有人逃不過良心,但善也不一定能善終。不過至少令人欣慰的是,在文革的惡夢中,一直有人秉持善念做善事。文革終於結束了,可是中國的人心變了,人變成吝於給愛,或是有感來日無多,給愛過於大方。這些狀況與台灣先前的白色恐怖,我想只有有過之而無不及。透過作者的筆,彷彿讓人又重新回到那個考驗人心的時代,也才會感覺現在自己身邊存在著幸福。推薦給大家。
 當一個人認真又仔細地說出姥姥媽...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極力推薦  2014/09/26
當一個人認真又仔細地說出姥姥媽媽的故事,
也能說出了那個時代的大概,
為什麼這麼神奇?
因為那是個動盪多變的年代,
精彩的故事,多希望僅僅是個故事~
真實是令人瞠目結舌的。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我的第一本觀光・遊學日語課本:沉浸式學習!從日本生活學好對話、文法、單字;教學有效率,自學最實用
作者:藤井麻里
出版社:國際學村
出版日期:2022-11-10
66折: $ 363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躺平」是一種生活態度:擁抱不完美,在爛泥中留下空間給別人……以及自己
出版社:紅樹林
出版日期:2023-12-26
66折: $ 304 
博客來 - 今日66折
12經絡人格解密:身心共振的中醫之道【附:經絡人格速查表】
作者:沈邑穎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08
66折: $ 514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室內 interior 6月號/2024 第369期
出版社:創新書報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06
$ 20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家事育兒全放棄還要人服侍?!來自絕望妻子們的深層怒吼
作者:小林美希
出版社:台灣東販
出版日期:2022-12-28
$ 27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不反應的練習:讓所有煩惱都消失,世界最強、最古老的心理訓練入門
作者:草薙龍瞬
出版社:究竟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01
$ 252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GTD、子彈筆記、原子習慣、PDCA,重新理解30個生產力實作方法
作者:趙胤丞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4-06-01
$ 33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生活裡的葡萄酒課:跟著遊牧尋酒師,開啟無框架品飲餐搭之樂
作者:Célia沈芸可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4-06-05
$ 513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初戀所向無敵! 特裝版
出版日期:2024-06-20
$ 50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