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百年來失焦的爭論!
還給勞動大眾經營管理的權利,享受成長的果實!
唯有「勞工自主企業」創造的經濟民主,才能落實全面的政治民主!
還給勞動大眾經營管理的權利,享受成長的果實!
唯有「勞工自主企業」創造的經濟民主,才能落實全面的政治民主!
◎當代知識分子的良心――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大力推薦:
「經濟民主(economic democracy)的觀念實為這個時代的當務之急,尤其是在今天的一系列危機連續爆發的當口。理查•沃夫創新又有建設性的思想能帶為我們帶來更真實的民主,以及更永續、更公平的發展。他的說法並非空談高調,而是可以立即付諸實行的。在一個百病叢生的時代,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
◎《紐約時報雜誌》盛讚:「本書作者理查•沃夫很可能是全美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
資本主義崩壞,民主政治岌岌可危。左右之外,還有第三條路!?
二〇〇七年以降的金融風暴掀起了一九三〇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資本主義危機。然而,不同於小羅斯福總統大刀闊斧地以「新政」救危扶傾,當今各國政府都缺乏改革的智慧與魄力。而知識界也陷入無窮的爭論:資本主義是否只是經歷週期性的波動?遲來的共產革命即將遍地開花?政府應該採取撙節政策減少開支,還是採取國家資本主義擴大投資計畫?
被《紐約時報雜誌》譽為美國最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理查•沃夫,認為至目前為止的討論都是失焦的:不僅資本主義剝削、壓榨勞工,打著社會主義旗幟但實際上只是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一樣沒有真正賦予勞工基本的權利與尊嚴。於是,大多數的成年人在決定自己的生計的辦公室或工廠裡完全沒有發言權,因此民主從來沒有辦法真正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換言之,經濟民主的缺乏,阻礙了政治民主的實現。
「勞工自主企業」:創造經濟民主,深化政治民主
理查•沃夫提出的解藥是所謂的「勞工自主企業」(Workers’ Self-Directed Enterprises),讓公司、企業等所有私人生產單位的員工自己成為股東兼經理,自己管理公司,自己享有生產的結果與成長的果實。這麼做不僅能解決資本主義必然的剝削與週期性的經濟危機,而且其參與過程將是最根本、最生活化的民主體驗與養成訓練,並將比從蘇聯以降所有的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國家更能實踐馬克思對人的平等與尊嚴的追求。
這本書的原書名是Democracy at Work,其實是一語雙關。一方面作者談的是工作場所裡的民主(Democracy at “work”),一方面也談如何讓民主可以真正落實並運作的更好(Democracy “at work”)。作者認為,關鍵就在於讓員工自己享有公司的決定權、參與公司的決策,如此一來,公司就不可能再如過去的資本主義那樣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會兼顧勞工權益、工作環境的舒適、員工子女的教育、健康、環保、司法與政治上的公平等等。也就是說,經濟領域裡的民主是促進全面的政治民主的必要措施。
這是一份關於「經濟民主」的宣言。唯有讓「企業」這個怪獸重新回到真正為它努力打拚的人的手上,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改造這個社會。
名家推薦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崩世代》共同作者):
「工人民主接管工廠,可能嗎?不僅可能,而且在台灣發生過多起實例。1985年新竹玻璃公司董事長捲款潛逃,上千員工領不到薪水,成立臨時管理委員會自行接管工廠,竟使新玻轉虧為盈。直到1990年,資方元大集團承諾確保員工權益後,工人才交還經營權。顯然,台灣工人也有能力實現經濟民主。」
顧玉玲(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成員、《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作者):
「經濟民主讓生產者掌握企業決策權,就地實踐工人當家作主,連帶周遭社群的民主化。作者很務實,他暫時擱置左右爭議中所有制與經濟模式的鉅型結構,直探生產關係的核心剝削,以企業危機作為勞工自主的轉機;作者又很理想,輪替分工使勞動者擺脫專業切割,回歸完整的人,由下而上的政治民主才得以實現。」